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5:重庆住建新目标

2022-11-15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21期
关键词:运维重庆转型

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转型 工程全部采用数字化建造

7月27日,川渝建筑产业现代化高峰论坛正式对外发布了首部《重庆市建设行业数字化发展白皮书》;8月29日,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工程建设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近年来,重庆市密集吹响集结号,加快工程建设数字化转型步伐,重庆住建领域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亮眼。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的要求,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的任务,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建筑业全链条各环节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数字化工程为驱动,积极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形成了“1432”(聚焦1 个驱动源——数字化工程;提升4 个关键环节——设计、施工、运维、监管;夯实3 个转型基础——顶层设计、标准、科研;催生2 大产业转型——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工作模式。

聚焦数字化工程

实施数字化工程推广行动。坚持应用牵引,打造一系列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市政基础设施智慧化应用场景,挖掘市场需求,建设智能实用的数字化工程,培育应用导向的数字化工程市场体系。

深化数字化工程应用。推进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把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应用作为重点改造内容,纳入城市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

大力发展智慧建筑。制定智慧建筑强制性地方标准,将智慧建筑操作系统、物联网感知系统等数字基础设施作为建筑的基础配套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同时投用。建立智慧建筑评价体系,分级分类开展智慧建筑评价,引导智慧建筑品质不断提升。推动智慧建筑和绿色建筑融合,提高建筑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重庆在全国较早筹划并推进实施智能建造,累计建设智慧工地3309 个,万科四季花城、美好天赋、绿地秋月台3 个项目成功获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智能建造试点(全国仅7 个)。到2025年,主城都市区数字化工程占在建工程项目比例达30%以上。

催生数字化转型

推动试点示范。制定《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企业试点管理办法》,编制《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企业评价标准》,加快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产业高地。龙湖等20 余家房地产企业主动参与,启动试点项目突破100 个,面积突破1500 万平方米。

强化标杆引领。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成果和新技术推广,征集智能建造软硬件产品,发布智能建造产品目录,为数字化企业授牌,凝练优秀转型企业和智能建造产品解决方案,发布《2021年建设行业数字化发展白皮书》,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案例和方向指引。

打造数字平台。建设行业数字化企业赋能平台,为企业提升数字化能力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保障服务,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能”,微瓴智能建造平台等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逐步形成重庆工程项目产业数据枢纽中心。

创新发展模式。支持大型互联网企业与行业企业跨界合作,鼓励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咨询,大力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全过程数字化工程咨询企业和数字化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

做大软件产业。围绕BIM、CIM、物联网等大力挖掘工程软件示范应用场景,探索制订《工程软件应用场景目录》,培育重庆工程软件千亿级市场,外引内育一批优秀工程软件研发企业,建立住建领域信息安全工作机制。

重庆住建领域行业大数据智能化应用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中冶赛迪、渝高集团等17 家企业被授牌为数字化试点企业。中电科、腾讯、紫光等科技巨头积极进入重庆布局智能建造、智慧建筑领域,重庆住建领域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生态初具规模。

夯实数字化基础

顶层规划清晰。顶层思路领先,推动了重庆住建工作走在前列。在全国率先提出“智慧住建”理念、率先提出发展建筑业互联网、率先牵头制定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形成了住建领域“1432”数字化发展模式。

标准体系完善。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强制+激励”政策体系,健全数字化工程标准体系,制定出台《工程项目数字化评价标准》《数字化工程建设档案技术标准》《数字化企业评价标准》《重庆市物联网通用技术标准》等系列数字化标准,正探索同步出台数字化工程定额标准,不断强化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标准支撑,促进建筑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攻关。以科技创新推动住建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川渝共建一批数字化工程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川渝地区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建立数字化工程转型技术创新联盟;将工程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攻关研究纳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予以重点支持,重点支撑自主可控的智慧建筑操作系统研究;设立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资助基金,推动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重庆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工程建设数字化的目标,到2025年,全面建成工程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数字经济产值规模超千亿。

图1 《重庆市建设行业数字化发展白皮书》发布现场

提升关键环节

提升设计水平。加快推进BIM 正向协同设计,全面实施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BIM 交付,建立行业通用参数化BIM 族库,统一BIM 工程基础数据库,面向行业提供基础服务,提高设计效率。制定数字化工程标准图集,指导设计人员开展数字化工程设计。鼓励设立数字化工程总设计师,引育数字化工程复合型人才,提升本地数字化工程设计能力。

图2 数字化企业授牌仪式

发展智能建造。加强BIM 模型对生产施工环节的指导力度,提升BIM 模型轻量化处理水平,大力强化生产施工单位基于BIM 的生产施工能力和交付能力。以装配式建筑为试点推广建筑机器人、造楼机的使用,大力推广施工仿真技术;深入推进工程项目数字化建造试点,推动项目管理行为和施工作业行为数字化,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和水平;打造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工程、试点示范区(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提高监管水平。全面实施“互联网+监管”,用数字化思维优化政府监管流程;大力推进5G视频监控、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构建建筑工人市场饱和度预测、工程竣工时间预测、提前施工预警、超资质承揽工程预警等算法模型,全面支撑工程监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制定《数字化建设工程档案标准》,全面推行工程档案的数字化交付。

推广智慧运维。建设统一共享的CIM 基础平台,实施城市体检、城市安全、市政公用、社区治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CIM+应用试点;逐步推广工程智慧运维操作平台、智慧建筑运行管理平台,融合物联网感知、社区服务等系统数据,提高数字化工程的运维管理能力;评选一批智慧运维示范企业,引领智慧运维服务业发展。

在推动行业数字化工作中,重庆注意政策支持,从土地出让条件、资金补助、税收优惠等方面陆续制定了诸多激励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比如,支持数字化工程设计、建设、运维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经认定的住建领域数字化企业,重庆市财政可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助等等。

发展之路没有终点,数字征程未有穷期。未来,重庆将逐步培育丰富重庆市建设行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生态体系,传递创新观念,推广创新模式,普惠先进技术,全面推动重庆住建领域数字化转型向更高质的方向迈进,不断满足行业各界对重庆发展的美好期待,持续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猜你喜欢

运维重庆转型
重庆客APP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高速公路智能运维平台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智能+时代的新运维
——2019(第十届)IT 运维大会特别报道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