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2022-11-12杨潇
杨潇
(甘肃省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建筑行业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在关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迎合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品位需求,而多层建筑可以更好的满足当前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因此设计中应该引入更多新理念,合理化应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来高质量呈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以充分契合多层结构要求,其中包括梁、柱、楼板和基础几种承重构件,构成相应的平面框架,将多个平面框架连接起来构建完整的空间结构体系。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看似简单,但实际上细节较为复杂,如果概念把握不到位,后期工程施工中所诱发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可能会延缓施工进度,甚至威胁到施工安全。鉴于此,应积极推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优化,充分结合当前时代下的主流建筑类型,推动设计理念和方式优化改良,提升设计水平,以期建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建筑工程项目。
1 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概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传力路径应尽可能简单,在受到荷载作用时,如果传力路径较短,相应的耗费建材量也会减少,工作效能反向提升。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民用建筑,柱网布设一般依据建筑开间、跨度等布置,然后在功能允许的条件下合理优化结构布置,在提升结构刚度同时,还可以实现连续梁受力均衡,减少结构弯矩,增强结构稳定性。
2 抗侧力构件和结构体系分析
框架柱作为抗侧力构件时,截面大小和布置位置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抗震性和稳定性,抗侧力构件应该均匀、对称布置,竖向布置有助于刚度均匀变化,框架柱的材料强度自下而上逐渐减少,可以有效规避抗侧力结构和侧向刚度变化。结构体系需要具备较为直观的计算简图,保证结构应对重力荷载的承载力,通过设置多道防线,保证结构受力明确、不间断,在抗震计算时更符合地震时结构实际表现。结构体系要具备应有的刚度,承载力分布和结构布置相契合,规避局部削弱出现突变,形成较大塑性变形集中和应力集中。
结合近些年来地震带来的灾害来看,经常出现单跨框架坍塌事故。因此,对于现代建筑工程,在抗震设计中不应该选择单跨加悬挑框架结构,外走廊配备落地框架柱形成多跨框架;如果连廊必须选择单跨框架,应适当增加单跨方向柱截面,增强结构抗震性。单跨框架抗侧刚度较小,耗能弱,抗震时不需要设置多道防线。如果柱出现塑性铰,可能会出现连续倒塌事故。结合地震灾害结果表明,多层钢筋混凝土单跨框架结构震害较为严重。
3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结合相关文件要求和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水平承重体系—各层楼盖与屋盖连接形成空间的结构体系。各平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成的竖向承重体系,直接承受着屋盖、楼盖等不同方向的荷载,最后将其传递给地基。
3.1 提出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是梁、柱刚性连接形成的房屋建筑结构,需要遵循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文件,并且通过对设计方案深入理解,指导后续设计顺利进行。通过了解建设要求和设计意图,细化图纸内容,并对建筑图纸全方位审核,针对性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编制合理的设计方案,优化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通过各平面框架形成竖向承重体系,可以有效承受房屋建筑的水平、竖向荷载,并将受力传递给地基。
编制合理的设计方案,重点内容是结构的合理布置以及选择合理结构计算参数,经过合理化数据计算,提升设计方案合理性。
