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代镈钟编列组合与器主身份等级研究

2022-11-15孙海宁

音乐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楚墓编钟工作队

文◎孙海宁

镈钟是商周时期重要的青铜乐器之一,也是编钟组合中出现最早的器类。目前所见,镈钟最早出现在南方长江流域,西周早期与甬钟相配,形成新的编钟组合形式,至迟在西周晚期传入关中地区。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镈钟的定名、起源、类型和音列组合等方面,而对周代不同时期编镈的编列形式、分布地域与使用者身份关系等方面的探讨则极为有限。本文即针对上述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不妥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镈钟编列与器主身份关系

现有可见的商代至西周早期的镈钟,主要以单件存在,且大多为器主、出土单位不明的采集品,无法系统考察镈钟和器主之间的关系。考古发现,在西周早期偏晚时期,镈钟已与甬钟相配组成编钟,如湖北随州叶家山M111 出土1 件镈钟和4 件甬钟,该墓墓主为曾侯犺,年代属昭王时期。①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随州叶家山M111 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20 年第2 期。目前还未发现2 件组镈钟与甬钟组合使用的例子。本文选取两周时期六种编列形式的镈钟52 组,来探讨编列形式与器主身份等级的关系。

目前所见,3 件组镈钟最早见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关中地区,如陕西眉县杨家村编镈(3 镈+10 甬钟),器主身份为卿大夫,时代为西周晚期。②刘怀君《眉县出土一批西周窖藏青铜乐器》,《文博》1987 年第2 期。甘肃礼县秦子编镈(3 镈+8 甬钟),时代为春秋早期,器主为秦国国君。③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2006 年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祭祀遗迹发掘简报》,《文物》2008 年第11 期。陕西宝鸡太公庙秦公编镈(3镈+5 甬钟),器主为秦武公,公元前697—前678 年在位。④卢连成、杨满仓《陕西宝鸡县太公庙村发现秦公钟、秦公镈》,《文物》1978 年第11 期。战国时期在南方某些地区还有受中原地区影响的孑遗。如四川茂县牟托M1 编镈(3 镈+1 甬钟),器主为土著首领,时代为战国中晚期。⑤茂县羌族博物馆等《四川茂县牟托一号石棺墓及陪葬坑清理简报》,《文物》1994 年第3 期。3 件组编镈使用者的级别都很高,主要为周王朝重臣和诸侯国君。

4 件组编镈在春秋中期已出现,如湖北随州曾侯求编镈;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随州市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考古》2020 年第7 期。春秋中期后段的河南新郑金城路编镈,⑦《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河南卷》,大象出版社1996 年版,第94 页。新郑城市信用社编镈,⑧同注⑦,第97 页。新郑祭祀坑遗址K1、K4、K5、K7、K8、K9、K14、K16、K17;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大象出版社2006 年版。春秋中晚期之际的新郑李家楼郑公墓编镈,⑩河南博物院等《新郑郑公大墓青铜器》,大象出版社2001 年版。河南叶县许灵公编镈(4+4);⑪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等《河南叶县旧县四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 年第9 期。春秋晚期的山东滕州庄里西村编镈,⑫《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大象出版社2001 年版,第46 页。河南辉县琉璃阁甲墓特镈;⑬河南省博物院等《琉璃阁甲乙二墓》,大象出版社2003 年版。战国早期的山东临淄淄河店M2编镈(4+4),⑭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二号战国墓》,《考古》2000 年第10 期。山西长治分水岭M25 编镈,⑮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 年第3 期。山西潞河M7 编镈,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文物》1986 年第6 期。河北涉县北关M1编镈;⑰《中国音乐文物大系Ⅱ·河北卷》,大象出版社2008 年版,第9 页。战国中期河南辉县琉璃阁M60、M75 编镈,⑱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59、66 页。河南洛阳解放路编镈。⑲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解放路战国陪葬坑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2 年第3 期。上举诸例中,除了滕州庄里西村编镈的器主为滕国司马外,其余春秋时期4 件组编镈的使用者基本为诸侯级别;春秋战国之际至战国末年的4 件组镈钟,多为制作粗糙的明器,但从墓葬规模和随葬器物来看,墓主依然为身份很高的诸侯或具有相当权势的卿大夫,有些如山西潞城潞河M7,虽然从随葬列鼎看只是大夫级别,但其墓圹宏大,随葬礼乐器丰富,显然已僭越当时的礼乐制度。

