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路径分析
2022-11-14侯燕林
侯燕林
(广西五金矿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国有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中颇具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断改革,企业有关的技术及其相关水平以较快的速度提升,生产规模扩大,所面临的压力也不断增多。国内外市场形态也在不断变化,而目前的企业发展需求仅仅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如今国有企业既要不断解决产品创新、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问题,还时刻面临来自同行的重大压力。因此,只有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才有可能在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在能够预测的前提下改善技术操作,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实现健康稳健的发展。对国有企业来说,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实施对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国有企业的治理目标也极其有效。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及职能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传统预算的概念是以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为核心,对资金的流向及企业财务资源的安排作出科学专业的预测,再依据预算结果对某一段时间内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然而全面预算管理则是在预算的基础上,贯穿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对经营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具体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企业的财、物、人力等资源的分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经济发展下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具有科学性、高效性以及系统化的特点。通过一个既定的指标衡量企业在某一时期的财务情况,以此验收经营成果并为制定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提供依据,同时还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进行监督与调控,从而促进企业的协调发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
全面预算主要被划分为有关业务活动的预算、财务状况方面的预算、成本和支出费用的资金预估等。预算组织体系由预算管理机构和预算执行机构以及各自管辖的分支机构构成。首先,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性、前瞻性的特点为企业实现所有经营活动的事前预估测评、事中监督调控、事后整合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事前的预测测评可以提前掌握财务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来规避风险。此外,通过事中监督调控可以更加高效地控制企业的经营过程,规范其操作流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支出,避免资源浪费,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而事后整合分析则可以对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了解业务的发展规律,为下一阶段目标的设定提供真实有力的理论依据。其次,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在各部门之间建立充分的联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定期考核特定岗位的工作,使每一个员工都充分参与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中,为实现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存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薄弱,预算执行控制能力较差
全面预算管理的掌控与设计在部分国有企业中并不明确,对管理要求和需要缺乏一定的了解。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在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广泛存在,且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还禁锢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未能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管理过程中,误将全面预算管理等同于财务管理,对全面预算管理本质的理解比较浅显,并且未将预算管理视为主要的管理手段与管理目标。
首先,当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对本身工作任务的深层意义不够明白,预算管理意识缺失,导致全面预算管理与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难以联系起来。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常常因为对预算工作理解不到位而出现常识性错误,并由小及大,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活动。
其次,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片面且预算目标提出较长时间后仍未执行,甚至部分国有企业将片面的预算管理一一实施在各部门及其旗下公司。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理解,进而在理解上级预算目标的内涵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预算的执行控制效果和预算目标出现偏差。在领导安排预算目标之后,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和及时排查的能力,导致难以有效消除与回答在实现预算目标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疑问。
(二)缺乏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
大部分国有企业未考虑时代的变化,导致各管理模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在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下不能够实现,因对预算管理的认知片面,其管理体制也止步不前,故管理者对于相关业务的执行难以把控。在当今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全面预算管理体制也须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不仅需要遵循当今时代的经济活动规律优化管理体制,还需要对国有企业以往的业务数据和历史成就有一定的了解。若管理体制缺乏准确性与真实性,所制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就不能满足企业本身的预算需求。同时,预算管理体制的健全还体现在执行流程的规范性上。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具备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职责分明的部门小组,从预算的编制到预算结果的分析都应该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企业组织结构的完善同时也是实现企业业务目标和经营战略目标的保证。完整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可作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载体。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才能有效地执行相关的经济业务。
(三)预算编制方法过于单一,不具备科学性和高效性
当前,全面预算因需要适应不同时代的需要而出现了多种类别,能够随意地更换与挑选,其中一些较为先进的方式被大多数民营企业采纳。但仍然有一些国有企业使用的是传统的全面预算手段,其获取的利润和花费的资金与本身所设想的背道而驰,无法根据环境的改变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是预算编制方法过于单一导致的。增值预算是利用相近的年份估计数据,所得到的估计值与实际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忽略了一部分的风险因素也会导致负面影响,使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被削弱。与此同时,预算的编制不具备长远性的考量,往往只是依照当前的经营情况设立目标,无法根据市场变化趋势,修正预算编制,导致预算的设立常常出现不适应性与偏差性,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合理性与高效性
