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妊娠期疾病*
2022-11-15宋莹莹
宋莹莹
山西省中医院 山西太原 030012
妇女孕后阴血下聚以养胎,气血容易发生变化,引起肝肾阴血相对不足。如肝阳偏亢,肝气犯胃,出现恶心、呕吐;肝郁乘脾,脾虚湿滞,出现泄泻、水肿;肾阴虚火旺,迫血妄行,出现胎漏、胎动不安,甚至堕胎、小产,“治未病”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等思想,最早于《黄帝内经》提出[1],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传”两个概念。经过历代医家对这一思想的运用及发挥,使得“治未病”成为中医养生的主导思想以及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若将这种思想运用于妊娠期疾病的防治中,过早进行干预,以调和孕后女性气血,平衡阴阳,将会在一定程度降低疾病的发生,同时对孕妇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乃至下一代的健康都有重大的意义[2]。
“治未病”思想与妊娠期疾病防治的关系
1 “治未病”思想的发展
“治未病”思想起源于古人的忧患意识,意蕴深处则提示着中华民族谨慎、沉毅的精神,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3],《孟子》曾有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正是这种忧患意识使得人们怕生病,怕重病,从而演变产生出“治未病”思想。这种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大量提出,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其以“防”为核心内容,侧重在“未病”状态时的调理,提出“未病先防”的理念,主要是对生命规律的治理和调整[4];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提出“已病防传”,开创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先河。之后历代医家对这一理论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温长路[5]在阐述“治未病”思想时,更加细化,认为包括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成而未发、发而未传、传而未变、变而未果;夏桂成教授[6]则从太极八卦、六十甲子、五运六气、子午流注阐述“治未病”思想。但总的学术理论不外乎未病先防和已病防传。
2 与防治妊娠期疾病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生育年龄推后、生活压力增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胚胎停育、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这些疾病在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的同时,对家庭及社会也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中医药在保胎、安胎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治未病”思想的启发下,针对妊娠期女性“阴血下聚以养胎”,阴血相对不足,容易阴阳失调的生理特点,在饮食起居、情志方面给予指导,在孕后安胎、孕前助产、体质方面给予干预,使孕妇气血调和、心情舒畅,平稳度过妊娠期;对于妊娠合并症,通过“治病与安胎并举”以防止发生流产,对于有堕胎趋势者,通过“下胎以益母”防止对孕妇的再次伤害。因此,运用“治未病”思想对妊娠期女性进行一定的干预,以达到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平衡,可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未病先防
1 静养为主,避受外邪
《医宗金鉴》曰“受孕分房宜静养,慎起居避风寒”,《陈素庵妇科补解·按月安胎》曰:“宜静气安神,无号哭伤中,无叫喊伤气,无形寒饮冷以伤肺”,其《临产门》中曰:“上古圣人,其在妊也,慎外感之风邪,无雍滞之气血,故其满月而产”,均指出怀孕后当以静养为主,同时要注意避受外邪,使气血调和,足月而产。《傅青主女科》[7]中认为孕后气血虚,容易感受外邪,尤其是风寒湿邪,他认为寒冷时生产为“冻产”,暑月生产为“热产”,提出“天寒血气凝滞,不能速生,故衣裳宜厚,产室宜暖”“暑月应温凉得宜”,指出分娩及产后调护的重要性,进一步体现出“治未病”的思想。
2 谨慎饮食,顾护脾胃
胎儿的发育有赖于先天之精气及后天之水谷,故孕期饮食调摄尤为重要。《医宗金鉴》曰:“受孕谨戒食味使脾安”,指出孕后要注意饮食,顾护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胎儿有气所载,血所养而得以正常发育。陈素庵[8]对孕期饮食又有了进一步的阐述,《按月安胎》篇曰:“绝嗜欲,勿食辛辣姜椒炙煿之物以伤经血”,指出要忌食辛辣刺激之物,防止热盛动血。张景岳提出“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强调顾护胃气,五味不偏[9],又言“产前酒醉则四肢乏力”,认为酒为辛辣之物,容易滋腻碍脾,内生湿热,热扰冲任致胎元不固,且日后胎儿出生容易患痘、疹等疾病,正是“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3 调畅情志,注重胎教
