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策略分析
2022-11-13张建立
张建立,张 哲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新疆 哈密 839009)
0 引言
信息化是指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电子手段高速更新换代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数据、资源、信息等基本实现了共建共享。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在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领域,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不受时空地域影响的优势,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广受欢迎。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企业资源潜力的作用最大化,实现财务预算管理数据无障碍建设和流通。
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
1.1 企业信息化
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信息化搭建的基础是数据库技术以及现代通信、网络,涵盖了信息的制造、获取、发布及处理等基本功能。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互联网+”技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信息化也迈向了以云计算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阶段。信息化的概念最先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后来传到西方(大致在20 世纪70 年代在西方社会中广泛流传),国内对信息化概念、定义的明确则是在20 世纪末。企业信息化体现了资源、信息的高度共享以及信息技术的高度应用,包括企业信息软硬件的设计和制造、信息网络系统、信息技术研发等服务范围。
1.2 企业财务管理类型
立足企业的管理经营实际,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有两大类型。第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核算型,主要有3 种模式:一种是分权模式;一种是集权模式;还有一种是混合管理模式,也就是兼有集权和分权特征的管理模式。首先,在分权管理模式下,区域拥有本级财务的管理权、控制权以及决策权,企业总部的工作重心在于特殊业务的审批和企业发展战略方向的制定,在事务管理方面,通常只行使被动管辖权和监督权,且在无特殊情况下一般不参与业务活动。该模式下的企业下级部门或机构的决策速度快、效率高,但容易出现各部门、子公司之间各自为政的情况,不利于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推进和实现。其次是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企业总部掌握了绝对的决策控制权,下级部门及子公司则主要负责日常的经营活动以及基层的业务处理,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财务政策的一致性,增强了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管控能力,但容易挫伤下属部门、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决策信息在复杂的层级传播中也容易造成失真、部分失效的现象,极大降低工作效率,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情况也不能作出快速反应。最后是混合管理模式。该模式下财务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由总部和分支机构共同完成,二者只是在权责分配的比例上有所侧重,可以集合集权和分权两种管理模式的优点,但操作起来比较复杂,难以掌控。另一种类型是共享型财务管理。这种类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将企业的数据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处理,突破传统的职能分工,整合业务,主要有一般型财务共享模式和管控型财务共享模式两种。
2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2.1 缺乏正确的财务预算认知
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财务预算,企业在日常的财务预算管理流程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预算申报是在企业发出预算编制的通知之后,各部门、成员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及时向财务部门申报本部门、本单位下一年度的经费预算。从当前情况来看,预算申报阶段尚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企业的下级部门、成员单位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财务预算对部门甚至是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致其没有按时向企业相关财务部门提交本部门的预算,从而影响了企业预算的整体编制进度。其次是企业的部分成员单位存在盲目申报的现象,只关注本部门的发展情况,并没有切实结合企业年度预算的工作重点,过分夸大申报数据,甚至有的部门为了避免麻烦,在上一年的年度预算报告中进行简单的数据更改便直接用于次年的预算报告。除此之外,部分财务预算存在重复申报的问题,本来是归口部门应该上报的数据,却在预算部门及归口部门的财务申报书中同时出现。另外,一些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核算方式来开展财务预算工作,并没有结合时代的发展现状引进“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从而造成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大量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开展相关数据统计工作。
2.2 缺乏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和编制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制度管理问题。财务部门在各部门完成数据申报后要对下一年度的申报预算进行汇总,然后提交给企业高层决策者审议核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的预算编制与核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部分企业缺乏成熟、完备的预算编制流程,就算有些企业成立了预算编制领导小组,但仍然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相关的财务预算工作仍由财务部门进行统筹核算,在所有的数据核定完成后再统一提交给企业领导层和决策层进行审议和批准。其次,企业财务部门在预算核定之前并没有进行专业的论证,在预算核定时主要参考上一年度的实际执行情况核定预算指标,抓不住预算年度编制的重心,而且并未充分考虑预算申报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企业各项目、各部门之间的经费分配并不完全均衡,导致项目之间、部门之间在财务预算工作上的细节各不相同,也增加了核算和审议的程序和步骤,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效率。
2.3 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监管
企业在预算核定后,经领导层、决策层决议通过后便下达预算,并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财务预算监督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是企业财务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监管,企业各部门、成员单位针对具体的预算开支并没有制订出明确的执行计划,一些部门存在年尾“突击花钱”的现象,大部分部门下半年的开支远大于上半年开支,甚至有的部门开支主要集中在11 月和12 月。其次,一些部门的支出与申报内容不一样,花出去的钱也没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定程度上造成经费浪费。最后,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企业财务部门会在年终的时候将各部门、成员单位的剩余预算收回,但并未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考核,也没有根据上一年度的情况来安排下一年的预算,不利于预算分配与执行的有效性。
