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从脾治痹经验探讨*
2022-11-15黄旦刘健汪元曹云祥万磊陈瑞莲
黄旦,刘健,汪元,曹云祥,万磊,陈瑞莲
1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2 安徽省名中医刘健工作室 安徽合肥 230031
痹证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痹”,《金匮要略》中称“风湿”。是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引起的一组主要累及肌肉、筋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以肌肉、关节的疼痛、屈伸不利,甚至肿大畸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现代医学病名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骨关节炎(0A)及干燥综合征(SS)等。风湿病患病率高、致畸性强,病因不明,病机复杂,缺乏特效药治疗。中医药因其整体调节、个体化治疗及内外兼治的特点,在风湿病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刘健教授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重点专科中医风湿病科学科带头人。刘教授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十年,积累了丰富经验,率先提出痹证“脾虚致痹”及“从脾治痹”的观点,笔者于2014年起跟师学习7余年,现将老师治疗痹证经验总结如下。
脾虚是痹证发病的根本内因
刘健教授认为,脾虚是痹证发病的根本内因,提出“脾虚致痹”的观点。《黄帝内经》不仅提出外邪致痹,还指出"两气相感"致痹的观点。强调正虚在痹证中的作用。
1 脾虚致湿盛
刘教授认为,脾虚致湿盛是痹证发病的基础。脾虚易生湿,湿盛又伤脾,脾虚与湿盛相互影响。脾在体合肉、主四肢,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脾土性湿,脾与湿同气相求,脾失健运,津液代谢失常,痰饮水湿内生,脾虚亦容易产生湿邪,痰浊内生是痹证发病的病机关键。又安徽地处江淮流域,水网稠密,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以潮湿为多见,导致寒湿或湿热之邪尤易侵袭人体。湿邪重浊、黏滞,其性属阴,外湿进入机体,致脏腑气机功能失调,脾土首当其冲,湿邪困脾致脾运失常,引起津液代谢失常聚湿生痰,痰饮水湿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导致痹证一系列病变 发生。
2 脾虚致外邪易侵
刘教授认为,脾虚致外邪入侵是痹证重要诱发因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致正气不足,风寒湿热外邪易侵。风寒湿型痹证或由风寒夹湿邪直入机体,邪克致病;或因各种原因导致气血不足,营卫失调,风寒之邪乘虚侵袭机体而致病。此类痹证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部位的肿痛,这种疼痛以遇寒、遇冷水、阴雨天疼痛加重,得热得温则疼痛减轻。风湿热型痹证主要由风热夹湿邪侵袭人体,或由外邪侵袭日久,郁而化热,或由素体阴虚阳盛,邪从热化所致。临床常见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焮红灼热,得冷则舒等症状。
3 脾虚致痰瘀互结
刘教授认为,脾虚致痰瘀互结是痹证的关键病理因素。脾虚运化失调,水湿停聚成痰;脾虚不能散精于肺,下输水道,津液输布失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聚而成痰;脾虚摄纳无权,中焦水液泛溢于上,变生为痰。痰饮阻滞气机,壅塞脉道,血借痰凝,滞而为瘀。瘀滞既成,痰瘀互结痹阻经络。痰浊与瘀血之间相互影响,痰浊阻滞则引起血行不畅,血瘀脉道则导致痰浊难化。痰瘀作为病理产物随气机升降运行,无处不至,致病广泛,还能够反过来影响气行,阻滞津液的正常输布代谢,进而化为痰湿更加重痹证的病情。因此,脾虚致痰瘀互结,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痹病多挟痰瘀。
4 脾虚累及他脏
刘教授认为,脾虚累及于心,出现痹证患者的心脏病变。脾虚气弱,常可导致心气不足、气阳不振,则血脉运行无力,心脉痹阻。脾失健运,营血亏虚,营阴不足,则心脉失养;脾失健运,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久则痰瘀互结,心脉阻滞。脾失统血,血脉失司,血逸脉外,阻滞心脉。心脾两脏病理变化在临床除痹证的表现外,尚可表现为胸闷、心悸、短气、甚或咯血,水肿、突然气喘等心功能下降症状。
