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学视域下的欧洲化:多义、嬗变与新解

2022-11-11朱红宏

晋中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搜索

朱红宏

(1.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102)

“欧洲化”概念自20 世纪90 年代成为欧洲研究领域的“时髦”术语后,以“欧洲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文章层出不穷。时至今日,政治学中“欧洲化”的概念已具雏形。尽管学术界对此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但已经产生了一些认可度颇高的界定。而这些界定的共同点与欧盟高度相关。然而“欧洲化”作为一个术语出现在文献中的时间,远远早于欧洲一体化开始的时间。那么为何欧盟是今天“欧洲化”的主体?通过梳理该概念自19 世纪开始至今的演变,可以发现其内涵紧跟时代发展。在政治学中,则是伴随着欧洲一体化的现实与理论进展而发展。

一、多义:不同却相似的概念

“欧洲化”这一术语在不同的学科中定义是不同的。在人类学视角下,“欧洲化”是指欧洲国家的语言、货币、旅游和运动等方面变得相似甚至一致。[1]在经济学视角下,“欧洲化”对外意味着将欧洲(欧盟)建设成一个世界经济中心,对内意味着欧盟成员国宏观经济系统的趋同。[2]11-23

而政治学中的“欧洲化”则是与欧盟联系起来的概念。现有的众多界定基本可以分为两类:认为欧洲化是一个“结果”和认为欧洲化是一个“过程”。“结果说”强调欧盟对国家的单向影响,通常假设存在一个连贯的、理性的欧盟决策,这一决策就是“欧洲化”的来源。“过程说”认为欧盟和成员国的影响是相互的,它不仅关注欧盟对成员国政治与政策的影响,还关注欧盟决策过程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在研究路径上,“结果说”只认可“自上而下”这一路径,而“过程说”则认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以及一些其他路径。

在“结果说”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两个。第一个是“欧洲层面的机构和政策结果对国内政体、政治和政策的影响”。[3]5第二个是“使欧盟规范、实践和程序成为国内层面一部分的过程”。[4]

这两个定义虽然都将“欧洲化”视为结果,但出发点却不同,视其为“结果”的原因十分典型。前者出现在东扩前后,对于当时即将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而言,的确存在一个确定的欧盟决策。他们在入盟的进程中需要根据欧盟规范进行转型,且不是欧盟决策的参与方,也就不存在互动、上传偏好等情况。而这一概念所适用的范围不限于欧盟和成员国之间,对不是欧盟成员国的国家,尤其是有意向加入欧盟的国家(如土耳其和塞尔维亚)以及一些受到欧盟规范性力量影响的周边国家同样适用。后者的定义虽然有“过程”一词,但学者从逻辑角度出发,特意强调了“欧洲化”就是欧盟对国家的单向影响,成员国与欧盟的互动和对欧盟决策的影响应当被视为“欧洲化”的来源,而不是“欧洲化”本身。[4]由此否定了“自下而上”这一研究路径。

有影响力的“过程说”的定义有三个。第一个是“欧洲化是一个渐进式进程,这一进程使欧共体政治和经济动态成为国家政治和决策组织逻辑的一部分”。[5]所谓“组织逻辑”,是指“在组织中对变化的或者正在变化的环境的适应进程”。[5]第二个是“欧洲化包含了建构、扩散和制度化正式与非正式的规则、程序、政策范式、风格、做事方式以及共享的信念和规范,这些首先在欧盟公共政策和决策中得到确定和强化,并随后嵌入到国内话语、身份、政策结构和公共政策中去”。[6]第三个是“欧洲化是指欧洲层面出现和发展的治理结构,这种结构包括在政治方面解决问题相关的、能使参与者之间建立互动的政治、法律和社会机制,还包括建立欧洲权威规则的政策网络”。[7]

