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能否缩小城市间经济差距?*
2022-11-11苏振东
苏振东 宫 硕
提要:自贸试验区建设实现了“中心城市制度创新、外围城市复制推广”的区域发展模式,为解决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通过构建“中心”“外围”二元城市结构模型对自贸试验区缩小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理论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设立大幅提升了所在省份整体的市场化水平,显著缩小了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分析发现,自贸试验区对缩小城市间经济差距存在长期和短期的持续效应,这种加权政策效应主要来源于“处理组vs控制组”之间的处理差异。研究结论为新发展格局下拓展和完善自贸试验区的全新功能定位提供了实证证据和政策启示。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难题之一。以“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差别化发展”为特征的区域导向型政策是我国消除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推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制度性安排。“自贸试验区(简称自贸区)”的设立使制度红利得到外溢,有助于进一步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壁垒,使改革试点经验在更大范围内落地生根。(1)《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1)》。这种“中心城市制度创新、外围城市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模式,已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区域导向型政策。
一、文献综述
(一)地区间经济差距成因研究
目前我国城市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地理资源禀赋差异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比如,沿海地区对外贸易联系紧密,经济实力远高于内陆地区;南部地区产业集聚优势显著,“南快北慢”的增长趋势更加明显。(2)盛来运、郑鑫、周平:《我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管理世界》2018年第9期。(2)产业结构差异导致区域间竞争能力差异。产业布局差异使各地区拥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但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更迭,创新性弱的落后产业遏制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3)干春晖、郑若谷:《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及其产业分解》,《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6期。(3)人力资源的迁移导致人才空间分布失衡。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这种流动造成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分配不平衡是地区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4)T. Hertel, F. Zhai, “Labor Market Distortions, Rural-Urban Inequality,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s Economy,” Economic Modelling, Vol. 23, No. 1, 2006, pp.76-109.(4)不平衡发展战略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后,区域性的经济试点政策和经济全球化参与程度不同加大了地区发展差距。(5)S. Yao, Z. Zhang, “On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Diverging Clubs: A Case Study of Contemporary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 29, No. 3, 2001, pp.466-484. Y. Wei, X. Liu, S. Song, P. Romilly, “Endogenous Innovation Growth Theory and Regional Income Convergence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 13, No. 2, 2001, pp.153-168.
(二)自贸区的经济效应研究
自贸区建设取得的制度红利在多个维度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经济增长方面,自贸区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6)白仲林、孙艳华、未哲:《自贸区设立政策的经济效应评价和区位选择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20年第8期。在投资和贸易方面,自贸区的成立加快了我国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进程,增强了我国吸引外资的能力,扩大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7)J. Chen, W. Zheng, F. Zhang, et al.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Development Performances of Typical Free Trade Port Zones in Chin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Vol. 118, 2018, pp.506-526.在产业结构方面,自贸区从贸易、投资和消费三个方面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8)梁双陆、刘林龙、崔庆波:《自贸区的成立能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国际数据的合成控制法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20年第8期。黎绍凯、李露一:《自贸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研究——基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经济经纬》2019年第5期。在资本流动方面,随着多批自贸区相继设立,资本“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国际资本双向流动更加明显。(9)韩瑞栋、薄凡:《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视角》,《国际金融研究》2019年第7期。在制度扩散方面,随着自贸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制度红利逐步释放,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10)殷华、高维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产生了“制度红利”效应吗?——来自上海自贸区的证据》,《财经研究》2017年第2期。
