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

2022-11-15周曼

科技与创新 2022年14期
关键词:智能化图书图书馆

周曼

(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湖北 孝感 432000)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深刻影响整个社会工业技术、观念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同样深刻影响并正在改变高校图书馆的各个方面。19 世纪70 年代到80 年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信息检索和编目等方面的初期探索。19 世纪90 年代到20 世纪初[2],主要集中在智能识别、专家系统和多媒体数字图书馆方面的研究,提出将自适应和模糊等智能算法应用到信息检索算法中。2010 年以来,人工智能在图书馆处理、资源管理、识别和服务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加速,主要集中在机器人应用服务、专家系统咨询编目、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信息检索、语义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传统图书馆正逐渐向智慧化图书馆转变,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已成为新技术时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型、智慧型服务能更好地满足读者要求,也能进一步促进高校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场景

1.1 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

人工智能作为中国重点发展的新型信息技术之一,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全方位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在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中,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充分引进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智能化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的构建。如南京大学摆书机器人[3]具有位置精准、资源库存数据精确、行动高效、卫生方便等诸多优点,可将人工劳动和统计等多项内容同时迅速完成;重庆大学新一代图书管理系统可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PC 端与移动端一致的智慧服务和图书馆智能服务联盟,实现了信息化转型;厦门大学图书馆通过自主研究,从计算机管理、自动化建设、数字化建设到智能化建设,逐步提高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机器人可提供智能咨询和查询应用,如清华大学的“小图”[4-5]、郑州大学的“郑小图”和“郑小书”等。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的特点,建设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人工智能技术能为不同类型的主体提供相应的服务,使服务包含更多方面的内容,能有效地减轻图书馆内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其相应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管理、读者管理、馆舍设备管理、馆务管理等,借助智能化技术、计算机自动识别技术,使高校图书馆管理与读者之间的壁垒逐渐消失,信息互通共享成为了常态[1];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因素限制,自主安排阅读与学习时间,提升读者对图书馆的黏度。

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馆藏应用系统[6],拟采用高频REID 技术,通过实施和部署自助借还机、盘点机器人、RFID 安全监测门,实现自助借还图书馆纸质资源的服务,解决图书流通过程中产生的错架、乱架现象,提升读者查找和获取图书的效率,提高图书流通的利用率。读者进入图书馆后,图书的借还流程都能准确完成,有效节省了读者的时间,提升了读者的满意度。

智能门禁系统的应用[7]。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安装智能门禁系统,运用图像识别技术对不同模式下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理解,有效识别读者信息、出入时间,统计来访频率、来访习惯、在馆时长等,建立读者信息大数据平台,方便快速查询统计分析读者各类信息,为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实现与座位管理系统、进馆自动签到和出馆签退的联动,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座位的使用情况,更加合理地利用图书馆的空间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1.2 智能化读者服务处理系统

1.2.1 打造智慧空间服务

传统的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的教学需求,高校图书馆必须转变提升其职能定位,拓展新的服务模式和内容,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和技术环境中读者的需求。以物联网硬件、数字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平台为构建基础,打造基于微信公众号及手机APP 模式的智慧化管理系统,根据读者的不同使用需求,系统精准抓取对应信息,提供相应的数据提示,将物理空间变为智能感知空间,为智慧化的服务奠定基础。

1.2.2 建设智慧门户

以读者需求为驱动,以读者参与为中心,以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为切入点,深度提升各项资源与服务,进行全新的界面和架构设计,全面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全终端访问,力图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丰富、深度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另外,借助“元数据仓储”“大数据”“微服务”等技术,实现图书馆电子资源和纸本资源“纸电一体化”和“一站式检索”与全文获取、学术资源精细化导航、读者个性化服务、用户校外访问等新功能。

1.3 智能化信息分析与展示系统[8]

物联网、射频识别、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图书馆通过管理员与借阅人来交互的管理模式,而智能化图书馆在交互模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对图书馆的各类资源进行感知、采集和分析,对接图书馆大数据实时展示系统,实现对借阅排行榜、借还书统计、到馆统计、通知公告、读者阅读排行等信息一站式分析与展示。因此智能化信息系统的建设,能解决长期发展中用户信息、资源信息繁杂等问题,也能对读者的偏好、个性化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提升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

2 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高校图书馆的现状

2.1 管理的灵活性较差

高校图书馆相对于高校一般的教学或管理部门来说,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部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图书馆现有的智能化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偏低,管理和服务极大依赖传统的人工管理,读者信息数据不能被充分分析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配置往往得不到科学系统的数据支撑,管理的灵活性较差,提高了图书馆的维护与采购成本,导致图书馆履行基本职能与现代技术变革和高校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因此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业务流程重组、自助式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2.2 业务流程过于烦琐,服务效率偏低

目前大部分图书馆馆藏文献一般体现为纸质、光盘,多数采用条形码和磁条防盗技术的管理方式,而图书流通和流通中的管理工作是图书馆的核心工作,有形的文献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破损、遗失等情况,伴随着馆藏文献的不断增加,借阅率不断提高,这种情况会愈加突出,导致在后期的维护管理中牵制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工作效能偏低,图书管理混乱,图书馆亟需采用RFID 智能化技术来解决盘点及整架等工作难题,进一步提升馆员的工作效率,提升图书馆智能化服务水平。

