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突破高中散文教学的审美困境

2022-11-15鹿子文

中学语文 2022年29期
关键词:包弟散文困境

鹿子文

如何通过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突破现阶段高中生的审美困境,已成为广大一线高中语文教育者共同研讨的课题。本文拟从高中散文教学审美困境解析和突破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的有效策略两个方面作出分析,希望对提升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一、当前高中散文教学审美困境解析

审美变量缺失,阻碍标准构建。审美是一个变量,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综合性概念。在高中散文教学中,缺乏审美变量的主要体现是审美及其文化背景、历史内容、现实生活处于脱节状态。缺乏现实依托与文化背景的审美变化、发展能力有限,且不具备审美参考性。此类僵化的审美将不利于高中生文学审美标准的构建。对审美标准的定义尚不明确,高雅的审美方向和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审美概念僵化,阻碍审美发展。在高中散文教学中,阅读审美被概念化、流程化、固定化,形成不加思考的固定鉴赏话语。教师为学生普及用于应试的审美鉴赏术语,学生易于从此类教学思路中获取高分,但难以从标准化鉴赏话语教学中感受美的体验,实际审美能力并未得到提升。长此以往,将使学生对审美的认知更趋于功利性,为了审美而“审美”,促使学生文学审美能力流于表面,严重阻碍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发展。

审美角度局限,阻碍多元感知。审美角度局限是高中散文教学中常见的审美问题。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教师缺乏审美执教能力、学生缺乏基础审美认知均是影响审美教学最终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促进生本互动,帮助学生多角度发掘文本中的审美意蕴,避免出现阻碍审美感知等审美困境。

二、突破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的策略

注重前期审美铺垫,深化审美体验。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注重课堂前期的审美铺垫是帮助学生深化课堂审美体验、初步建立积极审美心理的有效策略。审美不是简单的字句讲解就可深入体会的,需要在课堂前期做好铺垫,通过情境创设、背景文化植入、声画结合等方法引导学生拓展想象空间,调动多元感知方式体会散文中蕴含的“美”,初步认识“美”、感知“美”。从丰富的课堂审美体验中塑造积极的文学审美心理,为学生后期审美学习、突破审美困境打下基础。

例如,在《荷塘月色》教学中,将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手法,初步认识“通感”,体会文章的多元美感,探究作者崇尚自由的个人意志。结合时代背景,不难从文本中感受到作者在那时代徘徊前行的微妙情绪。教师可在课堂前期设计“配乐默读”环节,为学生营造审美氛围。配放轻音乐,让学生在默读中展开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等景观的自由想象,还可以配合音乐,播放相应的画面,让学生进入审美意境,获得身临其境的初步审美感知。可以说,重视前期审美铺垫有助于学生深化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审美感知力与创造力。

拓展课外审美变量,完善审美标准。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拓展课外审美变量是帮助学生构建审美标准,形成良性循环的有效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散文教学创作背景、调动优质教学资源、丰富散文阅读材料的方式为高中生审美思路“加码”,使课内教材散文审美变量得到充分填充。阅读中可参照的信息越多,其审美标准的构建越完善、丰富,学生更易从散文阅读拓展中探究散文阅读审美的标准化路径。

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着意刻画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审美特征,以借景抒情的手法传达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纠结起伏情绪的细微痕迹。从课文的叙述、描写看,学生难以由“景物之秋”感知作者“情绪之秋”,更无从理解作者产生悲凉情绪的原因。教师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联读《文化创作背景介绍》和《〈故都的秋〉赏析解读》。前者为学生丰富阅读信息,拓宽审美变量,后者为学生审美思路提供参照,初步构建本篇阅读材料的审美标准。两个课外材料相互作用,能够促进学生深化课文学习,获得相应的审美感悟。

尊重课堂审美主体,突破审美困境。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课堂审美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是突破现有审美困境、获得多元化审美体验的有效策略。传统散文教学中,以格式化鉴赏话语塑造学生审美能力,以技巧代替感知、以直观审美代替自主想象,看似高效,实则审美教学效果流于表面。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尊重学生课堂审美主体地位,减少对学生审美思维自由生成、延伸拓展的干预,在以学生为主体意志的主导下,使散文教学走出“有形而无实”的审美困境。

例如,《小狗包弟》一文中,巴金用充满缅怀情感的文字细数了小狗包弟为家人带来的欢乐、在特殊时期小狗包弟承载的历史含义、小狗包弟的最终结局,以及作者的情绪挣扎。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散文教学的审美活动中来,要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流程,例如为学生设计课堂教学导学案《〈小狗包弟〉情感之美解析》,在《导学案》中创设“导入新课、研读课文、问题探究、情感思路梳理”等相应教学环节。教师提出具有研读价值的问题:“这篇散文饱含着作者对小狗包弟真挚的喜爱之情与深沉的歉疚之情。情感的矛盾点正是本篇散文的独到之处。你对此有何认识?”请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小组讨论交流。借助《导学案》的启发与小组其他同学的看法,同学们都能够激发出自己的审美感悟,这种审美感悟源于学生的阅读、思考,更贴合学生实际情况,有助于突破传统散文教学的审美困境。

学生文学审美水平有限,在课堂上自主思考有可能不得法,也是造成审美困境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对学生自主鉴赏行为进行思路点拨,为学生散文审美指点方向,帮助学生从多元审美角度审视散文文本,发掘散文的深层次审美蕴意,拓宽学生文学审美维度,发挥高中散文教学的最大审美价值。

例如,陆蠡在散文《囚绿记》中以抒情的手法叙述了自己与常青藤绿枝条的一段缘分。从性格特点和生命状态两个角度出发,在描绘枝条生长细节之时,含蓄地显露了作者的生活现状和真实心愿。文章以借景抒情手法写个人生活遭遇与情绪,最终升华到民族气节,构思精巧,蕴意深厚,体现出虚实相生的文学美感。教师应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在学生探究作品审美意蕴时不要做过多观点类干涉,但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思考题:“‘囚’的含义是什么?用‘囚’这一动态行为体现人与植物的互动,有什么寓意?”“作者为什么要囚绿?”“他在‘囚’绿这一活动中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作者笔下要‘囚’的绿,仅仅是常春藤吗?结合文章创作背景,谈谈你的看法。”教师从“囚”的对象、字面蕴意、深层次情感蕴意、情感起伏等关键赏析点给予学生审美思路点拨,能够有效拓展学生审美维度,为学生自主审美提供可行性指导。

综上所述,在课前做好教学铺垫,为学生拓展丰富的审美变量,为学生审美培养提供参照性材料,初步构建审美标准;在课堂前期阶段做好审美铺垫,让学生从声画结合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获得深刻审美体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审美思维,拓展学生审美思路,多方面的措施可以让学生在散文教学中感受文学审美的多元性、丰富性、深刻性,切实提高高中散文的审美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包弟散文困境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跟踪导练(一)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害”与“被害”的叙事:延展《小狗包弟》最重要的张力
重读《小狗包弟》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巴金《小狗包弟》赏析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