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扩招学生职业技能提升途径探究
——以广州C职院为例

2022-11-15阳恩丰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实训技能

阳恩丰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一、引言

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文件中把高职扩招称之为高技能人才或社会人员学历提升计划,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是党和政府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是落实“职教20条”的重要举措,势必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谢莉花认为,职业技能亦称职业能力,是人们进行职业活动、完成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其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处理业务能力、技术技能以及有关的理论知识等。也是指人们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包括智力技能、技术和功能技能、个人技能、人际和沟通技能、组织和企业管理技能等,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而周明星从实践知识和经验的角度出发,认为“职业技能”是指与完成某项职业活动有关的肢体的和认知的动作体系、实践知识和经验的总和,是技能在职业活动领域的应用和体现[2]。它的提升之于就业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职业能力就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反之,则能得心应手,为企业所欢迎,无需企业另外再花时间和精力或只需较少时间和精力进行相应的岗前技能培训。

二、高职扩招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困境

(一)生源多元化导致学生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与需求个性化

高职扩招意味着生源多元化,给予更多想要求学的人以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原来的高职生源以普通高中和中职毕业生为主,扩招后包含有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在职企业员工等,不同生源对学历、职业技能、专业素养的提升也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据央广网数据,2019年高职扩招生源中,包括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工等“非传统生源”约为52万人,占当年高职扩招总人数的一半左右,而2020—2021年更是高达60%以上[3]。

笔者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时憧宇、季跃东、高智华等学者关于职业技能的评价指标,设计了“能够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能够操作本专业所必备的相关工具”“能够熟练操作本专业所需的相关软件”等9个职业技能相关二级指标,调研了广州C职院高职扩招2019、2020、2021级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各个二级指标按等级程度赋予1~5分,共回收有效问卷1857份。由表1可见,标准差基本在1.1至1.2之前,变异系数在0.29到0.31之间,足以说明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差距非常大,也说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任务艰巨。

表1 广州C职院高职扩招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调查

(二)学生分布分散导致集中学习较难

高职扩招是给“非传统生源”学生提供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因为生源广,较为分散,加上工作、家庭和距离学校远等原因,使得教学难以集中,无法系统性地提升其职业技能。以广州C职院为例,由表2可见,其在广东省共设高职扩招教学点9个,共有学生3130人,在参与调研活动的1857人中,未婚977人,已婚853人,离异27人,其中退伍军人1317人,其他人员540人;共分布在全国24个省,80个地级市,其中广东本省1674人,外省市183人,外省市基本上以广东出差人士为主,而广东本省也分布在21个地级市县,分布极其分散,因此,难以实现集中学习,长期集训提升职业技能就更加难以实现。

表2 广州C职院高职扩招学生工作地分布

(三)学生人数激增导致师资缺口加大

师资比例合理,是保证教学的基本条件,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保障;如师资不足,必将给教学、管理和其他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压力乃至负面影响。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共1468所,在校学生1460万人,教职工人数74.5万人,专任教师55.6万人,按照教育部目前的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生师比18∶1计算,教师缺口已经存在,加上2021年的高职扩招,师资缺口进一步加大,这将给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带来一定的挑战[4]。首先,专任教师的教学任务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实训压力、考核压力加大,导致精神压力加大。其次,对教师本身的职业素养带来挑战。部分高职扩招学生有的已经掌握一定的实操技能,部分群体可能对专业技能掌握非常娴熟,而对理论知识掌握偏少,这将给老师带来如何因材施教的挑战。

(四)学生学习及提升职业技能积极性普遍不高

由于大部分高职扩招学生已成家立业或已经就业,他们有来自企业上司、家庭成员、社会环境、财务状况的压力,需要考虑家庭、工作、业务、时间、财务等诸多现实而又暂时无法改善的问题,很难像普通全日制在校生一样,全身心地扑在学习和职业技能提升上。从2021年笔者关于高职扩招的学情分析中可以得知,大部分学生以取得学历文凭为主要目标,不清楚自己是否认真学习的占比为23.6%,在家庭支持学习方面,约40%的家庭成员不支持学生积极学习或者家庭环境支持不力,这就对高职扩招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5]。

(五)相关政策制度落实执行不到位

由表3可知,各级政府一直以来都大力支持职业教育,支持职业院校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并重,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鼓励各类学员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稳步扩大培训规模,未来5年将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500万人次以上。但是,这些旨在提高高职扩招人员职业技能、维护高素质人员利益、保障技能技术人才权益的政策,由于舆论宣传不足、执行监控不到位,而存在理论与实践如何联系的问题,有部分政策并没有贯彻落实到位。

表3 近年来部分政策中针对职业技能提升的表述

三、高职扩招学生职业技能提升途径探究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活职业技能提升新动力

