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公培训机构爆雷的背后

2022-11-15王宇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41期
关键词:确定性规模机构

王宇

持續高温的“考编”话题在今年继续受到广泛关注,可在9月下旬,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公教育欠薪的消息,却在社交媒体上发酵,将整个行业的困境推到台前,戏剧化地呈现了“公考培训”与“考编”的冰火两重天。

中公教育的危机始于去年三季度,在防疫压力冲击下,这家资金高周转的上市公司的营收遭受重创。披露亏损信息的三季度财报,引发了股价暴跌等一系列次生“灾害”。陷入危机的公考培训机构不只一家,靠线上培训做大的粉笔教育在线下扩张不久,就大面积撤店,一些此前有名的公考培训机构纷纷被爆“跑路”。

回溯公考培训行业20年间的兴起与发展,可以看出何时起事情在变糟。拿中公教育来说,多位受访者提到作为分水岭的2018年,提到“资本大规模进入”,市场上有一种流行的看法是,中公推出“协议班”就是资本催逼下的疯狂。

所谓“协议班”,是指参加公考培训的学员,在笔试或面试不过的情况下,获得培训机构全额或部分金额退款的培训班次。中公为什么要“自废武功”,心甘情愿地选择把收到手里的钱退回去一大半?一位资深从业者告诉我,公考培训机构学员的高通过率,就意味着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更多学员,成功上岸的学员是最好的广告。

为渴望“上岸”的人提供“确定性”,是公考培训行业的本质。而能够提供这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最优秀的老师,但机构大到一定规模,相应的管理几乎必然导致优秀老师的流失。当不能继续为学员提供高确定性,大机构还如何让自己的生意转下去?

公考培训这门生意天然“排斥”规模。小麦公考创始人刘文波就总结过:“一个靠名师撑起来的机构,顶到天,也只能做到两三千万营收的规模。”而其他从业者给出的天花板都远远低于这个数字。从业者们也坚信,当前的环境下,能力过硬的老师扎扎实实做一个传统的培训机构,只要不瞎折腾,“做不了多大,但也铁定不会死,能活得非常舒服”。

于是,我们看到考公培训行业这样一幅动图:在一个“排斥”规模的行业,资本如何催动人们竞逐规模,规模如何瓦解一个原本坚固稳定的商业模式,进而催生一个精妙、脆弱又危险的新模式,这个新模式又是如何让一批野心勃勃的人陷入危局的。到此,不得不让人为之感慨。

封面反馈

40/2022 总第1066期

@李树源: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公考培训“遇冷”》

市场规律,重新洗牌!(@与梦约会)

猜你喜欢

确定性规模机构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论法律解释的确定性
含混还是明证:梅洛-庞蒂论确定性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规模之殇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