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界

2022-11-15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21期
关键词:住房监管数字化

江苏省:两大方案出台,勾勒数字化城乡建设新蓝图

日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和《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数字政府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出台,分别明确了全省行业内及厅本级数字化发展转型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

《工作方案》指出,针对当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强化民生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统筹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打造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的“江苏特色”“江苏样板”。

到2025年,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城市治理、行业监管等方面数字化体系基本建立,房屋安全数字化监管、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以及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等取得阶段性成果,数字技术在城市运行动态监测、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得到深化应用,打破数据壁垒、畅通共享机制,省市县三级数字化协同体系基本建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到2035年,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城市治理、行业监管等方面实现精准化、智能化管理,房屋安全数字化监管、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成并规模化应用,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成为助推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建设报)

关于冒用《中国建设信息化》杂志名义出刊的严正声明

随着本刊《中国建设信息化》的内容、信誉及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近期发现一本使用《中国建设信息化》刊名、刊号的伪造刊物。其封面、版权页内容除编辑等人姓名外均使用了我刊信息,并向广大作者收取费用。此种骗取钱财,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对我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单位的声誉。在此,我们对冒用本刊名义进行的非法行为予以谴责并拟做出维护《中国建设信息化》杂志的合法权益的措施。为此,特发布如下声明。

一、本刊的官方网站为:http://www.mohurdic.org.cn/。其余任何使用近似的名称标识的网站及其行为均与本刊无关,敬请广大作者和读者注意区分,以免给自己带来不便。

二、凡未经本刊正式授权者无权进行任何与本刊有关的经营活动。对任何冒用、假借我刊名义进行违法活动的网站、单位及个人,一经发现,本刊保留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请广大作者和读者提高警惕,谨防受骗,必要时可以向有关执法机关举报,切实维护好自身权益。如遇到任何疑问,可随时联络本刊网站上的办公电话求证,敬请各位作者及读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

2021年3月12日

河南省:构建一体化城镇基础设施体系

近日,《河南省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到2025年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

据悉,《方案》提出加快补齐能力短板、建设一体化城镇基础设施、推动智能绿色升级、提升建设运营市场化水平、健全保障体系5 个方面共15 项具体举措。

其中,在污水处理方面,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0 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3000 千米,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00 万立方米/日,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郑州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低于90%,其他市、县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或在2020年基础上增加5%以上。(中国建设报)

太原市: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

山西省太原市深耕城市管理信息化领域,树立系统统筹、综合治理观念,围绕城市运行“安全高效健康”、城市管理“干净整洁有序”、为民服务“精准精致精细”,织密城市管理信息化网络,拓展服务领域路径,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向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升级,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资源整合和协同联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运行管理工作体系。

按照全市“一盘棋”思路,打造城市管理信息化工作体系,建立“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格”工作模式,实现了垂直贯通的全市指挥协调“一张网”,从2012年覆盖城6 区,发展到2022年覆盖市域3 县1 市、城6 区和2 个开发区。市级平台协调联动的城区、开发区、市直部门、社会责任单位二级平台数量,从2012年的44 个,发展到2022年的72 个、三级平台拓展到当前的422 个、四级平台达到3155 个。城市管理信息化触角延伸至每一个社区、乡村,搭建起全市最大的城市管理服务网络。(中国建设报)

梧州市:推行监管平台为工程建设罩上“安全网”

今年年初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全面推行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对建筑工地环境治理、安全预防、车辆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实行“多位一体”数字化信息监管,加强项目质量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为工程建设罩上“安全网”。

据了解,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包括诚信监管系统、实名制劳务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施工升降机识别系统、车牌识别系统等,可通过大屏、电脑、手机三个终端应用对企业、项目、人员、安全、环境、特种设备等方面进行监管。

目前,梧州市在建工程视频监控数据和扬尘监测数据已经接入智慧工地监管平台的项目共约70 个。今年年初以来,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共为36 个项目发出预警159 次,整改率达100%。(中国建设报)

猜你喜欢

住房监管数字化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