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拉理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吸引力调查

2022-11-14三峡大学图书馆朱菲唐文惠汪青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期
关键词:吸引力因素图书馆

文/三峡大学图书馆 朱菲 唐文惠 汪青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国际互联网诸如百度、谷歌等公司参与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等,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读者选择服务的渠道多元化,如EBSCO的一项调查表明:68%的大学生利用Google和Wikipedia开展研究,许多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数量逐年减少,如读者到馆人次减少、线上资源访问量减少、电子文献下载量减少、纸质书刊借阅量减少等,从而导致图书馆各种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为学生自习室。从各高校图书馆发布的年度阅读报告中,可以发现以上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共性问题。加上各数据库商、出版社等机构不断推出类型多样的免费信息资源,读者选择信息资源的途径更加多元,获取方式更加便捷,使纸质资源借阅服务、线下活动与空间服务受到严重冲击,相比之下,图书馆的吸引力明显不足,高校图书馆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读者是高校图书馆生存的根基,拥有读者,高校图书馆才有存在的意义。本文尝试从推拉理论的视角,借助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数据,探讨高校读者使用图书馆的内在推力因素与外在拉力因素,为高校图书馆增强读者黏性、提升读者吸引力提供参考。

一、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是社会学中研究分析人口迁移的重要理论之一。最早由英国统计学家欧内斯特·拉文斯坦(ErnestG.Ravenstien)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迁移法则”的基本框架。20世纪50年代,唐纳德·鲍格(D.J.Bogue)系统地论述了推拉理论。20世纪60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李(E.S.Lee)在前人的基础上首次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划分为“推力”和“拉力”。他认为影响迁移行为的因素有4种:与迁入地有关的因素(如环境、教育资源)、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如家庭、环境、人际网络)、中间障碍因素和个人因素(如心理、需求、利益)。他指出了迁出地和迁入地各自都有推力和拉力两类因素。他将个人因素和中间障碍因素引入到包含内外部因素的解释框架中,即劳动力的流动和迁移是内部推力(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中间障碍(距离远近、文化差异等)和外部拉力(用人单位、政府政策等)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该理论将影响人们迁移的因素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简化,在国外问世之后受到人们普遍接受,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旅游、教育等领域的人口流动因素研究。目前已经有学者将推拉理论引入图情领域中。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已有的研究中,将图书馆吸引力定义为引导读者主动去使用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和服务的力量,如张磊等以西南地区高校学生为样本,运用主成分法分析影响高校图书馆吸引力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赵玉玲借鉴新加坡经验,提出我国图书馆增强自身吸引力、促进资源利用的对策与建议。胡陈冲利用相关文献资料和实际访谈数据,尝试从推拉理论的视角论述促使大学生参加阅读推广活动的内外推力与拉力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强化大学生参加阅读推广活动行为的产生提出措施建议。戴逸飞根据推拉理论,认为阅读动力来源于外部环境和读者内心世界,只有当阅读的动力大于阻力时,阅读行为才有可能发生。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读者选择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而不选择其他资源和服务的权衡过程,可视为一种“推-拉”过程产生的结果。基于现有文献,学者利用推拉理论开展高校图书馆读者吸引力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主要关注图书馆读者的采纳和持续使用行为研究,对读者转移行为关注不全面,对图书馆读者吸引力的提升策略研究不深入,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

三、研究分析

本文将推拉理论应用于读者吸引力研究中,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搜集参考资料等途径确定研究模型,并拟定了问卷调查的内容,最终确定从图书馆的拉力因素、外界推力因素和中间障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然后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读者数据,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向全部读者发放,于2021年1月22日至2021年3月3日完成2096份答卷的回收。其中男生915人,占比43.65%,女生1181人,占比56.35%。读者身份主要是在校学生,为2013人,占比96.04%,校友、一线教师、教育工作者、社会读者占少量比例。同时,其中低年级本科生(大一、大二)1018人,占比48.57%,高年级本科生(大三、大四、大五)696人,占比33.21%,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专科生占少量比例。

(一)外界推力因素。1.学业自我效能感低。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资源中心,对学习、教学、科研起到支撑作用,图书馆能够使读者感受到浓烈的学术氛围与学习环境,利用从众的心理,潜意识刺激读者开展学习;外界环境相比之下,缺乏刺激条件,无法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超过90%的读者认为图书馆的氛围更有利于学习研究任务完成,其他场所的学习效果不及图书馆,仅0.57%的读者持反对意见。2.环境条件差。为满足广大读者学习与科研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大力发展空间设施设备、软硬件建设,保证图书馆有完善的网络信息环境和设备终端,有充足的阅览座位满足读者需求,有便利的水电暖等供应保障,有安静的自习区以及合适的朗读区,还有专为考研读者设立的存书柜以及备考区。超过91.51%的读者认为其他场所的环境条件不及图书馆,图书馆的学习研究环境温馨舒适,是他们不选择其他场所的原因之一。3.交通不便利。77.1%的读者认为图书馆一般位于校园中心或显著位置,且与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的距离不远,交通便利,路上时间成本低,其他场所不及图书馆。17.18%的读者不同意该观点,其余读者持中立态度。4.场所安全保障性低。为保障读者利益,图书馆配置了安防、消防、物业、巡库等工作人员,设置了安全门禁、安防监控、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确保读者在图书馆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其安全性要高于其他场所。87.93%的读者同意此观点。

