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背景下专业市场改革发展路径研究

2022-11-14

商业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义乌双循环物流

徐 靖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义乌 322000)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国家着眼于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专业市场新一轮发展的宝贵机遇。当前,国内学者主要从双循环的时代背景、内涵和面临困局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发展双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扩大内需上。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导向型战略使得义乌小商品市场过多依赖于外国市场,如Defevera and Riano发现一半出口企业将70%以上的产值在国外市场销售。一旦外部需求萎靡,没有国内贸易支撑的纯出口企业将遭受严重冲击。部分学者从企业出口与内销的动态市场选择行为进行研究。张昊认为当地市场的产需匹配度、消费饱和度等会抑制企业的出口转内销,而批发环节的发展程度则会促进企业的出口转内销。高宇从贸易成本角度解释了纯出口企业的存在原因。程玲、叶宁华指出提高企业生产率水平及改善外部融资将显著提高出口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概率。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完善的工业体系、数字化发展的新商业模式,都为专业市场的规模化、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双循环背景下,进一步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积极作为,以专业市场为平台,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一、专业市场助力双循环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义乌商贸优势突出,义乌市场被联合国、世界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在助力双循环建设上,具有4 个方面的突出优势:

(一)规模庞大、外联紧密的市场网络

一是市场规模大。义乌市场经营总面积470 万平方米,商位7 万多个,从业人员21 万,日均客流量20 余万,经营16 个大类、33217 个细类、180 多万种商品。二是市场辐射面广。通过运营、物流、标准、质量、诚信体系等多方面合作,义乌形成了覆盖28 个省份182 个二级市场的全方位、立体式、多层级的国内市场体系。义乌商人走南闯北,5 万义商分布在全国各地。三是会展业发达。每年举办义博会、森博会、进博会等展会超150 个,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十佳会展名城”、“中国十大会展名城”、“中国最具影响力会展名城”等荣誉称号,会展综合实力进入世界会展城市前50 强行列。四是进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建立国内最大进口商品城,进口商品市场总面积超过20 万平方米,引进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 万种进口商品。2020 年全市进口总额123 亿元,其中进口消费品107.7 亿元,增长33.0%。

(二)物流集散便利

义乌是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认定的国际陆港城市,被列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拥有国内国际物流企业3000 家。从国内物流看:国内专线物流线路覆盖全国31 个省份的1502 个县级以上城市,连通国内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60%县(市)。物流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 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配载中心。从国际物流看:与宁波舟山港联动,开辟海铁联运通道。“义新欧”中欧班列已开通西班牙、英国、捷克等15条运输线路,辐射38 个国家,实现“海陆空铁邮网”全覆盖,铁路口岸、航空口岸双开放,获批设立义乌综合保税区,建成投用保税物流中心(B 型)、国际邮件互换局以及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等进口指定口岸。

(三)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义乌长期坚持“贸工联动”战略,“义乌市场+产业基地”型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适应贸易环境变化的抗冲击力,是义乌助力构建新格局的又一优势。从市外看:义乌市场与全国20 多个省市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众多产业集群联系紧密,帮助200 多万家中小微企业实现产销衔接、带动2000 万以上产业工人就业,是广大中小企业的“晴雨表”,是时尚潮流的“风向标”。从市内看:义乌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高新区和13 个国家级产业基地,配套了“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功能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等一批公共产业服务平台,涌现了一批全国乃至世界行业“单打冠军”,饰品、拉链等产品占据了全国20%以上的份额,无缝内衣产量占了全球的30%、全国的80%。

(四)数字贸易蓬勃发展

连续七年雄踞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榜首。从国内电商看:电商主体超过28 万户,2020 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3125 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1909.7 亿元。2020 年邮政和快递业务量71.75 亿件,占全国8.5%。从跨境电商看: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出境目的国覆盖全球127 个国家和地区。义乌-大阪货运包机每周7 班,开通义乌-都柏林、义乌-马德里临时货运包机,实现与郑州、广州空空转关。“义新欧”班列开通运邮功能以来,“义新欧中国邮政号”班列已出口896 个标箱908 万个邮件。

二、促进双循环的工作举措

发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品牌优势,与全国多家市场开展多形式合作,布局万家分销网点,带动7.5 万商户以多种方式对接国内市场,构建“市场主导、服务联动、互利共生”的国内专业市场体系。对接全国物流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布局数字云仓、智慧物流等项目,培育具备全国性、区域性“干支配”整合能力的头部物流平台,集聚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企业,形成高效的内循环物流体系。建设“百县万品”助农助企平台,对口帮扶欠发达县市,开展万余种商品产供销一体化协作。深化与国内特色产业集群、劳务输出地、贫困地区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建设原料加工园区品牌基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物流基地,让更多的内陆优质产品通过义乌销往全国、走向世界。推进商品市场前移,在往来较为密切的贸易节点城市,合作布局海外仓、境外站、海外分市场等境外展贸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开展跨境贸易,让每个平台成为向世界展示义乌一流商贸服务的窗口。建设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班列。增加国际物流专线,串联覆盖全球物流服务站点,参与建设陆上、海上、空中丝绸之路,形成以义乌为支点“全球运、全球递”的高时效、低成本跨境集疏运体系。

