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讨论

2022-11-13钟雪湖南省会同县教育局财务室

财会学习 2022年12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行政管理工作

钟雪 湖南省会同县教育局财务室

引言

预算绩效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算结果科学与否会直接决定行政事业单位不同时期的财政资金投入。因此,为确保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各区域内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必须正确审视当前单位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各项因素,制定长远的战略部署和资金管理规划,切实增强内部财政资金的有效应用和安全等级,确保各项经济活动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现代化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加大对内部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依据对市场大环境的整体分析与研究,针对性地提高相关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工作素养和现代化意识,使其能够加强行政财务管理控制规章政策的落实力度,不断优化预算资金的高效运算和资源整合,尽快实现单位内部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化、简洁化和合理化。

一、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含义

随着新会计政策制度的不断推广,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开始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相关的绩效考核之中,要求会计人员全面优化和创新预算管理方式,以预算财政资金的实际运行情况为目标导向,采用绩效评价、绩效管理理念和目标管理等手段宏观调控、分配、使用社会公共资源,并将考核绩效管理目标、编制绩效体系和履行绩效责任相结合,使行政事业单位的现有资源和预算系统实现多个层面的应用,从而尽快解决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在此基础上,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动态性。同时,与其他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在调整市场经济和长治久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特点

事实上,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其他的企业,其内部的财政收入基本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加上行政事业单位所涉及的岗位众多、部门跨度较广,使得不同岗位职能与经济业务的开展有着较大差异。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量资金支出后带来的实际收益。基于这种情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普遍存在系统性、特殊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导致绩效管理评价指标相对较为复杂,既需要满足不同部门的共性指标,又需要满足特殊部门的个性化需求。

(三)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为加快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进程,中共中央、国务院等部门联合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2年底各市县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保证每一笔财政资金有效性和法律性的基础上,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资金的安全等级。同时,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全过程,必须符合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现代化管理指标,使其一方面能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实施,还存在以下几项作用:

第一,预算绩效管理可以为财政管理部门提供最真实、可靠的绩效评价依据,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管理机制,在减轻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负担和收支压力的同时,改变原有的财政资金分配格局,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的新目标和新布局。

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效能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强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协同合作,细化单位各个层面的工作细则和业务流程,提高内部管理控制的规范化程度,进而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各部门业务的均衡发展。

第三,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管理控制单位内部的各项资金支出,促使单位将有限的资金成本发挥出最优化的社会效益,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声誉形象。

第四,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不仅可以有效节约内部的财政资金,还能加强民生、公共服务项目的贯彻落实,进而取得良好的绩效评价结果和评价反馈,以便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使各区域内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更加科学、严谨和准确,保证单位内部资金的合理流动和安全。

第五,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促使事业单位尽快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预算管控机制,充分协调、规划单位现有的财政资金、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避免出现资金不足、资金空余或者财政资金利用效果不佳的情况,进而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全方位掌控、预测资金流动的实际情况,确保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落实后的收支平衡。

第六,依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相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应从成本、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绩效水平,结合国家制定的政府预算标准、收支分类科目以及有关的绩效目标管理,拟定有利于单位发展的规划与方案,使其满足新时期的发展趋势,不断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升级。

二、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现存的问题难点

(一)传统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的束缚

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项涉及单位各项事务的综合管理活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管理工作之前,必须制定长远的预算编制目标、预算监督机制以及预算评价管理体系,然而在实际的预算绩效管理中,不少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仍然停留在编制预算和预算目标申报的初级环节,导致整个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相对处于弱势、被动的状态,难以发挥预算绩效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真正价值和作用。此外,受传统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的束缚,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重点出现了偏差,在项目资金开展后缺乏对绩效评价和信息反馈的综合分析,使得相应的预算绩效管理内容不具备完整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不利于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与方案不健全

一般情况下,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单位内部资金实力进行综合的评估和合理判断,以评价体系为依据开展各项控制管理工作,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的特殊职能,其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缺乏相应的参考标准和数据资料,极易造成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加上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在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方面常呈现出表面化和片面化的状态,既难以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又无法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执行力度。

