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言文的“一体四面”谈《愚公移山》的教学设计
2022-11-14孙翠娟
孙翠娟
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的一种。它是以“文言”这种古代书面语写成的文章,既包括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包括后世历代文人模仿先秦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与之相对的是古代白话文。文言文既记录了国家的历史往事又承载了古人的思想文化。一般认为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被称为文言文的一体四面。这四者相互融汇,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也需要同时考虑以上四点,在教学环节渗透相关的知识。下面,我将结合公开课所选择的篇目《愚公移山》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来谈谈应该如何结合“一体四面”进行文言文教学的。
一、教学设计要体现“文言”
“文言”是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最重要、最直接的区别。文言文语言系统与现代白话文语言系统最大的差异表现在词汇和语法这两个方面。有古代汉语知识的语文老师都知道:文言文所记载的“文言”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自成一套规整的体系。我们以《愚公移山》的第二段中的某一段为例: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以上文段中包含着多个古代特有的文言词汇,如“甚”“曾”“毛”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太相关的实词(保留在固定成语中除外),还有“其”“之”等的虚词。而文言文中的虚词又有多个义项,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辨别。另外,“甚矣,汝之不惠。”是倒装句,“惠”是通假字。尽管只是短短的一段文字却与现代汉语的有如此大的差别。因此,学生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学的是文言。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也不能忽视文言这一基础知识的教学。
因此,我在教授《愚公移山》这一课时,就事先布置好预习任务:结合文章注释疏通文意并圏画出自己不懂得地方。在第一课时开始时,我利用导入的时间请一位学生说一说这个已经为大部人所熟知的故事。首先让学生明白了文章大意,然后给同学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解决自己圏画的内容。最后教师请小组派代表说出自己小组经过讨论后仍然没有解决的句子,教师先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自愿帮忙解决,如果没有人能够回答,那么教师再解决。同时,对于一些易错和重点的词句,通过PPT展示来强调。这样多种形式的呈现大部分学生对于课下注释和翻译就能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为了解决文言方面的问题,我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此外当天的作业还布置了配套练习册上的基础部分。教师花这些时间是必要的,因为“文言”问题没有解决,后面的教学就无从谈起。
二、教学设计要体现“文章”与“文学”相统一
“文章”说的是文言文的功能方面。每篇文言文的产生在当时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或原因的。有的是为了教授道理,即“所载道”,有的则是抒发作者的情感和志向即“所言志”。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并把握文言文所承载的道理、所表达的情感。
“文学”指的是文言文表现形式。文言文作品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语言的锤炼;其二,章法的考究。因此,我们研读文言文时,还要研习它的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而这些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一般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键点、精髓处。凡是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流传已久的经典名家名篇。毫无疑问,这些文言文既是经世致用的实用类文章,也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优秀的模仿或欣赏的典范。从这个角度来说此类文言文“文章”与“文学”又是互相统一的。
就《愚公移山》这一课来说,从文章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篇神话寓言,它所言的“志”和所载的“道”就是作为神话它所传达的先民们的美好愿望,作为寓言他所包含的深刻寓意。同时,这也是一篇文学艺术手法极强的文章,它巧妙地设置了各色人物(包括天神),通过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不同人物的形象。
为了让学生掌握對比的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我通过设置问题:“除了愚公,文中还刻画了多位形象鲜明的人物(包括天神)。他们对愚公移山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想一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表现这种不同的?”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说出“对比”的手法。随后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对比?最后我请学生代表回答,并做适当点评。
三、教学设计要体现“文化”
文言文在多个层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首先民族的语言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体现,文言作为中国古代的一套语言系统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其次文言和文言文体现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再次,文言文中记载了大量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民风等具体的文化内容。这是都是显而易见的文化;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文言文传达了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感与思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面。
从以上角度看《愚公移山》作为一篇经典的传统神话寓言,有着它无可替代的文化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至今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愚公精神”。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愚公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现实意义。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小型的辩论赛。辩题是:“你认为愚公移山是正确的选择吗?”正反方各四名同学轮流阐述自己的观点。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我还增加了“观众反驳”环节。在辩论的过程中辩手们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说“愚公可以搬家呀!”有人说“愚公破坏了环境”有人说“愚公的精神很可贵。”……各种观点互相碰撞,课堂上呈现出热烈的气氛。辩论结束后,我先表扬了大家的表现,然后提醒学生们这是一篇神话寓言,指出“神话”和“寓言”的含义,再让学生们思考刚刚那个辩题。于是,学生们就明白了虽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同时,作为一则寓言故事,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故事的本身,而要思考故事所承载的寓意。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文的寓意——愚公精神: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下定决心,迎难而上、克服困难的勇气;坚持不懈、顽强奋斗的精神;发展的观点。随后展示一些现代实例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已经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不屈不挠的精神源泉,这种民族精神应该代代相传。这体现了语文课堂“文化传承”的功能。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大“痛点”,但这并不表示文言文教学并无方法可循。通过“一体四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找到文言文教学的教学点和教学方向,从而确定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打造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