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2022-11-13陈家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山东分所特殊普通合伙

财会学习 2022年22期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

陈家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山东分所(特殊普通合伙)

引言

审计工作中会计师事务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组织机构。在实际工作中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出现审计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无法为财务或者会计工作的实施提供支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进行分析。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工作情况的分析,发现较多的问题影响审计工作顺利实施,无法为当事人与审计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具体如下。

(一)审计项目问题

审计项目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重点,也是审计质量的保障。但是在审计工作中,因为审计项目的因素,对整个审计活动的实施造成较大的影响,无法为委托人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通过对审计项目的分析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第一,被审计单位方面的问题。在审计工作中,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状况并不了解,忽略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资金情况的评价,影响审计工作的效果。由于审计工作需要资料信息较多且审计时间比较紧凑。当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后,项目审计人员就会直接收集信息开展审计工作,忽视对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最终影响审计工作的科学性。

第二,资产方面的问题。首先部分审计业务中现金审计程序出现不规范的情况,业务审计工作中,忽略对被审计单位现金费用支出合理性的分析,无法保证现金使用的合规性,增加审计工作难度。其次固定资产审计问题,被审计单位中拥有一些固定资产,比如建筑物、车辆等等,在审计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或者要求进行操作,出现审计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了后续相关工作的实施。资产审计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了解被审计单位资金、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与运用情况,并结合审计相关的要求进行记录,为后续工作的实施提供基础。但是由于审计程序与工作方式的原因影响了资产审计工作的实施。

第三,负债方面问题。部分被审计单位产品具有特殊性,存在保证金。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产品质量保证、条款、行业状况,同时还要做好相关信息的记录工作,以此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部分保证金的信息记录不完善,无法真正的落实负债审计程序。此外有部分被审计单位大额应付账款记录工作出现信息不完善的情况影响了审计工作效果,无法保证应付账审计程序实施效果。

第四,成本费用问题。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中成本审计工作十分重要,是了解被审计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与盈利情况的重要前提。通过对实际工作情况的分析发现,财务费用审计、营业成本审计、销售费用审计三个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大额异常的费用或者费用跨期的现象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此外对于与收入相关的运费、仓储、佣金也没有深入的分析,造成部分资金的来源或者使用不清晰,无法为审计数据的呈现提供支持。成本审计工作涉及较多内容需要工作人员从多个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效果,为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二)内部管理问题

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意识到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工作的重点全部放在如何提升事务所的综合实力与市场竞争力上,忽略内部管理工作的实施。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将事务所中的业务、人事、财务等工作以统一的方式呈现在一起,可以为内部管理工作实施提供支持,促使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致使部分业务审计出现未使用统一软件的情况,无法为审计工作的实施提供支持。

此外部分事务所虽然具备管理制度,但是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漏洞或者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无法提升内部管理工作效果,为业务审计工作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在会计师事务所中,内部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推动工作开展、提升业务审计效果的作用。若是内部管理效果不理想,将会对当事人委托与事务所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无法体现出专业审计单位的职能。

(三)质量控制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经过长期的运行,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审计业务质量控制体系,将此作为提升业务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媒介。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质量控制制度并没有发挥约束作用,对事务所内部各项工作进行约束与管理,影响部分业务审计工作效果。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质量控制复核人员的管理不到位。这一岗位人员对事务所工作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通过针对性的管理,可以避免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况,提升业务审计工作效果。但是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经营管理中,忽略对质量控制复核岗位人员的轮换,一直由同一员工担任这一工作,增加了审计风险。第二,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出现质量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不仅没有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同时业务审计人员与质量监控人员一般为同一员工,无法为质量监控工作开展提供支持。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审计工作效果,同时能够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其获得更多企业机构的认可,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若仍以当前工作模式开展业务审计,无法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同时,也会对事务所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的因素

第一,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流程的总体把控水平。会计师事务所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有来自其单位内部运行的压力,同时也有市场环境带来的压力。若想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需要明确各项工作的业务流程,并提升自身的总体把控能力,为各项工作实施提供基础保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流程的把控能力较差,无法为业务审计工作的实施提供支持,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这一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审计业务质量,同时也无法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第二,工作人员自身方面的问题。在业务审计工作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是影响企业各项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的前提。通过对当前工作人员的分析,发现部分工作人员虽然具备专业的资格证书,但是因为实践经验不足,所以无法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中的问题,出示更加真实有效的信息,影响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第三,审计程序。目前我国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仍采用传统的审计程序开展工作,将规章制度与账项基本财务审计作为审计工作开展的依据,忽略了对被审计单位财务风险的管理,无法为被审计单位工作开展提供支持。抽样审计的方式,虽然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情况,但是无法全面实现全面覆盖,无法真正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此外有部分审计单位比较注重人工审计方式,忽略了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造成审计工作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工作开展的对策

