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主流媒体如何做好舆论引导与信息服务
——以营口新闻传媒中心的新闻实践为例

2022-11-15□张

记者摇篮 2022年7期
关键词:营口抗疫舆论

□张 艺

2020年以来,全国多地反复发生疫情。从中央到地方、从医务人员到社区工作者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战。“疫情大考”如何从容作答,也对处于深度融合发展时期的新型主流媒体提出了重要课题,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如何做好舆论引导与信息服务,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媒体人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

一、新型主流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新型主流媒体”是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新型主流媒体是新媒体与主流媒体融合后的产物,是凭借内容优势、资源优势与品牌优势,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新旧媒体一体化发展,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形成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全媒体。

新型主流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以及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使得媒体个性化更突出,受众更广泛,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其核心是要提升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的舆论引导功能。

从政治维度看,新型主流媒体是党领导的媒体,是主流内容、主流舆论、主流价值的生产者、建设者和传播者,要通过舆论引导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牢牢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从社会维度看,新型主流媒体是为人民服务的大众媒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上,反映表达人民的喜怒哀乐,讴歌奋斗人生,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内容维度看,新型主流媒体通过各类平台着力报道各领域的重要新闻,坚持并引导社会发展的主流和前进方向,讲责任、讲品位、讲格调,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不片面追求流量、点击率、经济效益。

新型主流媒体的概念及特征决定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只有主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才能真正成为舆论场的主角。

二、全媒体多渠道战“疫”彰显主流核心价值

通常越是在公共危机事件中,信息就越是混杂。在这种不稳定的信息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核心就要更加明确核心导向和主心骨。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一些群众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做好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3月和5月,营口市先后两次发生疫情,疫情防控让城市按下暂停键,进入全域静态管理。足不出户的人们时刻关注着外面的世界,通过电视、收音机、手机、平板电脑了解疫情防控最新进展,成为每天必做的“功课”。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向公众传递权威准确的信息,解读党中央的政策措施,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是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使命。

营口新闻传媒中心中心坚持移动优先发展,以移动客户端“掌上新营口”APP作为头部平台,集中优势力量和先进产能向新媒体阵地靠拢,本地突发新闻、重大时政报道、舆论热点事件第一时间在移动端发布。全媒体指挥调度平台作为媒体“大脑”和连接各生产环节的“神经中枢”,实现新闻线索采集分发、重大选题研究策划一体化指挥运行。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和传播渠道的便捷优化,是做好疫情宣传报道的重要保证。而疫情宣传报道的实践活动也检验了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成果。

1.实时传递信息发挥预警作用

当前,各级政府均已建立落实了疫情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媒体应当及时公开政府部门的通告、发布会等官方内容,关注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话题,及时粉碎谣言等不实信息。

3月13日凌晨2时43分,营口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重要信息,营口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立即响应,“掌上新营口”APP于2时51分制作发布了《营口市鲅鱼圈区发现1例核酸筛查结果异常,行程轨迹公布》,该信息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在发布后不到一个小时浏览量就过万。疫情突然来袭,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稳定大众因信息不对称、更新不及时产生的恐慌情绪,是主流媒体的首要职责。中心在广播、电视、日报、客户端、“两微”等全媒体阵地开辟头版、头条,每日更新并推送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疫情通报、暂停全市公共交通服务的通告、规范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工作指引、依法严厉打击涉疫犯罪行为的通告等重要信息。在疫情报道中,主流媒体利用自身专业性、权威性的优势,客观、公正地报道最新疫情信息,不仅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而且在有效遏制谣言传播、消除群众恐慌心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做好个人防疫的前提下,营口新闻传媒中心派出多路记者深入社区、卡点、农贸市场等地围绕开展全面核酸检测、各部门严实细致做好疫情防控、保供应保稳定、党员志愿者下沉服务等开展宣传,展现营口市快速反应采取有效措施抓防控的举措。《营口“油条哥”:全家总动员爱心早餐送“疫”线》《就近上岗!营口近3000名市直机关干部支援抗疫一线》《“第一书记”,第一个上!》《沉寂的春天暖流涌动》《警徽在抗疫一线熠熠闪光》,以及120分钟特别直播《风雪抗疫同心同行》专题视频新闻《致敬每一位无名之“背”》、MV《人世间》——营口抗疫版等多篇作品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2.大屏小屏联动多渠道同发声

新型主流媒体采用最新的传播技术手段,结合多元传播形态,解决了传统媒体“渠道失灵”的问题,掌握了在信息生产和传播场域中的话语权,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疫情期间,营口新闻传媒中心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直播、“掌上新营口”APP、抖音快手等传播渠道打出组合拳,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信息的刚性需求。

民生新闻部策划特别网络直播《特殊时期,记者走访菜市场》,直播小组记者走进营口市建丰市场,实地了解当天菜价以及蔬菜鱼肉蛋等农副产品的备货情况。市场管理者现场解答网友疑问,并介绍市场货源充足、价格稳定,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让市民第一时间了解营口市“菜篮子”充足,价格平稳,让百姓吃上了“定心丸”。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线下采访受到了一定限制,为了获取第一手的疫情信息,许多主流媒体尝试运用前沿信息技术,包括云直播、云连线等。营口新闻传媒中心的记者、编辑通过电话连线、线上采访等方式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951营口交通文艺广播开办“抗疫有我营口加油”主题直播节目。电话连线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个体饭店业主、汽车轮胎店业主以及电力、水务、燃气、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公共设施等部门工作人员,讲述他们的抗疫故事和凡人善举;农村部通过线上采访,发动村书记、“第一书记”、种养大户等群体用手机拍摄基层防疫、生产生活等方面内容,在“掌上新营口”APP推出“村里现在都挺好”系列图文作品;《法治在线》节目组时刻留意全市公检法机关疫情期间发出的信息,第一时间将这些视频图片编辑整理后发布在“掌上新营口”APP《法治在线》栏目里,对公检法司机关推出的便民举措和打击涉疫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有力宣传。