中医认为“精神存内,邪不可干”“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五脏化五气,是以生喜、怒、悲、忧、恐,适度的情志可以舒发情感,过度的情志则气机逆乱,扰动胎元。《傅青主女科》指出“性急怒多,肝火大动而不能静,肝怒则不藏”导致胎动不安;《妇人规》曰“妇人多郁怒者有之,肝气逆则血有不调,而胎失所养也”均指出怒则伤肝,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致疾病发生,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孕后要心平气和,不要过怒生气。《妇科心法要诀·嗣育门》曰:“受孕调其喜怒防惊恐”,指出孕期要重视精神的调养,不要过喜、多怒,也不要感到惊吓与恐惧,这样才可气血调和,方能胎元稳固。
《列女传》最早记载了胎教,文中曰:“太任者,文王之母也,乃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妇人规》亦有曰:“欲子端正庄严,常口谈正言,身行正事;欲子美好,宜佩白玉;欲子贤能,宜看诗书。”这些观点对我们现在提倡的优生优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 适龄婚配,房事有节
早在《曲礼》就提倡“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褚氏遗书论:“今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阴气早泄,未完而伤,未实而动,是以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子脆不寿”,认为女性十四岁虽天癸已至,但过早房事容易对其造成伤害,即使怀孕生子,后代亦容易生病,故主张男女在发育健全、阴阳完实后方可结婚生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过早房事对双方造成的伤害,同时又减少了后代因此而体弱多病的风险。
妊娠后必须节欲,性欲过度有伤胎元。《妇人规》曰:“如受胎三月、五月而每有堕者,虽衰薄之妇常有之,然必由纵欲不节,致伤母气而堕者为尤多也”,《妇科补解》曰:“孕后切忌交合,淫念一动,相火乘旺,且使败精瘀血留结胞胎之外,久则难产”,傅氏提出孕妇“宜避房事,否则或崩或堕或生子难养”。孕妇不知节欲,房劳过多,欲火煎熬,损伤阴精,致胎元不固出现胎漏、胎动不安,久而久之,瘀血留滞,出现堕胎、小产等。
5 四季养生,逐月养胎
中医养生学即为“治未病”思想的体现。《黄帝内经》关于四季养生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孕妇可以根据四时不同,调整饮食及作息时间,顺应四时变化则疴疾不起。“逐月养胎”实则源于“分经养胎”的思想,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伤胎,……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后在《脉经》中有详细记载:“妇人怀胎,一月之时足厥阴脉养,二月足少阳脉养,……”指出妇人怀孕十月,除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下注月水,上养乳汁外,其余十经各自养胎一月。孙思邈对这一理论进一步完善,他在《千金要方》中按照分经养胎学说,设立针灸禁忌及养胎方23首;陈素庵[8]认为“何经血虚,则何月当小产”,提出随经论治,制定按月养胎十方,十方的药均以补气、健脾为主,每月随经加减不同,以此预防流产。《妇人大全良方》[10]中认为根据“分经养胎”认为伤胎的月份提示相应的脏腑、经络的盛衰,在治疗上可以“预培其损”。现代韩京桔等[11]根据分经养胎思想认为肝、胆的疏泄、心血的滋养、心阳的温煦在妊娠12周前可起到一定作用,若运用该思想对孕前、孕期进行一定干预,可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但亦有医家对此持不同观点,如吴谦[12]在《医宗金鉴》曰“分经养胎不足凭,无所专养更不经”,认为分经养胎违背了中医的整体观。分经养胎虽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仍可给临床以思考,比如在生活起居、饮食调摄上可以有所侧重,一月足厥阴肝经滋养胎儿,此时肝阴不足,喜酸,可多吃酸的食物;二月足少阳胆经滋养,环境易静,胎儿免受惊扰;三月手少阴心经滋养,是胎教的好时期;四月手少阳三焦经滋养,“始受水精,以盛血脉”,饮食适度很重要等。陈素庵[8]亦提出在孕一、二月宜食酸,孕三、四月宜食苦,孕五、六月宜食甘,孕七、八月宜食辛,孕九、十月宜食咸。这些思想正是“未病先防”的体现。
6 辨识体质,孕前调理
中医体质学为“治未病”的实施提供了方法工具与评估体系,帮助实现从个体预防到群体预防的转变[13]。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根据不同体质设立安胎方及药膳方以预防流产。《傅青主女科》种子十方,亦是根据不同体质针对治疗[1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做过观察,认为患者体质与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病相关,以阳虚、气郁、气虚和阴虚体质最多。张艺[15]等在临床观察中,亦发现两者有关,且以阳虚、气虚体质居多。根据体质与先兆流产的相关性,告知我们这对于这类体质的女性,在孕前通过饮食、运动、中药给予一定的干预,改善体质情况,可避免孕后易发生流产的风险。中医药对疾病早期干预,可预防疾病发生,使经调则胎孕乃成[16]。现代研究表明[17],运用“治未病”思想进行孕期保健,可降低新生儿出现巨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并且可提高子代的学习、认知能力。