给出这些定义的学者均认可了“欧洲化”是一个“过程”。其原因是,他们认为欧盟还处在发展中,不应假设存在一个连贯和理性的欧盟决策。而所谓“过程”,则意味着“欧洲和国家层面持续性的互动、对国家主权的逐渐侵蚀或者是将能力或控制转移到超国家层面”[7]1-20,这一解释中对“互动”的描述无疑是对“自下而上”这一路径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些概念虽然存在分歧和不同,但却又十分相似。不同主要表现在落脚点的不同,而相似则在于定义内容的相似,甚至存在一个几乎可以将上述所有界定囊括其中的定义:欧洲化就是“欧盟对国内的影响”[8]。由于没有明确“影响”的范围,因此这一界定虽然不够精确,但无疑描述出了当下“欧洲化”概念的精髓。“欧洲化”作为“结果”或者“过程”本身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过程”包含了“结果”的关系。不论是欧盟的机构还是欧盟的政治,都可以被视为是施加影响的主体,而不论是国家的制度、政策,还是规则、风格、信念,无疑都是影响的客体。

二、嬗变:从松散应用到系统研究

“欧洲化”一词出现在文献中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 世纪。在早期,“欧洲化”与政治学交集较少,出现在各类文献中的频率较低。从科学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索“欧洲化”,可以得到3 784 条标题中带有“欧洲化”字样的结果。这些结果涵盖了1900 年至今的论文、书籍、评论、会议、新闻等多种文献,而这些文献的语言覆盖面广达27 种之多,甚至还包括非欧洲语言的中文。而这其中,仅有比重为0.76%的文献出现在1990 年以前,1990 至1999年间的文献数量占比2.62%,2000 至2009 年间的文献数量占比27.59%,2010 年至今的文献数量占比则高达69.03%(详见表1)。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20 世纪90 年代是“欧洲化”研究的起步时期,而在2004 年前后,研究数量突然成倍增长,是“欧洲化”研究的腾飞时期。

表1 关键词搜索“欧洲化”结果的年代分布

早期“欧洲化”一词有大约三种不同的应用。第一种是指发源于西欧的文化扩散现象,如欧洲思想家、欧式生活方式等对世界的影响。第二种是由于欧洲殖民活动带来的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典型的是澳大利亚原住民数量在欧洲人踏上这块大陆后占比变小。第三种是国家具体事务被欧洲国家共管的事实,如德国萨尔地区被西欧国家共同管理。这三种应用中,第一种应用比其他两种应用要多一些。而此时“欧洲化”也缺少系统性概念,主要以字面意思出现在各类文献中。

20 世纪70 年代,“欧洲化”与政治学也有交集,此时与欧盟之间的联系已初见端倪。例如一些学者曾提到“北约的欧洲化”,其意义主要是指欧洲的防务由欧洲人自己承担。这看似与欧盟无关,但其根源在于欧共体的六个创始国建立了“西欧联盟”,试图逐渐脱离对美国军事力量的依赖。再如德国总理曾在发言中将“欧洲化”与欧共体联系起来,也有学者将欧盟成员国区域援助的趋同称为“欧洲化”。[9]

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欧洲化”研究迅速发展。其中一个表现是多数有影响力的定义在这一时期产生,关于概念的内涵、外延、机制的研究也在此期间迅速发展。除了上文所介绍的相关概念大多出自这一时期,还有诸多学者对“欧洲化”概念的适用性和影响机制进行研究。

另一个表现是有关“欧洲化”应用的论文大量出现,此时“欧洲化”概念所指向的现象也非常集中——欧盟对国家政策和政治的影响。政策影响的对象是具体政策,如环境政策、移民政策、外交政策、农业政策等。政治影响的对象大致为国家结构、议会制度、政党制度、利益集团等多个方面。欧盟对政策的影响方式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直接影响来自于欧盟立法和规范,欧盟立法的超国家性带来了政策的趋同。这种影响在财政政策、经济货币政策等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这些领域,欧盟对成员国的约束力甚至超越了单一立法的约束力。间接的影响可能来自于欧盟的开放协调法,也可能来自于欧盟作为一个类似“论坛”组织的特性——参与方通过咨询、建议、经验分享和相互模仿等方式影响国家决策。当然,间接影响往往被认为是难以证实的。因为成员国政策的变化也许和欧盟相关,但难以排除其他的影响因素,也难以评估欧盟作用的比重。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方式最为明显的是通过“条件性”对欧盟的申请国施加影响。而中东欧国家在加入欧盟的过程中,作为需要转型的“新成员”,因为变化明显,成为了“欧洲化”研究的重点对象。与表1 所示数据一致,东扩前后国内外与中东欧国家转型相关,冠以“欧洲化”之名的文章浩如烟海。