3.软性情感表达传递信心力量

疫情期间,主流媒体一方面通过“硬核”新闻报道加强舆论引导、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创新抗疫报道的内容、形态,通过暖视频和诗歌、散文、漫画、科普动漫等作品增强公众信心、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凝聚社会共识。

营口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图文部和音视频部利用新媒体手段制作并高密度更新“加油营口”“防疫小常识”两部系列短视频作品。其中,“加油营口”系列短视频以加油、鼓劲为主基调,紧贴封闭管控、社会面清零、志愿者服务、机关干部下沉等疫情防控最新动态,给予人力量与希望;“防疫小常识”系列动画短视频围绕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如何做好防控防护等主题普及防疫小知识,提醒市民做好个人防护。美工部通过征稿、收集和原创漫画作品,以艺术的形式进行抗疫宣传,陆续在“掌上新营口”APP的《赤甲红》栏目中推出。中心所属的《辽河》杂志面向全国征集讴歌白衣战士及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干部群众抗疫事迹的文学作品,收到全国各地以及国外的来稿上千篇,推出“抗击疫情文学助力”原创专版,在“掌上新营口”APP制作播出多期有声产品,《离肺最近的是心》《只为不负生命重托》《你的脸是那样美》等点击量达到百万,还有多篇作品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诗歌网等转载。

4.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社会治理

“新闻是信息服务产品,新闻的目的是服务,离受众越近服务越有价值”。纷繁复杂的疫情环境中,党媒不仅承担了做好宣传报道的本职工作,更要发挥好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媒体将公众的需求和政府的资源进行无缝对接,为政府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疫情期间,为确保全市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营口新闻传媒中心与教育局联合,在营口电视台利用新闻综合频道和公共频道的白天时间段开办《居家上好课》空中课堂,累计播放课程628小时。同时,还将网课内容搬上了新华社现场云直播,直播报道《停课不停学线上活动同样丰富多彩》目前总浏览量达3000万+。

此外,主流媒体应积极开通抗疫服务平台、救援通道,发挥“新闻+服务”的优势,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3月19日19时10分,营口志愿服务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吴云峰接到了盖州市万福镇一名农民打来的求助电话:“母亲现在急需急救特效药,需要连夜从营口送到万福镇。”疫情防控期间,沈海高速营口辖区管段实行交通管控,车辆无法进入高速,一场爱心接力由此展开。吴云峰立即与951营口交通文艺广播取得联系,由951协调市交警支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辟绿色通道,仅用40分钟时间,急救药品就安全送达。

三、做好疫情宣传报道的几点思考

1.强化疫情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公信力是指公众对媒体内在品质和公众形象的认同程度,是媒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内在力量。疫情发生后,公众期待第一时间了解事实真相,主流媒体只有在内容上加强权威性,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群众、引领群众。尤其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如果真相迟迟不肯“上路”,谣言必然抢先“出发”。这就需要主流媒体利用其独特优势,迅速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对疫情报道始终坚守真实底线,让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同时感到安心、放心、暖心。

2.注重提高采编队伍综合素养。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决定了新闻报道内容的质量。在疫情期间,很多采编人员虽然具有较为熟练的业务知识,但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能力、临场应对能力不够强,对医学常识、防疫知识缺乏了解,在实际报道中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主流媒体应注重增强采编人员的综合素养,一方面通过邀请专家培训、练兵比武、应急演练等方式锻炼队伍、提升新闻报道实效;另一方面组织记者开展走基层调研采访活动,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增强采编人员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3.不断拓展疫情报道宽度深度。由于新媒体“碎片化”的阅读体验,造成大众对疫情的了解都是一些片段式的信息。为了满足受众深层次的信息需求,需要媒体从业者加强对事件的深度分析和专业解读,以理论深邃、视角深刻等特点吸引受众,让受众对事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引发更加深入的思考。地方媒体可以在编排上做文章,通过集纳式报道、开设专栏专区等方式将同类新闻进行汇编,形成时间的连续和内容的关联,也可产生1+1>2的效果。

4.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助力疫情报道。信息技术在疫情报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在提升主流媒体新闻报道时效、拉近媒体与受众情感距离等方面作用显著。运用5G、大数据、直播等新技术,制作传播H5、动漫、短视频、VR产品,向大众输出疫情动态信息和防控知识,让人民群众通过“刷屏”,简短的一两分钟就能了解疫情最新形势,知道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既能准确传达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又能为受众答疑解惑。

四、结语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是党媒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疫情大考”,新型主流媒体的社会职责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参与国家治理的作用日益凸显。

猜你喜欢

营口抗疫舆论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营口古代文明展》的内容设计与特色
营口高校学生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研究分析
营口机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