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 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1-14张红伟吕俊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4期
关键词:想象量表康复

张红伟 吕俊丽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52000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缺陷或出血导致的脑损伤,致死率、致残率都非常高〔1〕。患者发生脑卒中后,会对神经系统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导致各项功能出现障碍,如失语、口眼歪斜、思维能力、偏瘫等,这些症状经过长期的恢复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且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从而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康复信心及康复锻炼依从性〔2-3〕。自我调节模式更加重视患者自我行为控制,重点提升患者的护理技能,促使患者积极参与到疾病康复治疗中〔4〕。运动引导想象训练是利用患者自身的视觉、听觉、嗅觉、体感、运动感等感知身边的事物,进行自主性干预,在没有外部刺激的基础条件下可以让患者感知事件来完成内部检验,从而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5〕。本研究拟探讨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脑卒中恢复期住院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其在治疗后全部出现了焦虑、抑郁、疼痛等症状;②具有良好自我表达能力;③具备一定知识水平;④经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测评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焦虑、抑郁评分≥8分;⑤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存在疼痛感;⑥患者知悉整个过程,自愿参与到实验中;⑦临床资料完整,能接受随访。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或表达不清楚者;②焦虑、抑郁情况危重,不主动配合干预措施者;③其他器官性病变或者病情危重者;④病情极为不稳定,极易出现反复或者严重恶化者;⑤入院不足1 w,干预措施没有落实完成就自动退出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本研究所有入组对象均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方法:①入院当日让患者了解检查项目,并认识到其重要性,明确注意事项,使其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展开检查。②进行饮食指导,以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同时让家属在制作食物时以少油、少盐、高蛋白为标准。③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包含脑卒中健康知识、恢复期康复知识、日常护理措施等。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实施自我调节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2.1自我调节模式 ①了解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把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一例患者手中,管床护士逐条进行讲解,20 min/次为宜,每周做1次护理过程的自我调节,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探讨自我调节的优势,通过讲解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与家属治疗的信心。②给患者、家属讲解必要的康复训练基础知识,使其认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调动患者训练的积极性,使其有较高的自我调节责任心和毅力。③患者参与到护理计划制定阶段,同时与患者签订护理契约,让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使其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日常康复训练。④对于患者在治疗、康复阶段存在的疑问及时解答,使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到治疗中,并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自觉性。对于表现良好的患者给予必要的肯定,并鼓励患者更加?投入到康复中,使其有较高的信心。⑤将恢复较好的患者作为案例讲解给其他患者,也可以让恢复较好的患者进入到其他病房传授经验,加强患者之间的交流,可以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⑥患者详细记录自己的训练情况、饮食、运动等,然后实现自我调节护理反馈,认识到患者连续自我调节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患者还应该保持自我调节不放松,不断地和医护人员保持沟通,使自身具备较高的自我调节积极性。两组经过持续干预直到出院为止。

1.2.2运动引导想象训练方案 ①组建想象训练干预小组:研究人员结合当前神经内科患者特点,邀请2名神经内科、2名精神心理学、2名护理学专家组建训练干预小组。小组负责制定出引导想象训练的引导语。②引导想象训练引导语设计:患者从坐位调整为卧位。患者想象场景时保持身体全面性,根据地域特点把有些景物进行必要的微调(如将“棕榈树”换为“椰子树”),以实现景物色彩描述的提升,增加自身运动画面想象。③录制音频:按照引导语选取与之契合的背景音乐《Spring》及《海浪的声音》,录制语音文件,然后按照试听、预实验效果调整引导语后再次录制音频。为了使得画面感更强,可以结合音频内容选择合适的图片制作场景画面幻灯片,包括大海、沙滩、椰子树、海鸟飞翔等图片景象。④干预方法:干预小组人员将引导想象视频、场景、问卷、医疗知识等编辑发布到微信公众号,患者直接通过二维码进入到页面了解相关内容。病情稳定后,给患者提供电脑或手机,让患者以卧位的体位佩戴耳机,干预前3 d主要是将场景画面展示出来,让患者有较高的画面记忆感,然后闭上眼睛听音频,引导语的促进之下开展想象训练,音量40 dB左右(以舒适度为标准,可以适当调节)。第4天开始就要投入到引导现象训练中,内容见表2。研究人员每日进行病床指导,并且保证患者按照要求参与到训练中。患者治疗结束出院时,把音频发送到患者手机中,让患者与家属掌握操作方法,并持续倾听,然后在公众号打卡,研究人员定期随访患者,记录倾听时间、频率等数据信息,干预时间为3个月。

