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王朝是按什么命名的
2022-11-15Humanitas
□ Humani tas
大汉王朝
我华夏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这上下五千年中,无数的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台,建立属于自己的功业,将天下收入囊中。每个开国君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史记·五帝本纪》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历朝历代在命名上都有自己的来历,有的寓意深刻,有的一目了然。本文不旨在历数各王朝名称的来源,而是归纳命名的多种来源。
以地域命名
以地域来命名国家是全人类的普遍心理,用以纪念并对外宣示这个国家的起源和中心,例如西方的罗马帝国。在我们中国,绝大多数朝代——从夏到宋也都以地域来命名,不过其中还可细化为几种具体的方式。
起初我们是以居住地来命名,而这种方式常常也和族群绑定。夏,很可能是夏氏族图腾的象形字,即该地本来就称作“夏”,居住在这里的人即“夏人”。而禹之所以称作“夏禹”,也是来自虞舜的册封:“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今河南许昌)是也。”后来虞舜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禅让给夏禹,而天下诸侯背离了舜的儿子商均而向禹称臣,禹便南面称孤,即天子位,正式定国号为“夏”。
后世的商、周二朝亦是如此,都是祖先定居于某个地方,再将其上升为国号。商人的始祖契就被虞舜册封于“商”(位于今河南商丘市),周人在古公亶父的率领下,历经多次迁徙,离开豳地,渡过漆、沮二河,越过梁山,最终到达岐山南麓的周原(位于今陕西宝鸡市扶风县),从此自称为“周”。
这一传统到了周朝以分封制的形式确定下来,衍生出更为正式的第二种方式:从以居住地命名变为以诸侯国命名。影响最直接的就是秦。秦国与赵国同根同源,同是周穆王车夫造父的后裔,后分流为嬴姓与赵姓。周孝王年间,嬴姓这一支有个名叫“非子”的人居住在犬丘,此人善于养马,当地人也就把他推荐给了周孝王,非子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周孝王把他封到了“秦”(今甘肃天水)这个地方以示奖赏,赐姓嬴。
等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身死国灭,秦地早已饱受犬戎的侵袭,因此秦襄公奋力勤王,一路护送周平王到洛邑。周平王为表彰秦襄公的功绩,正式承认他为诸侯,并将岐山以西的土地都分封给他,秦国正式诞生。经商鞅变法,秦一举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直到嬴政一统天下,建立秦朝。
秦制之下分封制的影响力犹存,其诸侯国名号有许多都传到了后世朝代和割据政权,有的还被多次使用。此时第三种方式出现:这些名号虽仍与地域相关,但更多是与朝廷赐予的爵位挂钩,而有别于分封制下的诸侯王,与过去的各诸侯国区域也有所出入。魏晋正是这种现象集中的时期,并逐渐发展出了一套程序:王朝的奠基人先在前朝攫取权力将皇帝转化为傀儡,然后逼迫皇帝册封自己为公,再进爵为王,最后本人或者后代接受“禅让”称帝,完成改朝换代,所建立的新王朝则继续沿用此前爵位的名称。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抓住机遇迎回汉献帝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政治声望,而统一北方后他的野心也愈发膨胀。建安十八年(公元213),汉献帝被迫册封曹操为魏公,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郡、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十郡作为封地。曹操在自己的魏公国内设置百官和宗庙,地位在同姓王之上,为曹丕篡汉奠定了基础。在曹魏后期,司马昭依样画葫芦般“接受”曹奂的册封,称为晋公,以并州之太原上党两河乐平新兴雁门、司州之河东平阳弘农、雍州之冯翊等十郡为封地。司马氏正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晋朝,完成短暂的统一。
魏晋的主流依然是战乱。晋朝从一开始就处于高度腐败的状态,大臣们争相炫富,宗室之间为争权夺利更是爆发了长达了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乘虚而入,消灭了西晋,形成了南北对立的局面。南北方政权在普遍使用过去的朝代与诸侯国号之外,出现了一个特例南陈,这是我国唯一一个既以地域命名、也以自身姓氏命名的政权,君主陈霸先是颍川陈氏的后裔,再往上可追溯春秋时的陈国,故以“陈”命名。
大唐王朝
以地域命名的方式还有可能出现避讳的情况,让我们误以为与地域无关。隋朝之名实际上来源于“随”,杨坚之父杨忠因骁勇善战,被北周朝廷拜为柱国大将军,封随国公,“随”实际上来自春秋时的随国(今湖北随州市)。而杨坚承袭爵位后却忌讳“随”有“走”之意,出于对江山永固的期望,故变“随”为“隋”。古代是为尊者讳的,受此影响,全国“随”姓的人也都改为“隋”姓。