5 件组镈钟可举4 例:春秋晚期的江苏六合县长青村M2 编镈,墓主为3 鼎大夫级;⑳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考古》1974 年第2 期。江苏丹徒甚六编镈,器主为徐王之孙;㉑㉑ 江苏省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 年第3、4 期㉒ 惠民地区文物普查队等《山东阳信城关镇西北村战国墓器物陪葬坑清理简报》,《考古》1990 年第3 期。出土单位曾被群众取土时扰动,报告认为编镈出土单位为附近土台子墓室的陪葬坑,以此推测墓主至少为中等贵族。㉓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青高级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齐鲁书社1993 年版;李曰训《章丘女郎山战国大墓墓主之推测》,《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20 周年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战国早期的山东阳信西北村编镈,同出有2 件铜鼎;㉒㉑ 江苏省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 年第3、4 期㉒ 惠民地区文物普查队等《山东阳信城关镇西北村战国墓器物陪葬坑清理简报》,《考古》1990 年第3 期。出土单位曾被群众取土时扰动,报告认为编镈出土单位为附近土台子墓室的陪葬坑,以此推测墓主至少为中等贵族。㉓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青高级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齐鲁书社1993 年版;李曰训《章丘女郎山战国大墓墓主之推测》,《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20 周年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战国中期的山东章丘女郎山编镈,器主为卿大夫。㉓㉑ 江苏省丹徒考古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 年第3、4 期㉒ 惠民地区文物普查队等《山东阳信城关镇西北村战国墓器物陪葬坑清理简报》,《考古》1990 年第3 期。出土单位曾被群众取土时扰动,报告认为编镈出土单位为附近土台子墓室的陪葬坑,以此推测墓主至少为中等贵族。㉓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青高级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齐鲁书社1993 年版;李曰训《章丘女郎山战国大墓墓主之推测》,《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20 周年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此外,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战国早期墓,㉔㉔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楚墓》,《考古》1995 年第2 期。㉕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年第9 期。㉖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 年第11 期;孔令远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5 期。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57 页。㉘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版。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8 期。现存5 件,方建军据测音判断原编镈可能为8 件,这5 件为第3—7 件,尚缺第1、2、8 件。参见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镈研究》,《中国音乐学》2012 年第3 期。㉛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现存7 件,王友华据音列判断原套应为8 件。参见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㉜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1 期。㉝ 同注㉙。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三晋考古》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㊲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墓主身份为大夫阶层,出土5 件陶镈钟,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既有楚文化因素,又有其他外来文化因素。

6 件组镈钟见于春秋时期吴国、莒国、徐国的贵族墓中。如山东沂水县刘家店子M1 编镈,㉕㉔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楚墓》,《考古》1995 年第2 期。㉕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年第9 期。㉖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 年第11 期;孔令远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5 期。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57 页。㉘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版。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8 期。现存5 件,方建军据测音判断原编镈可能为8 件,这5 件为第3—7 件,尚缺第1、2、8 件。参见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镈研究》,《中国音乐学》2012 年第3 期。㉛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现存7 件,王友华据音列判断原套应为8 件。参见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㉜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1 期。㉝ 同注㉙。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三晋考古》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㊲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时代为春秋中期,墓主为莒国国君。江苏邳州九女墩2 号墩和M3 各出编镈6 件,㉖㉔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楚墓》,《考古》1995 年第2 期。㉕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年第9 期。㉖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 年第11 期;孔令远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5 期。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57 页。㉘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版。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8 期。现存5 件,方建军据测音判断原编镈可能为8 件,这5 件为第3—7 件,尚缺第1、2、8 件。参见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镈研究》,《中国音乐学》2012 年第3 期。㉛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现存7 件,王友华据音列判断原套应为8 件。参见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㉜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1 期。㉝ 同注㉙。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三晋考古》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㊲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时代属春秋晚期,2 号墩为3 鼎贵族墓,M3 为6 鼎墓。