开辟国际临时航班、国际商业航班包机等渠道,满足8 个“快捷通道”外的来义境外商务人员增开临时航班或包机需求。拓展外籍商友卡的应用场景,实现办事“一卡通”、做生意“一卡通”。依托义乌综保区,创新“前店后仓”、跨境自提等批零兼营的销售场景,形成从源头到销售的一站式供应链闭环,打造千亿级进口日用消费品展贸平台。建立海外中小企业信息库,帮助国内进口贸易主体接洽海外工厂,提供海外创牌、OEM 代工业务对接服务,扩大特色优势产品进口。推动市场提质创牌,推动标准、设计、创意与市场全方位融合,与设计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培育优秀设计团队,集聚设计人才,研发创意设计产品,打造小商品创新策源地和标准引领地。建设Chinagoods 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集成展示交易、仓储物流、关汇税、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等功能,数字化重构市场交易场景,实现市场上下游企业和贸易服务企业的智能互联。深化与eWTP 合作,以“数字围网”为核心,建设“数字综保区”。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经济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朋友圈”政策互通、发展联动,形成引领开放合作的“协作圈”。

三、双循环背景下专业市场改革发展路径研究

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是系统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在加快实施“双循环十大行动”的同时,从制度创新、数字赋能着手,进一步谋划创新举措,务求工作不断迭代创新,助力双循环走深走实。

(一)探索新机制,增强双循环发展动能

一是谋划创新国内市场信用保险支持机制,保证外贸企业在内销中同样使用信保。二是探索义乌独创的货款宝等融资政策同样适用于有订单的出口转内销产品,对内销给予出口同样的金融融资支持。三是研究对出口产品转内销予以一定的税收优惠。四是对出口转内销产品在进入沃尔玛、麦德龙等大型商超时,对进场费予以减免。鼓励设立出口转内销产品专区。五是对于出口转内销产品给予运输方面支持。

(二)培育新品牌,夯实双循环发展基础

推动新型“贸工联动”数字化转型,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数字化、市场数字化和物流数字化等协同制造模式,大力发展柔性生产、定制生产等业态,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生产线同标准同质量”。探索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在无缝服装、针织内衣、饰品、袜子、拉链和五金等产业建设未来工厂样板,实现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的数字化升级。积极打造出口转内销“新国货品牌”,对树立新国货品牌企业予以资金扶持。

(三)搭建新平台,打造双循环发展载体

一是认真开展商品市场优化升级国家级试点,与产地型、集散型和销地型商品市场加强纵向联动,加强品牌建设、贸易便利化、市场监管等横向协作。二是积极推进义乌小商品城体验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实现全链条数字化、可追溯,加快打造数字市场。大力发展基于贸易数据要素的撮合、金融等增值服务。三是大力培育新型消费,拓展生态消费、场景消费,争取23 类独具行业细分特质的交互场景以及5 个融入社交元素的综合应用场景落地。四是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与其他市场化数字化物流平台合作,形成与国内物流枢纽和节点城市之间功能互补、业务衔接、平台共享的数字化物流设施体系。五是在义博会、义乌进博会和浙恰会期间开设内外贸融合展区,推动出口内销“比翼双飞”。

(四)壮大新主体,增强双循环发展活力

加快打造立体市场。稳步推进坐商、行商和云商“三商”融合,聚集一批有影响里的大型贸易中间服务商,做强以义博会为核心的会展业,打造全球小商品AI 涉及中心,培育商品“首发经济”“爆品基地”。推动高层次直播电商人才培育和集聚,在流量导入方面予以支持,完善对网红大楼(园区)建设、入驻知名直播平台、主播等的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直播电商发展氛围。

(五)发展新业态,拓展双循环发展空间

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海外仓等多种业态,建设全国跨境贸易集拼中心。高质量建设线上贸易供应链服务后台,与全球网购活跃地区电商平台、主流直播平台开展合作。加快培育“保税+批发”“保税+新零售”“保税+展会”、“保税+转口”等保税新业态,收购代理境外品牌,探索“全牌照口岸+专业市场”的进口新模式。深化市场采购进口贸易机制创新,争取在综合保税区试行小额小批量进口清单管理制度,条件成熟后探索市场采购进口贸易方式。完善海外仓商品展示、跨境直播、一件代发等境外综合服务功能,探索“海外仓+直播电商”的外贸新模式。探索离岸贸易,实现“海外生产-义乌展贸-海外发货”模式,加强离岸转手买卖管理措施研究,建立适应境外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

(六)推进“义新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城市

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义新欧”班列服务能级建设,探索建设长三角地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进与西安、郑州、乌鲁木齐等境内中欧班里集结城市的战略合作,积极推动与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口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加强“义新欧”布列斯特站、杜伊斯堡站和马德里站的建设,在各站点探索布局一批具有贸易中转、物流中枢功能的网络节点,努力形成全球仓储和售后网络。加强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航运服务中心、集装箱运营中心,努力实现船务服务、海港功能、口岸监管功能向国际陆港全面延伸。

猜你喜欢

义乌双循环物流
中国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中国航空公司新开义乌直飞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双循环”备课是创新备课途径的飞跃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