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息在唢呐演奏中的应用

2022-11-12王俊雅

戏剧之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哨片换气唢呐

王俊雅

(连云港市艺术学校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气息是唢呐演奏发声的动力,如“发动机”一般驱动哨片或空气柱发声,在唢呐演奏中是一项基础性、必要性的演奏技法。正如我国著名唢呐演奏家陈家齐先生所说,正确、适宜的吹奏技巧,不仅是抒发情感、自如发挥的基本,而且可以达成强身健体的目标。由此可见,气息与唢呐演奏具有极强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气息对于唢呐演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唢呐演奏者需要深入了解气息对于唢呐演奏情感表达、速度及乐句的影响,熟练掌握气息控制方式,以此提升演奏的音乐表现力。

一、气息与唢呐演奏的关系

(一)气息与演奏情感的关系

唢呐演奏本质上是对唢呐乐曲的“二次创作”,既包括旋律、节奏、韵律的巧妙还原,又涉及对原曲情感的自如表达。任何一部唢呐乐曲都是创作者自身生活阅历、生活情感、生活追求的寄托,或是慷慨激昂、振奋人心,或是忧伤婉转、如泣如诉,无论何种情感的表达,都需要演奏者通过娴熟运用演奏技法控制气息,达成原曲的情感基调,并通过气息的变化推动音乐的发展,以此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演奏慷慨激昂的唢呐乐曲时,演奏者需要深入领会乐曲的情感内涵,调节自身的情绪,加大呼吸的力度、加快呼吸的节奏,通过强化控制口部、舌部的肌肉增加呼吸的频率,使得演奏出的音响效果铿锵有力、结实集中。听众便可通过欣赏、聆听走进乐曲创作的情感空间内。相反,如果演奏者在演奏中没有注意通过控制音色的变化来调节演奏的音调、音色,则会导致唢呐演奏空有“形式”而缺乏内涵,听起来索然无味,空乏浅显,无法在情感与精神层面为听众带来启迪与震撼。由此可见,气息与唢呐演奏的情感具有密切的联系。

(二)气息与演奏速度的关系

唢呐演奏的速度由唢呐乐曲的基调而定,一首唢呐乐曲的基调或是舒缓、轻柔,或是欢快、充满希望,而不同基调的唢呐乐曲,需要演奏者通过控制气息来调整演奏的速度,进而更好地表现出唢呐乐曲的内容与内涵。在唢呐演奏中,气息的变化不仅要与乐曲的基调保持一致,还需要与演奏者此时的情感与情绪相契合。主要原因在于演奏者的个人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换气技巧的发挥,如果乐曲的基调为欢快、明朗,而此时演奏者的心情较为低落,即使其演奏技巧较好,气息控制能力较高,但其演奏的实际音响效果与乐曲的基调也会有所出入,进而影响到听众对于乐曲基调的把握与欣赏体验。为此,在唢呐演奏中,演奏者应尽量缩小自身情感、情绪、心情与乐曲创作者之间的差异。例如在演奏《霍拉舞曲》时,因乐曲基调为欢快、明朗,演奏者需要根据演奏的需求调整气息,在演奏的全过程中保持气息快速、均匀且饱满,尽量提升换气的频率,但要保证换气的顺畅、自然。过渡痕迹轻微,不仅可以帮助演奏者把握演奏的音准,还可以提升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三)气息与乐曲乐句的关系

正如演讲、朗诵中停顿、转折的运用一般,唢呐演奏中气息的调节与合理变化,能够体现出乐句间的关系,增强演奏的美感。唢呐乐曲内的乐句长短不一,乐句间的衔接形式也有所差异,最佳的唢呐演奏便是在乐句与乐句之间进行换气,且保证换气的频率、速度及位置与乐曲乐句的停顿、音域保持和谐统一。如果在上一乐句的演奏中,演奏者因气息控制不到位导致换气位置、换气时间不合理,那么在下一乐句的演奏中便会出现气息不足,即“憋气”的问题,导致演奏出的音响效果断断续续,不仅会影响演奏的音律、音准,而且会给人带来极差的聆听体验。因此,在唢呐演奏中,演奏者需要深入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节奏特点等,根据乐句的长短运用连音线及气息控制技巧,把握换气的位置及频率,以此提升唢呐演奏的表现力,增强听众的欣赏体验。例如在唢呐乐曲《百鸟朝凤》的演奏中,乐曲内模拟及描绘小鸡叫声的乐句短促、变化频繁,演奏者需要加大气息变化的频率、保持气息绵长均匀,以此生动形象地呈现出百鸟鸣叫的场景。

二、不同气息在唢呐演奏中的应用

气息被称为唢呐演奏的“发动机”,可见气息在诸多唢呐演奏技巧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唢呐吹奏中,最为基本的气息为循环换气,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换气技巧,需要演奏者在呼气吹奏的同时通过鼻腔进行吸气,可以保证气息绵长、饱满,气息充足,进而增强唢呐演奏的连续性。此种气息控制方式在唢呐演奏中的应用技巧为:在口腔内部储备充足的气息,以双唇挤压哨片,咽部及下颌逐渐压缩至复原,由哨口部位将气息排出,驱动哨片或空气柱震动发声。与此同时通过鼻腔进行吸气,使气流循环往复地运作。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吹奏并非将口腔内储备的气全部排出,而是在每次换气时都需要保存一定的气息,以此保证演奏的连贯性。

