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业安全标准编制情况及发展建议
2022-11-11吉洪文王吉武金浩
吉洪文 王吉武 金浩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北京 100101)
0 引言
船舶行业企业现场具有作业人员密集、流动性强,作业环境复杂、危险作业较多,设备设施种类多、体量大等特点,这使得船舶制造过程中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给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了较大困难。
近年来,随着高附加值船舶的推广,使得船舶建造技术复杂程度更高、设备数量更大、工作人数更多,面临的安全风险更加严峻,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全生产标准对指导企业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过程、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作业环境本质安全性具有重大作用。船舶行业安全生产体系表于2012 年建立,对比建筑等其他行业起步较晚,近十年来制定了七十余项标准,目前安全标准的缺口仍然较大,亟需尽快制定相关标准。
1 国内标准编制情况
1.1 国内船舶安全标准归口管理部门
目前,国内船舶行业安全生产监管的组织机构较为复杂,其中,应急管理部进行综合监管;行业监管中民用船舶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监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军用船舶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监管部门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简称科工局);其他相关国家部委为辅助监管部门;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对相关企业进行属地监管。依据监管范围,工信部负责民用船舶安全标准的编制,科工局负责军用船舶安全生产标准的编制,其中当民用标准满足军用标准使用需求时不单独制定军用标准。
1.2 国内船舶行业安全生产标准编制现状
目前,船舶建造安全生产过程中适用的国家标准、其他行业标准超过300 项,其中专门船舶行业的安全标准共有74 项。船舶行业安全生产标准类型大致可分为基础通用标准、安全管理标准、安全技术标准。截至2022 年7 月,74 项标准中,军用标准有22 项,民用标准有52项;安全基础通用标准1项,安全管理标准51项,安全技术标准22 项。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船舶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标准
续表1
1.3 国内船舶行业标准编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舰船建造安全标准方面还存在较大空白。虽然现行船舶行业标准有1 000 余项,但主体内容是技术规范和工艺设计,真正涉及建造环节安全生产类的标准、规程仅有前文所述的74 项,主要涉及领域有舰船建造过程中的重大件吊装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脚手架搭设作业、进出坞作业、下水作业等高风险作业方面[1]。
当前,我国船舶行业已初步建立起了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框架,但总体情况跟不上行业生产发展,与强化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和事故控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
1)标准覆盖范围不足,还存在较多的缺项。目前的标准通常只涉及一些重点作业活动、重点作业场所、重点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及管理要求,对于一些基础安全管理(如应急管理、事故管理、职业卫生管理等)、个性作业活动(如试验船、各类试验作业)等则缺乏相关标准。
2)标准之间的系统性应进一步加强。现行标准中,存在多种作业标准管理要求相互之间出现重叠,涉及设备设施的标准存在覆盖面不足的现象,且各标准之间无协调统一性,不利于企业在实践中执行。
3)标准发展不均衡。一方面,有的标准标龄过长,标准的复审评估较少,很多标准已不满足目前的安全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标准的定性要求多,定量数据和指标少,定量要求少,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操作性有待加强。
2 船舶行业安全标准编制改进建议
笔者结合目前调研的情况来看,当前的标准内容远远不能满足目前船舶建造过程的安全生产需要,大量应控制的安全指标均处于空白,建议尽快健全完善相关标准。具体建议措施包括如下4 方面:
2.1 系统规划 动态管理
相关责任部门应根据行业现状及安全生产需求修订船舶行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表,加强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统筹考虑基础通用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之前的关系,加强标准之间的协调性,注意各方面标准发展的平衡。同时,编制单位应根据行业技术发展、国家政策变化等及时修订标准,使标准体系框架及标准可以动态调整和完善,以保证安全生产标准有效性。
2.2 突出重点 逐步完善
全面、有效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循序渐进地逐步完善。对此,笔者建议相关责任部门应对照船舶行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表,按照已有行业标准编制的情况,根据标准的急需程度确定标准名称和主要内容,加快缺项标准的制定工作,尤其是重要高风险作业标准等关键标准的制定,逐步完成标准对安全生产要素的全覆盖。
2.3 深入调研 扎实推进
相关责任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生产要素基础数据的积累,提高标准中定量技术指标要求的比重。同时,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单位应尽可能到更多的作业现场进行调研,以确保标准能够满足实践需要。一方面,舰船建造作业过程复杂,中间涉及的环节、工种、设备都较多,因此相关安全风险指标要尽量满足现场各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各类作业方式在各个单位不尽相同,使用的设备、人员组织安排、作业流程可能存在差别,故编制的标准要适应绝大多数单位的需要。
2.4 对比分析 参照引用
相关责任部门应加强对国外标准的基础研究、关联度研究以及对国外先进标准的跟踪研究,借鉴国际标准组织以及一些先进国家标准,完善我国船舶行业相关标准。同时,还应加强与其他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协调,提高其他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在船舶行业中的使用和对船舶行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补充、完善。
3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相关责任部门根据安全生产特点及船舶建造的行业特色,聚焦影响产业和企业发展安全的危险源及危害,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编制产业和企业亟需的安全生产标准,突破制约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瓶颈,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为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行业安全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