自贸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制度创新涵盖贸易、投资、金融和政府职能等领域,囊括了改革和开放两大目标的诸多方面。而且,通过“先行先试+复制推广”,政策效果能够快速向周边地区外溢。但综合来看,目前鲜有深入分析自贸区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研究。本文的创新和理论贡献在于:综合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研究并证实了自贸区设立对缩小城市间经济差距的重要作用。从空间视角对自贸区缩小城市间经济差距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不仅扩展了自贸区经济效应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而且为“外生扶持式发展”转向“内生激发引导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理论机制与假说设定
鉴于自贸区普遍设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可以将省域内的城市分为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两大类。借鉴Yang和Rice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型,(11)X. Yang, R. Rice, “An Equilibrium Model Endogenizing the Emergence of a Dual Structure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Sector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Vol. 35, No.3, 1994, pp.346-368.本文构建省域内中心和外围城市经济发展差距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自贸区提高“中心”“外围”两类城市市场化水平进而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的理论机制。
假定省域内包含两类城市: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两类城市中所有的个体事前都是相同的,且每人兼具消费者和生产者二重身份。同时假定两类城市中的每个个体都可以生产三种产品X、Y、Z,每个个体都具有如下的效用函数:
(1)
每个个体生产三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2)
LiX+LiY+LiZ=1
(3)
(4)
根据Wen定理,(12)M. Wen,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Consumer-Producers, Economies of Specialization and Transaction Costs,” Palgrave Macmillan UK, 1998.每个个体需要确定自己生产何种产品以及产量、自留量、对外销售量、需求量,模型存在三种均衡: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13)由于本文模型属于新兴古典区域模型,每个个体的决策存在角点解,导致其在均衡时存在多个均衡结构,其全部的一般均衡结构包括:自给自足结构:每个个体自己生产仅供自己消费、不与外界交易的封闭状态。局部分工结构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中心城市内部进行分工,而外围城市保持自给自足状态,两类城市间不进行交易;第二种情况是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都在内部进行分工,而两类城市间不进行交易。完全分工结构:中心与外围城市均都卷入区域内的分工体系,全部个体进行完全专业化分工,两类城市不仅在各自内部进行交易,而且在城市间也进行交易,区域内建立起一体化大市场。根据本文的分析目的和省域城市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本文选择了其中两种结构进行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本文主要针对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两种均衡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在局部分工均衡结构中,中心和外围城市内的所有个体都卷入生产分工体系,城市内部个体间可以进行交易,但是两类城市之间的市场是分割的,即中心城市的个体和外围城市的个体没有交易。此时每类城市中的全部个体分为两类:一类个体选择生产X和Y产品、购入Z产品,标记为(X,Y),另一类个体选择生产Z和Y产品、购入X产品,标记为(Z,Y),两类个体之间交换X和Z产品。当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市场化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均衡结构将进入完全分工结构,此时由两类城市所组成的省域市场交易效率也将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之间的市场分割壁垒将被完全打破并形成省域一体化大市场;两类城市内的个体也将进行完全专业化分工,即两类城市中的全部个体分为三类:一类个体选择生产X产品、而购买Y和Z产品,标记为(X,YZ),另一类个体选择生产Y产品、购入X和Z产品,标记为(Y,XZ),最后一类个体选择生产Z产品、购入X和Y产品,标记为(Z,XY)。
图1 局部分工结构 图2 完全分工结构
对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中的个体生产和消费最优化问题进行超边际分析,得到两类城市在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模式下的角点解和人均实际效用,再利用效用均等化和市场出清条件,可以进一步求得两种分工结构下的均衡角点解,具体见表1。
表1 均衡角点解
