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幼儿教师综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2-11-15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调研幼儿园

何 菁

乡村幼儿教师综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何 菁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艺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2022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学院组建黄冈市乡村幼儿师资培训团队,着手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社会服务工作。为切实提升乡村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聚焦乡村幼儿园现状,通过调研、讨论、交流、反馈等方式,提出研究前期诊断式调研,精准把脉;中期培训共培分治,对症下药;后期跟踪资源共建,疗效监控的三步走培训方式。旨在提升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切实提高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乡村幼儿园的整体办学水平。

诊断式调研;共性共培;个性分治;乡村幼儿教师

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教育的振兴,而幼教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服务大别山地区幼儿园团队应运而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近年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和黄冈市“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的战略布局、“863”产业地图,以“黄职方案”将学校发展与黄冈振兴融为一体,提升劳动者职业能力和素养,不断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的贡献度。在此背景下,团队对于乡村幼儿园现状开展调研,对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的培训方式进行研讨,旨在提升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切实提高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乡村幼儿园的整体办学水平。

一、幼儿园办园现状调研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加大了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工作力度。根据教育部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幼儿园26.7万所,在园幼儿4656万人,教职工453万人,与2010年相比,幼儿园数量增加了77.3%,在园规模增加了56.4%,教职工数量增加了145%。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9.48万所,在园幼儿4805.21万人,学前教育专任教师319.10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88.1%。中国幼儿园的数量从2010年的15.04万所增长到2021年的29.48万所,累计增长了96%,其中乡村幼儿园总数增加了61.6%。

团队通过网上发送调研问卷、电话交谈、实地走访幼儿园等方式,调查了大别山地区51所乡村幼儿园,得到如表1、表2数据。

表1 乡村幼儿园培训内容需求调研统计

表2 乡村幼儿教师集中培训时长统计

园数增长、幼师人数增加,乡村幼儿入学率提高,但是教学质量并没有随着三增长而同步增加。反而入学幼儿人数增加、幼师少、管理水平低下、教师保教方法不够科学、幼教基本功薄弱、家园合作方式单一、教育资源开发不够都制约了乡村幼儿园的发展,影响了乡村幼儿园整体质量的提高。

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幼儿园的建设、园长管理水平提高、幼教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需要得到有效解决。制定适合乡村幼儿园的培训方案,需要诊断式的调研材料进行精准的理论支撑。

现有的幼教培训对幼儿教师队伍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因城乡办园条件不同、师资队伍起点不同、保育能力参差不齐等先天条件也暴露出乡村幼儿教师培训针对性不强、后继无力、落实轻实效、结果难检测等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制约乡村幼儿教师培训效果提升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培训机构跟踪不到位

培训机构前期制定方案,落实方案,培训期间也能够组织学员完成培训任务,但是受培教师在对于后续学员成果回园后的推广应用很难检测和施与帮助,使得幼儿教师返岗时间的真实情况成为培训机构的盲区。

(二)受培教师应用不到位

在培训期间,通过培训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案例的引导,帮助幼儿教师在自身发展和幼儿园工作规划方面获得理论支撑和良好策略,但是后续实施中不能及时进行转化和应用,导致好的思想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无法转化为行动,带动整个幼儿园的发展,变成“培训时激动,培训后不动”的现状,导致本应切实可行的培训流于形式主义。

(三)幼儿园内落实不到位

一般来说,受培幼儿教师在回园后会以开展讲座的形式将受培内容对全园教师进行汇报,但形式单一,不能很好地和实践相结合,导致大多数教师听听而已,非但没有实现扩大受益面的目标,反而因会议过多等原因成为基层幼儿教师的负担。

二、乡村幼儿教师能力提升三步走举措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作为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针对乡村幼儿园所存在的问题,实行诊断式调研,前期请各幼儿园自我诊断、搜集问题,后期下乡调研、开展座谈。找出乡村幼儿园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培训的培训方案制定;另针对每个幼儿园的特点和特殊情况,实行“一园一方”制,为每个幼儿园精准把脉。通过共性问题集中组织培训,个性问题专门指导的落实手段,力争把脉拿准,把方子开好,把培训落到实处,把效果放在首位。

