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
2022-11-13陈艳娜
陈艳娜
(辽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辽宁辽阳 111000)
1 前言
尿液检验作为一种临床检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中,因难度系数较低,在各级医疗结构中的应用率均较高。但从现有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尿液检验的结果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有可能造成误诊、漏诊,延误治疗[1]。为提升尿液检验质量,避免检验误差对临床诊疗活动的影响,本文对尿液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尿常规检查样本12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600例和研究组600例。对照组中男性348例,女性252例,平均年龄(35.18±5.79)岁;研究组中男性351例,女性249例,平均年龄(35.46±5.88)岁。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未发现显著性组间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 方法
对研究组的样本实施质量管理,而对照组如常进行检验,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样本进行分析,总结尿液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措施。
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别行卡方值、t值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研究组中有13例样本出现误差,占比2.17%;对照组中有89例样本出现误差,占比14.83%。主要原因依次为污染因素、采集因素、标记因素、容器因素、送检因素、检验因素。研究组样本的送检时间少于对照组,且送检次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和表2。
表1 2组样本的误差情况分析(n,%)
表2 2组样本的送检情况对比(±s)
表2 2组样本的送检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送检时间(min) 送检次数(次)研究组 600 21.56±3.54 1.75±0.35对照组 600 32.77±4.29 3.27±0.42 t 7.314 5.921 P 0.000 0.000
4 讨论
尿液检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医学检验手段,根据尿液检验的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能够对患者的疾病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观察尿液检验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可以分析患者病情的变化,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尿液检验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操作难度较低,但仍有可能存在误差,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中有13例样本出现误差,占比2.17%;对照组中则有89例样本出现误差,占比14.83%。主要原因依次为污染因素、采集因素、标记因素、容器因素、送检因素及检验因素。研究组样本的送检时间少于对照组,且送检次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影响尿液检验质量的因素涉及到采集、储存、送检及检验等多个环节,任何环节的疏忽,都会影响检验结果,不利于临床诊疗。
4.1 尿液检验质量影响因素
(1)污染因素:若尿液样本送检前已被污染,则检验结果不可能准确,引发尿液污染的常见原因较多,例如处于经期的女性受检者,其尿液可能受到经血、白带等的污染[2]。(2)采集因素:多数是采集时间的选择,患者在采集尿液前若服用药物、大量饮水或剧烈运动都会对尿液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采集时间,可以将尿液分为晨尿、餐后尿及随机尿,一般来说晨尿标本最佳[3]。(3)标记因素:检验人员需要在采集标本后在标本上标明受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及病历号等,若检验人员的工作出现疏漏,将标记粘贴出错,或将不同患者的标记混淆,也会造成检验结果出现误差[4]。(4)容器因素:某些材质的容器可能会与尿液发生化学反应,若容器使用不当,使尿液中混入其他成分,会影响检验结果。(5)送检因素:尿液样本与血液样本类似,对于采集后的送检时间是有一定要求的,若在采集后不能第一时间进行检验,则需要选择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保存,否则可能导致标本变质,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6)检验因素:多是人为因素,如仪器使用不熟练、不规范,部分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有待提高等[5]。
4.2 控制措施
准备合规的容器,即容器的材质不会与尿液发生反应,同时,容量应在50 mL以上,保证样本采集的顺利进行;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理论上,尿液可分为晨尿、餐后尿及随机尿,晨尿最佳,但由于采集时间较早,若不能及时完成检验,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放置,导致样本发生变化,应当根据检验目的选择采集时间;为避免标记出错,可以采取条形码的方式将患者的基本情况标记在标本上,避免标记信息出现混乱[6];采集尿液后,需要及时送检,一般情况下,将尿液静置于室温下约30 min就会开始分解,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故夏季采集的尿液样本应于1 h内完成检验,冬季可适当延长至2 h,若不能立刻送检,也应妥善保存;采集尿液前,女性应清洁外阴,并取中段尿,避免经血、白带等污染尿液,男性则要避免精液、前列腺液等混入尿液中,尿液的采集量要达到50~100 ml;尽量安排专业技术过硬且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操作,在日常检验工作之外,还需要注意对检验所用仪器、设备等进行定期维护,避免设备老化或失灵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7]。
综上所述,临床尿检中,有多种因素会影响检验质量,其中包括许多人为因素,为提升尿液检验质量,应在整个检验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减少检验结果的误差,避免对临床诊断造成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