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十三届“荷花奖”浅谈新时代所需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2022-11-12朱佳佳
朱佳佳
(西北民族大学 舞蹈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多民族的国家衍生出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中国民族民间舞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舞四方荷韵,迎今朝荷香。2021年10 月25 日,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活动在山东济南盛大开幕。笔者结合获“荷花奖”的优秀作品,分析新时代语境下我们所需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一、传达真善美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精良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首先在动作展现、队形调度、演员的情感表现、灯服道效化等方面带给人真善美的感受和体验,进而让观赏者在舞蹈鉴赏过程中把此种美的感受内化为自身的力量。
如获第十三届“荷花奖”的汉族舞蹈《一条大河》运用了安徽花鼓灯颤、颠、抖的动作语汇,演员身体的动作流畅而又绵延无尽,队形调度中有着极强的空间交错感,能让观众获得美的体验,并实现心灵的净化。同时,此作品还转译出了大河奔涌不息、延绵不绝的雄伟气魄,民间舞蹈的诗画意境在舞者肢体、队形的流动中勾勒在观众眼前。山东舞蹈《济南的冬天》也是一个将真善美诠释得淋漓尽致的作品,它借鉴了老舍先生散文《济南的冬天》中的文学表达,将散文中“山尖”“摇篮”“脸上带着笑”等意象物化进舞蹈作品之中,把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成功转化为美的舞台呈现,动作语汇凸显纯真质朴之感,传达着人们积极乐观向善向美的生活态度。此外,《秋熟》《雨形》等都是在舞台调度中传达出美的舞蹈作品。在《柔情似水》《浪漫草原》《移山》中皆能看到以小见大,大音希声的传统哲理,它们对小元素的极致运用感动了观者。当然,尽显民族魅力的《阳光下的麦盖提》《欢腾的高原》《瑶山夜语》等舞蹈作品用各民族独具风格的肢体语言表达美、诠释美、并升华鉴赏者美的体验。
可见,优秀的舞蹈作品总是能给人以强烈的真善美的感受,并由此获得人民的喜爱。当下我们所追求的舞蹈艺术应当是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传达高尚道德情操且能给予观赏者美的感受的精品。
二、“传”与“创”的辩证统一
许多作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世代传承的民族精神,带来了异彩纷呈的演出。这里的传承是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当然,其中也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如第十三届“荷花奖”获奖作品黎族女子群舞《生生回响》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跳娘舞”的挖掘提炼,在回望海南黎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歌颂大自然,尽显舞蹈艺术以情动人的魅力;《果沃情》则通过挖掘西藏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弹拨乐器——“果沃”琴,在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展现出民族艺术的时代风貌。以上优秀作品皆是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挖掘的基础上创作的,值得舞蹈编创工作者学习借鉴。
第十三届“荷花奖”获奖作品不仅传承特定民族舞蹈文化,而且不断追求创新,力求打破民族固有的表演形式。创新也是中国民族民间舞保持鲜活、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如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选送的《阳光下的麦盖提》在完美呈现新疆维吾尔族男子气魄和民族特色的同时,打破了维吾尔族舞蹈一贯的呈现样式,将刀郎歌舞与山东鼓子秧歌巧妙融合。蒙古族舞蹈《浪漫草原》在充分运用蒙古族舞蹈肩部动作的同时在其形式和表达上都有了巨大的突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还有不少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其尝试挖掘舞蹈身体动作独特的语言与审美趣味,以舞蹈身体语言的抽象性给予舞蹈艺术更多元的表达空间。壮族舞蹈《年轮》在肢体语言表达中寄托“时间轮回、生生不息”的哲思,给观者留下足够的想象及思索的空间,在编导、演员及观众之间进行心灵上的微妙触碰。这都是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之举。
正是在这种对传承和创新的综合性把握中,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在不失其根基的同时实现了创造性发展,形成了“传”与“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台化呈现的成功典范。
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辩证统一
中国民族民间舞中所表露的民族精神因站在一个更宏观更整体的视角,诠释出我们中华民族整体的精神所在。《阳光下的麦盖提》中演员们的每个眼神、每个细微的表情都传达着新疆男儿的气概和维吾尔族人民淳朴、善良、真实的风貌。《阳光下的麦盖提》这部作品的编导张鹏在参加采风创作活动时,在麦盖提县看到汉族村官和当地维吾尔族人民一家亲,没有隔阂,深受感动,在作品中加入了一位穿白衬衫的汉族,凸显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是一个和谐统一整体的美好意蕴。哈尼族舞蹈《鹇》吸纳了哈尼族独特的棕扇舞元素,编创出发点选择古老的民族图腾“白鹇鸟”,抒发哈尼族人民奋勇无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而且生动诠释出民族精神正是民族舞蹈之“魂”,挖掘出民族精神的舞蹈作品能直击人心,使人迸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把握民族精神是优秀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所必需的。
