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疆BIM 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研究:以新疆理工学院为例*

2022-11-15张灵通陈亚飞李宝元曹国浩张志乾

科技与创新 2022年14期
关键词:理工学院实训新疆

张灵通,陈亚飞,李宝元,曹国浩,孟 利,张志乾

(新疆理工学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1 项目背景

1.1 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

住建部《2016—2020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总体目标提出“十三五”时期,全面提高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能力。现阶段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了一体化行业监管和服务平台。

1.2 地区行业BIM 人才需求

新疆自2016 年起,众多大型地标性建筑均要求使用BIM 技术,例如高铁站、六馆一中心、新城建大厦等,但在新疆,相关的BIM 人才尤其是行业拔尖创新人才面临巨大缺口。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 年10 月份印发《民用建筑信息模型实施管理标准》详细阐述了BIM 应用方向及深度,代表BIM 技术已经在新疆地区普及化应用,意味着2020 年以后疆内大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均要普及相关BIM 技术应用。

阿克苏地区现有建筑类设计、施工企业行业里BIM 技术使用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①企业内缺少相关技术人员,无法保障项目全过程的技术实施;②该地区目前没有专业的BIM 技术咨询公司或技术指导团队用与建筑企业来共同完成BIM 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但随着中国工程领域智能化及智慧工地的发展定位以及BIM 技术在新疆地区的发展规划,南疆地区尤其是阿克苏地区各类建筑企业将BIM 技术应用至实际工程将是势在必行。

1.3 地方院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新模式

新疆理工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到2025年力争建成整体办学实力居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综合型、教学型、应用型高校。根据新疆理工学院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之前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均进行了修改,新的教学计划加强了实践环节,更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实验室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专业人才培养做到既重视专业基本理论的作用,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了实现新疆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满足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迫切需要,建立BIM 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来满足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未来发展需求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1-3]。

2 具备的条件

2.1 师资队伍

新疆理工学院具备土木工程各领域理论技术的专业教师19 名(新大支教3 名,返聘教授1 名),此外,学院还在当地聘请6名高级工程师作为专业客座教授。专业教师每年积极参加全国高校BIM 毕业设计大赛并取得很好的成绩[4],积极申报“1+X”证书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培训中心建设。整个课题工作小组成员关系融洽、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渠道畅通,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梯队和稳定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团队。课题组建立了良好的课题动作机制,有较严密的课题研究计划,定时定点进行科研活动,责任到人,实行定期经验交流制度,课题各项活动都作了具体的安排。

2.2 实验实训

土木工程专业现有力学、测量、材料、岩土、结构专业实验室5 个,可结合BIM 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培养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使用。

2.3 校企合作

本专业与5 家地区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基于工程认证标准,围绕OBE 教学理念,共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2.4 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

学院可提供可靠的、雄厚的科学理论知识支持,可以提供完善的研究场地,配置先进的设备,提供先进的资讯等支持,学校有成熟的规章制度,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

3 项目的特色和亮点

3.1 校企共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校企平台的共建工作[5],与企业共同完成BIM 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通过实践项目实操,提高教师、学生的实践水平。

3.2 地域优势

现南疆地区,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有塔里木大学、喀什大学及新疆理工学院。与其他两所高校相比,新疆理工学院地处阿克苏地区温宿县,靠近阿克苏市区。阿克苏地处南疆中部,是新疆南北要冲和东西贯通的关节点,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区位、地缘优势十分突出。

4 建设目标

依托BIM 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一支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建筑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支与国家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能支撑引领地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教师队伍,使新疆理工学院成为支撑科学研究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人才高地。培养培训一支能够准确把握BIM 先进理念、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做好专业教学整体设计,满足新技术、新技能培养培训需求的教学创新团队,以专业为主体,证书为导向,开展师资队伍BIM 培育工作。

深化和完善“产学合作”的体制机制,服务于全疆地区。以新技术来创新驱动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满足“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需求,探索工学结合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BIM 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机制[6]。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型人才,为兴疆固边服务。