(三)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单一、陈旧

根据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控制水平来说,不少单位仍存在管理指标陈旧单一、绩效预算不全面以及单位矛盾突出的情况,不仅对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完善的认识和关注较为欠缺,还难以对财政资金进行高效预算与管控,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安全隐患,不利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推进。此外,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的矛盾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十分容易遭受不稳定因素和突发事件的桎梏,导致管理指标出现较大的误差和纰漏,既无法合理评估实际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还极大地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透支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矛盾。

(四)资金问责追究制度与监督体系不完善

从客观因素的角度出发,有些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常将预算编制重点放置在目标设置方面,特别是财务部门在进行预算编制方案时,过于关注预算编制及政策的审批、落实情况,对整个执行过程缺乏关注,使得相应的资金问责追究制度与监督体系并不完善,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资金利用效率低或资金过度使用等问题。同时,由于资金问责追究制度与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明确资金使用方面的权限与职责。在实际的预算管理过程中,资金使用与支出的灵活性较强,加上没有严格的惩罚措施,很容易出现财务人员思想滑坡、徇私舞弊、挪用公款等行为,不利于保障内部资金的安全与稳定。另外,有些政府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较少,即使建立了完善的资金责任追究制度与监督体系,但未设置专门的监管人员,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进而会造成业务项目进度把控不当、财政资金流动支出不合理的情况。

(五)预算绩效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伴随着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重视,不少部门加强了对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和指标的改进与创新,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当然,还有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因基础建设和财政资金限制,在实际的预算绩效考核过程中,过于关注单位月度绩效和年度绩效的管理工作,忽视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无法及时对预算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反馈,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完整性、时效性和高效性,进而导致实际的管理成效和质量并不理想,难以达到预期管理目标。

三、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突破固有预算绩效管理思维的禁锢

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行政事业单位想要顺利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必须正视当前单位内部的管理漏洞,综合评估这类问题出现的直接诱因,结合考察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预算管理方案和战略部署,明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标准规范和资源优势,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为目标导向,对单位在职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权责进行细致划分,保证岗位责任能够落实到每一个人,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究,从而实现整个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单位领导应突破固有预算绩效管理思维的禁锢,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执行力度。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和奖惩机制激发内部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的基础上,实现预算绩效管理指导性文件和资金流动的公开、公正和透明。

(二)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方案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及方案是否完善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此,各区域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目标和管理规划,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和控制方案,明确各部门的具体预算指标,加快预算绩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进程。针对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参考和借鉴优秀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思想,加强单位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沟通交流。并且,在增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期间,加大对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和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力度,定期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和技能评比,从根源上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和效率。

(三)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预算绩效指标

在实际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不断拓展绩效管理的覆盖范围和控制途径,依据不同部门的资金预算情况,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预算绩效指标。同时,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联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一体化预算绩效管理监督平台,在简化预算流程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单位内部财政资金的应用效率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度,进而形成高效、可循环的管理结构。

(四)完善资金追踪问责制度与监督体系

在新形势下,行政单位要想更好地实现绩效目标,就必须根据当前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进度,建立完善的资金追踪问责制度与监督体系,实现对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双向监督,并由专门的审计人员进行实时管控,不断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实效性,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权责到人、有章可循,努力实现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动态化监控。

(五)加强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力度

为进一步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必须依托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加大预算绩效管理系统中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力度,综合考量预算绩效管理数据不全面、不细致、不客观的问题。通过创设自动化预算绩效管理平台和数据库,不定期更新和改进有关的预算数据,保证各项资金的落实情况和收支平衡。同时,借助现代化监管系统,及时发现预算管理中的潜在隐患,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妥善落实行政事业单位的多项预算绩效管理项目,不断增加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带来的社会效益,进而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因此,在实际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正视现阶段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全面分析优化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此外,为不断提升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和预算质量,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化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完善各项职能部门的工作权责,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完整性、全面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在保护财政资金的基础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行政管理工作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重庆新增财政资金撬动研发投入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关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