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策略研究*

2022-11-15王志强

科技与创新 2022年14期
关键词:融合专业课程

王志强

(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专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方式。创新与创业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教育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创业观的教育,致力于创业思维与技巧塑造。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紧密联系和有效统一的。高校的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协同发展有利于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全面深化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紧密结合是绝大多数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学者的普遍共识,但当前高校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严重背离的情况,部分高校仍然停留在为落实文件而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状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未能实现有效融合,表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数量和师资结构等诸多方面,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处于“疏离”状态[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随着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有利于高校强化自身内涵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更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因此,高校应转变传统单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调整课程设置,有效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专业教育中,使二者关系从“疏离”走向“有机融合”[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需求。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以专业教育为支撑,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创业能量和创业激情,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未来职业相协调,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同时,学生创造性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技能,引导学生从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出发。因此,创业创新教育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单独运行,脱离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会显得单薄而无力。

1.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可行性

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推进了其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有益于改变传统单一的专业教育模式。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使专业教育超越了的传统教育模式,既培养了学生掌握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也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3]。因此,通过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进一步丰富专业教育的理念、定位,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型高级人才。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一个人所学的学科与专业基本决定了他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基本决定其创业方向,尤其是创业初期的发展方向。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坚实基础。由此可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寻求专业教育作为依托,并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各专业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教育中得以充分施展[4],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2 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现状调查

2.1 问卷设计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关系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现状调查问卷按照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关系认知、课程设置融合度、师资配备支撑度3 个维度进行设计。为区分教师与学生认知的差异,调查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

2.2 调查实施与样本特征

问卷调查通过网络分发,分发范围为新疆农业大学教职工和在校本科学生。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280 份,回收有效率93.33%;发放教师问卷100 份,回收有效问卷86 份,回收有效率为86%。

2.3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现状调查

2.3.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关系认知调查

通过调查,165 名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一定的联系,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59.07%;88 名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关性不高,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31.43%;7 名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关系,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2.50%;仍然存20 名学生表示他们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关系,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7.14%。78 名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联系且相辅相成,占调查教师总人数的90.70%,8 名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分属2 个体系,两者关系不密切,占调查教师总人数的9.30%。

为更深入了解大学生和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认知,笔者进一步深入调查两者的主次关系。通过调查,87.86%学生认为专业教育为主,创新创业教育为辅,97.67%教师认为专业教育为主,创新创业教育为辅,专业教育是“主要领地”,是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而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兴的教育形式,是为学生更好地就业而开辟的教育新形式。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在校学生具备创业技巧、创新思维为引领,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业观念为主的教育,是服务于学生就业的教育,是提升高校就业率的重要手段。

2.3.2 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与专业课融合度调查

通过调查,169 名学生表明自己所在的学院专门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占调查总人数的60.36%;24 名学生表明所在的学院将创新教育指导课程纳入选修课,占调查总人数的8.57%;59 名学生表明所在学院将创业教育指导课程纳入必修课,占调查总人数的21.07%;28 名学生表明所在学院没有开设任何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占调查总人数的10%。

为深入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专业课课程中融入情况,项目组进行了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26 名教师表明自己的专业课程含有较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占调查教师人数的30.23%;52 名教师表明自己的专业课程有一些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占调查教师人数的60.47%;8 名教师表明自己的专业课程不包含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占调查教师人数的9.30%。

2.3.3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师资融合调查

通过学生问卷,162 名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为辅导员或团委教师,占调查学生人数的57.86%;92 名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为专业教师,占调查学生人数的32.86%;26 名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为行政人员,占调查学生人数的9.29%。通过调查可知,新疆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为学生管理系统教师,专业教师参与度不足。

通过教师问卷调查,36 名教师表示自己担任过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占调查教师人数的41.86%;52名教师表示自己担任过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教师,占调查教师人数的60.47%;24 名教师表示担任过大学生创业导师,占调查教师人数的27.91%;46 名教师表示自己担任过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占调查教师人数的53.49%。通过调查可知,新疆农业大学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途径包括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指导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了解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项目组对专业教师的企业管理或创业经历、创新教育师资培训、创新教育课题主持情况3 个方面进行了调查。12 名教师表示自己有企业管理或创业经历,占调查教师人数的13.95%;16 名教师表示自己参与过创新教育师资培训,占调查教师人数的18.60%;4 名教师表示自己主持创新教育课题,占调查教师人数的4.65%。

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两者关系认知度不高

调查显示:68.57%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密切相关;31.43%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有关系,但关系不大;2.60%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关系;仍然存在8.90%的学生表示他们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40.30%的学生认为虽然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选修课程,但与专业知识课程结合并不紧密,只是作为通识课。这反映出学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开展到位,以致于学生对其停留在就业教育等狭隘的认识上。

3.2 学生参与度不高

调研结果显示相同性别相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创业意愿有所不同,对专业课中涉及到创新创业知识,表示非常强烈的同学占比14.1%,积极性非常强烈的同学占比34.4%,对此反应一般的学生占比高达42.6%,对此没兴趣的学生占比2.6%,还有6.2%的同学没有关注,表示不清楚。虽然学校积极倡导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但实际中学生并不积极主动。学生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直接受众,参与度不高直接影响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效果。

3.3 课程设置与内容支撑度不足

虽然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是忽视了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需求。专业教师促进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融合时,由于缺乏生产实践,只是生硬地将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程的知识模块,未能与社会生产实践相联系,难以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从而隐形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开展。

3.4 师资配套难以满足需求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所具有的综合性,需要教师能将多个学科、多种能力和多样技术融合起来。从调研来看,目前承担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从行政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而来,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知识。不管是专职还是兼职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具有较强创业理论知识,但创业经验的非常少,缺乏企业运行、经营、管理的实际经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之间的矛盾已经显现,已经成为制约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

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协同发展策略

4.1 人才培养一体化,实现教育目标融合

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一体化要求两者具有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两者进行深度融合的前提和基础。人才培养目标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方针,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特色与定位以及专业自身的水平与特点而制定的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各专业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主要标准[5]。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愿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引领和指导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中既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又明确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成为能够适应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6]。人才培养目标对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赋予了同样的重要性,从而带动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4.2 改革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互动融合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理念的有效践行离不开教学内容这一根本载体[7]。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二者有效融合的关键环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要全程贯穿在专业教育教学体系中,使二者在教学活动中紧密结合,互为补充。因此,高校课程教学环节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增设实践实训类课程,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时在教学环节中体现创新创业的内容。通过渗透、结合、强化的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8],从源头上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脉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迸发出创新创业的灵感和思路。

4.3 多措并举,提供师资支撑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学校的专业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要为其深度融合提供保障。首先,充分依托专业技术师资队伍,从中选拔一批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全面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推进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计划,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使其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主力军”[9]。其次,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培养方案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布局,学校要加大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具有成功创新创业经验或者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为开展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再者,加强与政府、企业等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积极聘请校外成功人士、技术专家、管理人员等作为兼职导师,充分发挥其对相关政策的熟悉度、对相关行业背景与发展前景的深刻见解以及相关的管理、实践经验的作用,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猜你喜欢

融合专业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部分专业介绍
破次元
融椅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