表2 运动想象训练内容

1.3 效果评定

①焦虑、抑郁:采用 HADS〔6〕对两组患者的总体状态进行合理的评估与分析。量表包括焦虑(HADS-A)和抑郁(HADS-D)两个亚量表,共14个条目,其中焦虑量表7个条目,抑郁量表7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总评分7~28分,分值越高提示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②运动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7〕评分、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LE)〔8〕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9〕评估两组患者在经过干预之后的运动功能。BBS量表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为0~4分,总评分0~56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平衡能力越强。FMA-LE包括上肢功能和下肢功能两部分,总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运动能力水平越高。ADL包括躯体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两部分,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1~4分,总评分14~56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强。③自护能力:采用自护能力测评量表(ESCA)〔10〕评估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方面,量表包括自我护理技能、疾病健康知识、健康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4大维度,总评分0~172分,评分高则代表自我护理能力强。④生活质量:采用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11〕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分包括躯体症状、物质生活、心理健康、社交活动能力4大维度,评分高则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随访及评价方法

对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各失访1例,分别于入院时及随访结束时由同一责任护士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向两组患者发放HADS量表、BBS量表、FMA-LE量表、ADL量表、ESCA量表、GQOLI问卷。问卷填写前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及相关问卷填写时注意事项。本次共发出问卷94份,有效回收问卷94份,有效回收率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HADS总评分、HADS-A评分、HADS-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HADS总评分、HADS-A评分、HADS-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BBS评分、FMA-LE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BS评分、FMA-LE评分、AD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总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总评分及相关维度(包括自我概念、疾病健康知识、健康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总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GQOLI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I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包括躯体症状、物质生活、心理健康、社交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可减轻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

脑卒中患者常合并多种功能障碍,如语言障碍、运动障碍、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而不良情绪会导致患者康复训练积极性下降,影响患者康复训练效果〔12-13〕。自我调节通过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患者的内在潜能,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14〕。本研究结果表明,自我调节模式能有效减轻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这是由于自我调节模式通过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纠正了患者错误的疾病认知观念,有利于患者形成积极的思维,从而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15〕。运动引导想象训练通过自然的想象场景可以让患者更加的放松,也有比较丰富的感知体现,让患者通过想象、听音频等方式带入到“舒适”的环境中,消除焦虑、抑郁等负面的情绪。在自我调节的基础上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能起到协同作用,有效消除不良情绪〔16〕。

3.2 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研究指出,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护能力水平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积极性,有利于患者机体功能改善〔17〕。本研究结果表明,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这是由于自我调节模式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助于患者疾病技能掌握,纠正不良的饮食及行为习惯,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18〕。另外,运动想象训练能够让患者从想象中获取真实的瞬间感知体验,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19〕。

3.3 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康复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但康复功能锻时间长,锻炼效果受患者依从性影响〔20〕。研究指出,充分调动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将有助于提高患者功能锻炼效果、改善患者预后〔21〕。本研究结果表明,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由于通过自我调节方式的应用让患者有较高的自我调节积极性,提高了患者康复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改善了患者运动功能障碍〔22〕。而运动引导想象训练能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从而提高患者参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有效改善了患者运动障碍,促进了患者康复〔23〕。

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能有效减轻脑卒中恢复期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想象量表康复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