三、新解:系统性概念与欧洲一体化

从上述“欧洲化”术语含义的发展可以分析出这一概念发展的两个特点。

第一,“欧洲化”概念的发展是从“背景概念”到“系统概念”。“欧洲化”早期应用十分宽泛,似乎存在着一定程度上随处可见的欧洲化。如果要下一个定义,那可能只有像“欧洲化”就是“变得(像)欧洲”这样宽泛的界定才做得到。而不同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不同的概念,政治学上的概念与欧盟关联密切,与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上的概念存在一定差异。

这种发展并不奇怪,因为概念的发展大多遵循一个特定的规律:一个术语首先是被松散地使用从而使人们能够捕捉一些模糊的现实,随后才会逐渐变得准确和明了。而这一概念从早期到后期的发展特点,可以用背景概念和系统概念的区分来解释。背景概念代表着一个包含给定概念潜在可能相关的多种意义的集合,而系统概念则是由特定研究群体采纳、形成清晰界定的构想。[10]换句话说,背景概念是百科全书式的概念,可能缺乏清晰明确的界定,从而不能帮助学者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现象。正如“欧洲化就是变得(像)欧洲”就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其问题在于缺乏对立面,即“什么不是欧洲化”,因此是一种没有明确边界或终端的概念。这就需要系统化的概念,能够针对所研究的对象给出定义,从而更有利于学者对特定领域的现象进行研究。因此政治学中的“欧洲化”就不需要将足球、语言、文化等方面的趋同纳入研究范围。

第二,“欧洲化”概念的系统性应用与现实紧密结合。可以发现早期应用不少与欧洲帝国主义扩张的现实相关,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发展则与欧洲一体化的现实与理论发展相关。

如上文所述,在早期应用中,“欧洲化”作为一种文化扩散现象的出现频率略高于它的其他含义,这与欧洲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自身的状况相关。一方面,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高涨以及1848 年欧洲大革命等一系列事件使欧洲和世界多数国家拉开差距,不少国家主动模仿或借鉴欧洲经验。另一方面,19 世纪的帝国主义与以往的帝国主义有所不同,此时的帝国主义带有一定程度上有意识的文化使命,即按照宗主国模式使殖民地“欧洲化”。[11]848

据此,早期定义就与文化扩散相关。在“欧洲化”研究兴起之前,曾有学者对其进行界定,指出“欧洲化”是正在亚洲和北非发生的政治、社会、经济或知识转型。[12]其中,转型是指采纳和适应最早在一些西欧国家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中发展出来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而这些新的思想、生活和生产方式,可以粗略地归纳为: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和工业主义。这一界定的问题在于并没有区分“欧洲化”和“西方化”,甚至这些概念与“现代化”之间的界限也十分模糊。因为称之为“欧洲化”是因为这些现象发源于西欧,但严格意义上说,亚洲和北非所正在经历的这一过程与18 世纪和19 世纪欧美国家适应现代文明的过程是一样的。

“欧洲化”研究在政治学领域中的发展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和一体化研究进展相关。从一体化进程上说,伴随1987 年生效的《单一欧洲法令》和1993年生效的《欧洲联盟条约》使欧洲政治、外交和经济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而此前,欧盟对国内的影响比较有限,长期以来未受重视。因为占据欧洲研究重要地位的一体化理论认为,国内政治是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原因,也就是成员国“自下而上”地推动一体化进程,因此反向思考“欧盟对国家的影响”就比较有限。例如,在新功能主义理论中,国家让渡部分决策功能到欧盟层面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内利益集团、政党或者其他精英团体之间的竞争。在自由政府间理论中,一体化进程是由成员国之间的博弈推动的,但国家偏好则是由国内政治竞争结果决定的。但随着单一市场和经济货币联盟的建立,主权越来越多地汇聚到欧盟层面,于是欧盟层面的决定对国内的影响也就变得不可忽视。

