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大鸨越冬规律研究
2022-11-12张希画郝迎东杨长志刘海防宋建彬毕正刚崔吉业
张希画,郝迎东,杨长志,刘海防,宋建彬,毕正刚,崔吉业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 东营 257091)
大鸨有2 个亚种,分为指名亚种(O.t.tarda)和东方亚种(O.t.dybowskii),指名亚种分布较广,横跨摩洛哥、伊比利亚东部、哈萨克斯坦及中国西北,种群数量超过50000 只;东方亚种分布狭窄,在蒙古、俄罗斯东南、中国东北繁殖,中国中部和北部越冬,种群数量不足2000 只[1]。
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迁徙物种公约附录I 物种、世界易危物种。大鸨越冬种群主要分布于农田,与人口密集区高度重合而受威胁,东部亚种种群持续处于下降趋势。
黄河三角洲作为大鸨(东方亚种)越冬点之一,2019—2020年参与阿拉善SEE 基金会河南项目中心“大鸨东部种群越冬同步调查项目”,北京草原之盟环境保护促进中心资助了2021—2022年越冬大鸨专项调查,此次调查以每周1 次的调查频度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以期掌握黄河三角洲大鸨的种群数量、分布生境及存在威胁。
1 调查方法
可变样线调查法。大鸨为陆栖性鸟类,生活在草地、农田等生境,以植物种子、嫩芽为主。根据大鸨习性,利用可变样线调查法,对所有适宜大鸨越冬的生境调查。
直接计数法。大鸨体型大,特征为头、颈灰,体背棕褐密布黑色横斑,下体胸以下白。飞翔时翼黑,上具白宽翼带,初级飞羽具大白斑,尾端白。根据体型特征,利用双筒、单筒望远镜识别观察,直接统计数量。
定点观察。发现大鸨后,借助于单筒望远镜、长焦数码相机、GPS 等工具识别记录大鸨的数量、分布、行为、生境类型、调查轨迹、坐标等信息,获取大鸨活动、分布资料。
调查时间及频度。当地有大鸨不同年度零星、不系统的观察记录,但对大鸨何时初次迁来、越冬停留时间、迁离时间及活动规律、分布区域、存在威胁等基础资料缺乏详细、细致的调查。根据的大鸨分布、活动规律,在2021年10 下旬至2022年4月上旬开展调查,以每周1 次,总计21 次的调查频度,掌握大鸨越冬时间、分布等详细资料。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野外调查记录
在调查期内,共开展了21 次调查(详细数据参表1),确认黄河三角洲越冬种群为43~48 只。
表1 2021—2022年度黄河三角洲越冬大鸨调查统计表Table 1 Survey table of wintering Great Bustards during 2021 to 2022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2.2 分布区域及生境类型
调查共有3 处大鸨分布区域,3 处区域的生境类型及大鸨对于3 处区域的利用各不相同。其中,明洲闸滩涂是当地大鸨最早利用的区域,其生境类型为近海滩涂,调查期内仅在2021年11月10日有1 次数量为2 只的记录,应该为大鸨在迁徙途中的停歇地,没有在此越冬;建林浮桥西农田为大鸨稳定的越冬区域,位于黄河流域南岸,其生境类型为收割后的稻田地及麦地,2021年12月12日至2022年3月26日在此越冬,种群数量在18~43 只;河口苇场为不稳定的越冬地,其生境类型为芦苇沼泽,大鸨在其间的农田、麦地内觅食,2021年12月20日至2022年1月16日在此越冬,停留期约1月左右,没有在此稳定越冬,后期迁离至其它区域。
2.3 大鸨越冬数量及停歇时间
