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代的一朵秋莲,诉尽荣枯无常

2022-11-14葛岱绿

阅读时代 2022年11期
关键词:荣枯莲花秋风

葛岱绿

夏天,最盛大的花事,莫过于池塘里的莲花了。

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谁不想邂逅一池绽放的莲花?那么隆重地盛开,声势浩大,仿佛席卷了所有的美好,令人不由地感叹生命的绚丽与繁华。何况荷风细细,清香袅袅,激荡人心。莲之盛开,在视觉与嗅觉上都是一场盛宴。

时光无情,从不曾为谁而等待停留。对于时序更替,季节的变化,草木最敏感。荷花也由盛极走向了衰败,叶残花谢,犹如迟暮美人。

元代诗人刘因,写过一首《秋莲》。隔着迢遥的旧时光,盈盈一朵秋莲,淡香杳杳,翠减红销,江清月冷之际,诉尽盛衰荣枯,依然是那么别致而独特,意境格外优美。

李商隱说,“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那是一首婉约清雅的小诗。诗中写尽相思惆怅,满怀思绪。

滴滴嗒嗒的雨,落在荷叶上,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声清脆,又声声急促,仿佛敲打着内心,扰乱了心湖的宁静,心情更显得寂寥。几分凄清与愁韵,悠悠绵长。

与李商隐的风格迥异。刘因写莲花,却没有儿女情长,缠缠绵绵。他的咏物写景诗,是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岁月的。感怀人生际遇,以一朵秋莲自况,深沉的感慨与含蓄的忧思,随着字字句句,缓缓流淌。

秋莲

元·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

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

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

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

莫放扁舟酒易空。

诗人刘因,自小聪慧,三岁识文认字,六岁学习作诗。小小年纪,就心存大志,十五岁时写下“鸿鹄凌云志,燕雀安能知。”可见他的志向高远,希冀将来有望干出一番大事业。

刘因极为欣赏诸葛亮“静以修身”四个字,于是就把自己的居所题名为“静修”,他本人,则号称为“静修先生”,以此坚定地表明心志。

然而,现实往往容易击碎梦想。终其一生,刘因只有过短暂入朝供职的经历。入朝不久,因母亲生病而辞官返家,一年后,母亲去世,他居家守孝。再诏他入朝,都以身体不好而推辞。

祖辈有过风光辉煌的岁月,但是到了刘因这一代,已是家业衰落,境况困窘。那么他靠什么谋生呢?

郑板桥曾在《道情》中写道:“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刘因一介书生,也就自然地选择了从文的道路,比如教书。业余时间,则著书写文章,以遣生涯。

一边开学馆招收学生,一边传道授业解惑,依然是生活清贫。好在文人都安贫乐道,并不以此为苦。最让人承受不了的是亲人的相继离世,那才是深入骨髓的痛苦。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生离死别给他的打击格外沉重。

父母早逝。两个姐姐也相继早逝。四十岁后喜得贵子,却又不幸夭折。这使他一夜白头。人世间的那些宝贵的血脉亲情,如同被一阵秋风吹走,他感受到一股透心凉。

四十五岁那年,朝廷又请他去当官了。可惜这年他已忧患成疾,病入膏肓。不久后,他就追随他的亲人们去了另一世界。

刘因的时运不济,令人扼腕叹息。他给我们留下的诗篇,却不曾被岁月蒙尘。让我们重新回到那首《秋莲》诗作,一起赏析它的大致涵义。

一朵秋莲,纤瘦的身影,亭亭玉立,难以自持。淡香飘缈,气节高雅,谁懂它的情思?已是红销翠减,愁损了容颜。更那堪冷冷清秋,风寒月凉。秋风凛冽地吹起,才到白露时节就已是寒冷萧瑟,狂风摧残了仅剩的莲蓬。老眼昏花朦胧,看遍世间兴衰荣枯,聚散离合。不如驾一叶扁舟,赏花观景,倾尽杯中酒。

人生短暂,宛如一声悠长的叹息。

愿我们珍惜眼前景,身边人。不要错过点滴美好与感动。倾尽全力,温柔地去爱这个世界。匆匆奔赴前程时,也别忘了欣赏人生旅途的风光。

责编:马京京

猜你喜欢

荣枯莲花秋风
缺了阅历,何谈“荣枯”
云莲花灯
春雨
八五抒怀(新韵)
莲花湖『变身』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秋风
莲花岛:清净与欢喜
秋风吹
大自然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