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品质教育”走向“品质担当”以品质之心办教育,用家国情怀显担当
2022-11-11沈军北京市八一学校
沈军|北京市八一学校
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主题,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感悟。2022年7月,我的教育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市八一学校举行,这是教育创新、学校发展赋予我的机遇,让我能够带着新的感悟去升华和沉淀教育思想。2017年3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品质教育思想”研讨会上,专家的点评还犹在耳畔:“一个校长的品质,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品质。一所学校的品质决定了学生的品质,学生的品质决定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品质。”时隔5年有余,我的教育主张已经从“品质教育”走向“品质担当”,实现了蜕变升级。在我看来,教育的价值是把一个认知懵懂、心智不成熟的儿童,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价值判断、有明确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有丰厚学识和解决问题技能的栋梁之材。我们对教育的思考、设计和实施,就是为了达成这种成长与升华。
“品质担当”的教育主张
品质教育的担当,是我们在不断追问教育立场和态度、拷问教育真谛与初心、探问教育目的与责任的求索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思想体系。这里面有八一老校长、老教师对我的培养,有朝夕相处、志同道合的八一同事的支持,有国内外学习深造带给我的收获,也有海淀教育丰厚文化的浸润。品质教育的担当,就是把根扎在学校、扎在教育、扎在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托起品质学生、品质教师、品质学校的发展,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品质社会、品质国家、品质人类的责任。
首先是我们的教育情怀。这是一颗光芒四射的“红五星”,以“为党育人”的教育使命为核心,统领五位一体的理念框架,共同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命题。
秉持“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我们在落实全人教育方面,一是站在每个学生发展的角度,通过提供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课程和活动,塑造学生的完全人格。二是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从学校走出去时,都有自己的成长和收获。学校不只培养精英,还要普惠所有学生,我们的所有教育行为都遵循从精品到普及的原则。
永葆“红色基因”的教育本色。红色是八一学校永远的本色,是不能丢掉的根与魂。学校继承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滋养塑造新时代少年的红色气质,让学生在追寻领袖足迹、探访元帅故里、缅怀革命先辈、瞻仰革命圣地中,接受精神洗礼,熔铸红色精神,当好红色传人。我们希望红色基因能够成为八一学子永不褪去的本色。
树立“科技报国”的教育理想。八一学校拥有理科优势、创新基因、“勇于担当”的价值观,我们和部队、军工等单位合作共建,与航空航天类大学合作,拥有国防航天类企业资源和小卫星项目的研究基础,地处高科技氛围浓郁的地域,这些促成了八一学校特色教育方向的选择。我们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为国家培养航天科技方面的基础人才,办一所以航天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将对创办科技高中意义的理解上升到服务祖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层面上。
遵循“经世致用”的教育理论。一要“务当世之务”,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二要“任时代之任”,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三要“新学问之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四要“行致用之行”,培养学生的笃行精神。
恪守“品质文化”的教育主张。学校以“品质”为办学统领,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在追求品性、超越质量中达成品质。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设计、教育行为都为塑造学生卓越的品质而服务。我们认为,品质的达成归结于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其次是我们的教育观点。这是一座“金字塔”,以“教育观”为顶点,以“人才观”和“学生观”为支点,以“校长观”“教师观”和“学校观”为基点,用责任诠释担当,用准绳践行责任,用力量握住准绳、托举责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顶层思想。
“金字塔”结构的教育观点
教育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八一学校,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发展来部署,由此形成了“十大育人理念”:红色文化感化学生、优势专业发展学生、活动内涵立足学生、综合实践成就学生、高端资源支持学生、师生关系浸染学生、展示舞台留给学生、生态教育影响学生、整体环境服务学生、优质教育普惠学生。
人才观:有目标并善于达成目标。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有没有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成就水平。因此,教育者应以目标驱动为核心,尽早唤起学生确立明确目标的觉醒意识,帮助学生逐渐具备善于达成目标的务实态度、坚毅品格、合作精神等。我们希望八一学子既有人生蓝图,又有“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如此才能成就品质人生。
学生观:给学生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机会。我们一贯主张让学生自主发展,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而把达成的路径交给他们自己去探索。青少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在自我发现、调整、改善中,实现思想意识由自在到自为、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有利于他们走好一生的路。