1.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职业技能提升氛围

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人们精神生活和学生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国家、行业、企业、学校要把高职扩招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宣传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要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和移动载体,大力宣传加强职业技能提升工作的方针政策,不断强化“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导向,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结合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职业教育活动周等重大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宣传。依托各类青少年活动场所、大学生活动场所、广场、博物馆、图书馆等,推动设立技能角、技能园地等技能展示、技能互动、职业体验区域,引导全社会关注技能、学习技能,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技能强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高职扩招学生作为职业技能提升受益群体之一,必然会增加其职业技能提升的内生动力。

2.构建协调与评价机制,提升各方积极性

我国的总体职业技能提升思路是“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把技术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权益保障制度的健全摆在国家发展的突出位置,积极维护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利益,为各类人才制定了就业创业、劳动权益、进城落户、子女教育、房屋租住、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保障政策[6],但是相关落实与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明确了各地的主体责任,但又要求人社、教育、发展改革、财政、工信、民政、住建、农业农村、退役军人、应急、乡村振兴、残联等12个部门和单位要发挥各自相关职能作用,同时要求省级统筹、部门参与、市县实施,涉及的部门众多,落地的难度自然也较大。这就需要建立职业技能提升专项工作的各个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方能形成工作合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效果。

扩招的激励与保障措施至关重要,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政策,加大对高职扩招的财政投入,深化改革高职扩招经费投入机制。完善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与相关评估评价体系,将教师参与扩招的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完善绩效核定办法,以提升学校扩招后教师的积极性。完善以国家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的高职扩招职业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在各级各类表彰中对高技能人才倾斜,对培育、使用高职扩招技能人才成效突出的学校、机构、企业进行表彰,提升学校、企业、学生在职业技能提升方面的积极性。

为了确保各个政策不打折扣的落地,必须建立健全职业技能提升服务和督导评价制度,对培训组织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管,对高职扩招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组织实施和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强化社会监督与审计,优化职业技能提升的业务流程,建立“制度+科技”“人防+技防”体系,强力推行“互联网+监管”,依法依规推动职业技能高质量提升。

(二)强化学校办学主体地位,确保高质量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我国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基本一致,而《“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明确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职业技能提升体系,引导职业技能人员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需求积极参与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而高职扩招的目标就是培养具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技术技能水平、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并把实现高质量就业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学校是教育、培养学生和提升其职业技能的第一责任单位,其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为确保高质量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就需要进一步地强化学校办学主体地位。应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1.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要输出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需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改革必须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基本方向,健全德技双修、学训结合的育人机制,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在这方面,以广州C职院为例,根据自身特色,学校进行了以下改革:(1)精准分析学情,优化专业设置。针对农民工群体,依靠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培育专业两大王牌专业,设置了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等扩招专业;针对农民工群体,依靠国家级重点专业,按照“服务发展,精致育人,强化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设置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针对退役军人设置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2)坚持顶层设计,优化课程体系。学校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制订了针对性、适应性、实效性强的各专业培养方案,总学时在2500课时以上,要求学生集中实训、提高职业技能,实践性的教学学时达到50%以上。

2.实行教学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学校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职业方向,实施错峰教学,对于企业在职职工,采用旺季工作、淡季上学的措施;对于分布区域相对集中的在岗职工,采用就近教学、企业学堂、送教上门、白天上班晚上学习的措施;对于失业人员、残疾人员,设立了社区学堂、移动课堂等。同时,学校积极引导扩招学生就业,参与企业实践工作,对学习成果实施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对于已就业人员,学校联合企业,共同管理,实现学习是工作的一部分,工作是学习的一部分,学校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导师一起实时辅导学生。

3.创新服务保障体系。本着“质量型扩招”要求,严抓教学质量,对服务保障体系进行创新。通过线上和线下、校内和校外、学校和企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考试诚信教育,确保如期完成学习任务和考试过程公平公正;成立工作专班,定期开展教学检查与质量诊改。

4.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

由于扩招,各高职院校的生源可能不尽相同,有的生源可能较近,而有的生源可能较远,要切实提升其职业技能,可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仍以广州C职院为例,针对高职扩招,该校与曙光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曙光大数据产业学院”,搭建适合相关专业实训的教学系统与实践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培养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与“文才课堂”合作共建含学历提升、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在线服务平台,通过PC端和移动端高职扩招学生可随时随地参与在线学习、培训、测试、仿真等。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学校打造了建筑公共实训中心信息平台,把相关专业的教学信息、教学方式、教育技术、辅助设备等加以有效重组和信息化管理,实现实训教学工作的现代化、远程化和开放化。学生能进行线上点播,线上直播,实时交流,实训教学资源存储与共享。通过现代化远程教学平台,很好的解决了扩招学生的区域、时间、精力问题,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训练、复习、考试,同时不受疫情影响,最大程度实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对职业技能的提升起着较好的作用。