由上述模型可知,在局部分工结构中,中心城市的交易效率高于外围城市,使得两类城市的人均真实收入水平存在显著差距。这种差距可以用两类城市的人均实际效用之比(τc/τp)来表示。省级政府观察到自贸区促进了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因而有动力将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推广到周边外围城市。这种由中心到外围渐次推广的空间制度扩散能大幅度缩小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之间的市场交易效率水平差距,两类城市间的人均实际效用水平差距也随之缩小。更进一步,随着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交易成本的持续共同下降,省域一体化大市场逐渐形成,均衡模式也将进入完全分工结构。此时,市场分工达到理想状态,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所有个体完全卷入省域内分工,贸易产品种类与生产产品种类相同,两部门的劳动专业化水平、人均实际效用、商业化程度与人均贸易量均达到最大化水平,各类城市内部以及两类城市之间的所有个体的人均实际效用水平将趋同。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假说一:自贸区的设立能缩小所在省域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结合理论分析和自贸区制度创新实践过程,上述现象的作用机制在于:一方面,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自贸区通过“中心城市制度创新、外围城市复制推广”,切实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大幅提升了当地的市场化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在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体系下,各种要素资源和商品服务能够在省域内自由流动、高效配置,省域内的专业化分工得到深化,各城市得以充分利用省域统一大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假说二:交易效率提升是自贸区推动经济发展差距缩小的内在作用机制。
三、指标构建与模型设计
(一)经济差距指标构建
我国学者对于地区经济差距研究已有相对成熟的方法,比如变异系数法、基尼系数法和泰尔指数法等。其中,泰尔指数不仅可以将城市间经济差距聚类到省份层面,还可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因此本文使用泰尔指数方法构建省份内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指标,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5):
(5)
其中,i代表省份,j为省份i内部的某一城市,t代表年份;U_EGit代表聚类到省份层面的内部城市当年的泰尔指数;gapijt为省份i内城市j第t年的GDP,GDPit为省份i第t年的GDP;pijt为省份i内城市j第t年的年末常住人口,Pit为省份i第t年的年末常住人口。本文将直辖市按照行政区划分,每个区作为子“城市”区域。U_EGit是一个熵指数,反映城市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指数越大表示差距越大。
(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设计
自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在样本期内我国先后成立了4批12个自贸区,形成了“1+3+7+1”的空间格局,具体成立年份分别为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8年。(14)虽然我国2019年也成立了第五批自贸区,但考虑到自贸区当年成立较晚,其政策效果的显现尚需时日,因此本文将2019年成立自贸区的省市作为控制组进行分析。这种成立时间的先后差异为本文进行以自贸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的因果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而构建如下形式的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6)
其中U_EGit用来衡量城市间经济差距;Dit为设立自贸区的虚拟变量,具体而言,若某一省份在样本期内成立自贸区,则政策虚拟变量取1,否则取0,在自贸区成立当年及以后时间虚拟变量取1,否则取0,Dit为二者交互项;Xit为控制变量;μi为个体固定效应;γt为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在上述模型中,系数β0代表了自贸区成立对地区间经济差距影响的“净效应”,若该系数显著小于0,则可说明自贸区设立确实缩小了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反之若该系数大于0,则表明自贸区设立加大了城市间的经济差距。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研究样本为2010-2019年31个省区(包含3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集。控制变量包括工资水平、劳动人口比例、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受教育程度、(15)冉幕娟、吴永球、陈永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年第1期。分别将识字与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的受教育年限视为1、6、9、12、15、16、19年,将其加总后除以六岁及以上人口的总和作为受教育程度的观测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省份《统计年鉴》,其中少数遗漏值使用前后两年的平均值进行插值补充,具体的变量设置及描述性统计见表2。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四、实证分析
(一)基准回归
1.平行趋势检验
在使用双重差分法之前,需要保证处理组和控制组在未设立自贸区前具有长期的相似趋势。平行趋势检验的关键时间段在政策实施之前,因此本文将检验样本期缩短到2017年,使政策实施前后的时间跨度基本保持一致。(16)吕越、陆毅、吴嵩博:《“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投资促进效应》,《经济研究》2019年第9期。分别定义2010年到2017年的时间虚拟变量,并将其与政策虚拟变量的交互项替换式(6)中的自贸区变量,得到平行趋势检验模型:(17)P. Moser, A. Voena, “Compulsory Licensing: Evidence from the Trading with the Enemy Ac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102, No.1, 2009, pp.396-427.