这些情况说明,5、6 件组镈钟并非中原和楚文化区流行的编列方式,仅在吴国、莒国、徐国、齐国等边远地区诸侯国使用过,其使用者主要是这些诸侯国的中等贵族或小诸侯国国君。

8 件组编镈主要见于楚文化及临近地区,流行于春秋晚期。如河南淅川县下寺M10 编镈,㉗㉔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楚墓》,《考古》1995 年第2 期。㉕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年第9 期。㉖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 年第11 期;孔令远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5 期。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57 页。㉘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版。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8 期。现存5 件,方建军据测音判断原编镈可能为8 件,这5 件为第3—7 件,尚缺第1、2、8 件。参见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镈研究》,《中国音乐学》2012 年第3 期。㉛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现存7 件,王友华据音列判断原套应为8 件。参见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㉜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1 期。㉝ 同注㉙。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三晋考古》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㊲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器主为吕王之孙;安徽寿县蔡侯申编镈,㉘㉔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楚墓》,《考古》1995 年第2 期。㉕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年第9 期。㉖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 年第11 期;孔令远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5 期。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57 页。㉘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版。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8 期。现存5 件,方建军据测音判断原编镈可能为8 件,这5 件为第3—7 件,尚缺第1、2、8 件。参见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镈研究》,《中国音乐学》2012 年第3 期。㉛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现存7 件,王友华据音列判断原套应为8 件。参见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㉜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1 期。㉝ 同注㉙。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三晋考古》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㊲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器主为蔡昭侯;河南淅川县徐家岭M3(8 鼎墓)、M10(11 鼎墓)㉙㉔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楚墓》,《考古》1995 年第2 期。㉕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年第9 期。㉖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 年第11 期;孔令远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5 期。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57 页。㉘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版。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8 期。现存5 件,方建军据测音判断原编镈可能为8 件,这5 件为第3—7 件,尚缺第1、2、8 件。参见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镈研究》,《中国音乐学》2012 年第3 期。㉛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现存7 件,王友华据音列判断原套应为8 件。参见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㉜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1 期。㉝ 同注㉙。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三晋考古》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㊲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季子康编镈。㉚㉔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楚墓》,《考古》1995 年第2 期。㉕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年第9 期。㉖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 年第11 期;孔令远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5 期。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57 页。㉘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版。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8 期。现存5 件,方建军据测音判断原编镈可能为8 件,这5 件为第3—7 件,尚缺第1、2、8 件。参见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镈研究》,《中国音乐学》2012 年第3 期。㉛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现存7 件,王友华据音列判断原套应为8 件。参见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㉜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1 期。㉝ 同注㉙。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三晋考古》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㊲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战国时期这种编列仍然存在,但已少见,如战国中期5 鼎贵族墓的山东诸城公孙朝子编镈。㉛㉔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楚墓》,《考古》1995 年第2 期。㉕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年第9 期。㉖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 年第11 期;孔令远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5 期。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57 页。㉘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版。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8 期。现存5 件,方建军据测音判断原编镈可能为8 件,这5 件为第3—7 件,尚缺第1、2、8 件。参见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镈研究》,《中国音乐学》2012 年第3 期。㉛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现存7 件,王友华据音列判断原套应为8 件。参见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㉜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1 期。㉝ 同注㉙。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三晋考古》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㊲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这种8 件组镈钟编列的使用者,主要是大夫级的男性贵族,但有些女性贵族也能使用。如河南固始县M1 编镈,墓主为宋景公之妹;㉜㉔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楚墓》,《考古》1995 年第2 期。㉕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年第9 期。㉖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 年第11 期;孔令远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5 期。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57 页。㉘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版。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8 期。现存5 件,方建军据测音判断原编镈可能为8 件,这5 件为第3—7 件,尚缺第1、2、8 件。参见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镈研究》,《中国音乐学》2012 年第3 期。㉛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现存7 件,王友华据音列判断原套应为8 件。参见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㉜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1 期。㉝ 同注㉙。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三晋考古》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㊲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河南淅川县和尚岭M2 编镈,墓主为楚国贵族克黄的夫人。㉝㉔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楚墓》,《考古》1995 年第2 期。㉕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年第9 期。㉖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 年第11 期;孔令远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5 期。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57 页。㉘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版。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8 期。现存5 件,方建军据测音判断原编镈可能为8 件,这5 件为第3—7 件,尚缺第1、2、8 件。参见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镈研究》,《中国音乐学》2012 年第3 期。㉛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现存7 件,王友华据音列判断原套应为8 件。参见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㉜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1 期。㉝ 同注㉙。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三晋考古》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㊲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