(二)图书馆拉力因素。1.替代品资源丰富。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工作。90.84%的读者认为图书馆的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很丰富,是其他场所无法比拟的,可以满足读者学习、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的资源需求。2.感知便利。资源建设的目的在于利用,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便利的资源查询与利用途径。读者可以通过OPAC、统一检索、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检索机等途径查询馆藏情况以及馆藏位置,通过自助借还机、人工借阅、委托借阅、图书预约、PDA荐购等多种方式借阅纸质资源。通过图书馆主页或者数据库导航能快速访问数据库,通过统一检索可以基于篇级检索期刊文献,在学校IP范围内可以不通过身份认证、不使用VPN直接访问所有数据库资源,降低读者使用成本。82.68%的读者认为能从图书馆快速定位并及时获取到所需纸质或者电子资源,是他们选择图书馆的原因。3.相对享受度高。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化交流中心,常年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学术文化活动,有利于放松心情、释放或缓解压力、提升学习研究兴趣,并且图书馆装修风格特色鲜明,桌椅沙发舒适,有温馨的学习、研究、交流环境。90.22%的读者认为图书馆舒适度高,到图书馆学习比其他场所享受程度要高。4.服务友好。图书馆设有咨询馆员,每个楼层书库都设有值班馆员,面对读者的咨询能够耐心、周到、及时解答。面对读者的违规行为能够及时、友好地制止,为广大读者营造了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图书馆设有馆长接待日,在网站上公布有留言咨询、电话咨询、QQ咨询、邮箱咨询等沟通方式,设有读者知识库对常见问题进行解答,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无微不至的服务。81.73%的读者同意本观点。

(三)中间障碍因素。1.惯性成本。72.76%的读者对学习场所没有固定的偏好,根据情况、心情随机确定。往往根据目前读者所在的位置就近选择学习场所,主要以自习为目的。2.转移成本。每当考试季,图书馆门口天未亮读者就排起长队等待入馆,自习座位十分紧缺,并且少数读者一个人占多个座位,或者占座位后不在馆内学习,造成座位资源浪费,加上考试季大声朗读背诵的现象随处可见,影响73.09%的读者选择利用图书馆。3.环境影响力。在Web2.0的时代,读者可以通过学校主页、图书馆主页、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多种途径了解图书馆以及其他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53.77%的读者认为图书馆的宣传和读者的评价会影响他们选择利用图书馆。

四、吸引力提升途径

(一)加强资源建设与利用。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资源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吸引力,因此,加强资源建设是最有效提高高校图书馆吸引力的途径。资源建设应基于高校学科背景、科研环境等因素开展,包括纸质资源建设与电子资源建设。现阶段纸质资源的利用率逐年降低,电子资源的利用率逐年递增,在资源建设中如何处理好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关系,是每个高校图书馆面对的难题。为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资源智能采选与读者参与采购都是未来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资源利用,建立好完善、便捷、高效、易用的资源利用体系,是提高读者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多终端的资源检索途径、图形化的导航模式、自助式的借还体系、读者借还全方位提醒、针对性的智能推荐是提升读者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二)加强条件建设。读者的使用体验与幸福感与图书馆的条件建设息息相关。随着时代的变迁,图书馆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最基础的冷、暖、水、电、网等各个方面都将影响读者体验,任何一方面跟不上需求,都有可能使读者放弃选择图书馆。空间布局、自习座位、朗读区域、研讨室、报告厅等硬件条件的完善将满足读者学习、朗读、活动等各方面的需求。中心机房的建设为图书馆的所有业务系统提供硬件支撑,为业务拓展与服务创新提供硬件保障。安防消防保证读者切身利益,保障读者在图书馆的人身财产安全,让读者能够安心在图书馆学习。大屏、竖屏等多屏终端让读者全面掌握图书馆活动通知与新闻动态,吸引读者参加各项文化活动。

(三)大力开展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图书馆是高校文化交流中心,每年至少举办上百场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形成了大学生讲坛、创客空间、佳片有约、4.23世界读书日、悦读文化节等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社团的积极性,满足广大读者的文化活动需求。大力开展文化学术交流活动,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针对性地进行资源推荐与阅读推广,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使用图书馆。

(四)提高馆员素质。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支撑保障服务。因此,要求每位馆员都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能够为读者解决图书馆使用上的各种问题;要求馆员熟练掌握图书馆的业务流程,了解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掌握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快速解决或定位问题;要求图书馆打破部门墙,正确引导读者联系解决问题的部门或馆员。馆员素质业务能力高,读者才能够在图书馆享受更好的服务,提高图书馆的使用体验,也才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前来使用图书馆。

(五)加大宣传力度。在移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读者大多通过移动终端来获取图书馆的通知公告和活动资讯以及办理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图书馆应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包括新书通报、活动预告、空间改造、资源上新、新增业务等各个方面,增强图书馆的曝光度,提升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引导读者与图书馆进行互动,增强读者与图书馆的粘性。

五、结语

通过以上途径,能够弱化外界环境对读者的拉力因素,进而增强高校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当然,每个高校图书馆所面对的读者群体以及外界环境都不尽相同,应该根据读者使用图书馆的具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实际出发,获得与本馆实际情况相符的读者吸引力提升途径。

猜你喜欢

吸引力因素图书馆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吸引力1
吸引力2
图书馆
跟踪导练(三)4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去图书馆
什么是你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