(7)
图3 平行趋势检验
图3分别显示了在95%置信区间下βp对被解释变量的平行趋势检验结果。图中的T代表推行第一批自贸区的2013年。从图3的结果来看,在第一批自贸区政策实施前,处理组和控制组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不存在显著差异;2013年及之后,相比控制组,处理组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下降趋势逐渐增大。这表明,自贸区成立后,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促进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从而缩小了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即研究样本满足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进行政策效应评估所需的平行趋势检验。
2.回归结果分析
表3为式(6)的回归结果。第(1)列为仅控制个体和时间固定效应的回归结果,第(2)列为增加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自贸区设立(Dit)在5%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自贸区设立能够显著地缩小城市间经济差距,假说一得到验证。从经济地理视角来看,城市间发展不平衡可以归结为“中心和外围”间的发展不平衡。中心区域通过自贸区“先行先试”总结成功经验,再将制度创新成果大规模复制推广到外围区域,打破了中心与外围地区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真正实现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基于此,中心和外围地区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加强已有产业的协同或建立新的产业联系。在这一过程中,中心区域可以充分发挥经济增长极的优势作用,通过市场联系辐射拉动外围区域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由点到面”“先富带后富”的发展格局,形成要素互补和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局面,进而缩小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稳健性检验
1.PSM-DID检验
当省份的个体特征对是否设立自贸区的影响取决于可观测的控制变量时,便可选取与处理组省份被选中概率最相近的省份作为新的控制组,这样
表3 基准回归结果
可以进一步消除样本的选择偏误,因此本文采用PSM-DID的方法对研究样本进行筛选,利用逐年匹配的方式,综合多年的匹配结果,筛选出新的控制组并对式(6)重新进行回归。由表4可知,匹配后的核心解释变量依然在5%的水平上显著,同时控制变量的偏差减小。这说明匹配后的控制组与处理组的相似性变得更高,进一步证明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表4 PSM-DID检验
2.安慰剂检验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地区经济差距。为排除回归结果的显著性并非源于其他不可观测因素,我们通过随机虚构政策处理时间和随机抽取处理组省份对研究结论进行安慰剂检验。图4(1)为虚构政策处理时间的安慰剂检验的结果,图4(2)为随机选取处理组省份的安慰剂检验的结果。其中曲线是回归系数的核密度估计图,其数值水平参考右侧纵坐标,竖直实线是本文基准回归的真实政策效应,散点代表了每次回归的p值,其数值水平参考左侧纵坐标,水平实线代表了p=0.1。一般来说,p值小于0.1说明系数至少在10%的水平下显著,反之则不显著。不难发现,大部分虚构的Dit回归系数集中分布在0附近,其均值与基准回归的真实值相差较大,
这说明真实的回归系数是虚构组回归中明显的异常值,且绝大多回归系数的p值大于0.1,大部分回归结果并不显著。这意味着本文结论通过了安慰剂检验,即自贸区设立对缩小城市间经济差距的稳健性并未受到其他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
(1) (2)
(三)作用机制分析
由理论模型可知,城市间经济差距缩小的内在机制是自贸区内的制度创新大幅度提升了省域内各类城市的交易效率。为验证这一作用机制,具体设计如下中介分析模型:
(8)
其中,Marketit为市场化指数,其余变量定义与式(6)相同。本文选取王小鲁、樊纲和胡李鹏编著的市场化指数作为机制分析的中介变量。(18)王小鲁、樊纲、胡李鹏:《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理由如下:一是市场化指数所表示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与理论模型中的区域市场交易效率在内涵上是一致的;(19)该指数从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五个方面衡量全国各省市场化相对进程的指数体系,反映了各省份的市场化发展整体水平,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作为各省份的市场交易效率的代理变量。二是自贸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回归结果由表5所示,从第(1)列结果可知,自贸区的设立显著提高了所在省份的整体市场化水平。比较表5第(1)列和表5第(2)列后发现,自贸区的设立通过提升所在省份的整体市场化水平缩小了省域内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因此,假说二得到验证。
五、进一步分析
在样本期内,我国分4批设立自贸区12个。各自贸区因功能定位不同,在复制先进制度创新成果的同时也会进行差异化创新。实证分析证实了自贸区能缩小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从数值来说这是综合了各自贸区政策效应的加权平均结果,本文使用“模糊DID”和“Bacon分解”两种方法对多期DID条件下的自贸区政策效应进行分解,以此来观测不同自贸区成立对缩小城市间经济差距的真实影响。
(一)模糊DID方法识别的平均处理效应