刘教授认为,脾虚累及于肺,出现痹证患者肺部病变。肺脾两脏在生理上相互滋生,病理上相互影响。脾气虚损,常可导致肺气的不足,称为“土不生金”,痹证患者临床多见气短乏力等脾肺气虚症状;脾失健运,水液停滞,则聚而生痰、成饮,肺失宣降,痹证患者可见肺间质病变或肺部感染,此类痹证患者临床可出现喘咳痰多等症状。因此,在临床上脾虚不仅致痹,同时脾虚痹证患者常合并肺部病变而出现咳嗽痰多、胸闷胸胀、胸口满闷,甚至喘息、气短乏力、呼吸不畅等症状。
刘教授认为,脾虚累及于肝,出现痹证患者焦虑抑郁及眼睛病变。肝脾两脏在生理上相互滋生,病理上相互影响。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或脾虚不能运化,影响肝失疏泄所导致胸闷胁疼、不思饮食、情绪不畅、闷闷不乐、疼目眩等症状。肝郁化火,可致目赤,虹膜睫状体炎。脾虚运化失职,运化水谷精微不足,气血亏虚,肝失濡养,则目暗不明。因此,在临床上所见的风湿病患者出现焦虑抑郁、胸闷胁疼、不思饮食、目赤、虹膜睫状体炎等症状。
刘教授认为,脾虚累及于肾,出现痹证患者肾脏病变。脾肾两脏为先后天的关系,其在生理上相互滋生,病理上相互影响。平素多食肥甘损伤脾胃,恣欲伤及肾元,两伤先天后天之本;脾虚湿聚为痰,日久郁而化热,湿热蕴结,流注下焦,浊邪化毒结于肾络,肾元衰竭而引起关格。因此,在临床上所见的风湿病患者出现,少尿肢肿、结石等肾脏损害。
从脾治痹经验
1 从脾治痹为根本治疗大法
刘教授认为,从脾论治为痹证根本治疗大法。针对本病特点,基本治则可概括为健脾化湿、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除湿,常用黄芪、党参、扁豆、薏苡仁、山药、茯苓、陈皮等,补益气血,补而不腻。蒲公英、蛇舌草、桃仁、红花、桂枝、泽泻、威灵仙等,使邪有 去路。
刘健教授认为,痹证发病虽与脾虚密切相关,但不同疾病具有不同的病机特点与预后,因此,对于不同病种,或同一病种的不同阶段的治法,应辨病与辨证结合,辨证施法。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可分为风寒湿型、风湿热型两型,治疗以祛邪通络为主,辅以健脾化湿;缓解期可分为痰瘀互结型、脾肾亏虚型两型,治疗以健脾和胃、化瘀通络为主。强直性脊柱炎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的疼痛,屈伸不利,其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为本,风、寒、湿、热、瘀为其标,是发病的诱因,治疗上强调健脾化湿为主,兼补肝肾。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发作期以高热、烦渴,皮肤斑疹鲜红等症状为主要特征,刘教授认为此期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化瘀消斑兼健脾祛湿为主。临床治疗中常拟用清瘟败毒饮或者化斑汤等加减治疗,临床喜用生石膏、生地黄、知母、赤芍、丹皮、玄参、茯苓、薏苡仁、车前草等。慢性缓解期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面颧潮红,局部斑疹黯褐等症状。刘教授认为此期治疗应以养阴清热,调理脾胃为主,临床治疗常拟用知柏地黄丸辨证加减,药用知母、黄柏、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 等。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由内外合邪而致,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虚为主,标实则为燥热、痰饮、瘀血。病位在五官,尤以口眼为主,可累及脏腑。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津液不布。治疗则以滋阴清热,健脾化湿,活血通络为主。皮肌炎病因以热为主,有实热、虚热之分,常兼湿邪为患,热、湿、气、血为其病机四端,辨证用药具有湿热当清肺胃、兼顾肝经,洁净府、从小便去湿热,气阴双补重调肺脾,活血化瘀、不忘理气通滞等特点。
2 从脾论治改善关节外病变
痹证的临床表现多样,除主要的关节症状外,可有关节外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表现。对于风湿病患者,应早期干预,预防关节变形、功能受限,同时预防关节外病变,保护重要脏器。刘健教授强调关节外病变表现可以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胸膜和肺部病变、心脏病变、消化道损害、血液系统受累等。痹证关节外组织器官受累症状的出现甚至先于关节病变,是痹证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痹证的治疗不但要解决肌肉、关节的局部问题,更重要的是关注患者整体疗效,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关节外多系统的损害应倍加关注。