7 注重产前,顺利生产
各医家均主张产前要适当活动为宜。如《妇人规》[18]曰:“凡富贵之家过于安逸者,每多气血壅滞,常致胎元不能转动。此于未产之先,亦须常为运动,庶使气血流畅,胎宜转则产亦宜矣。”提出产前不可过于安逸,要适当运动,这样可防止难产。又有陈素庵[8]在《妇科补解》曰:“不可多睡久坐,致胎气重坠逼下”,并嘱妇人孕9月前后预服猪肾汤以防小产、难产,该方含四物汤加麦冬以滋阴补血,四君子汤加黄芪、陈皮以补气行气,加杜仲、续断以补肾,又以猪肾为引,“胞脉者系于肾”,合用以达到系胞、安胎的目的。
胎儿分娩应如瓜熟蒂落,故临产要因势利导,不可强行下之。《傅青主女科》[7]中有临月常服“滑胎散”数剂,以使胎产顺利。方用当归、川芎、熟地、杜仲、枳壳、山药以养血活血、理气安胎。陈素庵[8]设“催生如意散”以防难产,方用肉桂行气破血,乌药、红花、车前子行血顺气,滑石、芝麻质润滑胎。除药物外,生产时还要注意孕妇心态、周围环境及饮食。环境不可喧闹,孕妇本人要宁心静气,所谓“母心始安,安则其胎亦宁静矣”。饮食上“可食稠软白粥,勿令饥渴以乏气力,不宜食硬冷难化之物,恐产时乏力,以致脾虚不能消化,产后易伤食。”孕妇积聚力量以备生产,此时气血积聚于下焦,中焦脾胃腐熟运化之力则相对减弱,服食米粥可补中益气,使顺利生产。
8 屡孕屡堕,预培其损
“男精壮,女经调,有子之道也”,胎元的稳固与父母的精、气、血有一定关系。张景岳首次提出要重视男子的精血,言“若父气薄弱,而生子必萎小”;又在《妇人规》[19]中曰:“凡治堕胎者,必当察此养胎之源,而预培其损,保胎之法,无不出于此”,他认为对于有过数次堕胎者,“无非气血损伤之病,盖气虚则提摄不固,血虚则灌溉不周”,指出在女性未孕时注意调理气血。而调理气血则主要以调经为要,陈素庵言:“妇人诸病多有经水不调,调经可以孕子,亦可以却疾,故以调经为首,序于安胎、保产之前”,故通过调理月经,使气血平和,则妊娠后胎有气所载,血所养,可防再次发生堕胎、小产等。冯晓玲等[20]运用“治未病”思想针刺配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复发性流产时,可为下次孕妇胚胎创造良好的母体环境。
9 合理用药,以使胎安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曰:“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本条文为安胎所设。妇人以血为本,孕后阴虚又下聚以养胎,故常用当归芍药散以益气健脾、养血补血为主以保胎、安胎[21]。《医宗金鉴》曰:“胎前清热养血主,理脾舒气是为兼。三禁汗下利小便,随证虚实寒热看”,指出女性在孕前少用寒凉之品,以恐损失脾胃,使孕后血更虚;且汗、吐、下三法多用药峻烈,孕前要禁用,治疗过程根据病情辨证用药。
已病防传
1 治病与安胎并举
妇女孕后阴血下聚以养胎,而女性以血为本,孕期会出现肝肾阴血相对不足,阴阳失衡。如肝阳偏亢,肝气犯胃,出现恶心、呕吐;肝郁乘脾,脾虚湿滞,出现泄泻、水肿;肾阴虚火旺,迫血妄行,出现阴道出血;气血不足,冲任不固,出现腰酸、腹痛等。妊娠期出现以上症状时,除治病外,又要顾护胎元,以免伤胎。傅青主在治疗“妊娠吐泻腹痛”“妊娠口干咽痛”等疾病时,总原则为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安胎,在此基础上佐以清热、润燥、理气之药使病去而不伤胎;对于孕期受到外伤时,立“救损安胎方”,在补气血安胎的基础上,佐以化瘀之药使邪去而不伤正。妊娠期主要以顾护胎元为主,兼祛邪,而祛邪又包括清热、化瘀、利湿,使邪去而不伤正,治病又可安胎。现代医家[22-23]运用“治未病”思想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2 下胎以益母
若孕期出现阴道流血较多、腹痛、腰酸、小腹下坠者,提示胎有欲堕之势,张景岳在《妇人规》中曰:“若察其胎气已动,势有难留”“若胎死腹中,冷气上逼,呕恶面青者”认为此时安胎已是徒劳,反而会导致母体受损,应该速速下胎以益母。这种通过判断胎儿是否存活及观察孕妇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继续保胎,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24]。
结 语
“治未病”思想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之一,在妊娠期疾病的预防中有重大作用,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传。运用“治未病”思想对妊娠期女性进行一定的干预,如在生活起居、饮食调摄、精神调养、婚配时间、体质因素、用药安全上给予指导,可降低妊娠疾病的发生,顺利生产;对于屡孕屡堕者提出“预培其损”可降低再次堕胎的风险;对于已发生的疾病提出“治病与安胎并举”可达到稳固胎元的目的;对于堕胎者提出“下胎以益母”可防止母体受到伤害等。在当今重视养生、以人为本、防重于治的时代大背景下,运用“治未病”思想,对优生优育及预防妊娠期疾病的发生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