(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工作的实施,需要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通过对审计业务各方面的监督与管理,保证审计工作实施的有效性。根据审计业务的特点,可以将审计业务划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巩固四个环节,通过对这四个环节的监督,可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实施提供质量控制制度支持。

首先做好审计业务实施前的质量控制。在审计业务活动开始前,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可以对项目审计业务中潜在的风险问题等进行分析,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项目审计工作计划,交由质量控制部门人员进行审核,以此确定审计工作的范围与内容,为业务审计工作的实施做好铺垫。

其次做好执行环节的质量控制。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派遣专门的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有形资产等进行现场监督与盘点,并做好信息的记录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部分被审计单位中资产偏多,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资产的盘点。若存在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抽样检查的方式了解企业的资产情况,保证资产盘点工作的有效性。通过这一方法的运用增加资产盘点工作有效性,为高效率盘点工作的实施提供真实资料支持。为了提升资产盘点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可以在盘点结束后的最后阶段进行审查与复核,保证财产信息的全面性,避免为后续盘点工作的造成不利影响。

再次在检查阶段,可以采用三级复核的方式,通过交叉复核的方式,对被审核单位的业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审核与分析,保证审计项目工作的有效性,为审计业务工作的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最后做好巩固阶段的信息整合。当业务审计结束后,可以对审核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与处理,将此以数据库的方式整合在一起,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实施提供经验支持。

(二)加强人员队伍的建设

会计师事务所中审计业务工作实施,需要一支专业的审计人员队伍的支持,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运用,提升审计工作有效性,为被审计单位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针对当前部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一般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会计师事务所可以组织内部培训活动。基于目前审计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培训,使其在专业的培训活动中形成审计业务工作意识,并按照相关的流程与标准进行操作,以此提升审计工作有效性。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的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为高质量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提供专业知识保障。

第二,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方面的政治教育,端正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使其对自身的工作内容、未来发展形成初步的认识,树立职业发展的意识,并主动完成自身的职责,为审计业务工作实施提供思想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可以端正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使其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与品质,为高质量审计工作的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第三,要求工作人员参与行业内的技能培训活动,引导员工参与行业内的活动,学习更多先进的知识与技能,以此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促使审计业务工作有序进行。不同的培训方式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能够丰富从业人员的经验,同时可以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三)强化内部管理

会计师事务所运行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当前业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如考核制度、激励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等,将此作为内部管理工作实施的前提,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提升内部管理工作有效性。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不仅能够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同时可以规范业务审计流程,无形中提升了审计工作效果。

以岗位责任制度为例,针对审计业务工作的特点,基于各个岗位参与人员,制定科学的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与工作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考核制度,了解各个岗位工作的完成情况与实施情况,以此作为审计业务工作实施效果的保障。

(四)创新审计工作模式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人工审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需求,无法提升审计工作有效性。为了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展示出会计师事务所的价值,需要对以往的审计方式进行创新,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将此运用于审计工作中,提升审计工作效果。与传统人工审计工作模式相比,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效果,同时可以优化审计的效率,保证审计的准确性,无形中提升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引进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系统,将此作为审计工作开展的载体,保证各项工作的实施效果。如广汉市审计局搭建的“审计整改跟踪系统”,该系统的运用实现数据跑路、实时掌握整改进度,有力保障了审计整改的时效性、精准性和规范性。审计局把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出的审计建议全部录入系统,被审计单位按照规定时限和要求将整改措施逐项在线上录入反馈。系统数据库自动存储统计信息,支持实时查询同时适时提醒整改进度,审计和被审计双方及时查错纠弊、规范行为。

结语

总而言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工作的实施,为被审计单位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促使被审计单位顺利发展。在质量管理、审计程序与工作人员的影响下,致使审计工作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开展。实际工作中,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使其在内部管理工作的约束下更好地开展。创新审计工作方法,引进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审计工作效果,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
2021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排名信息(2022年9月16日)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认真落实国办发30号文件精神 有效净化注册会计师队伍
证监会处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影响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究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之道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香港会计师可成为内地会计所合伙人
合并真的适合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