需要说明的是,安徽寿县蔡侯申墓编钟原来的数量已不可知,报告称铜钟残片中的“铭文与甬钟、编镈、编钟已发现之铭文有所不同,似为另一种钟”㉞㉔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楚墓》,《考古》1995 年第2 期。㉕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年第9 期。㉖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 年第11 期;孔令远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5 期。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57 页。㉘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版。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8 期。现存5 件,方建军据测音判断原编镈可能为8 件,这5 件为第3—7 件,尚缺第1、2、8 件。参见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镈研究》,《中国音乐学》2012 年第3 期。㉛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现存7 件,王友华据音列判断原套应为8 件。参见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㉜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1 期。㉝ 同注㉙。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三晋考古》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㊲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笔者推测报告所称的“另一种钟”可能为4 件组的特镈,理由如下:该墓与春秋晚期河南辉县琉璃阁甲墓同为诸侯国君墓,墓葬规模和墓主级别相当;琉璃阁甲墓出土特镈4、编镈9、甬钟8、钮钟9。与北方编列组合方式稍有不同,蔡侯墓为南方受楚文化区影响的编钟方式,其可能为“4 特镈+8 编镈”的镈钟组合形式,而非仅有8 件组编镈参与的组合形式。

9 件组编镈流行于春秋晚期:如山西临猗程村002 墓编镈(墓被盗,残留5 铜鼎),㉟㉔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楚墓》,《考古》1995 年第2 期。㉕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年第9 期。㉖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 年第11 期;孔令远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5 期。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57 页。㉘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版。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8 期。现存5 件,方建军据测音判断原编镈可能为8 件,这5 件为第3—7 件,尚缺第1、2、8 件。参见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镈研究》,《中国音乐学》2012 年第3 期。㉛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现存7 件,王友华据音列判断原套应为8 件。参见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㉜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1 期。㉝ 同注㉙。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三晋考古》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㊲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山西万荣庙前58M1 编镈(5 鼎墓),㊱㉔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楚墓》,《考古》1995 年第2 期。㉕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年第9 期。㉖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 年第11 期;孔令远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5 期。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57 页。㉘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版。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8 期。现存5 件,方建军据测音判断原编镈可能为8 件,这5 件为第3—7 件,尚缺第1、2、8 件。参见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镈研究》,《中国音乐学》2012 年第3 期。㉛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现存7 件,王友华据音列判断原套应为8 件。参见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㉜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1 期。㉝ 同注㉙。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三晋考古》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㊲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山西侯马上马墓地M1005(5 鼎墓),M5218 编镈(5 鼎墓),㊲㉔ 安徽省六安县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县城西窑厂2 号楚墓》,《考古》1995 年第2 期。㉕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 年第9 期。㉖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1999 年第11 期;孔令远等《江苏邳州市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 年第5 期。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 年版,第257 页。㉘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 年版。㉚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 年第8 期。现存5 件,方建军据测音判断原编镈可能为8 件,这5 件为第3—7 件,尚缺第1、2、8 件。参见方建军《钟离国编钟编镈研究》,《中国音乐学》2012 年第3 期。㉛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凤阳卞庄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现存7 件,王友华据音列判断原套应为8 件。参见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㉜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 年第1 期。㉝ 同注㉙。㉟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万荣庙前东周墓葬发掘收获》,《三晋考古》第1 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㊲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山东临沂凤凰岭东周墓编镈(鄅国国君),㊳㊳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8 年版。㊴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 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 年第11 期。㊵ 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㊶ 郭长江等《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19 年第3 期。