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观察,写景更真实
——景物描写的写作技巧

2022-11-11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一小学

课外语文 2022年16期
关键词:石狮子卢沟桥狮子

⊙ 王 洁(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一小学)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与美丽的大自然打交道,花朵装饰我们的生活,鸟儿自由歌唱着生活的安逸,清水潺潺带走了我们的不安,冷雨露珠凝结了昨天的成就……大自然的一切在我们的心里是美丽且温馨的。于是,也不自觉让我们多了一份记录美好的冲动。正如看见一个美好的事物想用相机记录一样,我们也想用自己的笔来记录这份美好。但我们没有良好的景物描写能力,那么我们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寡而无味,难以吸引人、打动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和矛盾,也是一部分同学的“难言之隐”。实际上,只要有写景的技巧,学会多维度观察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写出来的景色一定更加真实,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景体验,也记录下一份难得的感动。

一、景物描写的方法——多维度观察

写景作文一定要突出所写之景的“美点”和“特点”,如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庐山之秀……这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景物的特征,想要用笔记下这些所见,我们要掌握观察的角度和描写的策略。

(一)观察景物的颜色

宋代的朱熹在《春日》中这样描摹春天他所看见的颜色:“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黑白相间的诗句总让读者悟到五颜六色的春天美景。还有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人仿佛一位画家一样调配起大自然的颜色,为花涂色、为水调色,写出江南的美景,让千百年来的读者产生美妙的联想。大自然颜色种类繁多,毛泽东曾吟唱“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对大自然的神奇的赞美,大自然因为多彩的颜色而呈现无尽的生命力,这里有必要举一位同学的《转角桃花别样红》中的一个段落来共同欣赏:

“三月芳菲尽,然而我们这里的桃花其实还没开尽。离我家不远处有一个小公园,这是我们姐妹的小天地,观赏桃花就是一年中最好的享受。三月的今天,我们漫步走进小公园,有的桃花还是含苞待放,花苞是淡淡的白色,像一颗小小的梭子;有的桃花才开三两瓣,花瓣的第一层远看是淡红的,但是走近一看,你会发现花瓣尖端的颜色稍微深一点,接近苹果的红;第二层花瓣是粉红色的,就像是舞台少女的胭脂;第三层是粉红与白色相间,仿佛往纯白的牛奶里面倒入西瓜的瓜瓤。有的已经全然开放,一朵朵开在稍有些枯黄的树枝上,火红火红的像团团火焰。这些红的、粉的、白的花,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位同学抓住了桃花的颜色来进行分层渲染描画,描述的过程中抓住不同桃花的特点,赋予其独特的描绘,并且这位同学的观察很细致,如“有的桃花才开三两瓣”,第一层花瓣尖端与底部的颜色有所不同,远看都是红,但是花瓣尖端的红色更深一点;第三层粉红与乳白相间的颜色,作者认为是牛奶加瓜瓤的组合,描绘确实不一般,也看出学生丰富的生活阅历。作者也注意到了三月的桃树带有枯黄的痕迹,更显其观察的细致。

(二)观察景物的形状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诗人苏轼的生活体验:从不同的角度看景物就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不同的观察角度,景物也会呈现不同的形状,这就看我们的观察是否细致且有自己的感受了。景物的形状、大小、宽窄、长短、厚薄、粗细、方圆等映入眼帘,只有细致观察才能在描写景物的时候,生动传神地描绘景物的特色。相信大部分同学对《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不会陌生,下面摘其一二片段来回顾和分析:

(1)“仙桃石”——“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天上的桃子落在山顶盘子上,不是“仙桃”是什么呢?真的是形象而生动的描写。

(2)“猴子观海”——“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两只胳膊抱着腿”是猴子特有的蹲坐姿势,恰恰这只“猴子”眺望着一望无垠的大海,于是“猴子观海”这个名字就这样顺其自然地诞生了,颇为应景。

(3)“金鸡叫天都”——“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太阳升起的时候发出的光芒把岩石照亮,这块石头活生生就是向天鸣叫的大公鸡,仿佛鸣叫声响彻天际,这个描绘真的是栩栩如生。