(一) 前期“诊断调研、精准把脉”助力培训方案优化

诊断式培训源于企业,培训师培训前需要到企业进行调研,结合企业的反馈梳理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发展需求以及绩效差距等问题的原因,并以这些问题、需求与成因作为培训课程设置的依据,为企业设置一整套的培训课程体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诊断式培训具有很好的问题针对性、培训系统性,符合当前乡村幼教培训发展的需求,因此将它运用到乡村幼儿园调研工作当中,以乡村幼儿园需求为导向、以调研结果为依据,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改善现有办园水平、师资综合能力为目标,做好前期问题搜寻工作,为乡村幼儿园把准脉问好诊。

(二)中期“共性共培、个性分治”对症下药力争培训质量提升

办园理念更新、保育水平提升、教研能力加强、环创能力提高、新政策解读等一些共性问题可以在集中培训时集中解决,节约师资和时间。但是每个幼儿园也存在自己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一园一方”,派出专门的团队实地走访解决。真正实现培训以解决幼儿园实际问题为本,达到应用价值的创新和突破。

(三)后期“资源共建、跟进指导”疗效监控助力培训效果落实到位

以往的培训往往是培训完了主要看幼儿园以及受训教师回园后的发挥,培训组织后续无力,并不清楚培训完后内容是否应用到了幼儿园,理论是否联系到了实际,回园后开展是否遇到难题,遇到难题能否跟踪解决。解决这些难题,帮助幼儿园做好培训后的后续工作的开展,才能实现对于培训实施后期跟踪不够的培训现状的创新和突破。

三、乡村幼儿教师能力提升具体实施路径

乡村幼儿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的制定,重点在于前期诊断式调研找出问题所在。必须切实做好调研工作的组织和落实,与乡村幼儿园展开对话,通过前期调查、跟园实践、代表座谈、反馈落实做好问题的采集和收集工作,并对收集的问题进行再调研,找出症结所在,为后期的培训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保障。

难点在于培训方案的实施和效果的监控。目前的培训中受训教师存在培训时觉得理论各种好,回园之后实施各种难的问题。如何把培训方案落实到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教师保育水平的整体提高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贯穿到日常实践中是本次研究的难点。另外因为培训是一时的,保育是长久的;培训是集中的,保育是回园的,造成培训后期质量的监管难的问题。

为破解乡村幼儿教师能力提升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特制定以下思路。

图1 框架思路

(一)通过诊断式调研方法,精准对症找出问题

组建专业调研团队,团队由省级示范幼儿园园长、教师以及高校教师组成,根据前期乡村幼儿园提供的自评情况与发展需求,另配备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1-2名。调研团队通过亲临幼儿园,现场与幼儿园工作人员交流进行诊断,找出幼儿园存在的问题,结合幼儿园意见,提出培训计划,计划需要做到可执行、可检测、有时间节点。结合该幼儿园的区域特点以及现存资源,探讨理念落实的可能性。诊断性培训的结果最终落在每一位乡村幼儿园教师身上,不适宜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会降低教师自我发展愿望,因此团队应该鼓励每位乡村教师思考个人未来发展方向,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需要选择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长甚至是考核方式。这种调研和前期的准备工作,把乡村幼儿教师的主体地位、自主选择权放在了首位,充分尊重一线乡村幼儿教师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他们不仅仅是培训的接收者,更是设计者。这样把培训与教师自身发展融合,真正实现研讨真问题,提出真方案,实现真发展的培训目标。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乡村幼儿教师因知识面、接触面的匮乏,对于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了解有限,调研团队应做好引导工作,帮助他们了解前沿信息,支持他们做出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二)建立联动式培训模式,构建本土培训资源库

