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2-11-13王丽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清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

王丽君,杨 环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08)

0 引言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大学合并、重组、兼并、调整以及多校区联合办学已成高校办学的普遍现象。与此同时,高校资产规模扩大,管理难度持续加大,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2015 年底,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高校资产管理应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有效支撑,依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全面、准确、细化、动态的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该指导意见下发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从传统粗放式逐渐向信息化、精细化的方式转变,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成为高校日常资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管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推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运用效率,实现财政部门要求的“保障履职、配置科学、使用有效、处置规范、监督到位”目标,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工作,亦是高校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理念指导与实现途径。

1 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和实现方式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指的是对资产从预算安排、招标采购、入库入账到调拨、处置、回收、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将管理内容向前、向后延伸,打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促进其有效协调和信息联动。

伴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日益增长的高要求,高校资产管理理念应当从传统的“只管资产”向“既要管资产,又要提供管理服务”转变,而实现这种理念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建立起适应高校自身发展的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

高校应利用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打造教职工资产“一站式”服务平台,教职工可通过该平台办理资产的配置、采购、验收、入库、调拨、维修、处置、报废、清查等资产管理业务,实现在线业务申请、办理及审批,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该平台与校内的财务处、后勤管理处、实验设备处以及人事处、科研处等建立数据资源共享,实现“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分级管理体系,实现资产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

2 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国有资产都已经采用专业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但信息化建设程度和采用的方式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3 种情况。

2.1 单一采用财政部推行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自2009 年财政部推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久其软件)以来,有部分高校就开始采用该系统进行全校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和报表上报;部分高校还根据自身需求,对系统的功能、流程和分级管理进行了个性化开发或校内管理流程再造。这种情况下,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初始数据来源于财务账,即资产卡片账与财务账是一致的,数据基础较好。但因财政部推行的信息系统更注重信息数据的采集和上报,资产的日常管理功能比较单一,无法进行精细化管理。该系统在高校资产总量不大时尚可应用于日常管理,随着高校资产种类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该系统已难以满足高校的需求。

2.2 单一采用教育部推行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自2007 年教育部推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普诺迪软件)以来,部分高校采用该系统进行全校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和报表上报。该系统可以根据学校管理实际,不断更新需要的功能模块,对流程和分级管理模块进行个性化开发。该系统中数据最完备的是设备模块,注重实地盘存量,实物管理基础较好。但该系统最初多为实验设备处使用和管理,未能与财务处的设备账进行联动、核对,因此大多存在资产卡片账与财务账不一致,但资产卡片账与实物账一致的现象。

部分高校采用该系统进行日常管理,经过财政部两次全面的资产清查和数据体检后,从总量上看,资产卡片账与财务账已经一致,但明细上仍有不符的部分,主要是历史遗留的资产问题。

2.3 混合采用财政部推行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其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有很多高校混合采用财政部推行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其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高校的各种需求进行个性化开发,对于因历史沿革导致的各类尚待解决的问题资产,可以实行更好的管理,更贴近高校管理实际;劣势在于全新开发的信息系统成本高,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

有的高校日常管理采用除上述两家公司之外的其他公司开发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根据高校需求,进行功能、流程、分级管理模块等个性化的开发,满足日常管理需求。需要汇总统计上报数据时,从日常管理的系统中导出这些相应的报表和数据,再分别导入教育部的信息系统(北京普诺迪软件)、财政部的信息系统(久其软件)进行上报,即在不同系统间导入导出数据。这种情况可以同时满足日常管理和数据上报的要求,但数据的频繁迁移易导致信息不一致,增加对账的难度。

据调研,各高校使用的系统开发方除了北京久其软件公司、北京普诺迪信息系统公司,还包括江苏共创软件公司、山东国子软件公司、成都思必得信息技术公司、天津晟科思科技公司、武汉洛比科技公司等。因此,各高校对资产信息化的处理程度、分类、方法各有不同。

3 对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

3.1 设置资产管理责任人

在日常资产使用中,有部分资产是需要明确资产使用人的,该部分资产的使用人和责任人是合一的。此外,在高校中还存在大量的公用资产,如办公室公用空间内的资产、会议中心、运动馆等。这些公用资产使用人数众多,但大多数人并不关心资产状况,设置资产管理责任人可以很好地管理该部分公用资产。

