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如何搭起文明对话之桥?
2022-11-15倪伟
倪伟
10月28日,“与文物对话,促文明互鉴”,中新社在北京举办首届“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暨“东西问智库”成立仪式。嘉宾参与论坛圆桌对话环节。
10月28日,在中国新闻社主办的首届“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暨“东西问智库”成立仪式上,多位文博、考古、国际传播等领域专家学者就“与文物对话,促文明互鉴”主题展开对话。
“东西问”是中新社于2020年底推出的大型学理型融媒体报道特稿专栏,探索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与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近两年来,该专栏访谈中外学者、国际人士、各界精英突破900人,累计播发中文稿件逾1000篇,网络综合阅读量超10亿,在媒体界及学术界产生积极反响,被称为“具前瞻、有价值的学理性探索”,已成为中新社国际传播的创新品牌。
在本次“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上,专家学者以上万年文化史为纵轴、东西方文明为横轴,跨越学科,打破藩篱,阐述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过去与现在。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表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新社建社70周年贺信精神,中新社藉此成立“东西问智库”,致力于常态化、品牌化、智库化、平台化,开展活动、汇聚智力、做好传播,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就在首届“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暨“东西问智库”成立仪式的前一天,10月27日,正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100天的日子,这100天内一共录得50万人次入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提到文化交流,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博物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2022年7月,历经五年规划建设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港岛西九龙文化区开馆,这个馆以“故宫”为名,确实也因故宫而生。2017年,故宫博物院与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管理局签订协议,根据协议,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成后,将持续展出故宫文物藏品。
1、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局长许玉明。2、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3、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4、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张西平。5、德国汉学家、美学家、特里尔大学教授卜松山。6、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许宏。7、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8、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9、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展览总监、“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中方策展人潘晴。10、UNESCO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副主任、丝路世遗地图主编、中科院空天院研究员王心源。1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茂莉。12、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胜前。
开馆之初的展览中,故宫出借900余件文物南下,组成最大规模的豪华境外展。其中166件为一级文物,不乏重量级国宝《洛神赋图卷(北宋摹本)》《行书摹兰亭序帖卷》《雪江归棹图卷》,北宋定窑瓷名品孩儿枕等。
香港是中西文化汇聚之地,也是位于国际交往中心节点的城市,落脚在此的香港故宫,不仅为港岛人民带来了更丰富的文化资源,也被赋予更广泛地传播故宫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期许。这是六百岁故宫博物院扩大文化传播辐射力的重要一步。
在此之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便以频繁的国际展览受到观众喜爱,不仅常年引入各国文物展进宫,也将故宫文物送往世界各地展览。在中国新闻社主办的首届“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暨“东西问智库”成立仪式上,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回忆说,故宫在法国卢浮宫举办过“重扉轻启——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览”,形成中法两个皇宫之间的对话。在墨西哥举办的“山川菁英——中国与墨西哥古代玉石文明”,灵感则来自中墨两个文明共有的玉文化崇拜。
“首先大家找都感兴趣的共同话题,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在‘同’与‘不同’之间策划展览。”任万平总结经验,“要把故事讲得好、讲得巧、讲得生动,让大家愿意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则在“东西问智库”论坛上指出,中国的国际传播要逐渐地完成从观看到对话、从告知到分享、从理解到认同,完成从主体到平台的构建,构建全球对话的平台。文物就是一座文明对话的桥梁和一位文化认同的使者。
今年夏天,“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在社交网络走红。五百余件套古罗马文物从意大利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这些汇聚意大利二十多个博物馆的雕塑、青铜等文物,向中国观众讲述着两千多年前意大利半岛上的古老文明。
这是国博自疫情以来在北京举办的第一个国际展览,中国观众得以再次领略国际展览带来的震撼。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文物始终是和平友好的使者,讲述着一个个遥远而生动的故事。
大多数观众对重新见到海外文物展颇感兴奋,却不知道展览背后克服的重重挑战。由于疫情防控,意大利文物工作者无法来到中国,这些文物便在文物运输公司的护送下“孤身”来华,必须由双方博物馆方合作完成的点交等工作,只能通过实时的视频会议来完成。
展览中的一次意外,让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展览总监、此次展览中方策展人潘晴感受到意大利同行对中国的信任。在“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上,潘晴回忆起那个故事:长途运输中,一件雪花石材质酒缸文物的两只涡旋形双柄断裂,打开箱子时已经脱落。意大利同行十分心疼,但不忍心让这件漂洋过海的酒缸失去与中国观众见面的机会,他们建议通过视频会议与国博文保院的文物修复人员线上沟通修复,最终由国博修复了双柄,按计划展出。“我们对这件事情感到非常自豪,”潘晴说,“任何文化交流,都要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