5.提升实践教学比例

根据《高职扩招实施方案》,遵循“以生为本,以师为先”的理念,学校改革职业技能培养培训模式,针对扩招生源特点,积极推广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压缩讲授和理论学时,重教学方法与职业技能,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利用工作淡季组织学生到学校或者教学点集中实训,集中实训课时基本达到总课时的30%,将传统的“导师制”转变为“导生制”实训模式,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在循序渐进的“习得”中,促进职业能力的提升,将传统的实训教学中的“讲解—示范—操作—总结”,转变为“操作—纠错—总结—操作”的“后置四步式”教学法[7]。根据教学进程的递进关系,学校把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把教学过程划分为理论学习模块、职业技能实训模块、项目实践模块。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部分专业构建了模型化展示、信息化导学、项目化教学、个性化实训、智能化考核的“五化”集训方案。

6.构建特色“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特色,也是保障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条件。学校建立了一线教师在职培训和到企业实践制度,校企联合培养,优化双师素质,提升教学能力,青年教师寒暑假须到企业实践至少30天,以保证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同时,落实传、帮、带方法,由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指导,目前学校已培养“双师型”教师400多人。实行专兼职教师制度,从企业高技能人才与技能劳动者中着力培养、充实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和能承担培训任务的人员,聘请省市高层次技能人才、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劳动模范、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组成了300多人的兼职教师队伍,集中实训课程实行“一课双师”,由校企两位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训练计划,共同讲授,共同指导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共同开展实训考核评价。学生顶岗实习实行“双导师制”,每一名扩招学生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双重指导,根据学校与企业确定的导师标准,共同选拔双导师队伍,扩招学生实习时,与企业导师结成“师徒”,由企业负责生产指导、技能提升、实训管理及考核评价等,学校导师定期到学生实习企业与学生、企业导师交流,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情况,双导师相互协作,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职业技能提升的质量[8]。

7.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学校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了以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合格证书评价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完善了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学校充分认识到评价的本质是教育,彻底改变了“一考定全局”的传统技能人才评价方式,转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技能证书与工作绩效相结合的全过程性评价。建立学习转移与认定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培训、技能等级认定、考取“1+X”证书、职业资格鉴定等活动。构建“岗课赛证”融通体系,将企业岗位技能、大赛项目、证书标准,以课程为载体组成一个有机的知识和技能网络,以职业能力成长为主线进行或纵或横的联合,以弥补传统知识链条上的能力缺陷和实践脱节[9]。

(三)重视企业协同作用,探索学训一体育人模式

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就业。为促进产业链和职业技能培训链有效衔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生产需要,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校企协同分析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职业能力、任职要求等,使专业设置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培养目标精准对接职业岗位、培养规格精准对接任职要求、课程内容精准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精准对接生产过程。学校面向产业链各中小微企业的在岗扩招学生,按照“校企协同培养型”“工作室跟岗实践型”“教学公司顶岗实习型”等形式,开办富有特色的师徒结对式“岗位订单班”“职场精英班”“卓越英才班”和“双创先锋班”。与海尔智家华南园区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智能财务产业学院,与合生珠江基建集团共建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共同培养高级技能人才。学校有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室25个,大师、双师、名师、教师“四师”工作室30个,把部分职业部分岗位搬进校园,使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紧密衔接生产一线,强化学训一体育人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岗位素养,实现了企业所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性

目前,高职扩招学生的集中授课基本上根据行业企业生产规律实施“旺工淡学”的错峰教学模式,每学期为2周左右,基本上以周末、节假日为主,而理论知识、公共基础课程基本利用工作日晚上通过“文才学堂”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学习。由于学生才是学习的中心,必须平衡好家庭、事业、学习的关系,协调各方资源,获得家庭、企业、领导的支持。提前规划,在工作时,勤奋努力,加快节奏,多向企业导师请教,争取业绩不滑坡。在家时,多与父母、伴侣、孩子沟通,由家庭成员多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充分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进行理论、基础课程的线上学习及毕业论文撰写。整周实训时,做好预习及准备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实训当中,彻实提升职业技能。总之,工作时认真工作,学习时勤奋学习,回家时做好慈父良母。用积极的心态,做好终身继续教育的准备,整理一切时间碎片,方能有效实现学历与职业技能提升。

四、结语

针对高职扩招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职业技能提升,必须根据其多样化、分散性、不确定性的组织形态,直面现实问题,在其职业技能提升的供给方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各相关单位,出台更多的扶持、激励、审计、评价政策,加大舆论宣传与财政投入,为职业技能提升创造支持性环境;学校要认真分析学情、优化专业、因材施教、强化师资,专注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与职业技术技能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行业、企业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原则,鼓励职工提升职业技能,为职工的职业技能提升提供时间、岗位、薪酬等支持;高职扩招学生作为职业技能提升的主体,需要调整心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做好终身继续教育的准备,积极提升自身职业技能。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实训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