完善的考核机制能够激发企业员工开展业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企业想实现自身的预算目标,但又缺乏考核机制,使员工工作时缺乏活力。低效率的考核机制,如不公正的考核环节和不合理的奖惩制度,将大大削弱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内部员工心中的威严。企业对于考核机制的执行未给予一定的重视和关心,导致执行相关考核工作的负责人缺乏一定的认知和能力,使考核结果缺乏真实性。
考核机制单一且不合理,因此无法鼓舞未达标的员工保持工作的动力,也难以使企业保持向前发展的生机。与此同时,考核指标的设立缺乏科学性,导致所产生的效果也未能达到预期。企业高层看不到绩效考核的实用性,自然就会忽略考核机制的建立与调整,从而又使下层工作人员随意对待考核工作,由此成为死循环,严重影响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与推进。缺乏合理公正的预算考核制度,将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预算失去了一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难以作为企业的硬约束发挥其原本的优势和作用,最终企业将迎来预算管理失败的结果。
四、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
(一)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
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国有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更深层次地了解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正确掌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实质要求。国有企业要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首先企业高层应该带头树立正向的全面预算管理观念,即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使企业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获得更高收益率的管理模式,不能一味将全面预算管理等同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而是要深入了解其本质,将其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有机结合。其次,要清楚掌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意义,充分发挥其具有的职能和优势。将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四者的高效统一。同时,预算管理工作应由企业高层组织和指挥,再由各级管理部门编制和执行预算,各级领导应该做好企业内部的宣导教育工作,不定期举办相关的宣讲活动,让全体员工充分了解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最大限度地配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
(二)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强化预算执行控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国有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管控制,实现全面预算的标准化编制与高效化管理。
首先,要设立独立的管理部门,对企业各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把控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过程。同时,要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制定专门的制度方针,对企业的材料成本预算、人工成本预算等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类型的成本需求制定不同的管理标准。预算管理体系的标准一经制定,任何员工甚至是管理层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不能因为个别的特殊情况打破,从而影响预算的权威性。
其次,要建立动态的预算管理体系,利用互联网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对工作流程进行跟踪管理,及时发现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增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最后,要强化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管理控制工作,建立起高效、透明的管理机制,清楚掌握资金的来源、去向,确保预算资金的透明与安全。
(三)建立预算数据库,完善预算编制环节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要想高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掌握信息数据的能力。建立一个科学、健全的预算数据库,这对预算编制环节的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借助互联网技术做好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将收集到的数据整合分析并纳入系统,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不仅能够更长时间地保存历年的预算管理数据,还能更高效地调取所需信息,避免了人工整理可能出现的错误,也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量,间接提高了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应该具有科学准确的预算编制方法,力求编制准确无误的预算指标。因此,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活动规律制定战略发展目标,针对各时期的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预算编制方法,避免出现预算错误或是出现与市场环境不符等问题。
(四)完善预算绩效考评机制
想要企业全体员工团结合作为企业的发展付出努力,首先需要构建健全的绩效考评制度,由专门的监管部门定期对员工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并给予一定的奖惩,建立与预算评价结果相对应的奖惩机制,以体现员工个人价值,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员工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促使其将自身的发展规划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共同实现全面发展。
其次,在考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不同员工的财务指标,还应该同时考核非财务指标,如客户管理、合同管理等。既要从理性角度对其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评分,还应该从感性角度对其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分。给予表现出色的员工适当的奖励,同时还需要对执行力较差的员工进行惩罚,做到公平公正,以确保绩效考评全面科学合理。还可以选评优秀员工,让他们在企业内部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员工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共同实现国有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目标。
最后,对于未实现的预算目标,需要有关部门和个人承担相应责任,并且严格遵守制定的奖惩制度,这有利于促进企业组织内部的正向竞争。
五、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占据了不同寻常的位置,预算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发展水平。如今国有企业还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有力武器。因此,国有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全面预算管理,深入分析自身现存的问题,并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地提升预算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有企业也应通过自身努力,对市场变动作出合理的预估和判断,积极主动营造良好且健康的内部预算管理环境,最终实现预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