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形象分析

2022-11-12谢雅琴

戏剧之家 2022年17期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魔童哪吒

谢雅琴

(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2019 年暑期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掀起了观影热潮,这部作品对民族传统神话故事——哪吒闹海进行了创造性地改编,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改命”,最终战胜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成长过程。影片中,哪吒的人物塑造得到了极大突破,突出了“打破成见、活出自我”的时代主题,更加切合当下大众的价值观。

一、哪吒的传统形象及其历史演变

“哪吒”最初是由印度佛经传入中国的,其原型是佛教护法神。“哪吒”在佛经教经典中有那罗鸠婆、那吒鸠跋罗、那吒俱伐罗,那吒天王、那拳天等称呼,这些称呼是印度梵文NalaKūvara 或Nalakubala 的音译而来的,后简化作“那吒”,随着哪吒形象的通俗化,“那吒”更名为“哪吒”。

在我国,哪吒这一形象最早在北凉时期就出现了,北凉县无纖翻译的印度佛经《佛所行赞》中记载道:“今王生太子,设众具亦然。毗沙门天王,生那罗鸠婆。一切诸天众,皆悉大欢喜。王今生太子,迦毗罗卫国。一切诸人民,欢喜亦如是。”唐朝时期,梵文佛经大量传入中国,哪吒原型因此在中国本土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唐代僧人不空翻译的佛经《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记载道:“尔时那吒太子,手奉戟,以恶眼见四方,白佛曰:‘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罗摩那罗阇第三太子其第二之孙。’白佛曰:‘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罗摩那罗阇第三我祖父天王及我那吒同共每日三度白佛言:我护持佛法。’”宋代著名禅僧圆悟克勤大师著《佛果圆悟禅师碧严录》对哪吒的外形也有记载:“明眼汉,没窠臼,有时孤峰顶上草漫漫,有时闹市里头赤洒洒。忽若忿怒哪吒,现三头六臂。”(由此可见,哪吒的原始形象是三头六臂、面目凶煞,其职责为护卫佛法。

哪吒的身份经过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和民间信仰的加工,逐渐演变为具有中国血统的道教神。成书于明初永乐年间的《三教搜神大全》中将哪吒归为道教弟子,其形象变成三头、九眼、八臂,但仍是神力高超的战将。吴承恩的《西游记》对哪吒形象也有记载,小说对哪吒的身世、外形、兵器、神力等方面都有较为清晰的描写。在第四回中对哪吒的外形描写道:“总角才遮囟,披毛未盖肩。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此时面目凶恶的哪吒已经变成了一个眉清目秀、容貌俊美的少年,且强大的战斗力在小说中依旧是他的突出特征。

在《封神演义》中,哪吒形象被赋予了更加深邃的精神内涵,他不仅是威风凛凛的战将,还是一个敢于抗争的叛逆少年。全书一百回用整整三回篇目来描写哪吒的出生和遭遇。在小说中,哪吒为灵珠子转世,出生时“满地红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镯,肚腹上围着一块红绫,金光射目。”此时,哪吒形象已经成熟定型。作者将哪吒美化为一个面如傅粉的可爱孩童,通过杀龙闹海、误射石矶、剔骨削肉、翠屏显圣、莲花化身等故事情节,突出展现了一个顽皮纯真、追求自由、正义凛然、神力高超的叛逆者形象。

总的来说,哪吒形象在历史演变中不断被本土化,由最初的佛教护教神归为道教战神,发展到明代,基本形成了一种神性和人性相结合的独特形象。他是一个贪玩爱闹的纯真孩童,有着天真无邪的本性;他又是一个神力高超的战神,降妖除魔,在战场中威风凛凛;他也是勇于反抗世俗礼教和挑战正统的反叛者,努力挣脱束缚自由的层层枷锁。

二、《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哪吒形象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塑了哪吒形象。哪吒的外在形象、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与以往作品有很多不同之处。电影将哪吒的身份由传统的灵珠转世设定为魔丸转世,使哪吒的出生充满了离奇色彩,这也预示着他的人生轨迹会因此发生转变。

(一)回归原始外形的“丑哪吒”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不再是清秀孩童形象。在影片中,哪吒形象被丑化,成了一个眼圈漆黑、表情狰狞、牙齿不齐、梳着两团发髻、单衣光脚、双手插裤兜的暗黑孩童。前文已述,在最初的佛经记载中,哪吒的形象是面目凶煞的。在一定意义上,影片中哪吒的外形设计是对其原始外形的回归。