多层框架结构主要设计参数有以下几点:1)梁刚度放大系数。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所选择的软件模型,主要以矩形截面状态呈现,但是此种模型未能从本质上杜绝楼板T型截面诱发的刚度增大问题,致使计算结果精准度下降。这种情况下,计算刚度并不符合实际刚度,地震剪力不足,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埋下了一系列不安定因素。所以,如何保证结构设计合理性,应该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参数计算中放大处理梁刚度,充分契合施工具体情况,全面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和稳定性;2)结构抗震等级。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结构抗震等级是一项设计重点内容,根据不同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和设防烈度,选用相应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措施,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备足够抗震性能,维护建筑物安全稳定;3)基本地震加速度。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关于地震加速度的设计至关重要,主要是起到地震发生时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多是依据抗震设防烈度指标来确定。如果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则会为建筑物埋下结构失衡隐患,一旦地震发生,建筑物则无法有效抵御地震所产生的冲击,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4)结构周期折减系数。在框架结构中,填充墙占据重要地位,对结构刚度影响较大,在砌体填充墙计算中,依据填充墙的数量、与框架结构本身的相对刚度来确定周期折减系数。如果计算刚度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合,计算周期超出了实际周期,则会导致建筑物的抗震性降低,威胁到建筑物结构整体稳定性。
3.2 结构布置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布置阶段,需要契合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柱排列方式,编制合理的结构承重方案,经过审核符合建筑结构和使用需求。同时,保证建筑结构受力均匀、合理,便于施工活动便捷、有序进行。主梁沿着房屋横向布置,连系梁和板则沿着房屋纵向布置。建筑结构竖向荷载是横向框架所承受,而衡量的截面高度较大,便于增加房屋横向刚度。因此,此种结构布置方案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较为广泛。
对于带有地下室的多层框架房屋,建筑上部结构确定合理的嵌固位置则至关重要。因此,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来看,并未确定合理的位置,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分析。对于符合抗震规范的地下室结构,抑或是采用箱型基础,地下室顶板可以充当框架上部结构嵌固位置,基于PKOM软件来设计,输入地下室以上层数,底层层高H是为建筑实际层高。基于此种方式,最终计算得到了抗震结果更贴近实际情况。如果不符合建筑抗震规范要求,地下室嵌固位置优先选择在基础顶面,在楼层组合电算时,实际楼层数加上地下室层数即为建筑总层数,这样计算结果更加真实、合理,地震作用相较于保守,多层框架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如果多层框架结构的房屋建筑没有地下室,在基础埋深较浅情况下,通常是采用房屋中梁柱作为刚接框架结构,底层柱的长度选择,主要是采用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但实际设计中由于基础并未涉及,导致基础顶面标高模糊不清,所以无法得到这一高度值。鉴于此,要结合实践经验来大致估算基顶标高,尽可能降低计算偏差。
3.3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框架结构设计中,在明确构件截面尺寸和结构计算简图基础上,针对性计算建筑结构荷载和内力,并对建筑结构侧移分析。框架的梁柱截面尺寸选择,需要充分考量结构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等各项要求确定,因此在初步设计阶段可以结合设计人员经验来选择截面尺寸,然后对结构变形和承载力情况进行盐酸,检查各项规格参数是否合理。框架结构是基础、楼板、梁和柱等构件构成,属于空间结构体系,因此需要对结构进行三维空间结构分析。但对于一些结构平面布置较为规则的框架结构房屋,为了降低计算难度,多是将空间结构细化为多个横向或纵向的平面框架,然后进行分析,以此来降低计算难度,提升计算结果精准度。
在设计阶段,为了减少房屋建筑底部位移量,提升结构整体性,应注重基础连系梁设置位置优化设计。基础连系梁设计仅仅是构造设计,无法实现底部柱脚弯矩平衡,如果将一层楼盖顶面到基础连系梁顶面高度设计为H值,是不合理的。基础连系梁以下的部分作为底层,连系梁顶面到基础顶面高度是H值,那么建筑底层可以作为第二层,一层楼面与连系梁顶面高度是层高H。在此基础上,基础顶面与基础连系梁顶面中较大的作为柱内配筋设计,依据框架梁对连系梁进行设计。
4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涵盖内容较多,专业性较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都会产生连锁反应,因此需要明确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的注意要点,提前制定有效措施予以规避,便于提升设计合理性,指导后续施工活动高效有序进行。具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4.1 强柱弱梁节点设计的问题