与时代共舞,把握时代精神,这能为舞蹈创作带来不竭源泉,同时助推作品自身实现升华。2020 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第十三届“荷花奖”许多获奖作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创作精品舞蹈,激励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土族舞蹈《清清甘泉水》基于“异地扶贫搬迁”的现实题材进行舞蹈艺术的创作,让观者在鲜明的人物形象及事迹述说中感受脱贫攻坚精神,增加对国家和党的热爱,民族自豪感喷涌而出、延绵不绝;《姥姥的田》将新时代农村建设与吉林省独有的袖头秧歌素材完美结合,这种贴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创作是被人民所认可和喜爱的。藏族舞蹈《再唱山歌》则借“扶贫致富”的主题舞出藏族人民在新时代语境下的新面貌、新气象,展露出在党的领导下藏族人民对新时代的无限希望和期许。此外,傈僳族舞蹈《深山里的女高阿妈》用舞蹈化的艺术语言讲述共产党员张桂梅立德树人的感人事迹。舞蹈作品通过对张桂梅形象的刻画及事迹的表述所传递的精神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交融,使得我们的中国精神既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又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性,两者协调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奋力实现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辩证统一是时代文艺的需要,也是舞蹈艺术俘获人民芳心的重要途径。
四、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重申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定位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既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脉相承,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的时代内涵。
第十三届“荷花奖”获奖作品摩梭女子群舞《柔情似水》编创人员深入生活,依托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发掘,以人民为主体进行创作,把她们“甲搓”的动作元素与女性的柔美完美结合。《走祥云》展现了新时代羌族人民不畏困苦、敢于拼搏,勇于迈出生命步伐,走向美好生活。《摆出一个春天》基于拉祜族“摆舞”的基本元素,展现她们意气风发建设美好家园的时代精神面貌,她们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皆是人民。这些优秀的作品充分印证着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为人民服务,才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真正创造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历史。舞蹈艺术同样与人民紧密联系、同呼吸共命运,舞蹈艺术只有坚持为人民、靠人民,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
五、源自生活并高于生活
除以上几点外,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还应从生活中来,并追求将舞蹈作品提炼为高于生活的艺术。张鹏作为《阳光下的麦盖提》的编导,他表示此作品为现实主义题材,灵感来源于随中国舞蹈家协会、新疆舞蹈家协会赴南疆参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他对麦盖提县“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援疆干部等为南疆的农村发展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人民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生活中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触动了他,尤其是广场上晒太阳的老人、民间艺人表演刀郎麦西热甫、村里的文化墙等场景。张鹏正是在生活中汲取养料,由此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优秀舞蹈作品。《瑶山夜语》从瑶族人民生活出发,舞出了一曲贺州土瑶的古老神秘恋歌,展现了土瑶青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三个老阿佳》也是在拾牛粪这个生活动作的提炼中而进行的编排创作,通过描绘藏族同胞间的真挚友谊,表现出了当地人民淳朴善良的品格。舞蹈《欢腾的高原》在西藏和平解放70 周年的背景下,藏族同胞表达内心雀跃的现实事件的基础上,体现藏族弦子舞和热巴舞文化底蕴,尽显藏族人民欢畅美好的生活面貌。《秋熟》同样也是从生活中挖掘的,最后创作出的高于生活的舞蹈作品的优秀范式,它以具有江苏本地文化特征的民间舞蹈莲湘为素材,在细腻与明快间描绘了江淮人民勇于开拓的精神面貌。
冯双白与郭磊两位舞蹈界顶级专家对第十三届“荷花奖”参评作品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双创”精神下的创作尝试给予充分认可,肯定艺术家深入生活的创作方式,指出“深入生活”是舞蹈作品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有力保障。可见,作为一名编导,保持敏锐的感知力,学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找寻灵感,挖掘生活中可用的素材是十分重要的。
在伟大的历史节点上,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活动传递了舞蹈工作者们的坚定信念,此次舞蹈盛宴展露出近两年全国民族民间舞创作的绝佳水平。其中既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也有对人民美好生活和真挚情感的艺术化描绘。此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民间舞创作活力,对全国舞蹈工作者是莫大的鼓舞,也将有力助推中国舞蹈不断涌现更多精品力作和艺术人才。
“荷花奖”在为观众奉献一场展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魅力与时代质感的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新时代语境下我们所需要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不仅仅要形式美、内涵丰富而且更应传达真善美、“传”与“创”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辩证统一、为人民起舞、源自生活并高于生活等特质,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潮流,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推动正在腾飞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事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