2.3 图书馆管理人才队伍短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学术交流环境的变化,图书馆馆藏资源逐渐以电子资源为核心,必须转变读者阅读偏好与习惯和图书情报服务的方式。知识服务、空间服务、学习服务、移动化服务成为图书馆新的业务方向,为了满足新服务需要,图书馆引入了越来越多的系统,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出现了堆叠式发展。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图书馆必须革新人才管理理念,创新人才管理方式,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岗位设置和发展需求提升馆员信息素养和业务能力,或者引进精通图情检索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负责智能服务系统的运维工作。

2.4 智能化转型规划狭窄,局限于单一业务改造

高校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向智能化图书馆转型,需要整体规划,这一过程不是简单地对传统图书馆进行升级改造,而是对图书馆运作模式进行重构和再造,满足文献资源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师生科研查询及碎片化阅读与知识查阅等动态化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需要打通传统图书馆的各个业务流程,融合高校智能化图书馆建设中涉及的技术、馆员、资源、用户、流程、管理等多个因素,跨部门、跨专业、跨时间进行整体的谋划。然而就实际而言,高校智能化图书馆的理论研究与其他领域相比,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在智能化转型道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比如设备的更新换代、建立文献数据库、部分传统人工换成机器扫描等,对于转型“整体谋划”这一概念高校缺乏强有力的协调与保障机制,转型规划视野狭窄,导致高校图书馆仅仅对业务流程或部分模块进行了升级改造。

3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

3.1 采用现代化手段对图书馆进行管理

建设RFID 智能管理系统和智能门禁系统,使流通工作自助化、简约化、高效化,为读者开通各种方便快捷的流通服务,能有效改进图书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实现图书盘点、自助借还、区域定位等智能化管理功能。在图书流通领域实现以馆员为主的服务模式向读者自助服务模式的转型,给纸质图书流通业务带来革命性变化,提升和跨越服务水平,促使图书馆馆员的主要精力转向开展信息服务、高附加值信息服务等业务,有助于完成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同时对图书馆管理的方式、组织的结构、业务工作的开展也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3.2 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体验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被应用在图书馆的虚拟建设层面,也被应用在改造实体空间方面。智慧阅读空间的改造,能让读者在舒适的环境下享受数字阅读的乐趣。将看、听、读、写、AI 互动等多种阅读形式展现在智慧阅读空间中,为读者营造一个现代化、数字化、艺术化的数字体验空间。利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将传统的图书馆变成一个虚实结合的智慧感知空间,建设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泛在图书馆,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将图书馆服务从以传统建筑实体为场所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使读者随时随地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和阅读体验,同时会增强图书馆对读者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和图书流通率。

3.3 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检索服务[9-10]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建设,为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服务,读者获取资源的渠道变得更宽。读者想要在海量信息中检索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资源就成了关键,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参考咨询平台,采用智能机器人回复的咨询模式,智能平台在接收到读者的咨询问题时,借助大数据资源库,对关键词进行比对生成智慧推送,使读者与图书间的距离显著拉近,从走进图书馆变为“走近”图书资料,使读者既是图书资源的利用者,也成为扩大图书馆对外影响力的亲历者和推动者。而图书馆人工智能参考咨询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及时满足不同服务类型主体的需求,而且还能够弥补图书馆馆员相关专业知识的不足,同时还能通过读者的信息行为,为读者抓取更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提供特定的信息服务,使高校图书馆与读者的联系更为紧密。

3.4 为不同类型的主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提升读者在信息化环境中的感知度,有利于培养读者信息素养。大数据分析与展示系统建设,收集图书馆业务管理及服务对象运行数据,打通业务的信息数据孤岛,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及微应用开发,利用数据分析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读者,为读者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有效地将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以及服务成果以数据、图表的方式直观展示到读者面前,接受读者监督。通过分析整理后的平台数据,宏观掌握图书馆资源及成果情况,以数据分析指导资源的采购,合理配置,优化馆藏结构。同时对数据库类似属性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掌握馆藏资源的使用状况和质量,实现资源发展与遴选的科学决策,夯实文献资源建设,分析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检测出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用以总结经验,制作更加有效的服务决策。

3.5 提升智能化的服务水平

在人工智能时代,规模更庞大的数据正在日积月累地形成,它们体量大、种类多、流量大、价值高。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和整合,实现多种复合资源管理系统的高度集成,图书馆服务全面升级,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和全方位的服务内容,让图书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更好发挥职能作用。

4 结束语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为读者提供了智能化、自助化的服务方式,满足了不同类型主体的信息需求,打破了传统业务工作时的时空限制。总之,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有必要紧跟时代步伐,克服馆舍基础设施落后、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发展规划滞后等制约因素,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提升软硬件水平,构建智能化服务体系,优化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为读者提供更快速、更精准的服务。

猜你喜欢

智能化图书图书馆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迈向智能化:艺达电驱动高端制造之路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论智能化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典型应用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