5 项目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

5.1 项目建设内容

为加快新疆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社会的职能,同时立足就业能力本位,建设成果导向型的BIM 教学模式,提升社会服务及工程实践应用的综合能力,拟建该BIM 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具体内容如下:①BIM 创新实验研究教学中心。主要包括建模软件、计量计价软件、BIM 施工指导及管理类软件的采购及计算机、办公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实验室硬件建设。②BIM虚拟仿真应用中心[7]。主要包括BIM ⅤR 大屏显示系统、声源系统、控制系统、BIM ⅤR 3D 软件、ⅤDP 虚拟现实设计平台及多媒体教学等设备的采购和建设。③BIM 工程实训应用中心。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工程测量、道桥、计量计价、钢筋平法、结构仿真等实训案例演示平台的建设。

5.2 打造BIM 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

希望通过与企业合作,对专业骨干教师开展师资培训,组建BIM 师资队伍,从根本上提升提高教师的BIM 理论水平及应用能力,满足BIM 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

5.3 合作开展BIM 职业技能等级认证

当前新疆理工学院尚未开展BIM 教学,希望与企业开展合作共享教学资源,为BIM 技术融入新疆理工学院土木工程课程体系做一些准备工作,共同制作完成基于土木工程专业配套的教学资料,针对“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级)”1+X 证书开展培训及资格认证,培养合格的BIM 应用型人才。

6 项目实施路径

打造“一中心两应用”。一个教学中心:在专业课中应用BIM 与虚拟现实技术,提高教学水平,满足企业人才用人需求,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并且在实训周、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中充分与校内现有课程形成BIM体系,更好地完成实验、实践项目和课设要求。培训应用一:不改变现有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BIM 应用技能,还可满足社会上同行从业人员学习BIM 与虚拟现实技术的需求。工程应用二:吸引优秀学生参与工程实践,提升教师的BIM 与虚拟现实应用与科研能力,通过BIM、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课题研究,为企业提供BIM+虚拟现实技术落地应用服务。

认真编写BIM 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方案,使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做到统筹规划、精心实施。当前新疆理工学院由于BIM 教学资源和师资有限,尚未开展BIM 教学。今后将与校企合作单位积极合作,通过学习、培训,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BIM 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管理制度,共同加强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实习实训效果和质量;组织编写基于BIM 技术的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与企业密切合作,通过企业线上、线下举办的BIM应用讲座,开展项目实践合作等形式开展师资培训。基于BIM 实训内容的相关实训手册编写工作等;利用暑假时间参加BIM 线下学习活动,或组织企业专家来新疆理工学院举办BIM 应用讲座;开展项目实践合作。积极邀请“1+X”建筑信息模型培训的专家,来校指点、培训,以期达到预期的目标。

依据每年举办的全国高校BIM 毕业设计大赛,实操练习,通过项目实战提高师生BIM 项目实操技能,具体举措如下:①对学校机房的电脑软件进行升级,提升用于“1+X”建筑信息模型的配套软件,完成电脑、软件的全面升级;②教研室进一步增加宣传力度,全方位宣传证书重要性及建筑领域的需求,多组织学生参加BIM 相关竞赛,加深学生对BIM 技能的重视程度及了解情况,让学生由被动转变成主动申请培训,积极参加每年举行的“鲁班杯”全国高校BIM 毕业设计大赛,提升BIM 技术实操技能。

7 预期成果

通过与校企合作,必将增强新疆理工学院在工程建设领域的社会影响力,可有力推进学校的建设步伐,使新疆理工学院的综合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发挥强大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成为南疆高等院校发展的示范和改革的先锋。

通过BIM 技术人才基地应用,努力打造出一支科研能力强的学术团队,大力提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通过参加BIM 培训活动,推动建立新疆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BIM 初级、中级、高级应用人才阶梯式等级建立,以科研带动人才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BIM 与可视化技术的拔尖创新工程建设人才。

开展BIM 人才培训认证与学术交流。土木工程专业已将“1+X”BIM 证书拓展到“第二课堂”,并与校企开展合作,先后在学生群体内举办了两届“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线上培训工作,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提升动手实践能力,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目前已有数名学生取得“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1+X”BIM 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8],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猜你喜欢

理工学院实训新疆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杨春华作品
2Analysis of the Usage of Domestictio and Foreignization in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走进大山里》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