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远期足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11-15官志猛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融合术足踝骨性

官志猛

解放军第900医院仓山院区骨科病区,福建福州 350000

足踝创伤性关节炎多由于负重过度运动、暴力创伤所致,通常表现为关节软骨退行性变、软骨增生等[1]。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烈痛、活动功能受限等症状,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2-3]。早期可行药物治疗,但中晚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需通过手术方能缓解疼痛。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技术逐步在创伤踝关节疾病中开展,并得到较佳的治疗效果[4-5]。因此,本研究将探究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 至2019年2月 解 放 军 第900医院仓山院区(我院)诊治的90例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研究组年龄49~78岁,平均(63.09±3.11)岁,男17例,女28例,患病时间7~19个月,平均(13.95±2.07)个月;对照组年龄51~80岁,平均(64.77±3.52)岁,男14例,女31例,患病时间8~21个月,平均(14.16±1.9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已获取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以《现代创伤骨科学》[6]中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为纳入基准;②经保守治疗后仍无法正常行走者;③认知能力正常者。排除标准:①患恶性肿瘤者;②肝肾功能障碍者;③患精神相关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选择患者踝关节外侧进行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操作,把踝关节周边破碎软骨和坏死组织进行清理;接着自患者足底穿入髓内钉进行固定,使用异体骨及自体骨对踝合部进行填充操作,术后通过拍片检查踝关节位置是否正确,正确后进行伤口缝合包扎,并使用石膏固定。

研究组使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选择患者足踝前中位置进行手术,先使用关节镜检查患者足踝关节的内腔,将发炎组织进行清理,并把坏死组织全部清除;接着利用克氏针将胫距关节进行固定,使用异体骨将踝关节融合部位进行填充,将负压引流管放置于切口处,然后对伤口进行缝合包扎,最后使用石膏固定。

术后六周内两组患者均不进行负重,第七周开始逐步负重,并定期更换石膏,术后第三个月后拆除石膏。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骨性愈合情况、骨性愈合时间、治疗前后踝-后足功能评分情况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骨性愈合率以及骨性愈合时间。使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量表[7]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踝-后足功能恢复情况,评分标准如下:总分100分,分数<50分为恢复较差,50~74分为恢复一般,75~89分为恢复较好,>89分为恢复优秀。对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视觉模拟评分法[8]进行评估:评分表总分为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6分表示重度疼痛。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76、0.78,问卷回收率为100%。对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取生命质量测定量表[9]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越高表生活质量越优越,其信度系数为0.83,问卷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骨性愈合率及骨性愈合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6个月骨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05),骨性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骨性愈合率及骨性愈合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后足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踝-后足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踝-后足功能评分分数较治疗前高(P< 0.05),视觉模拟疼痛分数较治疗前低(P< 0.05),且研究组踝-后足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 0.05),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后足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情况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后足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情况比较(分,±s)

组别 n 踝-后足功能评分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研究组 45 46.23±3.65 77.58±7.13 26.255<0.001 7.89±1.26 1.42±0.34 33.257<0.001对照组 45 46.31±3.52 64.24±6.41 16.447<0.001 7.73±1.15 3.59±0.87 19.259<0.001 t值 0.106 9.334 0.629 15.584 P值 0.916 <0.001 0.531 <0.001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治疗前高(P< 0.05),且研究组分数较对照组更高(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研究组45 58.36±4.21 87.93±6.18 26.617 <0.001对照组45 58.17±4.09 73.61±5.45 15.200 <0.001 t值 0.217 11.658 P值 0.829 <0.001

3 讨论

足踝创伤性关节炎大多数情况会呈现关节疼痛、肿胀、下肢畸形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无法活动,对其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10]。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但由于手术创伤性较大,患者术后若无法及时参与康复训练,会导致术后足踝功能恢复缓慢[11]。近年来,微创的理念逐渐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有研究[12]指出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对机体起到降低损伤的作用,且术后当日即可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足踝功能术后的恢复。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能降低大面积的骨膜剥离及皮瓣坏死,减轻术后疼痛的效果[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6个月骨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05),骨性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可见将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应用于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能提高骨性愈合率,加快患者术后足踝关节的恢复。这是由于微创踝关节融合术过程中截骨量少,对患者术后的创伤低,且通过直视状态下准确对关节软骨进行切除处理,确保碎骨的彻底清理,对周边的软骨组织损伤少,降低对局部血液供血的破坏,对术后植骨融合更便利;另外,术后患者能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提高骨性愈合率,加快足踝关节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后足功能评分较治疗前高(P< 0.05),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较治疗前低(P< 0.05),研究组踝-后足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5);与刘虎[15]研究报道中将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应用于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治疗,能改善足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感的观点类似。足踝创伤性关节炎对患者本身会产生刺痛的感觉,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过程中外加麻醉及术后疼痛,进而加大了疼痛感;而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切口较小,仅需要前、内外侧小切口植入异体骨,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手术及缝合时间,进而起到改善患者足踝关节功能的效果以及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另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P< 0.05),且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将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应用于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可能是由于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对患者足踝创伤小,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有效的缓解,使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将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应用于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能有效加快骨性愈合,改善足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但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研究例数有限,结果可能存在偏倚,且疗效观察时间较短。后续应增加研究样本量,不定期进行回访。

猜你喜欢

融合术足踝骨性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关节镜联合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对比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干预研究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膝关节融合术治疗挽救性人工膝关节感染可以获得持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