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CIM基础平台 助力智能建筑融合发展

2022-11-15张涛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21期
关键词:楼宇智能建筑能耗

文| 张涛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环境的建筑,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组成。

智能建筑借助BIM、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多方面的信息技术,以满足新时代智能建筑管理的新需求——上云、用数、赋智,解决“业务系统多、孤岛现象严重”“人跑系统跑、数据不跑”“人工依赖、存在风险”“跨域交叉数据沉淀少、智慧场景价值难挖掘”等诸多楼宇的痛难点。

通过打造智能建筑建设新模式,赋能业务应用场景。国家在推动城市信息模型(CIM)建设的同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助推建筑楼宇业务的升级,使得建筑楼宇的运营从信息化、数字化再逐步转向智慧化。而建筑智慧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建设建筑数据底盘,构建具有建筑数据获取、处理、服务能力,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协同运行和优化管控等综合应用的建筑智慧运营管理平台。

业务应用场景

管理驾驶舱。建立建筑的空间数据库,通过智能化采集各类空间/人员/设备/业务数据,以建筑空间为载体承载多维业务数据,实现大屏综合数字化展示,管理者可直观掌握楼宇中空间构成、各系统的运行情况和人员相关情况等。

运维管理。将地点、人员、流程、建筑设施设备、资产等因素整合起来,从而得到更高附加值。运维管理包括运维监控(BA)、设备管理、视频监控、数字巡检、环境监测、消防疏散等。

维护维保。物业管理人员或运维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或例行保养时,可直接通过移动端进行故障/保养登记。业主可通过移动端向物业单位发出维修申请,同时辅以文字描述、拍照等形式描述报修问题。提升维护维保整个过程的效率。

空间管理。充分利用建筑空间数据,管理者可以看到所有空间的关键指标/任务/事项/组织与人员,为空间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与规划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二维、三维等方式,显示不同区域的空间使用情况,辅助管理人员优化空间分配,提升空间利用率,规避资源浪费。

能耗管理。对能耗进行详细采集、统计、筛选、分析、展示详细能耗分布,历史能耗均可追溯,实时掌握楼宇整体用能情况。对水、电、气等能耗相关数据的记录、统计与分析,给出能耗优化建议,为后期运营过程降低能耗的投入提供数据服务。

告警管理。通过视频监控、消防、BA、环境传感器设备的接口接入建筑大脑,可以实时在三维模型中采集查看监控此类信息,在设备报警时可以做到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当设备运行出现报警时,运维人员能及时查询解决出现的问题。

隐蔽工程查看。对建筑局部重点区域可运用MR 混合现实技术,通过使用专业设备,即可结合实景查看该区域的隐蔽工程(如建筑物基础、钢筋、水电构配件、设备基础、管道等),实现便捷查验、高效管理。

智慧办公。通过建筑大脑与企业办公系统的相连接,实现办公用品及会议管理的定制化、自动化。包括办公用品信息管理、物品申领、分发、统计,会议室预定、会议用品预定、会议自动签到等功能。

“城市信息模型集成与应用工程师”培训

CIM 工程师是指利用软件平台进行模型设计、加工建模、数据集成、管理决策和智慧应用,以提升设计建模、工程项目报建、项目审批审查、城市管理运营效率和水平的技术人员。

2021年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联合中外建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城市信息模型集成与应用工程师”课程,并授权中外建设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在协议框架内开展相关培训技术支持工作和宣传推广工作。2022年11-12月,将组织开展第六期“城市信息模型集成与应用工程师”培训,包含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等级培训。

该培训旨在推动学员了解和掌握CIM 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深入理解我国对于CIM 的最新文件精神,掌握与CIM 相关技术的理论知识,提升CIM 相关从业人员技术和业务能力,同时,通过城市信息模型集成与应用工程师等级考核,进一步规范CIM行业的人才评价和管理,为推动我国CIM 技术的发展、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证书样本

猜你喜欢

楼宇智能建筑能耗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顶层架构设计
通信生产楼宇建设项目造价问题分析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研究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商务楼宇治理中党建融入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广州S楼宇的观察与思考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