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及其协调

2022-11-15孙庆文郭俊彤孙子涵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3期
关键词:税法会计准则纳税

孙庆文 郭俊彤 孙子涵

(1.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2.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会计准则是在会计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规则的统称,而税法是国家法律调整税收关系的一种法律规范,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分别独立存在、有一定的差别却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我国在企业会计处理方式方法上持续改进、创新、完善,并不断向国际先进准则迈进,因此在工作上会计和税务都会发生一些差异变化是发展的趋势,此时如果想会计工作更加顺畅,需要积极采取有效对策来协调这种差异性的变化,同时还要不断深入的分析并研究,才能真正做到促进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融合。

一、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分析

(一)时间性差异

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规定是有时间性差异的,具体会体现在生产损失时间、收益费用等方面[1]。一旦有了这种差异会造成企业在税前的会计利润计算和与企业实际应缴纳所得税计算出现明显差异。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改造中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极大限度地与税法进行了协调。通过采取这种方式有效解决企业所得税的时间差异,可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最本质的差异,即时代的时间性差异会表现为企业收到资产并用于补偿其相关的费用时,或者是政府给企业补助领取的时候,如果是按税法的要求进行逐步计算,那么就需要把政府补助一次性全部计入当期的收入中。

(二)目标性差异

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有第四条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税法的目标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的过程中权利和义务之间关系,从而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确保国家的税收收入[2]。相比较来说,二者中会计准则的目标是要客观公平公正地反映企业财务的状况,但是税法则是在本质上维护国家的财政收入。因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服务目标主体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同一经济行为所遵循的规则必然不同。

(三)资产减值差异

新会计准则要求按照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等各类资产减值在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要纳税调整,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之前就扣除,而是要调整为当期应纳税所得税额[3]。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准确计量减值,财会人员只可以根据职业的自我判断先采取账务处理,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除资产出售和处置或企业对外投资以外,如果确认了企业发生资产减值,那么在以后会计期就绝不能转回。在企业资产减值方面,我国税法有规定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如果还未核实、未实现,那么它就不能在税前扣除。如果企业是想利用资产处置或者投资来冲销资产减值准备,那么企业可以采取相反的纳税调整。

(四)永久性差异

企业的会计准则有规定,企业日常收入中“不确定部分”和“冲减部分”是可以在有些情况下不纳入企业的收入中,因此无须缴纳相应的税款,但税法是会对这部分收入征收税费。除此之外,企业的工会费用、员工工资、利息等费用和支出,是要在利润计算的时候就扣除掉,但要是按照税法相应规定,就只可以扣掉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中的部分收入,超出部分还不可以在税前就扣除,是需要和一般营业收入一样缴纳相应的税费。

(五)固定资产计量差异

一般来说属于固定资产的项目包括机械运输设备、房屋、机器、建筑物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着关联关系的设备机器等工具,在使用寿命,这些工具都超过了一整年。在会计处理实际工作开展中,会存在某种情况即部分企业由于经营非常困难所以为了缓解经营问题将现有存货也视同为固定资产项目,通过计提折旧方式分期算入本期的亏损盈利情况。当企业经营恢复正常后,有些企业就会将某些固定资产当作存货进行处理,一次性地算入营业成本。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将造成不准确的财务数据,会产生误导性的数据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性,导致企业管理层因此做出错误的判断,并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为地调节利润,违背了国家税收管理有关规定。

二、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原因

(一)出发点不同

会计准则或者税法的出发点截然不同,前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经营性租赁、购买商品等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情况,同时为企业制定有效经济策略提供相关且必需的会计信息。后者的目的是保证国家能够顺利地征税,从而调整人均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相对而言后者对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较大。此外税法对新收入会计准则有着一定的制约和约束作用。

(二)规范的内容不一样

会计准则与税法两者之间所规范的内容有所区别,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前者是以企业的会计核算为基础,力求更加真实完整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现状;后者是为实现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实际问题,强制性对国家税务机关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实施合理规范化管理。

(三)发展的速度不同

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会计准则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以及和国际接轨实现全球化,因为会计准则由于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带动的,其非常具有国际化特性,因此,会计准则是随着国际上的标准变化而变化。而税法不一样,我国税法主要是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需求来进行制定完善改进,是站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量,和会计准则不一样,它会更具备本国的特色,有中国特色。