以儒家经典内容命名
在地域因素之外,我国最后三个王朝元明清分别对应了三种不同的特殊命名方式。其中元朝本来属于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却热衷中原文化,为了取得汉族地主望族们的支持,他接受了中原王朝的制度。不过,在取国号的问题上,他有自己的设想,认为过去的王朝:“为秦为汉者,著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以地域命名国号不过是依据百姓的习惯而作的权宜之计,这种方式看似公允,但多少还是有贬低的意思,因为他觉得这不足以囊括天下。
至元八年(公元1271)忽必烈下诏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乾元”之义。“乾元”全句内容为:“《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意思是说:“崇高而伟大的上天啊!您是所有事物的统领,万物依赖您的阳气而生息,世间万物都统属于天道。”至于取名为“元”的愿景,忽必烈没有在诏书中直接提及,但《易经》中这段话的结尾却告诉了我们——“万国咸宁”,即天下万方都和美安泰。
大唐王朝
以民间宗教内容命名
但元朝的腐化速度也是忽必烈想不到的,受到蒙古旧制的影响,后代皇位的继承混乱不堪,宫廷内耗迅速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动荡。在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的交织之下,农民起义也不可避免地爆发。民间宗教是组织起义的常见方式,杨讷先生在《元代白莲教研究》一书中就认为“明”出自白莲教(佛教派别),整个元明清三代的农民起义背后确实都有白莲教的影子。
当时的白莲教徒韩山童自称“明王出世”,所谓“明王”,即《大阿弥陀经》说的“诸佛光明之王”,一旦明王降世,苦难的民众就会迎来救世主,红巾军便奉他为领袖。韩山童死后,红巾军又奉其子韩林儿为小明王,但韩林儿缺乏掌控局势的权威。朱元璋正是在其中崭露头角,他一面将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消灭后统合了义军力量,另一面逐渐将小明王架空,最后小明王离奇溺亡,朱元璋才得以自立门户。
公元1368 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明”,年号洪武。如此命名,一是对应《大阿弥陀经》的内容:“其光明所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朱元璋曾寄身佛门,用佛教经典取国号是很自然的事情;二是出于政治考虑,是“明王出世”的正统继承者。
明朝国号的来源实际是存有争议的。还有一种流行说法出自吴晗先生的《明教与大明帝国》:“至‘大明’之国号,则私见一位出于韩氏父子之‘明王’,明王出于《大小明王出世经》。《大小明王出世经》为明教经典,明之国号实出于明教。”这种说法虽然后来被杨讷先生证伪,但影响力却很大,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就采纳这种观点,明教被塑造成故事中最大的反元势力,而朱元璋身为明教军队的元帅排挤教主张无忌,正好对应了现实中韩林儿之死。武侠小说及影视作品风靡民间,让我们下意识地认为“明”与“明教”挂钩。
还有一种说法,“明”与“元”同样来自儒家经典《易经》:“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这句话正好在“大哉乾元”之后,同为乾卦,表示“明”对“元”的继承。但以上说法均有附会之嫌,“明”到底是出自哪里,朱元璋本人也没有交代。
来源众说纷纭的“清”
明朝后期,生活在东北的女真族重新崛起,在努尔哈赤的统帅下对明朝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天聪十年(公元1636),努尔哈赤的继承人,四子皇太极去后金汗位,效法中原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族为满族。关于国号的来源,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方位说。《钦定满洲源流考》中记载了乾隆帝的诗句:“天造皇清,发祥大东。”以五色配五方,东方为青色,大清可能意指大东,即位于东方的国家。
萨满信仰说。青色为信奉萨满教的民族崇尚,满族也是其中一个,所以以“清”为国号。
五行说。明为火德,清为水德,为了以水克火,故名清。
少昊金天氏说。日本学者稻叶岩吉认为:“少昊金天氏,父名为清,且又谓土之清。”女真人大都自认为是金天氏的后裔,这也是向中原文化靠拢的一个行为。
安抚明朝臣民说。范文澜先生认为:“金的国号刺激明朝人的民族感情,加之太宗为了表示并非完颜金的子孙、禁阻使用女真的称号,创制了满洲两字以取代之。”而“大金”和“大清”的声音彼此接近,更换成“清”似乎恰到好处。
少数民族语说。源自满语中的蒙古语借词“代青”(daicing)。大清国的意思是“上国”(即“至高无上之国”)或“善战之国”。与“明”相比,学者们对“清”的来源更是莫衷一是,至今仍是个历史悬案。
综上,从夏至清,或是以地域命名,或是以其他方式命名,开国君主们都在其中寄托了自身的美好愿景。然而总是事与愿违,再美好的愿景,也敌不过历史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