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

2022-11-13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故障设备

柴 威

(山西万家寨水控水资源有限公司调度分公司,太原 030000)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水利工程逐步实现自动化模式运行维护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各类人为操作的误差,而且可以保证运行维护管理的动态化和时效性,为各环节工作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水利工程自动化运行维护管理模式不当,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干扰水利工程自身作用的发挥。因此,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应显著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结合实际运行维护管理现状,明晰其运行维护管理存在的不足,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 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随着当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水利工程实现自动化运行维护管理,缓解了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了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满足了当下实际发展需求。积极做好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模式的落实和贯彻,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第一,实现全方位监控。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作,由于多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处于偏远的山区,对其运行全生命周期做好监管十分关键,可充分利用自动化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及时将异常状况精准地发送给相关人员,以此对故障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处理。第二,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水利工程管理成效直接决定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程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模式下,充分利用相应的管理工具,可构建完善的操作平台,减少重复性劳动,缓解人员作业压力,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第三,实现全过程控制。传统运行维护管理模式无法对水利工程进行全过程控制,使得其各项工作独立开展,积极选用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后,可联动中心服务台构建完善的事件流程,对各专业线进行排查,实现监、控和报模块相融合,实现全过程控制。

2 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

由于当下整体投资不足、部分施工单位后续水利工程服务管理力度不够、自动化工程质量控制难度大等因素,部分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存在建设水平较低、设备质量有待提升等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有序实施和总体效益的发挥,同时削弱了管理人员选用和建设自动化系统的积极性,干扰水利工程发展进程。

2.2 量测设备难以进行定期检定

水利工程实现自动化运行维护管理,其内部涵盖大量的量测设备,需充分做好定期检定或率定,否则难以始终保证最终测量数据信息的精准性和可靠性。从本质层面分析,部分单位并未全面落实和贯彻定期检定工作,数据产生较大异常后方进行检查或更换,过度重视事后处理,造成量测数据精准性难以保证,以及无序化更换设备,造成严重浪费。

2.3 备品备件和易耗品储备管理不足

自动化系统主要是由多个元件构成,在持续性工作状态下,部分易耗损部件需充分及时更换,如通信模块、电池等,否则无法维持整个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从单位管理现状分析,相关人员对易耗品储备不足,在各类设备出现问题需进行更换时,才与厂家联系订货,不仅耗损时间长,而且无法实现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持续性,从而产生严重影响。

2.4 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现下多数运行管理单位隶属于事业单位,部分单位地理位置偏远,不仅工作环境较为恶劣,而且相关薪酬福利不足,常年难以留住优秀的人才,对相关管理知识和技术的掌握较为薄弱,实际工作过程中难以对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高度重视,对水利工程运行数据信息无法进行动态化记录,进一步增加了运行维护管理风险。同时,并未结合实际状况做好日常技术培训,运行维护管理人员自身知识体系难以完善,不利于系统管理。

2.5 缺少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当下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设计规范、验收标准、管理规程并未全面实现一致,建设过程中自动化系统结构、功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最终导致自动化系统整体水平不尽相同,给后续自动化系统管理和维护带来一定的困难。

3 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应用策略

3.1 完善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完善后的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可为各项工作落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需充分结合实际状况,积极出台相应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保证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企业应始终以当下实际状况为核心,从整体层面做好统筹规划设计,以制度为核心确定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保证各环节工作落实的可靠性,组织各部门做好统筹和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在整个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企业要想更加完善和健全,实际管理中需将运行维护管理各方主体责任明确,充分以管理制度为引领,助力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高效化。

3.2 充分做好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设备维护工作

一方面,采用设备分级分类维护法。系统正式运行维护过程中,可充分结合维护实际主体特征,采取差异性维护措施,制订相适应的维护周期和实施方案,充分结合方案对设备做好精细化维护。在正式运行过程中,系统需结合维护主体目标对整个系统中的重要内容进行分级:①将监控主机、可编程控制器和网络设备等作为关键设备级别;②将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和动作设备作为重要设备;③将其他设备归类为一般级。另一方面,采取合理的设备保养手段。不同设备自身适用的保养方法不尽相同,当下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内常见设备按照系统进行划分:灰尘和电源系统自身供电质量是干扰计算机设备可靠、安全运行的关键性因素,监控计算机需不定期做好除尘工作;电源系统自身供电质量可靠性直接影响计算机运行的稳定性,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PS)设备应定期做好充放电工作,以此保证电源使用的可靠性;测量仪表信号线缆衔接部位是否存在异物,需充分做好精细化检查,保证实际测量数值的精准传输。同时,需充分做好故障维修和分析汇总。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故障无法避免,所以需要精细化分析故障现象,明晰故障核心关键点,对故障设备或系统进行维修或更换。维修人员需详细记录故障发生时的现象、故障处理的全过程,以及故障更换设备的相关资料,提出预防性措施和建议,并将其整合为总结性文档,为后续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提供资料、经验支持。

