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女儿一起读孙犁

2022-11-14薛文献

阅读时代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孙犁全集散文

薛文献

十一卷本《孙犁全集》,是截至目前我唯一通读过三遍的作品集。如果以后有机会,我想最起码应该读五遍。

因为书好,我把它郑重推荐给女儿读。截至目前,她也已经通读了两遍。

能经得起两代人反复阅读的书,特别是作品集,实际上并不多,《孙犁全集》就是其中之一。

关注孙犁,源自大学期间一位同班同学的推荐,记得当时他说“孙犁的作品很有味道,特别耐读”。那之后我先后买到了《孙犁散文选集》和《孙犁散文》(三卷本),读了一些篇章,但当时学识浅薄,鉴赏能力有限,甚至没觉得孙犁作品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我一直关注着孙犁。2004年7月,《孙犁全集》在北京出版;8月19日,我从巴基斯坦采访登山归来途经成都,花费298元,在西南书城买了一套。

这可是沉甸甸的一摞书。

从8月24日起,我即开始阅读《孙犁全集》,当年读完了一至七卷。从第八卷起,之前的阅读节奏被打乱,时隔多年才把后面几卷读完。

因为时间拉得比较长,读完第一遍,我对孙犁作品只是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印象,还是没能有更多的领悟和感受。

理解一位大家,需要时间。真正喜欢一位大家,就要去反复阅读他的作品。

2016年9月14日,我再次捧起《孙犁全集》。这一次,我先从他晚年撰写的十本书开始读,很快读完了五至九卷,接着读其他卷,到2017年3月2日全部读完。

今番阅读,字斟句酌,反复体味,对老先生为文为人,有了更多的理解;对于老先生有关读书写作、做人做事方面的教诲,也有了更多的借鉴,获益无数,感悟良多。

孙犁创作,大致可分战争年代、进城之初、晚年岁月三部分,文章风格有异,但篇篇浸透了他的心血。我最喜欢他晚年所写的十本书,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不着痕迹,叹为观止。

从文学角度来看,青年孙犁的文章,散发出特有的荷花般清纯而蓬勃的气息;而晚年孙犁的文章,在经历人世沧桑、岁月磨砺之后,呈现出一种萧萧落木的苍郁清疏,篇幅更短小,笔调更简洁,在平静疏淡的文字背后,有更高远的境界、更富哲理的思考,力透纸背,闪耀着真善美的艺术光辉。

从某种角度来说,《孙犁全集》无疑是一座文学艺术宝库,有小说(长、中、短篇)、散文、诗歌(旧体、现代)、剧本、唱词、理论等,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散文,是孙犁数量最多、最能体现个人风格特点的创作,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这些作品文体多样,除了传统的叙事抒情散文,还有速写、素描、小品、杂记、随感、杂文、序言、后记、题跋、评论、通信、书简、语录、日记、读书记等,内容丰富,文笔隽永,清新淡雅,异彩纷呈。

孙犁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体——“书衣文”(有单行本《书衣文录》)。他晚年整理旧书时,每有感触,则在书皮上随手记下,长可单独成篇,短则寥寥数语,记事、写人、抒情、感怀,文字或曲或直,浑然天成,妙趣横生。

孙犁作品,读过就放不下。从2017年3月29日开始,我第三次读《孙犁全集》,到2021年6月5日全部读完。我这次读得比较慢,一方面是工作繁忙,还有就是想用心体会,细嚼慢咽。

这个时期,每次采访、外出,我一定要带上全集中的一本,每晚休息前读上几篇。2017年6-7月间到海拔5200米的唐古拉冰川营地采访科考,夜晚在帐篷里,伴着藏北高原淅淅沥沥的雨声,我睡前读上几篇孙犁的文章,犹如静听饱经风霜的老人讲学论道,或是穿越到战火纷飞的冀中平原……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女儿读孙犁,同样津津有味。

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女儿高三寒假、暑假期间,第一次通读《孙犁全集》。

聊起阅读感受,她说孙犁在各个时期的写作风格有很大差异,早年以小说为主,更多是在严酷的战争环境里艰难生存的故事;而晚年写的东西,能让她“获得平静”,“不管我拿起书前在做什么想什么,只要读上几句,就像灵魂钻进了书里,外界的一切再与我无关”。

从2017年9月起,女儿在留学四年期间,先后撰寫了96篇《留学散记》。我想,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时,读孙犁的经历,应该或多或少给过她影响和营养。

2021年下半年,受疫情影响,女儿出国读研的计划推迟,她接受我们的建议,从7月10日至10月3日,再次通读《孙犁全集》。

“第二次读孙犁,总能体会到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写作技巧。此外,我还注意到他写的很多书信和读书记,别有一番风味。”女儿这样总结她的感受,“孙犁看了那么多的书,很多我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父亲偶尔会在文章里做些标记,我就盯着那些标记出神。看着孙犁写的读书感想,看着他写给年轻人的信和话(还有推荐的书目等),我也会想,这些书是不是我也应该去读一读?”

用心读孙犁,我和女儿都收获了很多很多。我想,在未来的人生中,女儿但凡碰上如何读书写文章、如何做人做事方面的困惑,她都可以随时向孙犁老师请教了。

“彩云流散了,留在记忆里的,仍是彩云。莺歌远去了,留在耳边的还是莺歌。”(《鸡叫》)孙犁远去了,但他写下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文章,始终留在我们的心里。

(源自《品读》)

责编:马京京

猜你喜欢

孙犁全集散文
严复全集
论孙犁作品中的逆向思维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孙犁装外行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游移于隐藏与揭示之间——论孙犁的“芸斋小说”
Domestic Violence
《陈望道全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