临证中,刘教授认为黄芪味甘性微温,内补中气,中行营气,下行卫气,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也,可益气固表、利尿、强心,不仅扶助正气,鼓邪外出,还能够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改善贫血等关节外病变;薏苡仁,味甘、淡,阳明药也,能健脾,除痹,且对肺痿肺痈有较好疗效。刘健教授根据长期临床实践研制的治疗各型痹证的健脾化湿通络方(黄芪、薏苡仁、蜈蚣、雷公藤等),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症状,缓解疼痛,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血小板病变、脂质代谢紊乱、心肺功能、焦虑抑郁情绪等关节外表现。
3 补而不滞,补中有运
刘教授在痹证治疗中健脾常以山药、茯苓为基础,刘教授认为临床很多病人中焦虚弱,患者常伴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稀,舌苔淡白或白滑,补中有运,可增强脾胃动力。山药甘平,为健运脾胃之佳品,土旺则能胜湿,土旺则能健运;茯苓甘补,淡渗,利水健脾不伤正,标本兼顾,土旺生金,益肺于上源,通调水道,水湿易运。茯苓偏于利水,山药偏于健脾,两者配伍补泻并行,补则健脾助运,使化湿运积有权,泻则增强利水祛湿之功。另外刘教授临床常用二陈汤加减,补益脾气且不碍胃气,陈皮入脾、肺而宣壅滞之气,能补能泻,能升能降;半夏行水湿,降逆气,下气消痰,开胃健脾。二者配伍使用,痰饮除而气道顺,气道顺而痰饮除。
病案举隅
王某,男,18岁,安徽颍上县人,2016年4月19日因“四肢多关节疼痛伴发热、皮疹5年,加重2周”就诊。病史:约于2011年起无明确诱因情况下出现反复发热,最高体温达40℃,发热时伴有咽痛,颈项、胸、腹、后背部及四肢红色粟粒样皮疹,每体温上升则皮疹加重。继而出现关节疼痛,以双肩、右腕、双膝等四肢大关节明显,至安徽省某医院诊断为成人still病,予西医对症治疗3个月余,症状逐渐缓解患者自行停药。就诊前2周患者再次出现发热、散发红色皮疹、关节疼痛,自服泼尼松10mg·d,服用1周,效果不佳,遂来就诊。刻下症:发热少汗,斑疹显露,神疲乏力,四肢多关节肿痛,以双肩、右腕、双膝关节为甚,偶有心慌胸闷,口干,眼干,腹胀纳差,夜寐因疼痛欠安,大便干结,二日一行;小便偏黄,并有泡沫,舌紫暗,苔黄腻,脉弦细。辅检:WBC:16.94×109·L, NEUT:15.99×109·L,NEUT%:94.3%,RBC:4.30×1012·L,HGB:129g·L,ALT:64 U·L,ALB:35.1g·L,CRP:278.77 mg·L,ESR:80 mm·h,血清铁蛋白:2224.49 ng·mL,RF:12.3 U·mL,AGP:213 mg·dL,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变化,胸部CT平扫:左肺感染可能,消化系彩超:肝脏轻度弥漫性变,脾脏稍大。辨病辨证为:痹证(湿热痹阻证),治则:清热祛湿,凉血消斑,予以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药用:石膏30g,知母15g,蒲公英20g,地丁15g,黄芩10g,板蓝根15g,金银花10g,连翘10g,青蒿15g,地骨皮15g,当归15g,茯苓15g,丹参15g,薏苡仁20g,海桐皮15g,垂盆草15g,炒二芽各15g,甘草5g。7剂,水煎服,1剂/d,早晚温服。
7日后复诊,患者诸症较前好转,夜间盗汗,大便干,小便偏黄,舌紫暗,苔黄腻,脉弦细。治以养阴清热,健脾化湿,药用:青蒿15g,地骨皮15g,知母15g,黄柏15g,蒲公英20g,地丁15g,蛇舌草20g,薏苡仁20g,茯苓15g,泽泻15g,陈皮15g,萹蓄15g,瞿麦15g,丹参15g,海桐皮15g,大黄10g,炒二芽各15g,甘草5g。7剂,水煎服,1剂/d,早晚温服。
按
:患者高热起伏、关节红肿热痛,斑疹隐隐,小便热赤,大便坚涩,一派湿热炽盛、热入营血之象,故治当以清热解毒、利湿通络为主,以白虎汤合宣痹汤加减,以求亟固阴液,退疹解毒,蒲公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同时抗炎、抗感染;金银花、连翘、生地透营转气,清体表之热,兼凉血消斑透疹;黄芩、黄柏、白鲜皮清下焦湿热,泻相火,虚实两清。复诊时患者虽病情以得到控制,但由于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出现了口干口苦、潮热盗汗、大便干结等阴虚内热之象,此时需以“滋阴清热、健脾利湿”为主,在前方基础上,加以青蒿鳖甲汤化裁,以求顾护阴液,扶正驱邪,地骨皮、青蒿、知母等退骨蒸、清虚热、泄血分火热而不耗气血,为泄热存阴之良方;萹蓄、瞿麦、泽泻等引热下行,导湿热从小便而去,乃“洁净府”之法,在里之湿宜利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