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改背景下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研究

2022-11-13黄林东重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2年28期
关键词:所有制混合财务

黄林东 重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引言

混合所有制是一种新时期经济发展背景下所产生的新型经济体制,具体主要是指由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共同参股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发展模式。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充分整合了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优势,对促进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之间互不干涉,各自为政,也导致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果不能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很有可能会让国有企业发展中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而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则是保障国有企业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一方面,通过更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和模式,能够让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经营管理更加规范,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减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有效保障企业接下来一段时期的健康稳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和改革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使国有企业能够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环境,分析市场经济状况并结合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全面预测企业风险,并规避各类风险保障企业财务安全。

一、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对混合所有制缺乏准确的认知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使我国市场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国有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国有企业要想能够在新的市场经济结构下得以健康发展,认识全新的市场经济结构、了解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对新的政策制度等有准确认知是必要的基础。因此,国有企业的领导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对混合所有制的有关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认知,能够认识到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在国有企业的经营中具体需要做到哪些方面的更新和变革才能使其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然而,目前来看,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深入地去了解混合所有制的相关内容,因缺乏准确认知导致企业实际经营和发展中并没有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因未能形成良好的基于混合所有制的工作理念,导致在新的制度体系下依然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严重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国有企业的管理结构不合理

混合所有制下企业的经济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而不同性质的经济主体其在经营理念、管理方案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比如非国有经济主体在经营和管理方面比较倾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做任何的决策、安排都是为了能够让自身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国有经济主体的经营和管理则不仅仅局限在自身经济最大化这一个层面,而是更多地考虑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国有经济主体在经济和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好自身的社会责任。经营和管理理念上的差异性势必会导致两种经济主体在混合所有制下存在不协调的问题。而在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发展中,还没有处理好混合所有制下管理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无法有效协调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就需要对国有企业的管理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

(三)缺乏应有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风险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在落实财务风险管理这项工作,但是工作形式化、表面化现象比较严重,无法深入准确地预测与评估企业面临的各项财务风险,导致国有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特别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情况下,由于企业经济结构越发复杂,市场经济环境也不断变化,国有企业经营中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也变得复杂而难测。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由于缺乏良好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工作中未能从财务风险防控的角度对企业内部资金进行合理管理,同时也未能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使企业陷入财务风险当中。此外,由于混合所有制下企业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涉及诸多子公司的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工作,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也很难满足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风险控制需求,因此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工作模式。

(四)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

混合所有制下企业的内部经济体制呈现复杂化,为确保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等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国有企业应该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对采取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执行措施来确保财务管理制度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然而,从目前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现状来看,由于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占有比较大的持股比例,因而部分国有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就不注重自身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和调整,而是仍然按照自身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相关制度来执行,即便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矛盾冲突也会强制性地按照自身的工作模式、管理制度开展工作。这样久而久之不仅不利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会逐渐对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严重影响,减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因此,国有企业需加大对财务管理制度的调整以及制度执行力度的加强。

二、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对混合所有制的准确认知,更新财务管理工作理念

国有企业要想能够有效地强化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使其能够符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的相关要求,从而让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好自身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就需要国有企业加大对混合所有制的重视度,能够深入了解混合所有制的相关内容及其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提出的具体要求。国有企业的相关领导应该认识到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企业自身发生的本质性的变化,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上的变化,这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中的资本构成上。在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只存在一种资本,也就是国有资本,而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资本构成呈现出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国有资本外,还包括民间资本、外资资本等等。因此,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考虑和处理的问题也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如果仍然是按照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处理相关的财务事务,势必会导致财务管理中存在很多的偏差和漏洞,影响财务工作质量的同时也会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形成严重的阻碍。因此,国有企业相关领导以及财务工作人员要认识到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企业的财务工作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进而能够结合这些具体的变化以及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发展需求,构建符合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求的财务管理模式,形成全新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国有企业所有的员工,尤其是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新工作理念以及混合所有制相关内容的宣传和培训,构建起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为财务管理工作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二)构建合理的国有企业管理结构

从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企业内部各资本之间的矛盾冲突上可以看到,要想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健康稳定发展,促进国有资本与其他各资本之间的和谐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基础。这不仅是国有企业正常经营运转以及未来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国有企业财务工作得以顺利实施与开展的必然需求,因此,国有企业要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出发,深入了解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性质,从而能够通过优化企业管理结构,确保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混合所有制的相关要求,实现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外资资本等的和谐发展。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管理结构主要由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和经营管理机构构成,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企业的各个机构都要打破传统国有资本、私有资本、外资资本等的各自为政情况,要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混合所有制的内涵及其应有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从而在企业管理结构的构建上也能够实现多种所有制和谐发展,防止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出现矛盾、分歧,从而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在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同时也要对各个部门、各个管理层以及决策层进行责任、权利以及义务的明确划分,由于各个结构层都包含了多个部门,特别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还包含了诸多的子公司,因此在责任划分上要做到细致精准,不能存在模棱两可的问题,确保在工作中每个结构层的各个岗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地知道自身的工作内容以及所承担的具体责任,确保问题发生时能够有对应的责任人负责,确保企业运营和管理的规范性。在确保企业管理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在针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需求,对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工作岗位职责等进行精细化管理,因现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深入到了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中,实现对企业经营的全面掌控与监督,因此,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各个层级的各个岗位工作人员协同配合,这方面可以将不同岗位应尽的财务管理职责落实到岗位工作制度中,通过制度的约束与规范,确保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风险越来越严峻,再加上市场经济环境变化莫测,能够导致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多,而财务风险管理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工作质量不但直接影响着财务工作的整体质量,更直接关系着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营。因此,在混合所有制下,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仅在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中能够提升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还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财务风险防范与治理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切实地提高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水平。首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采用会计集中核算等方式来全面分析和预测企业财务风险,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水平。其次,国有企业要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并根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制定健全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从而对企业财务数据、财务信息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管控,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水平。最后,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各项要求,结合国有企业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的财务数据共享系统,以便实现企业内部母子公司之间的财务数据共享,也实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的全面掌控。与此同时构建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进行多方面的评估与考核,通过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等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要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确保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执行,从而有效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能够对自身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转变固有的财务管理理念和工作思维,从混合所有制角度出发,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和可执行化。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要灵活运用国有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处理实际的财务业务,比如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涉及对企业各项经营项目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利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的相关制度严格的审批各种重要的合同、条款等,确保合同的规范性、有效性,保障合同参与方的利益,以及避免合同风险事故的发生。有关部门在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监督和审查的过程中,也要严格参照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各项工作的审核,全面提升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此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也会受到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素养等方面的影响,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要想能够实现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力,还需要从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入手,加大对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引进以及人才的培养,为混合所有制下全面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组建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结语

综上所述,混合所有制是一种新时期经济发展背景下所产生出的新型经济体制,具体主要是指由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共同参股从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发展模式。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充分地整合了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优势,对促进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国有企业的现实发展中有关财务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财务管理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要求,国有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需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猜你喜欢

所有制混合财务
混合宅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混改”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运算大篷车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肖亚庆:2017年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