将自贸区的加权处理效应按批次进行分解,可以横向观测每一批自贸区的制度优势和不足,可为我国积极调整宏观制度提供数据支撑。基于模糊DID方法,(20)C. D. Chaisemartin, X. D’HaultfoeUille, “Two-Way Fixed Effects Estimators with Heterogeneous Treatment Effec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110, No.9, 2020, pp.2964-2996.本文对处理状态发生变化的所有单元的平均处理效应加以识别。“处理状态发生变化的单元”是指在政策实施前一年没有受到影响,但在政策实施当年开始发生变化的处理组。模糊DID通过比较这两年处理组发生的变化测度同批次成立的自贸区的短期加权处理效应,(21)区别于原文,本文的DIDM估计量不包含政策退出处理的那一部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9)
其中,g为分组变量,t表示时间;Dg,t表示第g组在第t期的处理状态,Dg,t-1表示第g组在第(t-1)年未受到政策影响,Dg,t=1表示第t年开始受到政策影响;Ng,t代表g组在第t期的样本总数,N1,0,t可以解释为第(t-1)年未受到政策影响且第t年开始受到政策影响的样本总数;EGg,t为g组在第t期的潜在经济差距水平。通过该方法,本文分批次借助“块自助法”对自贸区成立的短期处理效应进行逐一识别。表6列出了500次随机自助抽样得到的短期平均处理效应和2010-2019年的全样本数据分批回归得到的长期平均处理效应。
短期平均处理效应的回归系数以负值为主,这表明即使在短期水平上自贸区设立也会在不同程度上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但不同批次的影响效果和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别。长期平均处理效应回归系数的绝对值普遍要大于短期平均处理效应,这说明自贸区的政策效应随时间推移逐步释放,在长时间水平上才能充分观察到自贸区的实际政策效果。由此,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回归结果的可靠性都得以验证。从表6还能看出,第二、四批自贸区对城市间经济差距的影响更为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在自贸区制度复制推广过程中,政府出台了更加细化的城市级别的优惠政策。
表5 作用机制分析
表6 模糊DID方法识别的平均处理效应
(二)Bacon分解方法识别的平均处理效应
从表7的结果可以看出,多期DID模型政策效应的整体回归系数主要源于“处理组vs控制组”的平均处理效应,占据了整体平均处理效应的87.5%。这一结果与整体加权平均处理效应十分相近,不仅保证平均处理效应的稳健性,而且确保了多期DID模型所估计得到的双向固定效应估计量可以测度多批自贸区的总体平均因果效应。(24)Goodman-Bacon指出整体加权平均处理效应如果来自于其他两类处理组之间的2×2 DID估计量,那么多期DID模型不仅需要满足平行趋势假设之外,还需满足每个处理组的因果效应都不存在时变性,具体而言就是要满足前期处理组在接受处理之后的因果效应都不存在时变性,而这一前提假设在现实往往当中很难保证。其经济意义为,是否设立自贸区会对所在省份内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产生显著影响。因此,若要进一步缩小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需合理优化我国自贸区空间布局,尽早实现省域自贸区全覆盖。
表7 Bacon分解方法识别的平均处理效应
结 论
本文构建了“中心”“外围”二元城市结构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自贸区缩小所在省域内两类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机制,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定量考察了自贸区战略对城市间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自贸区设立显著地缩小了所在省份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2)自贸区通过制度创新提升了中心城市的市场化水平,通过大规模复制推广提高周边城市市场化水平,最终缩小了“中心”“外围”城市间的经济差距。(3)各批次自贸区在短期和长期两个时间维度上普遍存在缩小城市经济差距的政策效应。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自贸区制度创新力度,进一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自贸区在市场一体化方面的制度创新力度。加快破除中心和外围区域之间的行政壁垒和经济壁垒,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促进省内两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因地制宜,加强自贸区差异化创新的力度。各自贸区要充分根据各自所在省份的经济发展特点,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地进行本土化、差异化制度创新。其中,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弱的省份,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应该立足于提升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发展,然后再通过中心城市的拉动示范效应和辐射外溢效应,拉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则应该侧重于加强中心和外围两类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市场统一,促进二者之间的共同发展。
第三,加强自贸区之间的创新协同网络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优化自贸区空间布局,加强自贸区联动发展,破除省份之间的行政壁垒,构建更大范围的区域一体化市场。在建立城市间利益分享与平衡机制、跨区域综合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试验,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挥积极的试验示范作用。通过加强自贸区之间的空间联动,可以充分发挥各省的要素和资源优势,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