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胚胎移植受体奶牛选择标准

2022-11-15李乐军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黄体发情母牛

李乐军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聊城 252000

我国的奶牛胚胎技术起步较晚,80年代我国开展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90年代我国胚胎移植技术取得成功,但技术并没有得到推广应用。直到1996年,国家设立攻关项目“奶牛MOET育种核心群的建立”,促使牛胚胎移植技术研究分别列入国家攻关、863计划和农业农村部重大项目,胚胎移植技术才得以完善和推广。我国的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进行胚胎移植技术的攻关,我国的胚胎移植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同等水平。目前我国胚胎移植总妊娠率在25.5%以上,其中,鲜胚移植最高妊娠率达70%,冷冻胚胎妊娠率达到58.3%。我国年产奶牛胚胎3~4万枚左右,移植胚胎出生牛3.0万只,胚胎移植已经形成产业发展模式。我国在胚胎移植中的体外受精、胚胎培育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体外受精率基本在70%左右,鲜胚培育成功率达到82%,囊胚培育成功率52%。但我国的胚胎移植妊娠率较畜牧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这主要是受到受体母牛的影响。本文从受体母牛的选择标准、发情标准两个方面简述受体母牛的选择标准,为胚胎移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 受体牛选择的基本标准

1.1 年龄选择

受体母牛的年龄和繁殖性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据研究显示受体母牛的繁殖能力随年龄的增长繁殖性能会逐渐变弱,所以在受体母牛的选择上以青壮年的母牛为宜,一般选择15月龄以上的母牛,此时母牛的体质重已经达标,性器官也发育成熟,可以顺利完成配种任务,并且受精率和繁殖能力较高。并且经产母牛最好是3胎以内,这样可以保证母牛的繁殖机能正常,提高母牛顺利完成胚胎移植任务。

1.2 外貌体况

体型要符合年龄发育情况,一般要求膘情适中,体重大小在450 kg左右;身体的体前、中、后躯、四肢比例协调;体高130 cm、体长135 cm以上为宜。后尻平滑,坐骨较宽。从整体上看牛头小,后躯宽,四肢与身体协调,整体显得较为秀气。只有体况发育良好,外貌体型好看的母牛,相对来讲体质比较健壮,繁殖能力也较高。

1.3 膘情情况

膘情好坏对母牛发情配种有一定的影响,研究显示过肥或过瘦都会降低奶牛的发情周期、排卵能力和妊娠持续能力。通常膘情过肥的母牛脂肪沉积较低,不利于胚胎着床,影响受孕情况。而膘情过瘦的母牛,往往营养不良,不能适时发情和排卵,并且排卵数量较少,即使胚胎移植成功后,也不利于胚胎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在胚胎移植中母牛能够发情、排卵、胚胎着床和持续妊娠是移植成功的基础。因此,受体母牛应该选择营养状况好,膘情在中上等左右,不宜过肥或过瘦,确保胚胎移植能够顺利进行。

1.4 疾病情况

1.4.1病毒性疾病

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疾病种类较多,如口蹄疫、恶性卡他热、牛瘟、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流行热、牛副流行性感冒、茨城病、流行性牛白血病、赤羽病、轮状病毒感染、牛海绵状脑病、水泡性口炎、狂犬病和皮肤疙瘩病。这些疾病都会造成受体牛繁育不成功,对口蹄疫、恶性卡他热、牛瘟、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流行热的疾病牛不能作为受体牛,因为这些传染性疾病可以进行垂直传播,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后代犊牛。其他的疾病治愈后,身体恢复良好可以作为受体牛。

1.4.2 细菌性疾病

牛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包括:炭疽、气肿疽、恶性水肿、肉毒梭菌中毒症、破伤风、牛沙门氏菌病、牛大肠杆菌病、牛传染性脑膜脑炎、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坏死杆菌病、弯曲菌病、细菌性肾盂肾炎、牛巴氏杆菌病、李氏杆菌病、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牛副结核病、放线菌病、放线杆菌病和嗜皮菌病等。其中患过恶性水肿、肉毒梭菌中毒症、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的牛不能作为受体母牛。

1.4.3 寄生虫疾病

奶牛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有:血吸虫病、肝片吸虫病、蛔虫病、肺线虫病、胰阔盘吸虫病、牛双芽梨形虫病、牛梨形虫病、牛泰勒虫病、胃线虫病、牛副丝虫病、贝诺孢子虫病、牛皮蝇蛆病、疥螨病和蠕形螨病等。需要保持奶牛体表干净卫生,定期进行驱虫工作,对于发病奶牛需要使用抗虫药物进行治疗,治愈后可以成为受体奶牛。

