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22-11-14庞加兰
熊 洁 庞加兰
(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8)
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定位与分层目标
(一)金融学实践教学的定位
随着经济社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提出的“金融市场层次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理念的推行,越来越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金融行业,如小额贷款公司、网络金融中介等,诸如此类的行业变化,对高校培养应用型金融学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之前的宏观型、定性型的教学方案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微观化、工程化的金融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也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调整之前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案,加强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整体教学方案,为社会培养能够深刻理解金融理论知识并拥有创新运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金融学实践教学的分层目标
依照通用学习方法理论,带着主动性去学习知识,才能更快地掌握知识,通过对知识的大量积累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金融学实践教学可以分别设定在校内和校外两种环境中进行,并设定有针对性的阶段分层目标,可以让学生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清晰,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校内培养和校外实践两种教学形式,在校内集中教学金融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实务知识,在校外实践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真实的金融市场,加强对金融现象的理解力,从而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对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自身对金融学相关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块设计
为了实现培养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必须根据实际教学环节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通过基础实践、专项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递进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实操技能和以及专业综合运用能力。
金融专业基础实践环节,包括金融课程实训、行业认知实习、市场调研实践等等形式,教学目标是加深学生们对于金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通常针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和二年级新生,以一个学期为基础时长单位。首先,在学生完成了基础金融理论的学习之后,老师会带领学生了解市场上的金融机构及金融产品,通过全方位的讲解与对比,让学生们产生理性认知,然后安排金融课程实训,通过课堂上的实践思考,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以及找准自身在行业内的定位。其次,再安排学生进行行业认知实习,组织学生参观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或社团组织,了解行业各岗位实际运作的流程和状态。最后,安排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实践,从设计问卷、调查访谈、总结分析等环节,加深学生们对于金融行业现实问题的体悟。通过一年半至两年的金融专业基础实践,为之后的专项实践教学与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专项实践环节,即专门针对某一专业设计的特色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专项技能、专业岗位的认知和适应能力,包括专业实验课程学习和集中实践两个阶段。金融学的专业实验课程,包含金融理论的认知活动及实践验证操作,例如理论研究竞赛、金融产品知识问答竞赛之类的主题活动,既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理论研究能力。另外,还可以合理运用校内专业实验室,在专业老师的领导下,进行金融投资交易操作、外汇交易实验、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网络金融电子支付等等形式的实践操作学习。
综合实践环节,即通过整合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专项实践能力来培养学生们的专业创新能力,实现学生们的专业综合素质整体提升目标的教学环节,一般在学生们毕业前一年开设,包括企业实习、创业帮助、毕业设计项目等等形式,通过要求学生们进行产出,来实现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而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竞争力。
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对实践教学的定位不当
许多高校的教学传统多注重理论教学而放松实践教学,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金融学专业,在其他财经类、管理类等各类应用型的专业也非常普遍,对实践教学的定位不当,常常出现两个极端的现象:一方面,部分高校在设计课程方案时,实践教学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外延部分,通常被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展开,实践教学所占的时长也较短,进行实践时也经常浅尝辄止。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认为实践教学是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的教学形式,在设计课程方案时,通常会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进行规划,割裂了实践与理论天然的联系。以上对实践教学的不当定位,都对高校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有所影响。
(二)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缺失
因为专业特色不同,相较于理工类专业,金融学专业通常较少配备专业实验室,实验室管理人员通常由理论课的青年教师或专业内的学生来担任,相关专业软件和计算机设备则由其他有计算机背景的管理人员来进行升级和维护,因此,当专业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出现问题时,实验室兼职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处理,从而耽误实践教学的进程、影响教学效果,而设备维护人员没有金融学专业背景,在升级或开发管理一些软件资源时,无法根据金融学专业特点来满足实际需求,从而影响实践教学的效率,这种长时间存在的专职管理人员的缺失,直接影响了金融学实践教学的课程效果。