在培训的过程中,如果后续没有专业团队的引导与指导,培训很容易形成听时很有道理,做时放在一边;听时都会了,做时无从下手的情况。教师在经历培训但后期无法对培训成果进行教学上的转化,培训沦为被动培训,不仅没有帮助教师的成长,反而成为本就繁忙的幼儿教师的负担。因此需要组建联动式的培训模式,多阶梯分时间段指导,建立网格化、立体化的联动体系,多培训效果跟踪指导,运用本土资源建立常态化的指导机制,形成指导团队与幼儿园、省级幼儿园与乡村幼儿园、乡村幼儿园之间的互动通道,力争经过培训的教师能够将培训成果应用到实践教学中。

1. 建立针对性培养团队,构建精准提升路径

组建不同的教学培训团队、宣传指导团队、课程教学组织团队、舞蹈创编团队、创意美术团队、儿歌技巧团队、早操创编团队、儿童故事团队等,各幼儿园依据需求,自主选择以上团队,开展培训教学,既能精准提升乡村幼儿教师能力,也能将培训师资队伍分散到各个幼儿园,一对一地指导实践,通过实践让教师在旁边跟看,跟学,实地培训师资的同时解决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2. 共性问题集中式培训,个性问题分类指导

分类培训建立在前期的精准调研和调研结果的分析之上。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既要综合考虑全体幼儿教师的共同需求,也要顾及需求不同、能力不同、经验不同的个性需求,充分考虑共性问题培训有哪些,个性问题要解决什么。法规解读、指南研习、教研方法等一些政策宣讲和理论知识可以集中培训,但对于各个幼儿园的需求和侧重点、亮点打造等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式。比如,新进教师侧重于一日生活的开展实施,骨干教师侧重于课程梳理和教研能力提升;双语幼儿园侧重于语言环境的创造,艺术幼儿园侧重提升教师艺术技能;有一些幼儿园的问题通过线上沟通可以解决,有一些问题必须实地勘察和走访等等。针对不同的问题出台不同的解决方案,力争通过总-分-总的培训方式,达到幼儿园的受益。

3. 助力乡村自主式发展,提高幼儿保育水平

培训时长有限,培训团队的帮助也是有限的。为了乡村幼儿园的长期优化发展,应当积极推动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推动每个县至少一所县级示范幼儿园,每个镇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每个村办好一所乡村幼儿园。通过层层引领和上层对下层的指导作用,实现乡村自主发展,县级带领镇级、乡级幼儿园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结合乡村实际探索不同于城市的乡村幼儿园发展道路,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幼儿保育能力。

乡村幼儿教师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征求意见到制定培训内容,接受培训到回园实践,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得到跟踪指导,方方面面的紧密合作才能最终达到提升乡村幼儿园办园水平的最终目的。培训的过程不应该是讲的过程,而应该从听讲授,看案例,知先进,思差距,行实践,控实施六部曲帮助受培教师,强化学员将培训成果转化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意识和行动,将培训成果和效果的检测延续到学员回园、园内传播、开展实践的过程当中,确保培训效果落到实处,推动乡村幼儿园教师整体能力水平的提升。

[1]唐翊宣,卢秀进,刘晓燕.分层分类访名园,学院为本促发展[J].幼儿教育,2021(10).

[2]廖敏.搜索问题寻对策关注需求重实效——湘西北地区乡村幼儿教师培训调研报告[J].求学, 2019(8).

[3]毕亮.以诊断式培训精准助力乡村幼儿教师发展的有效策略[J].师资建设,2020(28).

[4]司丽娜.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园内支持性策略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20(36).

G615

A

1672-1047(2022)05-0033-04

10.3969/j.issn.1672-1047.2022.05.09

2022-09-10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课程思政建设服务黄冈地区学前教育机构的实践模式研究”(2021C2012124);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农村学前教育的研究——以黄冈市为例”(2020C2012135)。

何 菁,女,湖北罗田人,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责任编辑:何玲霞]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调研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爱“上”幼儿园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