该环节需要予以高度重视,主要是为了抵御地震作用的影响,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稳定。强柱弱梁强弱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柱端截面抗弯矩能力增幅大小,是否可以抵御地震冲击影响,将柱端界面屈服的塑性转动量控制在塑性转动能力范畴,保证柱稳定。符合要求的建筑物,适当的增加柱截面尺寸,柱线刚度和梁线刚度比值1以上,确保柱的轴压满足标准要求,适当的增加结构延性。在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可以通过人工方式调整放大柱的设计弯矩,并且对加强柱进行配筋改造。但要注意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要适中,避免超出标准,规避地震作用下导致塑形铰转移到立柱上。所以,通过有效的墙柱弱梁方式,保证塑性铰出现在梁端,同时使构件延性得到保障,规避脆性破坏出现。
4.2 做好强剪弱弯设计
强剪弱弯是一个从结构抗震设计角度提出的一个结构概念。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是钢筋混凝土柱在地震作用下常见的破坏形式。其中弯曲破坏属于延性破坏形式,柱发生弯曲破坏可以拥有较大的非线形变形而强度和刚度降低较少;而剪切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形式,柱发生剪切破坏常常伴随着刚度和强度的较大的退化,破坏突然,对结构整体安全性影响也较大。故现代抗震设计思想中提倡“强剪弱弯”设计,目的就是尽量使结构在遭受强烈地震作用时出现延性破坏形式,使结构拥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是一个从结构抗震设计角度提出的一个结构概念。就是柱子不先于梁破坏,因为梁破坏属于构件破坏,是局部性的,柱子破坏将危及整个结构的安全—可能会整体倒塌,后果严重!所以我们要保证柱子更“相对”安全,故要“强柱弱梁”;“弯曲破坏”是延性破坏,是有预兆的—如开裂或下挠等,而“剪切破坏”是一种脆性的破坏,没有预兆的,瞬时发生,没有防范,所以我们要避免发生剪切破坏。
另外,应该高度重视构造措施的选择,大跨度柱网框架结构,楼梯间区域的框架柱是楼梯平台梁连接,楼梯间的柱可能是短柱,因此可以适当的对柱箍筋加密布置,在设计中需要予以高度重视。框架结构外立面如果设计为带形窗,由于连续窗过梁,外框架柱可能变成短柱,因此需要加强构造措施。
4.3 结构应力问题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外立面是带形窗,通过配置连续窗过梁,可以令结构柱充当短柱,因此需要适当的对构造改造和加固;如果框架结构长度超出标准值,应禁止建筑框架留出缝隙,为了规避有害裂缝出现,可以选择补偿混凝土浇筑施工,并适当的增加双向配筋配置密度,控制构造间距不超过150mm。
框架外挑梁配筋施工中,结合框架结构功能要求,很多工程会在框架梁端设计挑梁。实际上框架梁和外挑梁的断面尺寸规格存在差异,二者所长寿的荷载值也不尽相同,部分设计方案中仅仅是将框架梁的部分主筋朝着外挑梁延伸拓展,无法伸进挑梁,致使部分钢筋截断,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为了满足框架柱的强度要求,配筋计算中应尽可能选择不利的方向开始计算,或是两个方向分别计算,并选择大方向的配筋,对称设置;适当增加框架柱配筋,依据设计要求,大概在1.2~1.5倍左右;多层框架电算时,部分人员过分依赖经验,忽视了温度应力和不均匀沉降对框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如果多层框架水平尺寸大,或是地基承载力不强,可以适当的增加配筋密度,在横线和纵向设置基础梁,优化设计框架梁来提升结构稳定性。
另外,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其中涵盖的内容多样,因此设计要遵循相应原则来保证设计合理性。首先,整体性。多层结构中,增强结构整体性至关重要,在聚集和传递荷载到各个竖向抗侧力结构同时,还可以增强结构整体性,有效承受地震作用力冲击,尤其是竖向抗侧力结构不均匀布置,或是各抗侧力结构水平变形特征有所差异情况下,需要依托于各抗侧力结构协同工作,以此来提升结构整体性。其次,简单性原则。多层结构设计应该尽可能简单,传力路径明确,结构内力与位移分析便于掌握。在荷载作用下,尽可能缩短结构传力路线,结构整体工作效能更强,所消耗的材料总量也更少。最后,均匀性原则。多层建筑结构设计要遵循均匀性原则,规避传力途径、承载力和刚度突变,限制一个或几个楼层发生敏感薄弱部位,或是应力过于集中发生变形。结构布置均匀,有助于地震力采用直接的方式传递,避免质量和刚度偏心。
5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不断增加,需要契合实际情况优化结构设计。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作为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布局灵活,结构承载力强,因此在诸多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打造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工程需要,需要优化框架结构设计,促进建筑功能和造型多样化,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创造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