“丑哪吒”的外在形象设计也是影片奠定角色基础的需要。哪吒出场便是一个破坏力强劲的大魔头。他刚出生就会喷火,烧毁了附近的房屋;同母亲踢毽子时,又将穿着铠甲的母亲踢飞;走出家门,就把陈塘关百姓吓得四处躲藏。哪吒的外形设计不仅契合了魔丸转世的人物设定,使故事情节发展毫无违和感。显然,“丑哪吒”的外形设计使人们熟悉的神话人物陌生化,颠覆了哪吒以往通行的眉清目秀、面如傅粉的形象,回归到哪吒最初传入本土的样子,使人耳目一新。这既折射出当下受众开放包容的审美心态,又更加贴近魔童哪吒叛逆的人物性格。

(二)顽劣、冲动的纯真孩童

影片继承了传统故事中哪吒顽劣、冲动的孩童性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顽劣、爱捣蛋。他有着爱玩爱闹的孩童天性,是公认的“熊孩子”。影片中,哪吒一有机会便溜出家门去外面寻找新鲜好玩的事情,以吓唬和捉弄百姓为乐。他也喜欢捉弄太乙真人,在江山社稷图中,成功学会障眼法之后,便化身为自己母亲的模样捉弄太乙真人。影片中的这些细节对哪吒的孩童玩性刻画得很生动,也侧面表现出了哪吒作为一个孩童内心的渴望和欲求。

第二,暴躁、冲动。哪吒体内的魔性促使他有火一般暴躁的脾气。他面对陈塘关百姓对他的恐惧与唾弃时,表现得极为暴躁,他用孩童的愤怒和傲慢去回应成见,借用天生魔力对自身不公的待遇作出一系列抗争,他的武力反抗无非是想获得大家的正常对待。在村民的嘲讽、极度缺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哪吒,其身上暴躁、冲动的秉性更加突出。

第三,天真无邪。哪吒很容易地相信了其为灵珠转世的谎言,误认为自己是一个肩负斩妖除魔使命的英雄。在师傅太乙真人的指导下,他不断修习仙术,努力实现自己的英雄梦,渴望得到众人的尊重和认可。他初入江山社稷图时,立刻被图中新奇的美景吸引;李靖夫妇替他举办生日宴时,他盛情邀请唯一的好朋友敖丙参加自己的生日宴,贴心地为敖丙画好地图,这些细节都呈现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哪吒形象。

(三)不屈服命运的反叛者

与以往作品相比,影片中哪吒身上仍体现着强烈的反叛精神,其反叛对象从传统封建整体转而成为既定的魔丸命运。哪吒在影片中原始性格的设定是充满魔性、暴躁易怒的孩童,他阴差阳错之下成为魔丸转世的妖孽,待到完全成魔时,会大开杀戒,导致生灵涂炭。

影片通过制造重重误会突出哪吒对于命运的反抗性,哪吒一直误以为自己是父母和师傅口中能够拯救世界的大英雄,不明身世的他无法理解,父母对他人身自由的限制及周围百姓对他的恐惧与偏见。面对世人的恶意,他只能用孩童式的暴力予以反抗,他游走在善和恶的矛盾世界中,此时的他对抗的是众人的偏见和霸凌。当他是魔丸转世、只能存活三年的身世在生日宴上被申公豹揭开之后,他无法接受父母和师傅的欺骗,身上的魔性也因此爆发了,黑化成一个六亲不认、大开杀戒的“魔头”。而在他愤怒地离开生日宴后,“飞猪坐骑”在他面前回放了父亲为了解开他身上的天劫咒甘愿以命换命,代替哪吒遭天雷的影像,他对自身命运有了新的认识,故重返生日宴,与敖丙、申公豹拼死搏斗。在敖丙制造冰覆陈塘关的危难关头,他变身为拯救全城百姓的英雄,发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的热血呐喊。

最后,哪吒战胜了敖丙,化解了这次危机,成功解救了处于水深火热的陈塘关百姓。“若命运不公,那就和它斗到底”是哪吒对命运的自我抗争。面对即将来临的天雷时,“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扛,不连累别人”更是突出他的勇敢和担当。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完美地逆转了魔丸的既定命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毅、奋勇直前的成熟“小大人”。最后,他真正成为了父母和师傅口中斩妖除魔、拯救世界的大英雄,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认可。