所以,描绘景物的形状其实可以抓住其形态特征和外貌特征去写,赋予其具体化的、形象化的描述,让读者身临其境,增强视觉体验。这里,不妨再举一位同学的作文《多样的石狮子》片段以供鉴赏:

“在参观卢沟桥之前,就听到我们的导游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是北京有名的谚语。当时我心想,石狮子不就那么几种样子,有什么稀奇?但是当我踏上卢沟桥的时候,已经被彻底震撼到了——确实‘数不清’。因为卢沟桥上二百多个汉白玉栏杆上雕刻有不同形态的大狮子,而且每头大狮子身上身下藏有不同数量的小狮子,神奇而壮观,完全超越我的认识。有的石狮子脚下踏着一个石球,眼睛却看着对面的狮子,而对面的狮子双脚在前,仿佛准备‘迎接’这个狮子踢过来的石球;有的狮子带有两只小狮子,一只在狮子妈妈的头上,另外一只在脚下,小狮子们仿佛在嬉戏;有的是两只小狮子在狮子妈妈的脚下玩耍,而狮子妈妈呢?含情脉脉地看着它的子女们;有的只有一只狮子,面朝游客,仿佛在问好、仿佛在送行……真是姿态万千。”

这位同学将自己观察到的卢沟桥石狮子的模样、姿态一一写于作文当中,尤其是对幼狮的观察非常细腻,让这些石狮子充满自然的灵性,活泼可爱。

(三)观察景物的状态

所谓“景物的状态”其实就是指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发现有的景物始终处于静态或者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仿佛相机拍摄的镜头一般,也像一幅画一般呈现在我们眼前,如校园内的石头、平静的湖水、静止的柳树、寂静的竹林……呈现出一派安静、静穆的气氛;景物的动态描写是相对于静态描写而言的,按照景物的变化、活动情况描摹出来,如一幕幕的视频、动画刺激着我们的视觉器官,呈现出一派欢快、活跃的氛围,让读者也沉浸其中。以大家熟悉的巴金作品《鸟的天堂》为例:

作者第一次看“鸟的天堂”其实是失望的。因为几乎没有看见鸟的踪迹,于是作者重点着墨于眼前这个“天堂”——大榕树,那么作者笔下的大榕树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是绿——“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树叶绿得可爱”;其次是高大挺拔——“有着数不清的桠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进了泥土里。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上一样”;第三,充满生机——“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作者通过静态的描写将大榕树的特点展露无遗。

作者第二次看“鸟的天堂”感受到的是震撼。这是因为:其一,鸟的种类繁多——“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其二,鸟的叫声响亮——“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受惊吓的声音、飞起来时扇动翅膀的声音、鸟的歌声……繁杂交错,充斥湖面,仿佛我们的耳边也回荡着鸟的叫声,体现出群鸟飞舞、热闹欢腾的景象。

结合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孤立地去描绘景物的动态或者静态,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能够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充分地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正如《鸟的天堂》那样,就能营造出栩栩如生的、动人的、震撼的场景。

二、虽行色匆匆,不能落下自然的美

同学们,景物描写是记叙文经常用到的手法,也是小学写作至关重要的技能。本文以颜色、形状、状态三个角度引导大家学习景物描写,并结合我们熟悉的教材课文和同龄同学的作文进行分析,相信大家定有所成。回到景物描写本身来讲,曹文轩如是说:“生成美的途径尽管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并最容易收到效果的途径就是描写风景。”以我们日常所见的自然环境为例,像四季、花草、雨雪、鸟兽、风霜、山川、河流、森林等自然景物,都是自然界真真切切的美景,我们难道能熟视无睹吗?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请用心观察自然的美吧,自然会有美的体会和美的感受。当前,生活节奏在加快,很多同学早已经忘记了大自然的存在,对大自然的美选择了“屏蔽”,这是辜负了美好的大自然,也辜负了自己的青春,更辜负了自己的写作。不如收拾行囊,带上笔墨,观察并记录这美的一切吧。相信同学们会寄情于山水之中,享受美的乐趣。文

猜你喜欢

石狮子卢沟桥狮子
石狮子
画狮子
狮子的喷嚏
卢沟桥醒狮越野跑活动书画展
卢沟桥,跨越历史之桥
大同地区石狮子造型艺术初探
威风凛凛的狮子
申仲明血洒卢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