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管新规下国有企业融资中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
2022-11-15余浩
余浩
(常山县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 324200)
国有企业要深入解读资管新规和相关政策法规,综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对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排查,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国有企业要对融资管理体系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建设,培养专业的融资管理人才,促进融资工作与资金市场实现良好接轨,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融资管理,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夯实融资基础。
一、资管新规和国有企业融资概述
资管新规,是指国家将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现状作为依据,对资金市场出台的相关新规定。资管新规要良好满足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还要与财政政策相配合,科学引导资金市场,促进资金市场更好地发挥其效能[1]。资管新规作为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涵盖诸多内容,且涉及较广的行业范围。
国有企业融资,是指国有企业为实现良好发展,并保障正常稳定的生产经营,而对资金进行筹集,并展开合理规划,良好满足自身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高效融资对于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资管新规下,国有企业融资过程存在诸多风险问题,为保障融资管理效果,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采取有效策略加以解决,确保国企实现长远的良好发展[2]。
二、资管新规下国有企业加强融资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能减少融资风险
国有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类风险。国有企业具有较大的体量和复杂的系统,且具有广泛的涉及面,其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因此,资管新规对于国有企业融资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在资管新规下,国有企业通过杠杆比率对融资进行撬动的模式受到的影响较大。国有企业为实现高效良好的融资管理,必须高度重视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对融资风险进行妥善处理。要根据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采取针对性和有效性较强的措施加以解决,保障融资成效,促进企业实现长远的良好发展[3]。
(二)能促进国企实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融资质量和时效性对于国有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国有企业加强融资风险管理,能为国企经营发展提供充足资金,进而为企业运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融资行为的不确定性增强。为巩固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国有企业要加强融资,并对融资行为和融资过程存在的风险进行妥善管理。在资管新规下,国有企业加强融资风险管理,能增强融资行为的有效性,并促进国企实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4]。
三、资管新规下国有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缺乏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我国出台资管新规后,对金融行业日益加强了规范性管理。资管新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导致国有企业缺乏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资管新规根据融资工具的具体类型,对针对性较强的监管标准进行了设定,例如,资管新规针对国有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融资,从募集资金、回购方式等方面着手,对相关产品做出了分类,严格限制了杠杆比例、产品投资期限以及兜底回购等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该融资方式[5]。另外,在降低杠杆和负债率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秉持更为审慎的态度选择融资方式,导致融资渠道趋于单一,增加了国有企业的资金筹集压力。
(二)再融资需求量增加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日益深化,多数国有企业亟须转型升级。同时,市场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国有企业要想良好完成预期的生产经营目标,必须具备充足的资金。这就要求国有企业提高资金匹配度和融资时效性。在资管新规下,存量融资产品的限定时限内,国有企业会形成当量到期债务,对此,国有企业需对资金管理进行重新布局,并对融资工作进行科学规划。为保障预期经营目标的良好完成,国有企业要对融资工作做好配套保障。国有企业要深刻认识资管新规对融资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推动融资业务实现合理化转型。
(三)缺乏科学的融资决策体系
在资管新规下,国有企业缺乏科学的融资体系,极易引发各类融资风险。国有企业在开展运营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通常以银行贷款作为主要的融资途径。银行贷款具有较高的资金获得率,且产生的融资成本较低,加上灵活性较强,因而深受国有企业青睐。但是,国有企业从银行机构中获取贷款,需要面对诸多限制条件,例如财务指标限制、保障贷款专款专用等。若国有企业缺乏良好的信用资质,则银行贷款的准入门槛较高。在资管新规下,部分银行机构加强了金融监管,与国有企业形成了渐趋紧张的关系,且不断提高融资利息。为实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需优化调整资本结构,并对融资渠道进行拓宽,实现对融资成本的有效降低。国有企业对银行贷款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其融资模式中,银行贷款占据90%的比例,少数国有企业利用证券化方式进行融资,但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国有企业缺乏多样化的融资模式,极易引发各类融资风险。国有企业未能分析融资成本涉及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未能构建风险预警指标,难以全面掌握融资风险的类型和具体原因。国有企业管理层和各岗位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且员工素质难以良好满足融资业务的各项要求,导致融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四)缺乏完善的融资制度