气息除了在唢呐的基本演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特殊演奏技巧内也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一为箫音演奏中气息的运用。箫音演奏主要依靠丹田,所用的气息相较于普通演奏技巧来说更为饱满,双唇的位置也与吹奏弱音时有所不同。吹奏弱音时,双唇夹紧哨片,上下唇的位置处于同一平面当中,吹奏时上下唇力度基本一致,同时用力以使哨口逐渐缩小,再加上呼吸方法的运用,便可吹奏出弱音。而箫音的吹奏中,上下唇位置不同,上唇靠近哨座,下唇则靠近哨口的中间位置并将哨口包住,吹奏时下唇用力较大,以气压控制哨片使其震动发声,指部用以调节音调,便可模拟箫的音色。其二为三弦音的吹奏中气息的运用。三弦音以箫音为基础,按照上述方式吹奏出箫音,再合理运用单吐、双吐技巧,便可以使唢呐演奏的音响效果丰富饱满、欢快活泼。其三为气顶音吹奏中的气息运用。在唢呐演奏中,除了通过指部的控制调节音色外,还可以通过用气的方式吹出相较于普通音高一个全音的音色,这便是气顶音吹奏技巧,在吹奏中气息的控制尤为重要,虽然气息控制较为简单,并且双唇的位置与方式较为轻松,但是需要配合娴熟的用气技法保证气息的连续性,才能使所吹奏出的影响效果婉转、娴静,给人以亲切、柔美之感。

三、正确的气息控制训练方式简述

由上文论述可知,气息是唢呐演奏的基本技巧,对于演奏效果、演奏情感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气息的基础性较强,但对前期训练的要求较高,唯有掌握正确的训练方式,才能够保证唢呐演奏中气息连贯、绵长,气息变化自如顺畅。

(一)解决吸气的抬肩问题

在日常的气息练习中,吸气抬肩是初学者常见的问题之一,不仅会影响唢呐演奏时的姿态,还会影响气息变化的流畅性。如果吸气时有抬肩的问题,说明气息并没有下沉,此时腹部内并无储备的气息,气息集中在胸腔的位置,通过气息控制哨片或空气柱时便会感觉到气息不足,所吹奏出的音律效果断断续续、气息较弱。为此,演奏者在日常的演奏练习中,需要注意克服吸气抬肩的问题,可站在镜子前面观察自己在吸气时的姿态,保证气息下沉至腹部。

(二)保持正确的练习姿势

唢呐吹奏的姿势一般包括坐吹、站吹、走吹三种,不同吹奏姿势对于气息的控制及变化有着不同的要求,其中走吹中气息的运用难度较大,因此建议演奏者从站吹开始练习,掌握坐吹、站吹中气息调节技巧后再加大难度,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吹奏能力。与此同时,在练习中需要感受不同姿势下气息的位置,练习站吹演奏时需要保持身体笔直、头部位置适中,通过调节自己的身体感觉呼气发声时气息的变化,切忌在练习时扭曲身体,也不能长时间低头吹奏,这样才能够保证气息位置的准确性、连贯性。

(三)持之以恒长期练习

初期的唢呐演奏练习以基本的气息控制技巧为主,如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等,这些演奏技巧虽然简单,但要想掌握其要领绝非易事,需要演奏者持之以恒地练习,逐渐摸索出契合自身的演奏方式,形成个性化的吹奏风格。与此同时,简单且重复的练习较为枯燥,且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气息练习侧重点,即使技巧娴熟的演奏者,在实际的吹奏中也容易出现气息不均匀的问题。为此,演奏者要高度重视气息练习的持之以恒,根据自身的演奏水平、演奏的曲目等灵活应用不同的气息及变化形式,在演奏出乐曲的旋律、节奏的基础上适当地提升演奏情感的表现力,以此获得演奏能力的综合提高。

(四)注重把握演奏音准

演奏者,尤其是唢呐演奏的初学者或未经专业教师指导的唢呐演奏爱好者,经常会出现音准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气息运用不正确,如换气位置、换气频率不合理,导致换气与乐句脱节,影响整体的演奏效果。在日常练习中,可运用以下方式控制自己的气息:在面前摆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站在蜡烛的前深吸一口气,按照唢呐的标准口型及用气方式向蜡烛呼气,注意保持烛火微微晃动,通过控制气息的力度使烛火处于灭与燃烧的中间状态,同时通过鼻腔吸气,保持气息的连贯性、持续性。与此同时,要善于发现自身演奏中经常出现的气息问题,通过反复的练习与改正保持气息流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唢呐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乐器文化中的瑰宝,并且是深受人们青睐的乐器,近年来在大力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的号召下,唢呐演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唢呐演奏技巧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气息是唢呐演奏的基础,正如唢呐演奏的驱动力与“发动机”,气息的控制与变化有助于自如表达演奏情感、调节演奏速度,达到抑扬顿挫、韵味十足的音律效果。在唢呐吹奏中常用的气息控制方式为循环换气、箫音、三弦音及气顶音,不同气息适用范围不同,演奏者还需要加强训练,持之以恒,才能通过演奏将中华传统的唢呐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哨片换气唢呐
又听唢呐
论双簧管哨片的那些事
漫谈双簧管哨片的制作及其对音色的影响
浅谈流行音乐演唱中如何注意换气点的掌握
浅谈美式双簧管哨片的制作
基于CD4060 的室内换气系统延时关机电路设计
浅谈单簧管哨片的选择与保养
那些吹唢呐的孩子
唢呐(短篇小说)
谈唢呐演奏中不同气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