2021年11月前期,调查员曾在适宜大鸨越冬的生境及历史上曾有大鸨分布的生境开展普调,未发现大鸨记录;首次记录地点在明洲闸滩涂,时间为2021年11月10日,数量为2 只,其后此区域再无记录,应确认为大鸨迁徙中的临时停歇地;2021年12月12日至2022年3月26日,大鸨在建林浮桥西农田内稳定越冬,种群数量为18~43 只,共18 只、15 只和9 只3 个家族分散或集群活动,越冬时间约104 天至118 天;河口苇场有5 只越冬大鸨种群,停歇时间为2021年12月20日至2022年1月16日约26 天,为不稳定越冬地;整个调查区内,2022年4月9日及以后调查中无野外记录,应确认为大鸨迁离。综上所述,大鸨在黄河三角洲的越冬数量为43~48 只,越冬时间110 天左右,最早迁来时间为11月上旬、迁离时间为3月下旬。
2.4 大鸨活动规律
大鸨是鸟类中雌雄体型差别最为显著的鸟种,雄性体重达11~16 kg,是雌性的2 倍重。由于体型笨重,大鸨起飞需要在开阔场地助跑,飞行迟缓笨重,转向灵活性受制约,越冬期飞行高度不超过200 m。大鸨体色暗褐,与越冬期的农田麦地环境色相似,野外难以识别发现。由于生活在开阔场地,大鸨具有高度警惕性,在受到人为干扰或发现危险时,极易惊飞。经观察,大鸨清晨日出时刻由夜宿地飞至觅食地觅食,清晨至中午时段觅食频繁,下午以休息为主间或觅食,觅食期间偶到黄河边饮水,傍晚日落时刻返回夜宿地。
2.5 大鸨活动场所
建林浮桥西农田为大鸨稳定的越冬地,根据大鸨对越冬地的利用情况,可分为觅食地、扩散区、夜宿地3类区域(参图1),大鸨对各区域的利用情况各不相同。觅食地环境宽阔、视野开阔,易于大鸨警惕及受干扰起飞,同时又具有隐蔽特性,满足大鸨活动安全心理需要。其南侧与人类居住区(生产村)相距不足500 m,但觅食地南侧有黄河防堤坝与人类居住区隔离,北侧、东侧及西侧有人工防护林与周围环境隔离,形成相对安静稳定的觅食环境。大鸨活动、觅食集中在觅食区内,在观察期间野外记录均出现在觅食地。扩散区为大鸨受到人为干扰或其它威胁时大鸨逃离躲避或偶尔觅食的区域,有东、西、北3 个区域,距离觅食区4~6.5 km。夜宿地要求夜间绝对安全,人类活动无法抵达,分布于黄河河道中的多处沙滩地,其最近沙滩地距觅食区1.5 km。
图1 2021—2022年度黄河三角洲越冬大鸨活动区域图Figure 1 Wintering areas of Great Bustards during 2021 to 2022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2.6 大鸨受胁因素
大鸨分布与人口密集区高度重合并依赖农田而受胁严重。大鸨越冬期间正是黄河三角洲农业休耕期,觅食环境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少,但以下因素仍然影响大鸨日常活动。一是收割稻穗。大鸨觅食地内有冬小麦、水稻田,1月间当地用机械收割稻穗惊扰了大鸨,致使大鸨在觅食地与扩散区间频繁迁飞;二是农民放牧。放牧行为经过大鸨觅食地,在放牧期间大鸨惊飞至它处;三是田间车辆行驶。大鸨觅食地有生产道路,近距离车辆行驶也会造成干扰;四是早春农耕作业。2月后农田开始频繁作业,持续时间长,在此期间大鸨被严重干扰,野外调查长时间无法观察到;五是春季烧荒。3月期间,农田间的烧荒行为导致大鸨在觅食地与扩散间频繁迁飞,觅食效率大大降低;六是农作物种植方式改变。在近10年间,农田曾有一段时间种植棉田,大鸨觅食地曾一度锐减或原有的越冬地丧失,在2010—2015年间大鸨少有越冬记录。
3 2015年以来黄河三角洲大鸨越冬种群变化
相比于本次详的调查,往年有当地观鸟爱好者零星记录。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1月3日,大鸨6 只;2016年3月14日,大鸨12 只;2017年1月7日,大鸨18 只;2018年12月1日,大鸨37 只;2019年2月20日,大鸨42 只;2019 至2020年在“大鸨东部种群越冬同步调查项目”期间,2019年10月,大鸨记录34只,2020年1月11日、12日无记录,2月22日、23日黄河南岸记录18 只,黄河北岸29 只(共2 群,分别为14 只、15 只),2019 至2020年间越冬种群为34~47 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