㊷ 同注⑥。㊸ 郭长江等《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 年第1 期。㊹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 年版,第66 页。㊺ 同注㊹,第211 页。㊻ 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2 期。㊼ 李建生《辉县琉璃阁与太原赵卿墓相关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 年第2 期。㊽ 同注⑱,第6 页。㊾ 同注⑱,第47 页。㊿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第78 页。以及河南陕县后川M2040 编镈(17 鼎墓)。㊴㊳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8 年版。㊴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 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 年第11 期。㊵ 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㊶ 郭长江等《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19 年第3 期。㊷ 同注⑥。㊸ 郭长江等《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 年第1 期。㊹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 年版,第66 页。㊺ 同注㊹,第211 页。㊻ 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2 期。㊼ 李建生《辉县琉璃阁与太原赵卿墓相关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 年第2 期。㊽ 同注⑱,第6 页。㊾ 同注⑱,第47 页。㊿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第78 页。

王友华指出8、9 件是中原地区的流行编列。㊵㊳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8 年版。㊴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 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 年第11 期。㊵ 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㊶ 郭长江等《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19 年第3 期。㊷ 同注⑥。㊸ 郭长江等《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 年第1 期。㊹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 年版,第66 页。㊺ 同注㊹,第211 页。㊻ 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2 期。㊼ 李建生《辉县琉璃阁与太原赵卿墓相关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 年第2 期。㊽ 同注⑱,第6 页。㊾ 同注⑱,第47 页。㊿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第78 页。但通过观察这两类镈钟的分布地域可知,与8 件组镈钟不同,9 件组编镈主要见于北方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区,流行于春秋晚期,延至战国时期,其使用者均为地位较高的卿大夫或小的诸侯国国君。

近年湖北随州枣树林M169 出土编钟19 件,其中10 件为镈钟,据铭文可知器主为妳加,为同墓地M168 墓主曾侯宝的夫人,㊶㊳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8 年版。㊴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 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 年第11 期。㊵ 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㊶ 郭长江等《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19 年第3 期。㊷ 同注⑥。㊸ 郭长江等《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 年第1 期。㊹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 年版,第66 页。㊺ 同注㊹,第211 页。㊻ 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2 期。㊼ 李建生《辉县琉璃阁与太原赵卿墓相关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 年第2 期。㊽ 同注⑱,第6 页。㊾ 同注⑱,第47 页。㊿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第78 页。镈钟形制、纹饰相同,大小有异。这套编钟的形制、纹饰,与上述枣树林M190曾侯求编钟相同,时代也应在春秋中期早段。但该墓地的墓葬年代从南至北渐早,㊷㊳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8 年版。㊴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 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 年第11 期。㊵ 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㊶ 郭长江等《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19 年第3 期。㊷ 同注⑥。㊸ 郭长江等《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 年第1 期。㊹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 年版,第66 页。㊺ 同注㊹,第211 页。㊻ 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2 期。㊼ 李建生《辉县琉璃阁与太原赵卿墓相关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 年第2 期。㊽ 同注⑱,第6 页。㊾ 同注⑱,第47 页。㊿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第78 页。M169 位于M190 之南,所以妳加编钟的年代较曾侯求编钟稍晚一些,研究者据妳加编钟铭文“王正月吉日乙亥”推定为公元前623 年。㊸㊳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8 年版。㊴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 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 年第11 期。㊵ 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㊶ 郭长江等《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19 年第3 期。㊷ 同注⑥。㊸ 郭长江等《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 年第1 期。㊹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 年版,第66 页。㊺ 同注㊹,第211 页。㊻ 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2 期。㊼ 李建生《辉县琉璃阁与太原赵卿墓相关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 年第2 期。㊽ 同注⑱,第6 页。㊾ 同注⑱,第47 页。㊿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第78 页。发掘者综合编钟大小、铭文内容、字体、出土位置等信息,把镈钟分为四组。其中,第一组4 件,4 件镈钟铭文首尾相接,是完整的一组。第二组1 件,据铭文判断至少还缺少一件。第三组5 件,据铭文应缺少一件。由此可见,这10 件镈钟可能为三组镈钟的拼合。由于这10 件镈钟的尺寸、测音信息还未发表,所以还不能断定它们是否是一套完整编列。

