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景赋能新型乡村社区建设发展研究

2022-11-15翟晨曦

新农民 2022年29期
关键词:村民社区文化

翟晨曦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上海 200233)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将“三农”发展摆在重要战略位置,乡村发展迈入重要机遇期。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但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实践中,乡村治理过程中都存在复杂性与特殊性,面临诸多困境,因此,迫切需要多维系统视角引入。

场景理论从大众文化消费角度出发,在社区设施便利性基础上,研究附着在物质载体上的情感文化、价值、生活方式,它强调社会成员共同的生活环境和消费理念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使得区域发展研究从经济因素分析转变到文化消费及生活方式的研究,探索和建立以价值观为核心,以文化动力为主要特征,使社区生活环境与创造性群体等优秀人力资源有机联系的后工业社会区域发展模式[1]。本文从场景视角出发,分析我国乡村发展现状,在场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探索,为构建新型乡村社区开辟新思路。

1 场景理论视角下乡村要素分析

场景概念来源于英文“scene”,早期使用在电影领域,后来西方学者,将“场景”运用到了城市发展研究中,强调文化和价值观,从大众文化消费实践出发,探究休闲文化设施与活动间的关系。两者相互交织形成不同的场景,它们蕴含着特定文化价值取向,吸引着不同的群体集聚进行文化生产与消费,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本文借鉴城市治理的研究思路,将场景理论运用于乡村社区发展中,研究乡村各项功能在空间和个体生命互相交叠中的重新定位。

1.1 乡村社区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单位制逐渐解体,社区成为公共生活的基本单元。区别于僵化管理的单位制,社区管理着眼于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新型乡村社区建设与城市社区建设相似,设有自治组织、各类活动团体等。但与城市社会不同的是乡村为熟人社会,村民们长期奉行村委会主任或族长权威做主的政治行为模式,邻里关系更为密切、复杂。同时缺乏对上级和村民间政治协商的意愿和表达,村民对于公共事务冷漠,缺乏相互交流的渠道和意愿,这使得上级政策推行中遇到很大阻力,但乡村邻里互助的传统,可以为国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补充。

1.2 多样化人群

人是推动社区更新的核心力量,新型乡村社区的建设需要适应村民需求的变化。受中国传统社会影响,村民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安土重迁、接受新事物并改变过去做法的意愿和行动力较低。同时,现在农村常住人口多半为老年人,老龄化结构明显,情感需求更为强烈。青年人才大量外流,导致本地年轻的劳动力严重缺乏,丧失活力与创新性。但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强,乡村社区的开放性不断加强,村民在年龄、民族、职业、教育背景、经历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社会需求多样化,这种多样性导致了场景的丰富性。

1.3 生活文化设施

现阶段我国新型乡村社区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乡村社区配有完备的健身器材、休闲场地等基础设施来满足村民物质文化需求和社交需求。政府主导下的项目建设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各方资源调度步骤烦琐,周期冗长,又与各地政策紧紧挂钩。在地方进行乡村营建过程中,有些部门和设计人员缺少对乡村的实地调研,仅仅关注效果图的表达和建设指标、速度等,乡村风貌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1.4 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是前三个要素活动的产物。社区中由于人群特征和邻里关系的差异性,与其他场景要素的互动呈现多样化。日常生活中,村民会聚集在一起进行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娱乐活动,政府也会结合当地民情进行教育活动…各个乡村间风土人情、历史底蕴、人群构成等要素不同,造就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多样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乡村特色活动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1.5 文化价值观

乡村社区中进行的活动传递出当地独有的文化价值观。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外来观念、思想文化、体制机制冲击着传统思想观念使其地位在下降,对于乡村日常生活的影响在变淡,以地缘、血缘为纽带的乡村社会逐渐式微。随着人口流动,乡村社会开放性增强,多样化的人口结构带来了居民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多元化。多种文化价值观在乡村社区这个场域中碰撞、融合,孕育出现代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观。

从场景理论视角出发,乡村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由多个场景组合而成,将地域、时间、历史集于一身,传递出各种文化价值观的综合体。基于此,本文提出将不同设施、人群、活动等要素组合成一系列场景,使之成为传递乡村自治、法治与德治观念的综合体,推动新型乡村社区建设。

2 场景理论指导下发展路径探索——以K村为例

2.1 空间:场景打造

场景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同组织和人群聚集在一起会形成自身独特的区域文化和特点。因此,任何场景的建构政策都要根据实践需求进行要素整合,从而产生相应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社会效果[2]。文化具有本土真实性,只有融入真实生活空间的场景营造,才能够让文化设施更具有本土文化氛围和魅力。独特的区域文化是乡村发展最有利的内核支撑,围绕本地特色进行精准文化定位,分类植入文化基因,才能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K村分析自身水域辽阔、河道纵横的自然条件,以水乡文化为支点,从“新城空间、镇域空间、乡村空间”统筹考虑,全方位构建“南林北水中社区”的地区风貌和空间格局。社区组成要素要用系统眼光看待,重视资源整合优化,物质设施不应被孤立地看待,要通过多样性人群、各种生活设施、不同活动等要素组合形成的一系列场景来社区。K村通过 偶遇公园、健身场地等,逐步建设形成外形统一、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公共设施网络,让宜居与美景相互融合,既满足乡村内不同群体间的需求,同时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内的文化资源,形成良性互动。