(三)实践教学与应用脱节
随着重视实践教学的理念的深入人心,部分高校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程学时和学分占比。但在金融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内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教授的内容简单、教学要求低的特点,导致实践教学设计仍不能符合实际应用需求。基于金融行业的特点,大部分高校金融学专业校内实验教学中仍然依赖于相应的实训平台和教学软件,例如“以渔有方”教学平台中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信贷业务等教学软件。但软件操作与现实必然有一定的差距,且操作内容也相对单一,缺乏立体感,难以考虑到复杂多变的金融与科技发展现状,不能满足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四)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
在大部分高校,教师们个人履历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学习,从高校学士、硕士到博士、博士后等,都是长时间在进行理论学习和科研论文锻炼,大部分未曾真正进入行业得到实际的从业锻炼,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教师们在进行实践教学指导时无法真正指出实践中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另外,作为高校教师,通常科研任务繁重,职称评聘制度也会占据教师们的许多精力和时间。因此,实践经验不足以及时间精力不足的双重原因,导致高校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备课不够重视、含金量不高,从而影响了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
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目标指导行动,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对专业实践教学做好精准的定位,教学队伍才能更加主动积极地落实各个教学环节,保证教学效果。针对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包含课堂知识学习、课堂实操与较长时间的实践教学等完备的环节。在课堂知识学习环节,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和业务性较强的课程设置不同强度的课堂实操环节。比如金融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基础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设计专项小型场景实验,通过情景演示加强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证券投资实务、会计学基础、保险学等业务性较强的课程,可以设计小型工作项目,让学生们在模拟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在理论课程的学习结束之后,需要设计较长时间的独立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之前学习的各科理论课程和相应的岗位需求,设计一个综合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提升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
校内实验室的管理直接关乎学生们在校内学习的质量,尤其是应用型高校,更应该注重校内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的建设。根据专业特色和侧重点,首先,校内实验室首先需要配备完整的电脑终端设备与数据传输设备等硬件设施;其次,应当建立完整的商业银行业务模拟系统进行银行储蓄、信贷、国际业务等实训,以及证券投资模拟交易软件系统模拟证券公司的工作环境,以便于学生们在校内实验室就可以掌握实时股市行情与交易信息,进行模拟投资训练;最后,对于实验室硬件建设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至少应该满足几年内实验软件不断升级的要求,对教学软件的购置与更新,应参考教师、学生多方建议,选择业务操作流程拟真程度较高、并且具备相关实战案例的软件。
(三)优化实践指导队伍
实践教学教师的指导能力也关乎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高校教师缺乏从业经验的现状,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教师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高校与行业的联系。一方面,运用制度鼓励高校教师投身校企合作单位的进行实际锻炼,总结行业现状,了解各个岗位的实际需求,将行业观察融入专业实践教学设计中,让教学时的理论知识讲解得更加直观深刻,学生可以直接运用于工作之中。另一方面,积极邀请行业内人士进入高校举办相关专业讲座及教学指导,让学生们直接接触到行业前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们钻研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
(四)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实践教学场地分为课堂实操、校内实验室和校外企业,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同步进行企业实习、专业竞赛、项目合作等等形式。金融学专业需要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更应该加强与金融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将企业的优质实践经验和资源引入学校供学生们进行有效的学习,拉近课堂与企业的距离,同时将优秀的专业人才送进金融企业进行切身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应用能力,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五)开发实践教学特色教材
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方案和教材,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应该针对职业实践能力进行特色的教材设计。首先,除了高校教师等主要的教材编写人员之外,还可以邀请行业精英等前辈共同参与,既能保证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又能兼顾培养学生们的职业能力,满足行业各岗位的实际需求。其次,编写教材时,可以专门设计具体的工作项目,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加强工作项目的目标导向,实现仅依靠纯粹的理论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
(六)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目前部分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也有很多执行不力的情况发生,高校应该明确教学管理体系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义务,从系统上改善实践教学效果。首先,院级主管人员应该担负主管责任,如院长或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应该强抓教学指导方案的制定方向和执行进度。其次,各系与各专业的教学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教学指导方案设计教材,认真进行教学活动,达到专业教学目的。最后,后勤行政管理人员,如教务处、行政中心等应该全力配合,提供及时全面的后勤行政保障,助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