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分别设置资产使用人与资产管理责任人,如果是明确仅使用人使用的资产,则资产使用人和资产管理责任人合二为一;如果是公用资产,不需明确具体使用人,可设置具体使用人为公用,另明确该公用资产的管理责任人。同时,在资产管理制度中规定资产管理责任人应负的责任。通过这种设置,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也有了具体的管理责任人,填补了管理空白,是有效防止资产流失的手段。

3.2 资产管理系统与人事管理系统对接

资产管理的责任最终要落实到人,因此资产系统需要和人事系统对接,统一部门和人员管理。资产管理责任部门和管理责任人应该从人事管理系统中提取数据,实现数据共享,资产可随着科室和人员的变动而实时变动。要实现这种联动,需要基层的资产管理员将资产变动情况及时在系统中更新。另外,需要充分利用资产清查的功能,定时在系统中下发资产清查任务,由每一位教师确认自己名下的资产,如有变更,要及时提出,并办理相应的资产变更业务。同时,在大数据平台上,人事管理系统也要做到实时更新,在资产系统中要发布变更提示,以保证人员信息、机构部门信息、各教职工名下资产信息的一致性。

3.3 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对接

根据主管部门要求,高校从2019 年开始对资产计提折旧和摊销,折旧数据和摊销数据需要从财政部使用的久其系统中计算取得。在实际业务中,这就变成了高校自建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折旧数据必须与财政部久其系统中的折旧数一致。如果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成功对接,则在资产的入账、报销、提取折旧、处置业务上都能保持业务顺畅和数据一致。若资产管理系统暂时未能与财务核算系统对接,则应实现资产管理系统账务与财务账上资产每月对账完全一致(包括当月新增资产总量和明细均一致,当月折旧总量和明细均一致),如此才能保证高校向教育部、财政部上报的数据与高校资产日常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一致。

3.4 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

3.4.1 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因高校对国有资产管理普遍不重视,人事部门核定的资产管理人员编制数偏少,导致从事资产管理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且现有人员水平也参差不齐。对此,本文认为高校可从以下3 个方面进行人员建设。

首先,要引进和组建有财务、信息技术、资产管理背景且有良好沟通能力的技术人员组成专业队伍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其次,重视对现有资产管理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加强各类业务培训,尤其是要结合资产业务办理流程对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际操作进行培训,宣讲资产管理各项制度规范,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再次,可邀请专业知识夯实、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来校讲座,也可以主动到其他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开拓资产管理人员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其资产管理工作水平。

3.4.2 建设专业运维队伍

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简单地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维护交给系统开发公司来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人员长期跟进,这样才能保证其长效发展。专业系统维护人员最好是前期和系统开发公司合作的项目小组成员,后期专业做系统维护,如此才能摸索发掘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不足,并不断研究国内外在该方面的建设经验,结合学校管理实际,推动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持续完善,保证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3.5 提高资产报表的一致性和联动性

高校自建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需将财政部、教育部要求上报的报表数据预设在报表中,可以在期末按照上报要求一键导出所需报表,无须再进行加减转换或格式调整。除此之外,可按学校管理需求设置各类报表,而且要求其具有穿透功能,可以联查资产卡片账。

3.6 利用资产清查和资产管理系统移动端做好管理工作

资产清查不仅是逐级落实资产管理责任的重要手段,还是核查资产信息是否齐全、强化资产日常维护工作的必要措施。资产管理系统中的资产清查功能应做到可在系统中下发清查任务,由每一位教师自行盘点,并确认盘点信息。移动端App 和微信推送结合的功能可弥补电脑端的某些不足。利用手机直接扫资产标签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发起领用、调拨、维修、清查确认等不同流程,系统自动更新设备状态,达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清查、以清查促管理的目的。

4 高校资产管理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

未来高校资产管理将转向智慧资产管理模式,在现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借助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无线射频技术等进行拓展和创新,依托校园网运行系统,实现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学校资产管理部门、院系使用部门、资产使用人多层次、网络化、协同化的资产业务管理与监控,全面准确掌握资产信息,如此不仅能够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的有机统一,还能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高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清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森林资源清查复位调查的几种简易提速调查方法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企业固定资产清查与管理工作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加强机构改革撤并单位资产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