校长观:做战略领导者和平衡管理者。作为校长,首先要有“战略管理思想”。在具体实施中,要善于全面调动资源,根据内外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用战略艺术推动工作走向预期结果。在项目推进中适度提供一些“脚手架”,让教师们掌握努力工作的方法。其次要有“平衡管理思想”。在我看来,真正的管理是控制过程。校长承受着很大压力,能不能守住教育底线,让各种不利因素化为最小乃至无形,需要足够的管理智慧。在推进教育改革中,校长既要有先行先试、敢闯敢干的勇气,也要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心机”;既要有只争朝夕、锐意进取的担当,也要有审时度势、静水深流的功夫。
教师观:成为具有引路人素养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我以为,“大先生”应有的样子是:站在锤炼品格的角度,心有温度、具有大情怀,身有修为、具有大风范;站在学习知识的角度,腹有经纶、具有大学问,眼观八方、具有大视野;站在创新思维的角度,头有思想、具有大智慧,手有章法、具有大功力;站在奉献祖国的角度,胸有国家、具有大格局,肩有重任、具有大作为。
学校观:让八一精神永远传承。“思想领先、艰苦奋斗、高度负责、严格要求”的八一精神最初提炼于1987年,此后,一代代校长接过八一精神的薪火,弦歌不辍;一批批教师留下八一精神的脚印,身体力行。可以说,八一精神是推动学校走过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明天的精神支柱。
“品质担当”教育思想的化成
“品质担当”的教育实践体现在“品质八一”“品质人生”“品质事业”三位一体的格局中。其中,“品质八一”的担当,是从管理者的视角,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担当。“品质人生”的担当,是对学生生涯发展的担当。“品质事业”的担当,是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担当。
从管理者视角,讲“品质八一”的担当。担任八一校长以来的12年里,我推动了大大小小近90个项目,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固“四梁八柱”。将驾驭、使用和应用顶层设计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将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考虑,聚焦文化、战略和管理三大要素,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以文化立心铸魂,把特色发展引向深入,以战略取势明道,把组织变革置于关键位置,以管理提质增效,发挥顶层设计重要先手棋的作用。
为学生终身发展,讲“品质人生”的担当。“品质人生”学生发展实践系统,首先,是以学生发展为主线,树立终身育人的理念,关注学生生涯发展,这样我们所做的事情才不会功利化。其次,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体现为课程的全面与个性化设置,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学习关系的重构,育人的组织空间建设与资源平台搭建。
“品质人生”学生发展实践系统形似一个“七层塔”,第一层为“一个生涯规划”,第二层为“两种课程结构”,第三层为“三大特色教育”,第四层为“四根发展支柱”,第五层为“五种学习方式”,第六层为“六个组织空间”,第七层为“七类学习资源”,它们共同肩负着为学生“品质人生”奠基的使命。
辐射带动,讲“品质事业”的担当。“品质事业”的担当,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理想召唤,秉持一颗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对党担责尽责的事业心,推动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气派。“品质事业”的担当,其核心就是去思考如何对学生12年的基础教育负责,如何为国家输送急需的战略型人力资源,如何旗帜鲜明地培养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时代新人。
教育帮扶第一步:开启寻根之旅。“吃水不忘挖井人”,八一学校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启了寻根之旅,对口帮扶城南庄八一希望小学和向阳庄八一小学。之后不断扩大帮扶范围,推出“五地六校东风行动”,并与学校发源地保定市高新区共同成立八一学校保定分校。
教育帮扶第二步:成立红色联盟。我们在“八地十二校足迹活动”的基础上成立了“八一学校红色教育协作体”。协作体中,有红色文化积淀和军队背景的学校,也有处于老少边穷地区的学校,搭建这个平台就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共享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均衡。
教育帮扶第三步:聚焦航天科技。为了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兑现“品质担当”的承诺,八一学校在市区两级领导的启发和指导下提出:到2035年,将八一学校建成一流科技高中,把国防科技作为学校特色化办学的方向。2017年4月23日,学校牵头成立了“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科技教育改革模式与途径。
教育帮扶第四步:从“输血”到“造血”。除了以联盟方式实现教育均衡和优质发展以外,八一学校还做了大量支教扶贫和手拉手对口帮扶工作,如加大援疆援藏的力度,支教甘肃、青海玉树、内蒙古敖汉旗等薄弱地区,与狼牙山、丹江口市丁家营镇、张家口市赤城县白草镇等地的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2021年开始,八一学校逐步实现教育帮扶的升级,完成教育事业在精准扶贫与振兴中的有效衔接。红色联盟不仅仅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开展活动,同时引入航天科技教育,提高联盟的学术水平。
八一学校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理应以教育帮扶和教育振兴为己任,以实现教育均衡和优质发展为目标,勇担辐射引领的重任。近几年来,我们热心接待前来参观访问的国内外教育界团队,同时在全国各地各种教育会议上发言、讲座,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教育管理文章,所做这些都是希望让具有推广价值的教育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学校。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和建设者,不能把平台当成能力,而是要用能力做好平台,隐于平台背后,让师生成为“风景”。党之所向、国之所需、民之所盼,为吾辈之责。我将带领学校全体教职工,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继续专心致力于品质教育、品质八一、品质人才和品质事业,以品质之心办教育,用家国情怀显担当。