2.2 动力:村民驱动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空间,村民是乡村的主人,是乡村文化的展示主体。因此想要发掘当地文化资源,必须调动、发挥好村民的参与热情和动力。

K村以村民为中心了解需求。老年群体更关注娱乐休闲和养老问题;青年群体追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生活质量……K村挖掘本地青年的乡愁情结,鼓励年轻人返乡就业,逐渐从外来人口来乡就业发展模式向本地青年回乡就业,“新”村民的流入,带来了城市市区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赋予场景更多的内涵。

村民长期奉行村委会主任权威做主的政治行为模式,缺乏对上级、村民间政治协商的意愿和表达,主要表现在对于公共事务冷漠。村党总支立足社区场景,以党建服务站点为活动载体,组建 “两山”宣讲队、“乡贤”智囊队等,在活动中心开展讲座,用以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倡导居民自治的理念。通过召开协商会议,将亟须解决的问题由村民自己主动建言献策予以解决,激发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热情。

要想提升乡村内生可持续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关键在于如何促进村民参与,实现社区自我管理的变革。乡村社区的建设、发展和维护需要人的参与,社区发展的成果由村民共享,以人为本是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

2.3 联动:多方赋能

乡村产业振兴不仅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地方的积极推动、因地制宜。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现阶段我国乡村建设在文化发展方面存在同质化、复制化问题。因此在乡村文化开发规划中,应该具有场景意识和文化开发意识,围绕本地特色进行精准文化定位,分类植入文化基因,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K村党总支引入第三方平台打造“乡伴青旅·酷岛理想村”。镇政府、村委会和参与企业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使K村的文旅产业走上差异化道路。镇政府负责政策支持引导、基础设施配套、外围环境塑造,村委会负责提供土地租赁、基础工作协调、带动村民致富,由企业整体操盘,做好品牌塑造、资源整合、投资开发和招募共建,在农旅结合上做文章,让融合的化学反应成为撬动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极。

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找准地文化创意点,推动乡村文旅与农林、康养、文创等多业态融合,延伸文旅产业链,促成旅游在产业链、服务链和体验链等方面的延伸和拓展,为消费者提供全域、全时、全业态的乡村文旅新体验[4]。

2.4 内容:活动创新

乡村在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精准定位文化的可转化要素,同时明确乡村不仅要为传统文化搭建空间载体,也应为非主流的亚文化提供舞台的文化包容性。K 村为扩大当地文化消费市场,以文化驿站和农民文艺积极分子为依托,积极利用节庆日开展特色文艺活动,普遍活动与特色活动相结合共同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和乡风文明。

作为文化的可体验性生产形式,文化活动的类型不能局限于传统文化项目,更应该让各类消费者都能发挥他们的文化创造力,在乡村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归属感,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推动乡村文旅融合。

3 乡村社区场景发展模式前景展望

3.1 文化价值品牌化

与传统单一的文化发展模式相比,场景化的文化发展模式以乡村基础设施为载体,借助多样的文化活动,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吸引消费者到来,发挥他们的文化创造力,这使得其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文化消费的过程也是文化普及、传播的过程,场景的打造使得抽象的乡村文化具象化,实现乡村外源性发展向内源性发展的转变。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立足于现有场景结合本地特色文化差异化发展,打造当地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消费为目标,将文化以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便实现文化价值的显性化,提高品牌影响力、竞争力。

3.2 社会价值最大化

场景化发展下的新型乡村建设模式将会给人们的文化生产生活带来更加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一方面它能够通过多样的物质产出创造更加丰富,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并以此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契合人们更加多样化、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场景化发展的模式是开放的,鼓励大众参与,不断激发多样性人群的参与热情,乡村场景成为一个多元参与的公共文化空间,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育成空间[5],通过不断的交流互动,村民间、消费者间不断融合形成新的创意阶层以及对村庄的情感认同,最终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依托于乡村场景,政府可以充分了解不同人群对于场景的偏好及不同场景的社会效益的大小,在制定政策时,统筹不同场景要素间的联系,将场景与乡村振兴建设目标结合起来,将场景与社区制度完善、产业转型联系,重点关注普适性与地方独特性的有机结合,以期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3.3 经济价值最优化

基于场景实现各种要素的高效整合,从文化产业出发,打通上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文化产业新业态,形成全面、高效、绿色的产业体系。乡村振兴核心在于人,要合理、公正地对利益进行分配,维护村民利益。在利益分配过程中,红利要惠及居民,构建合理公平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生体和利益捆绑机制,让当地居民愿意且热衷于参与到乡村发展中去。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保证存量资源的优化,杜绝大拆大建式的粗放型场景建构模式,注重深挖文化价值内涵,实现长久发展。

4 结语

乡村已不再是城市的背面。新时期乡村社区的建设要集经济、文化、社会功能为一体,重视文化价值的引领作用,重视场景中文化消费对社区发展的推动作用,激发村民自治、完善乡村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通过“场景治理”引导社区发展。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场景理论起源于西方,中西方现实情况存在巨大差异,照本宣科式地套用并不可取。应该将其视作开放性的框架,结合本土文化,加以发展优化,为不同的地区文化政策制定提供更精确的指导。

猜你喜欢

村民社区文化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