(四)职能有所不同

我国在进行社会产品分配时的主要分配方式是对他们进行税收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筹集更多的财政资金给政府,为合理的调整经济结构提供相应支持,有效的监督管理纳税人从事的经济活动;会计准则则不同,主要是以现有的国情和经济现状为背景,基于法律法规为前提,记录、监督和反映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现状[4]。

由此可见,二者的出发点、规范内容、发展速度、职能都不同,因此导致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会计准则与税法存在差异的体现和影响

(一)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1.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引发税收纠纷

有些事项是在会计准则中会有明确的规定,但在我国税法中并没有相应的规定,从而二者的沟通不善往往会导致纳税双方的意见无法达成统一,甚至会引起双方争执。同时,由于税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可行性,有公正的仲裁处理会变得很困难,这就易引起税收部门与企业的税收争议。

2.增加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因为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会计核算人员在执行会计准则时还要对需要纳税调整的业务进行调整,而且纳税调整项目通常涉及不少于一个税种。这就意味有时要对一笔业务进行多次的纳税调整,进一步增加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二)给税务征收带来的影响

1.增加了税务机关的监管难度和征税成本

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存在差异既增加了税务机关的监管难度和征税成本,也导致税务机关征税的效率降低了许多[5]。在申报纳税时,都应该对纳税进行调整。如果要调整的项目过多,则企业在年底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时,会非常麻烦,明显增大纳税的成本。为了预防出现偷税、漏税的不良行为,为了确保国家税收征收能顺利开展,有关税务部门也会相对增加征税成本。

2. 企业财务信息与税法对应的科目无法进行直接对接

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存在差异会导致企业财务信息与税法对应的科目无法进行直接对接,必要时还需要人工进行调整。而进行人工调整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控的道德风险等因素,会影响税务征收的效率。

四、协调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对策

(一)充分借鉴国际经验

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分别属于不同的税收体系,所以有差异在二者之间是难以避免的,我们要做的是正确看待他们之间的差异。因此政府应该结合我国实情,做好系统化的市场调查分析,同时也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扬长避短,加强宏观调控,尽可能地缩小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使得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都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协调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

通过分析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不难发现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在新会计的处理方式和原则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扩大加剧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因此,这就需要站在宏观领域,重新审视我国现行的税法以及新会计准则,并从中及时发现二者之间互相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分析,最终达到协调二者关系的结果[6]。税务申报的前提是要做好会计工作,而协调好会计准则和税法更是前提中的基础。当然想要做好协调工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会计工作的难度。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推出和实行,代表着中国的企业日渐走向国际化发展新道路。税法的关注重点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国家收支上,也应该走向管理方面,在保证税收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积极采取相关政策来促使二者共同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点。

(三)调整针对内容

因为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有着不同的制定部门,且二者制定的目标大不相同,所以,内容针对性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若想达到二者完全统一难度非常大。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要在不影响实际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而且国家税法规定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宏观调控。例如,国家针对实收优惠方面会出台不一样的政策,而对于纳税主体而言,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纳税申报需要考虑国家税法的政策和规定,政策的制定部门要根据政策规定中存在的不同之处进行统一性调整。

(四)提高企业会计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理解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也需要他们可以合理处理并解决这些差异带来的问题,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增快,另一方面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存在的差异都会对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要想更好地处理企业财务工作,切实保障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就只有具有更高的业务素质和才能。此外税法机关人员与企业会计人员应该多加强业务的交流沟通,一起探讨分析,共同协讨解决两者差异的处理方法,这样便可以提高双方的工作效率,达到双赢的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很多方面会计准则和税法是有很大差异不同的,究其原因是两个部门服务的根本目的和制定原则上有差异。为了让两者的差异化缩小,企业应该把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协调工作视作当前近期的工作重点,提高会计处理方法,允许税法提前预测和评估企业,先做好企业远期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一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使会计准则与税法相互靠拢。通过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对会计准则和税法进行规范的管理,使会计准则与税法相互靠拢、相互协调并且相互配合,尽可能保持目标高度一致。同时应该根据企业情况,及时对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并做到与税务部门紧密配合,提升各自的工作能力。二是协调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要遵循适当的原则。通过遵循适当的原则来协调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这样既可以保证国家的税收收入,又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对此,政府应建立一个协调体系,协调会计准则与税法各方面的差异,从而实现促进企业和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快速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税法会计准则纳税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邓海波:涉猎广泛的税法巨匠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的纳税困扰——以一个火力发电企业为例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
纳税会计与纳税筹划的关联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