3 基于信息化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策略
3.1 建立财务预算共享中心
企业在多年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庞杂的组织结构,财务管理人员数量和财务管理成本都在急剧上升,而且随着企业的分支机构不断扩展,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决策时间过长、政策传递周期加大会导致信息传递失真,不利于企业政策的有效执行。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从基本财务核算工作中把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抽离出来,从而支持专项业务。目前来看,生产全球化、经营管理国际化的大趋势加速了财务共享业务的形成,而该项业务的扩展依赖于完备的财务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机制,以此来增强企业在经济、金融全球化浪潮中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部分区域性企业在独立处理信息方面的能力不强,效率低下,企业高层对当地的业务政策缺乏深入的了解,难以获取高质量、完整的财务信息,从而无法对财务事务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也难以统一控制企业的金融体系。在此情况下,建立有效的财务共享中心显得十分重要且必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运营实际合理构建新型信息化财务共享中心,如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操作模式,促进企业财务信息的集中化和共享。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全面制订系统的计划和目标,将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纳入建设的流程,制订系统的建账管理方案,划分管理单位职责范围,方便共享系统自动核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企业总部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
3.2 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要将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作为基本体系,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要严格把控财务资金的审核、报批以及支出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健全资金管理制度。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组建专门的部门来负责资金的监管,严格遵照国家的审核计算标准来制定财务监管体系,按时清算企业的全部资产,给上级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建立内部体系,明确工作重点,努力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制度规定内的开支标准。针对不同的财务工作环节设立相应的监管部门,建立统一的分析平台。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自身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极易导致财务风险发生,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审计的管理,既要重视审计之前的动态,也不能忽视后序的审计工作。与此同时,负责审计的相关部门要及时核实企业的实际情况,保证审核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及有效性。设立专项审计项目,强化审计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优化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管理结构,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风险管控。
3.3 强化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走红。相较于传统的核算模式,现代信息系统的构建网络更密、核算效率更高、工作错误率更低,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节约了财务管理成本,还大大缩短了人工核算的时间,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信息孤岛”的消除,能够有效连接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环节,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综合管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所管理的项目数量会不断增多,领域也会越来越宽泛。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强化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大势所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缩短财务核算时间,共享财务数据,简化工作程序。财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推进网络财务发展,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现代化以及会计电算化,提升财务核算、分析、控制的效率。企业不仅要适应新系统,使得财务信息化,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还要对财务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对其进行适时备份,防止系统遭到病毒和黑客的攻击,从而防止数据丢失。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
3.4 有效引入ERP 系统
企业可以在现代咨询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并实施系统化的管理。ERP 系统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能够提供有效的决策手段。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资源信息逐渐变得网络化和数据化,企业的经营模式不再局限于线下的生产和销售,而是集线上、线下于一体,因此对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应用能够满足企业专门化财务管理的需求,能更加合理地使用企业的现有资源,节约企业成本,便于在企业工作中引入新的管理机制,拓宽销售渠道。除此之外,该系统的应用还能实现企业的体制创新,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与对应项目管理内容相结合,能够在切实分析企业财务现有状况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较强的财务管理方案,在面对不良经济状况时,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减少损失。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现代信息化手段给企业的财务核算活动及经营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企业在财务数据的处理和财务预算管理方面的能力上得到了极大提升。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对于资金的投放、风险的评估有了较为真实的数据支撑,在面对外部条件的突变时也能及时、迅速地作出反应,推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