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车撤出印度
2022-11-11齐策
文 / 齐策
10月1日,福特成功走出印度,准确地说是逃离。
福特在印度,可以用“五个2”来形容:本土化运营20年;在2个城市拥有工厂(桑纳德和钦奈);市场占有率为2%;累计赔了20亿美元;最终补偿给钦奈工厂工人平均62个月工资,了结了这桩孽缘。
不用说,最后一个数字最令人称奇。因为印度就业法规定,正式员工的遣散费用为每年工龄支付15天薪资(中国为30天)。而福特实际上每年工龄支付多达140天工资,是当地法律规定的9倍多。
和中国一样,跨国企业从印度撤退,往往会给员工超出法律底线的遣散费(通常为各种名义补偿的累加)。但是福特给到这个程度,比佳能从珠海离开时开出的补偿,还要慷慨。
不同的是,佳能是自愿的,福特则是被迫的。
从去年9月福特决定关闭钦奈两座工厂的时候,工人们就开始抗议了,而此时工厂还在维持正常生产。今年1月,工会对福特开出价码:对员工所有“剩余工龄”全额补偿。即从现在到退休,应发工资额,由福特统统偿付。
这当然是狮子大开口,而且规则明显不合理,因为它导致工作年限较低的年轻员工拿到超额补偿。
奇怪的是,福特同意以这个玩笑一样的开价为基础,与工会反复谈了9个月,远远超过当初预估的1个月谈判周期。磨蹭这么长时间,福特显然不情愿,但最终还是答应了颇具新闻价值的补偿条款。
印度这块神奇的土地,严重不利于汽车市场的成长。在福特看来,及时止损,比什么都强。
谈判内幕,外界当然无从得知。但是福特将桑纳德的两个工厂 ,以9150万美元的“废品价”卖给唯一的竞买者塔塔,这桩买卖今年8月份谈成。
而钦奈的两座工厂维持生产直到今年6月,按理说更容易保持生产状态,也更有卖相,但实际上福特并不想卖给潜在的购买者马恒达。后者也一直没有报价。
显而易见的可能是,福特权衡过几个撤离方案,直接选了成本最低、代价最小的那个,即给2592名工人提供慷慨的补偿,同时火速撤退,唯独没选择留下来。
而成功卖印度工厂给长城、但最终被政府搅黄的通用汽车,仍然陷在与当地工人的官司中。相比心如死灰的福特,通用汽车还不想太早认命,但所有潜在买家都已没有继续出价的可能了。
在今年早些时候,印度舆论还在不断炒作,福特将改建钦奈工程,生产电动车,还贴心地替福特计算了,生产电动车能在35亿美元补贴里分到多少。莫迪政府几年为“清洁燃料”汽车生产提供了35亿美元补贴,而福特在20家有资格享受补贴的白名单里。
当时有印度记者在美国那边问了福特发言人,后者礼貌地回应“不排除这个可能”,印媒就开始宣扬福特的印度电动新计划了。要知道,当时福特宣布关闭印度工厂,已经有半年了。
能证明福特撤离决心的,其实是福特CEO吉姆·法利。去年他就说,福特在印度生产将“立即结束”,并解释了原因:“多年亏损、行业产能持续过剩以及印度汽车市场缺乏预期增长。”
这些理由是能摆在桌面上的。吉姆·法利说不出口的部分是:印度的本土汽车消费税和对车企征收的营业税、增值税,还有动辄得咎的偷税指控,都太坑了,严重不利于汽车市场的成长——如果印度人平均收入果如政府宣布的那样,印度应该此时处于进入汽车社会的入口处,但实际并没有。
至少在福特看来,印度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工会放血”弱于“政府放血”,但两者加一块,也比不上“市场放血”。及时止损,比什么都强。这一心理,可能被工会准确拿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