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铁行业整合培育专业化领航企业

2022-11-14文=余

现代国企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宝武特钢钢铁行业

文=余 力

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规划显示,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将提速升级。下一步钢铁行业将加强补齐钢铁行业技术短板,积极组织推进资源保障“基石计划”,坚决打破市场分割,加大行业兼并重组力度,培育专业化领航企业。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再提速

2021年,得益于市场需求旺盛,钢铁行业实现了“十四五”开门红。2022年3月20日,沪深两市已有32家钢企披露2021年业绩情况。其中,27家钢企预计净利润实现正增长,13家钢企预计实现净利润翻番。另外,首钢股份、宝钢股份、华菱钢铁等多家钢企在2021年都是盈利最好的一年。原因是受益于经济复苏,下游需求旺盛,使钢铁行业景气度提升,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宝钢、武钢重组而成的中国宝武,资本运作不断。中国宝武连续收购了马钢股份、太钢不锈、重庆钢铁等地方国有钢企,托管了中钢、包钢等地方国有钢企,在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同时,促进行业产能利用率和企业经营效益快速提升,化解了过剩产能。到2021年底,中国宝武共控股9家上市公司。

此外,华菱钢铁、太钢不锈等钢企也在业绩预告中透露,2021年也是其盈利最好的一年。

从整体来看,2021年钢铁行业效益超过2018年,创下历史最高。钢价上涨带来吨钢盈利大幅提升,让钢铁企业利润水平明显改善。进入2022年,钢铁行业高景气持续。攀钢钒钛2022年前两个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6亿元,同比增长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6亿元,同比增长122%。公司预测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12.80亿元至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236.03%至262.29%。

2022年下半年,国家在多个渠道,传递出稳经济、稳市场、稳增长的明确信号,企业将在聚焦主业的同时,主动谋变,以并购重组、资产优化、技术升级、聚焦高端产品等方式稳中求进,并在未来发展中抢占先机。

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我国钢产量排名前10位和前20位的企业钢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为40.39%和54.85%,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2.99个百分点、3.26个百分点。

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钢铁行业产能结构优化和产量控制,提升了对上游原材料的定价权,促进钢铁行业资源共享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2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国资委方面此前也明确,2022年将深化跨行业跨领域跨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钢铁等领域资源整合,加快铁矿石资源整合力度。

根据这一形势发展要求,中信特钢将推进建立稳定可靠的原料供应基地,积极与特钢上、下游企业共建特殊钢材料生态圈,逐步提高深加工比例,致力于打造“高端利基”和“大宗产品”两条线的核心能力,推动特钢材料生态圈和谐发展。

钢铁行业稳中求进中搞好绿色发展

2022年,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如何?在“双碳”背景下,钢企又该如何稳中求进?

鞍钢股份公司认为,2022年社会形势从供给端看,在“双碳”背景下,钢铁行业迎来了控碳、超低排放和兼并重组的供给新周期,产量向上弹性有限。加之海外局部形势紧张,全球钢铁供给受到一定限制。从需求端看,我国经济保持韧性发展,有助于传统基建、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运行,对钢材的需求形成较大支撑。

目前,在国内相关政策的带动下,预计国内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绿色能源、国防航空航天等行业仍将保持增长态势,高端特钢需求量仍将有所增长。

中信特钢认为,下一步将紧抓机遇,重点发展高温合金、高端工模具钢、超高强度钢、特种不锈钢、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同时,联合各大科研院所做好基础研发,参与国家高端装备和重大项目。另外,在“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还应切实推进绿色发展进程,在超低排放改造、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尽快推进。中信特钢将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到2025年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钢铁行业要加快推进低碳冶炼技术、碳捕获技术、新能源利用及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开发和应用。钢铁企业要积极把握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下的新机遇,通过绿色低碳转型,为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宝武特钢钢铁行业
加强技术攻关 推动自主创新
浅谈工业厂房改造设计——以宝武集团某项目为例
股价创历史新高!中国特钢行业王者“中信特钢”登陆A股
东北特钢再曝14亿中票违约10只债券违约涉本金71.7亿
大数据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参考意义
原武钢董事长马国强掌舵宝武钢铁
贵州推出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组合拳”
钢铁行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