三、《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形象的价值分析

在以往的作品中,哪吒故事对抗的是以忠孝为核心的正统思想,《哪吒之魔童降世》则重构了“反抗”的内涵,突出了“打破成见、活出自我”的当代主题,体现了爱与包容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更加契合广大观众的价值观念。

(一)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影片中,哪吒仍然是反叛者形象。以往作品中,哪吒的斗争性体现在他的叛逆性上面,不管是其违背父亲的命令,还是对抗嚣张的敖丙,哪吒反抗的对象都是外部的压迫、束缚,这种抗争是对外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题很明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影片对哪吒的人物形象塑造更加突出人物的自我价值。哪吒为魔丸转世的设定使其主要斗争对象变成了自己,同自己的既定命运对抗。在这个过程中,哪吒不但与对他充满偏见的外部环境作斗争,也与自己身上生来就有的魔性做斗争,最终他认识到自己的命运只有靠自己才能改变。他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实现了命运的完美逆转,也获得了重生。

不可否认,哪吒成为了一个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成功人士。同济大学林清老师说:“以表达角色的本性,与角色塑造相比,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角色真正成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成为经典。”影片表达了角色不认命的本性,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哪吒形象,凸显了他身上的自我价值。哪吒的经历就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他就像一面镜子,映射了许多人的生活遭遇。他身上所体现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激励和鼓舞了那些不甘于现状、追求梦想的人,这是《哪吒之魔童降世》打动人心之处,也是整部影片的灵魂。

(二)对爱与包容的呼吁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人物形象的塑造带有命定的色彩,其魔丸转世的身份代表着他生来本性就是向恶的,但随着哪吒的后天成长,这种本性的恶最终变成了善。不可否认哪吒能够改写命运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师傅的关心,他的成长经历同样诠释了个人的成长需要爱与包容。

哪吒刚出生因其身份被村民们讨伐时,李靖夫妇苦苦央求村民留下哪吒性命,暴虐的哪吒感受到了强烈的母爱,在母亲怀里变得乖巧安静了。渐渐长大的哪吒因为父母忙于降妖除魔而缺少陪伴和关怀,在得知自己真实身份时,他误以为父母是为保全名声故意将自己囚禁在家中。他因此感到悲伤、愤怒,身上的魔性被激发了,险些成魔。但是,当他得知父亲甘愿为他以命换命时,他感受到父亲对他强烈的爱意。因而,他坦然面对一切,勇于挑战命运,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这些情节都说明爱和包容在哪吒的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因为父母的爱和包容,他才能够逆天改命,获得真正的成长。

反观之,当陈塘关的村民对哪吒充满偏见,并处处排挤哪吒时,哪吒身处于一个充满成见的世界,他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爱与包容,这促使他做出许多具有破坏性的举动。无疑,如果个人的成长缺乏爱与包容,那么他内心的情感诉求将无法得到满足,这能使向善的人作恶,也能使作恶的人走向极端。影片中所彰显的父爱和母爱对哪吒的感化作用同村民们强烈的敌意对哪吒造成的伤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两股力量催生了相反的结果。这折射出了现实生活中爱和包容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和包容的缺失同样是个人成长历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哪吒形象的塑造中对于青少年群体成长问题作出的回应正是对爱与包容的呼吁。

四、小结

2019 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重构了传统故事情节,在哪吒的人物塑造上,打造了一个丑萌、顽皮却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反叛者形象。影片改写了历史中哪吒反抗霸权的形象意义,展现了一个更加凸显自我价值的哪吒形象,也通过哪吒逆天改命的成长经历诠释了青少年的成长需要爱与关怀。影片制作人敢于打破藩篱,在顺应时代潮流、服务当代观众、融入现代精神的基础上对传统神话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这种推陈出新的大胆尝试给当代电影重塑传统神话原型的创作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哪吒之魔童降世魔童哪吒
哪吒买“车”
哪吒VPro
哪吒留学实录
The Analysis of Color Narration of Animated Film Ne Zha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之魔童降世》经典台词
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干部之严管厚爱
《哪吒之魔童降世》: 映射当代家庭关系
《哪吒之魔童降世》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