1.4.4 内科疾病

奶牛常见的内科病主要有:口炎、食管阻塞、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腹膜炎、腹膜炎、皱胃左方变位、皱胃溃疡、支气管肺炎、尿石症、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内膜炎、奶牛酮病、硒缺乏症、铜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症和维生素A缺乏症等。

1.4.5 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

奶牛常见的产科病主要有:阴道脱出、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生产瘫痪、乳房炎、乳房水肿、“母牛倒地不起”综合征和卵巢囊肿等。

1.4.6 其他疾病

奶牛常见的其他传染病主要有:牛传染性胸膜肺炎、钩端螺旋体病、皮肤真菌病和无浆体病等。

1.5 生产性能

1.5.1 繁殖性能

青年牛作为受体牛,其繁殖性能应该达标,观察发情情况能够连续2~3次规律发情,对青年牛进行直肠检查,患有卵巢疾病、输精管疾病、无子宫角、双子宫、子宫颈闭锁、产道畸形发育不全的母牛不作为受体母牛;经产母牛生产胎间距在13个月以上,经产母牛要产后60 d以上,检查产后生殖器官的恢复情况和发情情况是否规律,经产母牛还要调查是否有受孕难、流产史、胎衣不下的情况,对于经产性流产,多次配种不孕,产后出现子宫炎症、产道炎症、卵巢功能异常的牛不作为受体。

1.5.2 泌乳性能

经产母牛一般泌乳性能在5 t左右,正常不高于6 t的母牛。青年牛的选择主要看其母亲的泌乳性能,通常母牛泌乳量与后代呈正相关,一般选择母亲的泌乳性能在5.5 t左右的后代青年母牛作为受体。

2 发情筛选标准

2.1 同步发情率

鲜胚胚胎移植的关键就是,供体母牛胚胎取出后,要直接移植到受体母牛体内,受体母牛持续妊娠。所以要求受体母牛的激素分泌条件,生殖器官的生理状态要达到受孕时的状态。同时为了将取出胚胎全部移植到母牛体内,所以要对受体母牛进行同步发情,受体母牛一般要多于胚胎移植的数量,防止受体母牛在同步发情后有不发情的母牛,影响胚胎移植顺利进行。

2.2 排卵检查

黄体发育情况一般将黄体发育标准分为四个等级:一级黄体形状规则,边缘无缺口、上部有凹陷、手指压感弹性适中,黄体的厚度在3 mm左右,直径15 mm左右;二级黄体形状规则、边缘无缺口、上部凹陷不明显、手感略硬,厚度在2 mm左右,直径在10 mm左右;三级黄体形状欠规则,边缘不整齐,上部凹陷不明显,厚度1 mm左右,直径小于10 mm;四级黄体形状不规则,边缘不规则,上部无凹陷,厚度感无,直径小于5 mm。

2.3 激素分泌情况

受体母牛能够发情的同时还要能提供持续妊娠的激素条件,所以母牛进入发情周期后要对其激素分泌情况进行检测,一般采尾根血查看激素分泌情况。对奶牛发情有影响的激素主要有四种,包括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孕酮、雌二醇。促卵泡素在整个发情周期内的平均值为9.0 ng/mL,一般在发情第0天会达到7.0 ng/mL,第一天降到2.0 ng/mL,之后处于较低水平,发情第8天会出现峰值,可达到28 ng/mL,然后急剧下降,处于较低水平,到第12、15天再次出现峰值,分别为20、15 ng/mL。

促黄体素(LH)发情周期内变化较小,平均值为4.08 ng/mL,发情0天为4.0~4.5 ng/mL,发情后12 h达到峰值,可达30 ng/mL,之后处于低水平,直至第l1、17天再次出现两次峰值,分别可以达到5.0 ng/mL和8 ng/mL。

孕酮在整个发情期的平均值在3.0 ng/mL,整个周期含量变化浮动不太。发情开始0~7 d值为2.7 ng/mL,8~12 d含量增加在3.2~3.5 ng/mL之间,然后回落,到第15天再次升高,然后下降直至发情。

3 小结

奶牛的胚胎移植技术已经成熟,通过胚胎移植技术能够快速扩繁优良奶牛品种,扩大优良品种的数量。因此,在胚胎移植前期,开展好受体母牛的选择,对受体母牛各项身体机能和激素指标进行筛查,排除和淘汰身体欠佳或患有疾病等不符合标准的母牛,对提高受孕成功率非常重要。在实际生产中将胚胎移植技术与人工授精技术相结合,更能显著加快良种扩繁效率。

猜你喜欢

黄体发情母牛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黄体破裂 是一种什么病?
警惕:小小“黄体”能要命!
肉牛繁育改良技术要点
羊的同期发情技术研究综述
母牛难产的原因及其对策
一头牛所见到的明亮
生日
影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羊发情效果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