3.3 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期间的管理

3.3.1 运行前进行设备检查

对自动化系统开展日常规范、检查维护工作,正式应用之前仍需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对各设备和自动化监控软件进行系统性检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检查控制软件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判断各项数据信息是否精准。

3.3.2 规范操作行为

值班人员操作行为规范化与最终系统安全运行密切相关。自动化系统主要是由多个构件构成,各构件自身精密性较强,对设备投入使用具有严格的标准。值班人员若未做好规范化操作控制,轻则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重则导致设备自身性能失效,无法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因此,每位值班人员都要具有规范化操作理念,值班负责人对操作人实际行为进行监督,构建完善的责任体系,为整个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3.3.3 做好事故报告及紧急处理

值班人员应第一时间在故障发生之后进行系统记录,积极分析故障发生时间,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在故障发生时,值班人员需充分结合故障干扰实际程度和性质进行处理,及时向技术人员和主管领导反馈。在正常状况下,故障若不干扰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可将故障设备暂时性退出,产生严重故障的状况下需停止相应的系统运行,紧急状况下需充分结合实际状况进行规范化操作。

3.4 充分做好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资料管理

自动化系统核心资料信息在分析系统故障、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十分关键。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人员需注重资料管控,从初期环节进行管理,保证其资料数据完善和规范,保证其为各项工作全面贯彻和落实提供参考。一方面,加强对系统原始资料的管理。系统原始资料主要是指系统建设过程中关于设备、系统结构等方面文字或其他形式的资料信息,其在整个系统维护、升级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系统原始资料需形成完整的档案,并储存于专用档案柜,资料应用需严格依照相关规程履行借阅流程,使用后应及时归还。另一方面,加强系统更新资料管理。自动化系统正式运行过程中,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部分功能更新升级,将其也纳入实际管理范围内,为后续维护工作全面落实提供参考。充分做好运行数据的管理,能够为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应用效益分析和运行状况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因此各管理单位相关人员需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并积极汇总管控,构建完善的运行数据资料库,防止系统运行中产生严重故障,导致历史数据信息丢失。

3.5 提高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运行操作人员自身操作水平、技术人员自身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直接与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密切相关,因此管理人员技术培训也需狠抓落实,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运行操作人员技术培训。运行操作人员培训工作主要涵盖对系统核心构成状况的讲解,以及操作规范和正确处理故障的方法,充分对运行人员专业技能做好培训,促使其自身专业技能有效提升,规范其操作行为,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系统维护人员技术培训。自动化系统维护人员主要肩负着设备维护和故障维修等任务,需充分掌握整个系统内部核心构成,熟悉系统内全部设备的正确维护方法,精准判定系统故障实际成因。系统维修人员在正式培训过程中,需对自身知识内容体系结构做好分析,明确自身薄弱点,需将核心关键点置于软件操作、维护、故障恢复等环节,促使自身技能显著提升,打造新时期系统维护队伍,进而保证整个系统安全运行。

3.6 实现自动化设备更新升级

自动化设备要充分以云平台为基础,对系统运行和创新展开分析,内业和外业模式创新十分关键。在当下自动化控制阶段,积极开展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可最大限度提升运行维护管理效率和质量。自动化设备要充分结合成本和预期对运行维护管理成效进行分析。正式运行维护管理需强调整个模式创新,积极做好自动化设备更新升级。在当前检测平台上,远程自动化控制至关重要,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需充分掌握各方面技术指标,结合当下运行管理实际状况,积极做好设备更新升级工作,促进水利工程自动化设备升级和更新。

4 结语

水利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作为一项复杂性、综合性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运行的效益,只有充分依托规范化管理行为和维护工作,方可最大限度发挥系统实际作用,以此缓解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程实际应用水平,获取较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故障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故障一点通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故障一点通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江淮车故障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