战国时期,镈钟的编列进一步扩大,编列数量则不固定。如湖北荆州天星观M2出土10 件组编镈,㊹㊳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8 年版。㊴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 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 年第11 期。㊵ 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㊶ 郭长江等《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19 年第3 期。㊷ 同注⑥。㊸ 郭长江等《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 年第1 期。㊹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 年版,第66 页。㊺ 同注㊹,第211 页。㊻ 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2 期。㊼ 李建生《辉县琉璃阁与太原赵卿墓相关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 年第2 期。㊽ 同注⑱,第6 页。㊾ 同注⑱,第47 页。㊿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第78 页。年代属战国中期,墓主身份为卿上大夫。㊺㊳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8 年版。㊴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 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 年第11 期。㊵ 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㊶ 郭长江等《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19 年第3 期。㊷ 同注⑥。㊸ 郭长江等《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 年第1 期。㊹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 年版,第66 页。㊺ 同注㊹,第211 页。㊻ 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2 期。㊼ 李建生《辉县琉璃阁与太原赵卿墓相关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 年第2 期。㊽ 同注⑱,第6 页。㊾ 同注⑱,第47 页。㊿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第78 页。河北易县燕下都战国早期墓M16 出土陶编镈10 件,㊻㊳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8 年版。㊴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 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 年第11 期。㊵ 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㊶ 郭长江等《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19 年第3 期。㊷ 同注⑥。㊸ 郭长江等《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 年第1 期。㊹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 年版,第66 页。㊺ 同注㊹,第211 页。㊻ 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2 期。㊼ 李建生《辉县琉璃阁与太原赵卿墓相关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 年第2 期。㊽ 同注⑱,第6 页。㊾ 同注⑱,第47 页。㊿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第78 页。形制不完全相同,为4+6 的拼合形式,墓主身份不详。

山西太原金胜村M674,出土镈钟11件,㊼㊳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8 年版。㊴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 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 年第11 期。㊵ 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㊶ 郭长江等《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19 年第3 期。㊷ 同注⑥。㊸ 郭长江等《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 年第1 期。㊹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 年版,第66 页。㊺ 同注㊹,第211 页。㊻ 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2 期。㊼ 李建生《辉县琉璃阁与太原赵卿墓相关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 年第2 期。㊽ 同注⑱,第6 页。㊾ 同注⑱,第47 页。㊿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第78 页。由于墓葬报告还未发表,不知是否是一套完整编镈。据李建生介绍,该墓墓主为M251 赵卿墓的属臣,时代为战国早期。