不过,在中外文化交往之中,误解始终存在,即使是怀着善意的初衷。2018年,潘晴参与“学院与沙龙——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珍藏展”策展,该展览意在向中国观众展现19世纪法国学院派油画艺术。然而法方挑选送来的展品中,却有一件非常写实的雕塑,展现的是当时西方人眼中的清朝人形象,名字就叫“中国人”。这件展品让潘晴感到一种文化交往中的小误会,外国人总希望放入一些与中国相关的文物,以历史悠久的交流传统来表示对中国的友好,而这些文物并不一定是中国人最想看到的。
“怎么样做好展览?如何推出中国文化?怎么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被国外所接受?这些都是很难的问题。”作为国际策展人,这些问题始终围绕着潘晴,她说:“答案其实是多元的,由很多很细小的东西和部分组成。”
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局长许玉明(中)为中新社“东西问智库”首批学术顾问颁发聘书。
在首届“东西问智库”主題论坛暨“东西问智库”成立仪式上,众多领域的学者都关心且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那就是“东西方文明最早是从何时开始交往的?”真实的历史情形或许超越我们的固有印象。
开辟丝绸之路,起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然而亚欧大陆上的这条中西交流之路,实际远远早于汉代就已经打通了。已有的考古学证据显示,早在五千年前的史前时期,中西方已经有实质的人员交往,源源不绝将生产技术、农作物等传往异域。
在“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许宏说,考古学证据已经还原出五千年前的东西交往通道。以青铜为例,起源于地中海东岸的青铜冶炼技术,经欧亚大陆,传入中国,进而进入中原地区,在距今三千多年前催生了灿烂的夏商周青铜时代。
2018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新闻发布会上,曾提出一个结论:中华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的影响。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我感觉这就是在国家社会经济长足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的一种文化自信。”许宏说,“越是国力强盛,越有这样的文化自信:中国从来没有自外于世界,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史前社会,中国对世界文明是否有所贡献?在“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上,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韩茂莉说,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往往被忽略了,那就是农业。小麦作物传入中国的同时,起源自中国的栽培水稻和粟黍,也向外传播到全球,养活了数十亿人口。“中国南方的驯化稻和北方的旱作作物,一南一北,最为著名的两大作物进入世界,不仅纳入到世界文明体系之中,而且加入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韩茂莉说。
这些考古学证据表明,世界体系的形成,或许并不只是大航海时代以来五百年间的格局,而在五千年前,横扫欧亚大陆的青铜传播和贸易体系已经形成了最早的世界体系。东西方的交往从未间断。
在漫长的历史中,文明之间也常常以暴力、战争、征服等激烈形式并存。“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人类文明之间实现和平交流是极其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张西平在“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上说,“人类历史上也存在着文明之间的和平交流,文明冲突论完全可以避免。”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中)为中新社“东西问智库”首批特聘专家颁发聘书。
文物架桥的背后,是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往来,而本质上是人心的相通。无论是文物的考古发掘、合作研究还是展览,都是将不同文明之中的人们联结在一起的纽带。
UNESCO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副主任、丝路世遗地图主编、中科院空天院研究员王心源,是一位利用遥感技术寻找古代遗址的科学家,他曾在无意间将两个相距万里、鲜有考古合作的国家,通过田野考古连在一起。
将近十年前,王心源在敦煌瓜沙段做遥感考古,调查汉长城和唐代邮驿系统遗址。在“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上,他回忆起一个故事:团队中有一名来自突尼斯的博士生,正在做中西方长城比较研究。这位博士生发现,敦煌瓜沙段与突尼斯的自然环境很相似。王心源举一反三,让他用遥感手段寻找故乡有无类似的古代遗址。后来,王心源与突尼斯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联系合作,在突尼斯进行野外考古,发现了10处古罗马时期考古遗存,对于认知古罗马时期南线军事防御系统布局与农业灌溉系统结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那是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境外首次发现考古遗址。至今,中国与突尼斯考古同行仍保持着联系,回想起这件事,王心源觉得这是“用小文物推动了一件大合作”。
王心源的一次突发奇想和其后的两国合作,显示了考古与文化领域深度合作的可能性,这也是一种文明之间的对话形式。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在“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说,以往的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发现,中餐、中医药和中国武术是稳居前三的中华文化名片,如今麻将在西方社会中也成为交际的重要工具。但浅表性的语言和文化符号未必是我们真正要强调的中华文化,传统的优秀价值性理念符号,应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而开展与各文明之间的对话是一个重要途径。
对话是一个抽象的词汇,如何让对话深入人心,则需要从具体而微的切口进入。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胜前在“东西问智库”论坛上回忆起一段印象深刻的经历,他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曾在图书馆看到两本日本和中国的宣传画册。中国画册上的照片,是长城、泰山、桂林山水等宏大叙事,而日本那本画册,他至今记得名叫《日本四季》,也是展示风景,却是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与日本的节日、日常生活、饮食等结合在一起。这两本画册的对比,给了他一次观念上的冲击:“我们在展示自己的时候,宏大叙事特别多,不太接近人。”
多年以后,陈胜前看到讲述中国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终于发现中国也出现了有人情味的文化展示。他把这部纪录片当成一个考古学理论案例讲给学生,告诉他们:在表达自己文化的时候,中外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人为本,透物见人。物本身并不能打动人,人才能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