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排痰联合体位引流在新生儿肺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11-11汤琼华翠红
汤琼,华翠红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内一科 (江西九江 332000)
婴幼儿出生后可出现气管及支气管等管腔狭窄现象,导致黏液分泌较少、纤毛运动能力较差、肺含气量较少等,进而可导致其出现由黏液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的呼吸障碍等症状[1]。有研究表明,临床针对呼吸道感染患儿除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外,还应进行积极的气道护理,以帮助患儿及时排出气道内的分泌物,加快患儿恢复速度[2-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体位引流在新生儿肺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男41例,女22例;胎龄24~36个月,平均(33.14±1.05)个月;体质量2 957~3 848 g,平均(3 012.45±102.31)g;病程6~12 d,平均(9.22±0.12)d。观察组男40例,女23例,胎龄22~37个月,平均(33.95±1.22)个月;体质量2 988~3 985 g,平均(3 084.26±120.36)g;病程4~11 d,平均(8.95±0.4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及雾化吸入等。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体位引流:将患儿头部抬高30°,取头高脚低位,并将头部偏向一侧;然后弯曲患儿上肢于头部两侧,将下肢外展,微微弯曲,在臀部放置软垫,维持该姿势30 min后,恢复自由体位;重复上述动作,持续3 h后,将患儿脚部抬高30°,取头低脚高位,调整为左侧卧位,同时弯曲患儿四肢,将其背部及臀部放置在30°斜坡上,并在其头部,背部及臀部放置软垫,持续30 min后,恢复自由体位;重复上述动作,持续3 h后,将患儿调整为右侧卧位,其余体位不变,持续3 h后,将患儿调整俯卧位,取头低脚高位,脚部抬高15°,并在臀部与背部放置软垫,持续30 min后,恢复自由体位;在患儿每次转变体位前[4-5],需进行5 min背部叩击,并根据其病情给予吸痰处理;叩背时,需沿着支气管走向轻缓叩击,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叩击,频率保持在每分钟约120下;为患儿更换体位时,需密切观察其面部,并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调整转变体位频率及叩击力度[6]。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机械振动排痰仪(济宁弘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PTJ-5000)进行干预:使用前,评估患儿耐受性,将排痰仪与叩击接合器相连接,调整好治疗模式后,患儿取侧卧位,护理人员一手扶稳患儿身体,一手持叩击头手柄,并将叩击头放置在患儿肺下叶处;缓慢向上移动叩击头,从低频率开始,根据患儿耐受情况增加叩击压力;按照由外向内、由下而上的顺序缓慢叩击,促使痰液从毛细血管支气管中排出;排痰后,患儿取侧卧位,保持10 min,给予痰液引流,然后进行吸痰处理,并清理患儿口腔内分泌物;每次操作完成后,需记录患儿排痰情况,并观察叩击部位皮肤情况,防止患儿发生房颤及室颤;需在患儿餐前或餐后2 h进行操作[7]。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收集患儿干预前后清晨空腹动脉血1 ml,采用广州华西科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NF05DH-1831血气分析仪进行检测。(2)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机械通气时间、X线影像改善时间及肺部听诊(包括呼吸音、湿啰音)改善时间。(3)统计两组家属护理满意率,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应急能力、实际操作水平、体位干预及预防措施,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血气分析指标
干预前,两组pH值、PaO2及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H值、PaO2均高于干预前,PaCO2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pH值、P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2.2 临床指标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X线影像改善时间、肺部听诊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家属应急能力、实际操作水平、体位干预及预防措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发病机制为体内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及病原体的作用,会使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及昏迷、呼吸循环衰竭、抽搐、低体温等感染中毒症状,需及时采取措施对患儿进行治疗,但由于患儿机体发育不全,导致治疗难度增大,危及患儿生命安全[8]。因此,在对患儿治疗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临床多数采用体位引流进行干预,即将患儿体内病灶肺叶部位放置在高位,通过重力作用使痰液从病变组织处经过肺段、肺叶支气管引流到主支气管内,再次流向大气管,并经咳嗽排出体外,但受痰液弹性和粘连性的影响,导致其不易排出;若患儿痰液中的水分减少也会增加其弹性及黏性,从而增加痰液排出的难度,并且患儿年龄较小无法自己更换体位,需要医护人员纠正至正确体位,因此,效果不稳定。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pH值、PaO2及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H值、PaO2均高于干预前,PaCO2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pH值、P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新生儿肺炎气道护理中采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体位引流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原因在于,机械振动排痰仪具有较强的物理穿透力,能将振动感传至患儿肺泡处促进排痰,使肺泡复张,肺部吸进更多的氧气,达到改善患儿肺部通气和换气能力的效果,促使肺部更好地进行血氧交换,进而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9]。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X线影像改善时间、肺部听诊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新生儿肺炎气道护理中采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体位引流,可减少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患儿肺部影像及听诊结果改善时间,促进患儿恢复。原因在于,机械振动排痰仪通过低频震动频率使患儿胸壁发生规律性振动,产生的呼气气流可使呼吸道分泌物脱离气道壁进入大气管,促进痰液排出,从而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提高其肺活量,加快患儿康复[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家属应急能力、实际操作水平、体位干预及预防措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新生儿肺炎气道护理中采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体位引流可显著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有利于顺利开展治疗。其原因为,机械振动排痰仪联合体位引流缩短了患儿的康复时间,且机械振动排痰的力度是均匀可调的,相较于体位引流中的人工叩背方式,其舒适性更高,故有助于提升患儿舒适度,从而提高家属满意度。
综上所述,机械振动排痰联合体位引流在新生儿肺炎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胸部体征改善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