河南卫辉市山彪镇M1 出土14 件编镈,㊽㊳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8 年版。㊴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 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 年第11 期。㊵ 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㊶ 郭长江等《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19 年第3 期。㊷ 同注⑥。㊸ 郭长江等《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 年第1 期。㊹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 年版,第66 页。㊺ 同注㊹,第211 页。㊻ 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2 期。㊼ 李建生《辉县琉璃阁与太原赵卿墓相关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 年第2 期。㊽ 同注⑱,第6 页。㊾ 同注⑱,第47 页。㊿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第78 页。分为两组,第一组5 件,第二组9 件,两组形体大致相同(二组比一组钟体瘦长,扁椭,下阔),舞篆部纹饰则不同。郭宝钧认为,该墓墓主为魏国贵公子,墓葬年代为战国晚期。㊾㊳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8 年版。㊴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 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 年第11 期。㊵ 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㊶ 郭长江等《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19 年第3 期。㊷ 同注⑥。㊸ 郭长江等《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 年第1 期。㊹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 年版,第66 页。㊺ 同注㊹,第211 页。㊻ 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2 期。㊼ 李建生《辉县琉璃阁与太原赵卿墓相关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 年第2 期。㊽ 同注⑱,第6 页。㊾ 同注⑱,第47 页。㊿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第78 页。

山西太原金胜村M251 赵卿墓出土编镈19 件,㊿㊳ 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8 年版。㊴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 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 年第11 期。㊵ 王友华《先秦乐悬中镈的编列分析》,《中国音乐》2010 年第1 期。㊶ 郭长江等《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19 年第3 期。㊷ 同注⑥。㊸ 郭长江等《曾公编钟铭文初步释读》,《江汉考古》2020 年第1 期。㊹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 年版,第66 页。㊺ 同注㊹,第211 页。㊻ 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十六号墓发掘》,《考古学报》1965 年第2 期。㊼ 李建生《辉县琉璃阁与太原赵卿墓相关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刊》2012 年第2 期。㊽ 同注⑱,第6 页。㊾ 同注⑱,第47 页。㊿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晋国赵卿墓》,文物出版社1996 年版,第78 页。依纹饰可分为两组,一组5 件,二组14 件。报告认为M251 墓主为春秋晚期晋国重臣赵鞅,文献记载他死于公元前475 年,也即该墓的下葬年代。

二、两周时期编镈的音列

结 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认识:

其一,镈钟的编列形式至少经历过四个阶段的变化。第一,西周早期偏晚阶段,镈钟开始与甬钟相配组成编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关中地区出现“8 件甬钟+3 件镈钟”的组合形式。第二,春秋中期在南方楚文化地区开始出现“4 件组或4 件+9件”的编列形式,并贯穿于东周时期。第三,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北方中原地区流行编镈9 件组的形式,南方楚文化地区流行8 件组的编镈组合,吴国、徐国、莒国、鄅国等周边诸侯国出现5、6 件组的组合方式。第四,战国中、晚期是镈钟使用的衰落期,镈钟的编列数量进一步扩大,编列的数量突破了之前的规范,出现了不同数量、不同形式的拼合编列,器主与编镈组合形式之间无规律可循;这一时期的镈钟大多为制作粗糙的明器,音质较差,音列随意。

其二,西周时期编镈的使用者,主要是诸侯或地位很高的王朝贵族,西周晚期流行3 件组的编列形式。春秋时期3 件组编镈基本消失,出现4、5、6、8、9 件的编列方式,其中诸侯国国君使用“4 件或4件特镈+9 件编镈”的组合,部分僭越的卿大夫也使用这种编列形式。“4 件或4 件特镈+9 件编镈”组合的使用者,身份级别总体上要高于同时期5、6、8、9 件的器主,而5、6、8、9 件组编镈的使用者无明显的身份等级差别,而主要体现在使用区域的差别。两周时期编镈常常和甬钟或钮钟配合使用,无论何种编列形式,编镈的使用者均是地位较高的贵族。

猜你喜欢

楚墓编钟工作队
金石齐鸣话编钟
试论战国时期的楚墓人殉
读曾侯乙墓竹简、望山楚墓竹简杂记
曾侯乙编钟
曾公编钟铭文补说
荆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
2000多年前最大的组合乐队——曾侯乙编钟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