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2-11-15马红丽
马红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中,老师们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复习方法和做题技巧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心灵上进行积极健康的教育。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使语文教育课程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其优点,从而不断培养出心理良好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各种才能。而身为一位初中语文老师,接下来本文也将通过自身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新课改以来的教学特点,就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心理教育课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学习;心理健康
在语文的教育中,学校历来都将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当作最主要的教育任务。但是,这三者却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当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越高,老师们就可以更加轻松地完成自己的心理教育目标。也因此,我国中学语文老师们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必须要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引起更高度的关注,并不断地把心理教育思想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与此同时,老师也必须有意识的多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信息,引导孩子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使他们都能拥有更积极、正确的心态,合理对待学业与日常生活。
一、培育学生学习能力,全方位进行心理教育
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内容可以被老师挖掘出用作学校心理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素材。因此,老师就必须要引起注意,分析出其中的精髓,从而把这种知识素材的教育功效发挥到最大。同时,老师在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还必须把知识素材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由于许多东西都源于日常而又高出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也是对中小学生来说非常了解、接触最深的一个形式。在具体的实施害过程中,老师还必须把心理教育的趣味性进一步提高,以便使中小学生能够更乐于理解和接受。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品格方面的培养,既能够实现教育教学目的,也可以使他们成为更优秀的人。此外,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可多与孩子进行互动,闲聊些正能量的生活案例,并使用正反面性的教学内容,"润物细无声",在日常故事的熏陶中帮助学生洗涤心智,培育他们的自控力,以达到中学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譬如,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必须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愚公移山身上所拥有的那些需要人们认真学习的品质,比如不屈不挠、坚毅不移、不畏艰难辛苦之类。而老师也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了此类内容以后,可以自己对此总结和吸收,从而在以后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得到有效运用,启发学生当面临问题时,要勇于应对、迎难而上、绝不退缩。只有这样,学生们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学会了此类教材所要表达的真谛。学生应该培养持之以恒的优秀品德,在什么时候都不能轻易说后悔、也不能畏难放弃,不然,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浪费了心血。
二、培育学生的归属感,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就初中语文的心理教学而论,老师们如果希望做到心理教学在整个语文课堂中的渗透彻底,就必须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适时进行"因材施教"。因为老师们只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并剖析了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相应的认知规律,才可以在课堂上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归属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完成自己的学业,从而顺利地获得满意的成绩。当然,老师在心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公平和合理性,要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有爱的环境中感受到归属感,并明确自己的心理定位,進而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此同时,老师也要针对每位学生的特定状况做出特别处理,借此帮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使学生能够变得更加积极开朗。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培养师生情;也应该更加积极主动的去与学生交流,避免忽视了由于性格内向而不敢到办公室、或者不敢直接和教师进行沟通的孩子。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有意识的去掌握他们当下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以便适时进行应对。另外,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举手表达自己独到的看法与想法。
三、注重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阅读,作为语文课程中较为关键的部分,其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因此,初中语文老师能够把阅读教学的优势性,在心理健康教学中最大限度得体现。在课堂上,老师们在开展新课之前,能够引导孩子自己去阅读文本内容,,从而进一步自己尝试把握教材中所隐含的意义。
譬如,开展读书角活动时,老师可组织孩子们搜集阅览心理健康绘本读本,使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真正认识到心理知识的重要性,了解怎样保持健康心理等。他们在这样的氛围当中掌握心理的基本知识,不但能够有助于他们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够有助于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然,针对某些非常富有教育意义的教材作品,老师应该组织他们一起来开展相应的研究与探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要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引起高度的关注,同时自觉地去指导学生掌握心理基础知识,以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意识。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也可以从培育学生学习品质入手,全方位渗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培育对学生的归属感,并加深对心理教学的渗透。此外,老师也要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以上种种方式,多措并举,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进文.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好家长.2017,(11).
[2]臧秉武.论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学语文教学,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