从一体化研究上说,“欧洲化”在某种程度上根植于“一体化”研究的基因之中。一些认同“过程说”的学者将2000 年以前的一体化理论发展看作是“欧洲化”研究的第一阶段,“自下而上”是主要路径。概括而言,一体化包含两个相关进程:其一是成员国将政策能力委派给超国家机构,从而达到特定的政策结果;其二是建立一系列有行政、立法和司法权限的政治机构。这两个进程意味着成员国“自下而上”地影响了欧盟建设,进而带来适用于欧盟范围的结果。

也有学者认为“欧洲化”是“一体化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13]23-24第一阶段的时间是20 世纪60年代左右,欧共体的权力大多还分散在成员国手中,国际关系的理论和视角是研究一体化的主流。第二阶段是在80 年代前后,随着欧共体政策能力的增强,它逐渐被视为一个“政体”,从而开始被以研究主权国家的视角和工具进行对待。“欧洲化”研究的兴起则是第三阶段。传统一体化理论不能够很好地解释欧盟和成员国的发展,从而引出了“欧洲化”这一概念,用以回答“欧洲一体化和欧盟决策是怎样影响当初开创了一体化进程的同一批国家的”这个问题。[13]

值得一提的是,主流一体化研究大多并未冠以“欧洲化”之名。诸多一体化理论学者是否认可自身研究属于“欧洲化”研究也难以考证。但他们之间界限模糊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体化理论对一体化进程如何改变国家结构的预测十分接近现实情况。例如,哈斯(Ernst Haas)早在罗马条约出台后不久就描述了国内和跨国层面利益集团的活动和倾向如何导致权力转向国际层面。继而如单一市场或欧洲货币联盟这样政策的出台,就使得欧元区国家的命运绑在一起。按照“欧洲化”的理论,就是国内政治自下而上地影响欧盟政治。莫拉夫齐克(Andrew Moravcsik)关于“欧洲一体化会强化国家和国家政府”的论断,桑德霍兹(Wayne Snvdholtz)对“一体化会给地方创造出新的联盟和场域选择,从而导致国内制度和政策改变”的论断,都可以归结为是欧盟“自上而下”地对国家造成影响。

正因欧盟汇聚了越来越多的主权,成为成员国政治与政策趋同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及这些冠以不同理论之名,内容却十分相似的研究,“欧洲化”与“欧盟化”才难以区分。

四、结语

本文从当代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欧洲化”概念辨析开始,梳理了“欧洲化”术语从早期的松散应用到当代在政治学中系统性研究的发展脉络,意在指出这一概念的发展与现实紧密相连。“欧洲化”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术语,在出现早期就已经被运用在多种不同的学科中。但早期的应用不少是以其字面含义进行的,缺少系统概念。时至今日,该术语已经在不同学科中发展出了不同的定义。在政治学中,“欧洲化”概念出现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是这一术语在多种不同领域应用中的一种。这一概念在政治学中的特点是难与“欧盟化”区分。欧盟是“欧洲化”的主体,原因在于该概念在政治学中的发展是跟随欧洲一体化的进展而进行的。这与该术语在历史上与现实紧密结合的特点相吻合。欧洲一体化现实上的不断深化使欧盟对国家的影响不可忽视,这是“欧洲化”概念和应用研究在20 世纪90 年代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一体化理论与“欧洲化”在对欧盟影响国家方面观点的相似性,使两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融合,成为理论发展的一个推动力量。

注释

(1) https://www.webofscience.com/。

猜你喜欢

搜索
计算机技术在文检工作中的应用
入室盗窃案外围现场勘查的几点启示 
基于西洋跳棋的博弈程序研究
学科整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魂”
优惠信息检索与分析
精心设计享受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