国有企业通常具有较大的融资需求,其资金需求量和融资规模较大。然而,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融资制度,极易引发融资风险。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负责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对融资方案进行制定时,或者实施融资决策时,受集体负责制影响,会对承担的责任进行淡化。为迎合领导意见偏好和考核指标等因素,融资决策会丧失独立性,难以形成科学判断。为追求短期利益,迎合考核指标,对融资规模进行盲目扩大,极易造成资金链断裂。二是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制定了融资预算相关方案,但在实施融资方案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加上受到资金压力、领导政绩等因素的干扰,难以合理安排融资时间,极易在融资过程中形成恶性增资、资金闲置等不良现象,导致融资成本增加,影响企业资金利用率。三是缺乏对资金的细致管理,缺乏对资金的规范使用。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超额采办会导致资金浪费。
四、资管新规下国有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推动科学化的融资管理
在资管新规下,国有企业部分融资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融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为有效减少融资管理风险,国有企业要增强融资工作的规划性和可控性,并针对融资风险问题,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加以解决,有效减少融资过程中潜在的各类风险。国有企业要重新梳理资金管理体系,将期初资金使用规划作为依据,盘活存量,并对缺口进行核算。另外,综合考虑企业行业属性、信用评级等因素,从全局性视角科学制定融资系统方案,遵循方案分步实施融资,高质量完成融资相关工作[6]。另外,国有企业要对融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对标优秀企业,持续开展强化学习,保障融资成效。
(二)加强对融资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资管新规下,金融市场形势日趋复杂。金融市场存在诸多风险点,对此,国有企业要加强对融资管理人才的培养,研判资金市场,实现对市场行情的科学预测,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接金融机构,制定科学的融资计划,开展高效良好的融资活动。国有企业加强对融资管理人才的培养,要重点把控如下环节:一是在对外招聘时,要将岗位需求作为依据,招聘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性人才;二是在开展融资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要对相关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其业务技能;三是与外聘服务机构加强对接沟通,对融资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尽量消除中间环节存在的风险,实现对用资成本的最大化降低。
(三)构建科学的融资决策体系
国有企业在开展运营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为实现对融资风险管理的有效加强,要综合考虑自身实况,构建科学的融资决策体系,形成科学的融资决策,并实现对融资风险的有效规避,全面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具体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1.增强融资风险防控意识
国有企业在开展经营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要增强融资风险防控意识,综合考虑各项业务特点,结合战略发展规划,全面分析企业内外部潜在的各类融资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和融资决策机制。国有企业还要对融资渠道进行拓宽,将融资活动拓展延伸至债券市场,灵活运用债券融资和互联网融资,促进融资效率实现大幅度提升,并全面优化债务资本结构,降低对信贷融资的总体需求[7]。
2.对融资分析和评估程序进行完善
国有企业要对融资分析和评估程序进行完善,据此实现对融资风险的有效管理,实现对各类融资风险的有效规避。国有企业要针对融资风险构建预警指标,确保预警指标涵盖政策、金融、税收等方面的内容。国有企业可加强与外部专业机构的合作,全面规划融资结构,并对各类融资产品潜在的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结合起来,实现科学准确的融资评估。国有企业在实施融资决策的实践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融资模式的具体特点和风险偏好,形成科学合理的融资决策,避免盲目追求利益而忽视融资风险[8]。国有企业要梳理融资风险相应的评价流程,监控风险评估各项程序,形成高质量的融资决策。
3.发展内源性融资
国有企业在实施融资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要发展内源性融资,将存量资产盘活,实现对融资风险的有效降低。国有企业可建立健全结算中心,促进对融资成本的降低,实现对融资风险的有效规避。
(四)建立健全融资制度
国有企业在开展融资活动的过程中,要对融资管理相关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融资前做出合理预测,并将资本预算作为依据,对融资规模进行合理确定,确保融资规模良好适应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科学制定多样化的融资方案,由融资评审委员会对之进行审核,筛选最佳的融资方案。国有企业要对融资到位资金做好后续管理,防止出现资金紧张或者资金闲置的现象。国有企业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开展培训,增强其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并引导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确保融资决策的独立性和科学性,避免融资决策和融资方案制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要针对融资方案构建专门的审核小组,从各部门抽调精英人员组成审核小组,对融资方案进行科学判断。同时,构建融资监督体系,对责任监督机制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融资方案,并对之进行高效运行。另外,国有企业要强化内部控制,构建高效有序的内控机制,优化资金管理和项目运行,保障专款专用,避免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确保融资所得的资金有效投入于项目运行中,保障项目的高效良好开展,充分发挥融资效能[9]。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资管新规下,国有企业加强融资风险管理,能减少融资风险,并促进国企实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资管新规下国有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再融资需求量增加、缺乏科学的融资决策体系、缺乏完善的融资制度。对此,在资管新规下,国有企业要通过推动科学化的融资管理、加强对融资管理人才的培养、构建科学的融资决策体系、建立健全融资制度等策略加强融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